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学-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A.艺术中的泛神主义
泛神主义这个词在今天不免引起很大误解,因为从一方 面看来,“全体”(一切) ② 这个词按照我们近代的意义,指一 切事物和每个事物,就它们的完全经验性的个别性相来看,例 如这个盒子,连同它的一切属性如颜色,体积,形状,重量 之类来看,或是那座房屋,那本书,那只动物,那张桌子,那 张椅子,那个炉子,那一片云等等。现代有许多神学家们指 责哲学说,哲学把一切事物都变成神,这里所说的“一切”就 是用上文所说的意义,这里所强加于哲学的事实以及根据这 事实所提出的罪状都是荒谬绝伦的。对于泛神主义的这样一 种看法只能存在于疯人的头脑里,从来没有出现在任何宗教 里,就连易洛魁部落和爱斯基摩部落的人也没有这种看法,更 不消说在哲学里。所以“泛神主义”一词中的“全体”(一切, “泛”)并不是指这个或那个个别事物,而是指“大全”,即唯
①
泛神主义 (Pantheismus),神无处不在,每一事物中都有神,与基督教 创造和主宰世界而又超越独立于世界之外的神相对立。
② “全体”(alles)指泛神主义 (Pantheismus)一词的词冠Pan,相当于汉
语的“泛”。太一,大全,绝对,实体,神,理念这些不同的名词所指的 其实是同一件东西。
①
……………………………………………………………………………………………………………………………
0 9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一实体,这实体固然内在于个别事物,却不是从个别事物和 它们的经验性的实在中提炼出来的抽象品,所以着重指出的 不是单纯的个别事物,而是也在这些个别事物中存在的普遍 灵魂,或则用流行的话来说,真实与优美的东西。
这才是泛神主义的真正意义,我们在这里提到泛神主义 时,所用的就是这个意义。这个概念首先起于东方,它掌握 了神性的绝对统一以及一切事物都包含在这种统一里的思 想。作为统一和大全,·神·性·只·有通过表现它存在的那些个别 事物的消失,才能呈现于意识。所以从一方面看,神性在这 里是看作各种不同的事物所固有的,更确切地说,是其中最 杰出的代表所固有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太一既是这个,又 是那个,又是其他一切个别事物,无处不在,它如果要显现, 就须把个别特殊事物看作已被否定和消除了的,因为并不是 每种特殊事物都是太一,全体特殊事物才是太一,而对于观 照来说,这全体特殊事物已消融在全体里。举例来说,太一 既是生命,又是死亡,因而就不只是生命。所以生命,或太 阳,或海洋·本·身并不能就形成太一。但是同时在泛神主义艺 术这里,也还不象在真正的崇高里那样,已把偶然事物 (即 特殊事物)明确地摆在否定和隶属的地位,而是使实体本身 变成特殊的和偶然的,因为实体在一切特殊事物中都是这个 太一。至于这种个别特殊事物既然变化无常,而想象又不使 实体局限于某一定性 (即只想实体的无数定性中某一种)而 是想到这种定性就转到另一种定性,展转前进,想到这种就 丢掉其余,结果,这种个别特殊事物也变成一种偶然事物,接
……………………………………………………………………………………………………………………………
第二章 崇高的象征方式
1 9
合到实体,就受到崇高化了。
所以这种观照方式只能通过诗而不能通过造形艺术才能 得到艺术的表现。因为造形艺术把具体的特殊个别事物只作 为固定持久的对象提供观照,而这种事物由于和内在于它的 实体相对立,也终于要消失掉的。在纯粹的泛神主义统治的 地方,就没有用造形艺术作为它的表现方式的 ① 。
1.印度诗
我们可以再举印度诗作为这种泛神主义诗的最早的例 子,印度诗除掉它的幻想方式之外,在这方面也有过辉煌的 成就。
我们已见过,印度人把最抽象的普遍性和太一奉为最高 的神,由这最高的神又派生出一些各有定性的神,如三神一 体和因陀罗之类。但是他们并没有把神的定性看成固定不变 的,又让低级的神回原到高级的神,高级的神回原到梵。从 此可见,这个普遍的神形成了一切事物的不变的基础。如果 印度人在他们的诗里确实显出两重倾向,一种是夸大个别存 在,使它们在感性方面显得符合普遍意义,另一种是使一切 定性 ② 在和抽象太一对立之中只起否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在
绝对太一因凭依个别特殊事物而变化多方,所以宜于用诗而不宜于用造 形艺术,因为语言可叙述流动变化的对象,而造形艺术却要抓住固定持 久的对象。
①
② “定性”即有定性的个别事物。
……………………………………………………………………………………………………………………………
2 9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印度人中间却也出现了上述泛神主义的较纯粹的表现方式, 把神内在于看来是飘忽来去的个别事物里这一思想表现得特 别突出。人们也许认为这种见解颇类似上文所提过的波斯人 所理解的纯思想 (精神)与感性事物的直接的统一,不过波 斯人把人一和至善本身看成就是一种自然事物,它就是光,而 印度人却把梵看成一种无形体的太一,只有把这无形体的太 一转化为无穷尽的多种多样的世界现象,才产生泛神主义的 表现方式。例如克利什那 ① 就这样说 (《薄伽梵歌》 第七 章):
