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尤哲学-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拉达克里希南和C。
A。摩尔上引书中英译节本)
〕。
(一) 正 理 经
1。至善获自量、所量、疑、动机、实例、宗义、论式、思择、决了、论议、论诤、论诘、似因、曲解、倒难、堕负(这十六)谛的知识。
2。当苦、生、行为、过失、错误的认识(以相反的顺序)被依次灭除时,(就可以)因(对)它们的持续灭除(而获得)解脱。
〔……当获得“真实的知识”时,“错误的认识”就消失;当“错误的认识”消失时,“过失”就消失;当“过失”消失时,“行为”(生法与非法)就消失;当没有“行为”时,
…… 359
253印度哲学
“生”就不存在;当“生”终止时,“苦”就终止。随着“苦”的终止,就产生了“解脱”
,它是“至善”。
〕3。量(分为)现量、比量、譬喻量、声量。
4。
现量是根境相合产生的认识,(它是)
不可言说的,无误的,确定的。
5。
比量以此(现量)为先。
(它分为)三种:有前比量、有余比量、平等比量①。
6。譬喻量是根据(未知事物与以前)熟知的(事物的)
相似来获得(关于)未知事物的(认识)。
7。声量是可信赖之人的言教。
9。
所量是我、身、根、境、觉、意、行为、过失、再生、果报、苦、解脱。
23。
疑是一种有差别的探寻思索。
(它产生于以下五种场合:有对许多事物都)一致的特性,(有)不(从属任何事物)的特性,(有)矛盾(的证言)
,(有对事物)感知的无规律(性)及(有对事物)不感知(的无规律性)。
24。动机是(要达到某种)目的的精神活动。
25。实例是普通人和权威者(具有)相同观点的事物。
26。宗义是由学派、前提、假定所确立的。
32。论式(分为)宗、因、喻、合、结。
3。宗是提出来(加以)陈述的(命题)。
〔(例如)
:声是非常住的。
〕34。因是根据喻的相同(特性)来论证所立(命题)。
①有前比量指从因推果;有余比量指从果推因;平等比量指同类推理。
…… 360
印度哲学353
〔(例如:声是非常住的。)因为声具有被造的特性。实际上,一切被造物都是非常住的。
〕35。根据(喻的)相异(特性)同样(可以论证命题)。
〔例如:声是非常住的。因为它具有被造的特性,而不具有被造特性的事物总是常住的,如“我”等一类实(体)。
〕36。
(同)喻是一种实例,根据它具有的特性与所立(命题已含的特性)相同,(可论证命题)。
〔……推论的形式是:声是非常住的,因为它具有被造的特性,就如同盘、碟一类事物一样……。
〕37。或者,(在论证时使用)异(喻这样一种实例)
,根据(它具有的特性与)此(命题所包含的特性)相反,(可论证命题)。
〔例如:声是非常住的,因为它具被造的特性,一切不具有被造特性的事物都是常住的,如“我”……。
〕38。合是一种归集,(即)就喻而说所立(中论证的事物)是这样或不是这样。
〔(a)
当所引用的实例是一个与主题一致的同喻时,即当盘、碟被用作实例时……我们具有这样一种被陈述的“合”
:声是这样,即声是一个被造物。
(b)当所引用的实例是一与主题不一致的异喻时,即当“我”被用作实例时……“合”以这种形式被陈述:声不是这样……〕39。结是根据所表明的因再一次陈述宗。
40。
思择是当不知事物的真实特性时,通过(归谬的)
推理(方法)来认识事物真实特性的思虑
…… 361
453印度哲学
41。决了就是通过考虑对立双方的观点(对)事物(作出)的决断。
(《正理经》1,1)
1。
论议是对立双方用获得正确认识的方式(量)来论证和辩驳,(它须)与(所立)宗义一致,并具有五支论式。
2。论诤是具有上述那样的(论议形式,但又用)曲解、倒难和堕负(的方式)进行论证和辩驳。
3。论诘是在(向对方)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时,(自己)不(立论)辩护。
4。似因(分为)不定(因)
、相违(因)
、问题相似(因)
、未证明(因)
、过时(因)
①。
5。不定(因)是(导致一个以上的)不确定(结论的因)。
6。相违(因)是与所立(命题)相对立的因。
7。
问题相似(因)是(这样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把要推论出来的事物(问题)作为因。
8。
未证明(因)是(在需要证明这一点上)与要被证明的(命题)无区别,因而(本身)也需要证明的因。
9。过时(因)是时间过去(后)提出的因。
10。曲解是(在对方)所说的言语(中)选择(非对方所指的)意义。
