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韬略-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这种亲如鱼水的融洽性,使得谋决的创造性得以爆发出强大的能量,作出惊人的奇谋妙决。
谋与决能否保持灵活性,是三国韬略家积极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要问题;客观情况瞬息万变,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保持正确的状态,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三国韬略家对谋决理论中的灵活性原则,予以高度的重视,他们探索的结论表明,灵活性实为谋决的生命线。曹操对袁谭的联合,孙权对曹魏的称臣,诸葛亮对东吴的立场等重大政治、外交、军事事件,充分表明了三国韬略家们对灵活性原则的认识高度。
“谋先事则昌”(《说苑·说丛》),事先谋划,就会成功,这表明谋划与决断相对于现实中的发生的事、计划要去实施的事存在着时间上的超前性。这种超前性若从谋决角度而言,则存在久远性。俗语说,深谋远虑,当机立断。一旦浅谋、则临时无策;人无远虑,则有近忧。谋与决的久远性,是任何一个韬略家所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这在实际上,是具体的谋与决的指导方针。曹操听取一批智囊之论,放眼社会历史发展大势,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策略,谋深虑远,坚定不移,从而击败强手,统一北方。刘备听从诸葛亮隆中对策,百折不挠,终于在西南部中国称霸,成为鼎立之足。诸葛亮南中政策的制定,孙权联刘计划的敲定,吕蒙袭夺关羽荆州的思想,曹魏统治集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策略……无一不是谋决久远性原则的体现。三国时代的韬略之士对于谋决久远性原则的理论贡献在于:精通历史大势,洞察社会现实,掌握多种思想工具,把握问题的实质,他们对于物理、哲理、事理、情理的深入了解,对于体制、传统、形势、环境的准确把握,保证了谋划的深远性,一旦决策者采纳这些方案,就会显示巨大的威力。三国时代那些高水平的韬略家中,都具备高瞻远瞩的素质,原因即在于此。正是这种谋决理论中的久远性原则在三国时代得到高度重视,从而使既定的割据形势能长期地维持下去,直到这一原则在决策者手中废弃。
渗透性原则是谋决理论付诸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所谓渗透性,是指谋决主体、谋决双方的高度协调。正是由于这种渗透性,才使谋划和决策得到不断的修正、调整,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渗透性原则使谋与决能适应形势,作出最快的反应;使谋决双方能承担最大的压力,发挥内在力量的极限。曹操集团中智囊云集,这与曹操奉行的政策在某种意义上同智囊的理想、目标存在着一致性有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决定了智囊为曹操霸业献计献策,不遗余力。刘备与张飞、关羽、诸葛亮、庞统、法正等韬略家的关系,也充分表明谋决双方存在着高度的渗透性。这种渗透性的状况再进一步发展,即转化为融合性、一致性,从而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否则,诸如沮授、田丰等一流水平的韬略家,在袁绍阵营中却一筹莫展,因为谋决双方的渗透性程度极差,甚至到了阻断不通的地步。不过,谋决过程中渗透性原则被践踏,也就根本无法指望决策的正确与行动的顺利。
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然谋而不决,多谋少决,优柔寡断,好谋无决,则枉费心力,徒劳无功。三国韬略家们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谋决的分寸,改变了命运,也改变了前途。他们十分丰富的谋决实践,为谋决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素材。
向虎豹借取胆魄:勇怯论
两军交战,如何使怯者不得独退,勇者不得独进,发挥整体优势,取得最大效益,是三国韬略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而使怯懦者有刚猛胆魄,勇猛者有文韬武略,更是三国韬略家改造形势,扭转敌我力量对比的难题。
何进握有重权,面对宦官专政局面,却束手无策,怯懦如鼠,以至调动京城之外的军队,加以镇压。结果纷纷扬扬,走漏消息,被宦官设计,斩于宫闱之中。造成董卓进京,引狼入室,废黜少帝,改立献帝,京都大乱。在此之前,曹操听说何进的对策,大加耻笑,以为:
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以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而袁绍诛杀宦官的情形是:
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犹见及,其滥如此。死者二千余人。
何进之策,为怯者所为;曹操之论,为智者所言;袁绍之行,为外勇内怯者之举。决策者的气度品性,雄勇怯弱之异,造成截然不同的后果。依曹操之智,何进擒宦官“一狱吏足矣”,袁绍制宦官“不当假(通‘借’)以权宠”即可,根本不必兴师动众或大张杀伐。而曹操之智的价值所在,是启发人们作这样的思考:智谋韬略可以赋于人极大的勇气,也可以节制鲁莽刚暴之勇。换言之,在韬略家手中,勇怯的情状可以逆转。利用这一逆转,即可创造勇怯韬略。