“地,水,风,气,火,精神,理智,我性,这是我的生 命力量的八个因素,但是你还应在我身上见出另一件东西,一 种更高的东西,它灌注生气于世间一切众生,撑持这个世界; 它是一切众生的本原;你须知道,我是全世界的本原,也是 全世界的毁灭;我之外没有东西比我更高,这一切都联结到 我身上,就象一串珍珠都串在一根绳子上那样,我是一切流 液中的美味,我在日光里也在月光里,我是圣经中的奥义字, 人的人性,土地的纯香,火焰中的闪光,一切众生的本质,忏 悔者的默想,一切众生的生命力,智者的智慧,光中之光;诸 凡对自然是真实的、明显的和幽暗的,都从我这里出来;不 是我在它们里面,而是它们在我里面。众生迷于三性的幻觉, 都认不清我,我是不可变的;但是神性的幻觉,摩耶(Ma A ya,
① 克利什那 (Krischna),印度毗湿奴神的第八化身,《薄伽梵歌》 是史诗
《摩诃婆罗多》中最精彩的一部分。
……………………………………………………………………………………………………………………………
第二章 崇高的象征方式
3 9
梵文“幻”)也就是我的幻觉,这是难克服的;凡是追随我的 人都要越过这种幻觉。”
这段话里把实体太一说得最清楚了,既说明了神内在于 一切事物,也说明了神超越于个别事物。
以同样的口吻,克利什那说明他自己在一切不同的事物 中是最完美的 (第十章21节):
“在星宿之中我是光辉灿烂的太阳,在十二宫里我是月 亮,在圣经里我是颂歌,在感官里我是内在感官,在山峰里 我是须弥山,在兽中我是狮子,在字母中我是A,在四季中 我是春天。”这种最完美事物的罗列以及表示同一内容的不同 形象的反复替换,尽管显出想象的丰富,却由于内容的不变, 显得单调,而在整体上显出空洞。
2.伊斯兰教诗
·其·次,东方式的泛神主义在伊斯兰教里特别由·波·斯·人用 一种较高的,而且从主体方面看,较自由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这里主要的是在诗人主体方面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情况。
a)由于诗人要在一切事物中见出神性,而且也确实见到 了,他也忘去了他的自我,同时也体会到神性内在于他自己 的被解放和扩张的内心世界;这就在他心里产生了东方人所 特有的那种心情开朗,那种自由幸福,那种游魂大悦;他从 自己的特殊存在中解放出来,把自己沉没到永恒绝对里,在 一切事物中认识到而且感觉到神的存在和神的形象。这种渗
……………………………………………………………………………………………………………………………
4 9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透神性于自我以及在神里陶醉的幸福生活已经带有神秘色 彩。最著名的例子是德薛拉列·丁·鲁米 ① 。吕柯特用他的惊 人的表现才能,在对选词押韵上运用自如地而且巧妙地把这 位诗人的一些最美的作品翻译过来了,译文的风格完全集出 自诗人自己的文章。对神的爱—— 通过绝对忘我,人和神契 合成为一体,在全宇宙中到处都看到神这个太一,把一切事 物都归原到神—— 在这些诗里形成了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 光辉。
b)在真正的崇高里,我们不久就会看见,最好的事物和 最庄严的形象只是用作神的装饰,为宣扬太一的伟大和光荣 而服务,因为把它们摆在我们眼前,只是为着向他这位万物 主宰庆祝,—— 在泛神主义里却不然,神内在于万物这个信 仰就把尘世的自然和人类存在本身提高到本身独立的伟大庄 严的地位。自然现象和人类关系中的精神本身的生活灌注生 气和精神于这些现象和关系,而且在诗人主体方面的情感和 灵魂与他所歌颂的事物之间造成一种特殊关系。既然充满了 这种被灌注生气的伟大庄严,心情就泰然自得,自由自在,宽 弘开朗,在这种自己与自己的肯定的统一中 ② ,它就凭想象使 自己进到事物灵魂里,去分享其中同样的平静统一的生活,和 自然事物及其庄严景象,和所爱的美人,和捧杯献酒的侍女, 总之,和一切值得赞赏和喜爱的对象,一齐享受最幸福,最
德薛拉列·丁·鲁米(Dschelaled Din Rumi),十三世纪波斯伊斯兰教 诗人,他的诗曾由十九世纪德国诗人吕柯特 (F.Ru A ckert)译成德文。
①
② 自己与自己的统一,即内心平静,无忧无虑。
……………………………………………………………………………………………………………………………
第二章 崇高的象征方式
5 9
欢乐的徜徉自得的内心生活。西方浪漫主义的情调固然也显 出类似的徜徉自得,不过在大体上,特别是在北欧,却较为 郁郁不乐的,不自由的,怅惘眷恋的,或至少是较为主观,自 禁于自我的小天地里,因而是自我中心的,多愁善感的。特 别是在蛮族的民歌里这种忧伤抑郁的内心生活表现得最清 楚。但是东方人,特别是信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却显出他们 所特有的自由欢乐的内心生活,他们尽情地向神,向一切值 得赞赏的对象,抛舍自己,但是在这种自我抛舍中却仍保持 住自己的自由实体性,去对付周围的世界。所以我们看到他 们在火热的情感生活中的狂欢极乐迸发为无穷无尽的丰富华 严的灿烂形象,和欢乐、美丽、幸福的音调。一个东方人如 果遭受到苦难,他只把它看成命运的不可改变的决定,仍泰 然自若,不感到什么悲伤抑郁或是愤懑不平。在哈菲斯 ① 的 诗歌里我们固然时常听到他对情妇和侍酒女郎之类人物所发 的哀怨声,但是无论是哀是乐,他总是那样自由自在,例如 在这样的诗句里:
感谢吧,你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