1。
它分为三种:言辞的曲解、类的曲解、譬喻的曲解。
18。倒难是根据同与异来反对(另一方)。
19。堕负是误解和不理解。
①“过时因”亦称“错时因”。
…… 362
印度哲学553
20。
倒难和堕负(有)许多(种)
,因为它们(各自包含着)差别。
(《正理经》1,2)
69。
这(吠陀)的可靠性与真言、医书的可靠性类似。
因为权威者是可信赖的。
(《正理经》2,1)
1。
(有人认为:量)并非四种,因为(还有)传承量、义准量、随生量、无体量。
2。
(这)并不矛盾。因为传承量与声量无差别;义准量、随生量、无体量与比量无差别。
14。
(声是无常的,)因为(它有)开端,并为根所取,还因为言语是被造的(这种)现象。
(《正理经》2,2)
3。
(身不是我,)因为(如果身是我)
,那么当身被烧时,罪恶就不存在了。
58。(根有五种)
,因为根的境有五种。(《正理经》3,1)
19。
认识不存在于根和境中,因为即便那些(根和境)
坏灭了,认识(依然)存在。
20。
而且,(认识)不是意的(性质。意的存在是)根据所认识(的境)不能同时被感知(而推论出来的)。
42。
(认识只能是我的属性)
,因为(仅)剩下(这种可能了)
,还因为已陈述了的那些理由。
70。
业是身产生的因,同样也是使(身与我)结合的因。
72。
这(我与身)的分离是由业的终结而实现的。
(《正理经》3,2)
3。这(过失)有三种,分为贪、瞋、痴。
6。在这(三种过失)中,痴是最坏的,因为在无痴的
…… 363
653印度哲学
(人)中,另外的(贪、瞋两过失)不出现。
10。如果我是常住的,那再生就是可能的。
19。神(可)是(结果的)原因,因为人的行为(有时)看不到结果。
21。由于这(结果可由神)造成,因此,(人的行为就)
不是(结果的唯一)原因。
49。
(结果在产生前是不存在的,)
因为生与灭是可见的。
5。生的出现就是苦,因为(它)与种种苦恼联系在一起。
64。抛弃了烦恼的(人的)行为不再结成(新的生命)。
(《正理经》4,1)
1。
借助对诸种过失原因的真实本质的认识,我慢被消除。
2。
由(虚妄的)意念造成的色等境是(产生)过失的原因。
16。
(绝对的)毁灭是没有的,因为极微真实存在着。
17。或者(说)
,因为极微是超越(事物的可分性)的,(因此无毁灭。)
38。
(真理的认识可产生于)对三昧的特殊修习。
42。
(应)教导(人们)在森林、洞穴和沙滩等(处)修习瑜伽。
(《正理经》4,2)
1。
(倒难分为:)同法相似、异法相似、增多相似、损减相似、要证相似、不要证相似、分别相似、所立相似、到相似、不到相似、无穷相似,反喻相似、无生相似、疑相似、问题相似、无因相似、义准相似、无异相似、可能相似、可得相似、不可得相似、无常相似、常住相似、果相似。
(《正理
…… 364
印度哲学753
经》5,1)
1。
堕负(分为:)坏宗、异宗、矛盾宗、舍宗、异因、异义、无义、不可解义、缺义、不至时、缺减、增加、重言、不能诵、不知、不善巧、避遁、认许他难、忽视可责、责难不可责、离宗义、似因。
(《正理经》5,2)
(二)正理花束
1,3。 这逻辑的研讨完全可以被称为对神的冥想,而且,如果依照圣典所说,这就确实是崇拜。
〔圣典中这样说:“这(神)应被听,并被冥想”
;古传书中这样说:“借助吠陀、推理和对持续的冥想的快乐(可产生知识)。以这三种方式产生知识,一个人(可)达到最高的(精神)凝定。”因此,在圣典、古传书、叙事诗、往世书等中经常被提及的可崇拜者必须在现在被冥想……〕1,4。 根据依赖(性)
、根据(因与果持续的)常住(性)
、根据(果的)多样(性)
,根据(祭祀被)普遍进行,根据对每一个我(赏罚的)分配,(可知)世俗的享乐意味着(存在)一个超自然的因。
〔我们的论点是存在一个另一世界的超自然的因,即一个感觉不能达到的因……
“依赖(性)”
此处意为:果是偶然的,所有的果必须有一个因……;“根据(因与果接续的)常住(性)”
;……“根据(果的)多样(性,如天堂、地狱等)”
;“根据(祭祀被)普遍进行”
;……“根据对每一个我(赏罚的)分配”
,……(可知)如果我们把这(世俗的享乐)归因于别处的赏罚(即归因于非超自然因的赏罚)
,那就是无理的
…… 365
853印度哲学
了……〕2,1。 由于正确的认识需要一外部的源泉,由于发生了创造和毁灭,还由于除这(神)之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依靠,因此,只有一种选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