韬略家们认为造成勇怯的区别,除了人的自然禀性之外,还在于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外部形势的认识与否。曹操深知董卓无道,不顾兵力单薄,西进荥阳汴水,虽败于董卓将领徐荣,但豪气冲天,表现了非凡的勇敢。相反,关东联军十万之众屯兵酸枣,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不敢进兵,其统帅对形势的认识浅薄,决定了行动上的畏惧怯懦。荀彧之所以在官渡之战曹军兵力为袁军的十分之一,被围缺粮,岌岌可危之时,连曹操都要打算退兵之际,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关键在于他认识到“先退者势屈”之理,曹军扼袁军之喉使其不能前进之势,袁曹双方已对峙半年,袁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之机和出奇制胜之时。
赤壁之战前夕,孙权接到曹操的一封书信,上称: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东吴上下震恐,胆破心惊,议者都认为:
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指孙权)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周瑜传》)
东吴大臣如张昭、秦松等人慑于曹操的强大威势,纷纷认为双方实力悬殊,主张投降曹操,表现了怯懦的心理。而诸葛亮、鲁肃、周瑜等深入分析双方,不被表象所蒙蔽,认为曹操南下,利少弊多,双方交战,取胜可能性极大,因而生出无限胆略,力主抗战。正是因为诸葛亮等韬略家的真知灼见,高瞻远瞩,才带来抗战的百倍勇气。勇怯之别,受认识的影响,由此更可察见。
魏吴合肥之战,也是能阐述勇怯之别受智略影响的深刻道理。曹操征伐汉中的张鲁,留七千人屯守合肥,孙权率领十万之众,将合肥团团围住,张辽、乐进、李典遵曹操之计,奋力抵抗。张辽表现尤为出色,披甲执戟,冲锋陷阵,叱孙权于万军之中,拔部众于重围之内,勇猛如虎,使得吴人夺气丧胆,合肥城十余日保守完好。张辽固然为魏勇将,但更因为他是智将,所以敢于信心百倍,以寡击众。战前,张辽有一个思想认识:
公(指曹操)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 (《三国志·张辽传》)ZEI8。电子书
三国韬略家们还认识到,勇怯之别,在于外部压力的大小与否。于是,勇怯韬略的使用,便讲究营造各种压力,使勇者为怯,怯者为勇。曹操反击刘表、张绣联军,运用步骑夹击,大获全胜。荀彧询问原因,曹操指出:“虏(指刘、张联军)遏吾归师,而与吾死地战,吾是以知胜矣。”(《三国志·武帝纪》)原本曹操前后受敌,形势十分不利,然而曹军为返国之兵,士气奋发,又陷入死地,不力战则无路可走。外部的高压,激发了士兵的潜在能力,人人浴血奋战,终于变怯为勇,击败敌手。曹仁励众胜敌,于千军万马中救出部将牛金。赵云面对强敌,急中生智,设空城计破敌。三国时期,在强敌面前,危急之中,使怯者为勇之例,是相当多的。至于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示形作伪,设为疑兵,迫使强敌退兵,勇者丧胆之例,亦不胜枚举。
三国勇怯韬略的使用,还讲究互变之术:大勇若怯,大怯若勇,勇生于怯,怯生于勇。大勇若怯旨在使对手解除思想上的武装,不以为意,然后猝起,予以致命的打击。陆逊反击刘备,司马懿谋除曹爽,吕蒙、陆逊对待关羽等,均属此类。大怯若勇,是营造虚势,恫吓敌方,以便撤退。陆逊从襄阳退兵,孙坚击海盗胡王,于鲁阳城收兵等,均为典型。而勇怯之变,则由势而成。
三国争霸,离不开力的拼搏、智的较量,力搏以智为本,智斗以力为用。而力斗中勇怯异势,则胜败有别。由于三国韬略家们创设的勇怯韬略能改变争斗双方的原有力量对比,使勇者丧魄,怯者壮胆,因而被广泛运用。而那些影响历史发展、形势格局变化的重大设计,则是高明的韬略家的杰作,非一般人士所能效法。
化解千钧之力:刚柔论
三国以前,人们对刚柔的认识已形成一些重要的观点。《老子》上说:“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淮南子·兵略训》指出:“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三略·上略》)以柔克刚,成为弱小集团或势力寻求的有力武器。
三国时代,群雄争霸,更多的是以刚克刚,实力碰撞,但那些掌握刚柔韬略的势力,则发展迅速,所向无敌。一旦敌对的双方旗鼓相当,不相上下,那么刚柔韬略的运用则更为重要。因为刚强而无柔韧,部队的战斗力势必丧失殆尽。当然,纯柔纯弱,则其势必削。只有能柔能刚,不柔不刚,刚不可折。柔不可卷,才 能真正达到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三国韬略家对于刚柔韬略的理论贡献有三个方面:
一、刚柔相济,优势互补。曹操迎接汉献帝,进而以此为政治资本,是刚中带柔,柔中藏刚。网罗群英,任其所长,不为个人喜怒为断,是藏刚露柔;而赏罚分明,御之以道,是柔中寓刚。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言辞中刚柔相杂,促使孙权下定决心主战。南征孟获,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刚柔并重,实效显著。孙权对曹魏的政策,内强则刚,内弱则柔,作为调节器,用于同蜀汉的外交斗争。司马懿对付曹爽集团,外柔内刚,先柔后刚,刚以柔为用,柔以刚为体,终于取得权力斗争的胜利。
二、以柔克刚,取胜之道。三国韬略家所辅佐的集团,大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寡到众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面对极其险恶的形势、强大的对手、难以逾越的障碍。从而,如何战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就成了当务之急。严峻的形势,促使了对刚柔韬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