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围棋梦-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强,你前两期和吴先生探讨的那个棋形很有意思啊。哈哈,不满你说,上星期我刚用吴先生那个构思,在‘十段战’中切了赵治勋一盘。”
“哦,还有这样的事?那赶紧把那盘棋摆来看看……”
王立诚先生说的,其实就是吴清源先生的“二十一世纪围棋下法”。
说实话,吴先生的“六合之棋”,“二十一世纪围棋”名气虽然足够响亮,但影响力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原因很简单,职业围棋是很残酷的,也是很现实的。就像真实历史中的那样,当李石佛下出他那著名的“李石佛的单跳”,“李石佛的拆二”,大家虽然对他那种棋评价不怎么样,普遍认为那种下法“稍缓”。但是并不妨碍大家跟风。这里面的理由,自然是因为李石佛用这种下法赢过很多棋,这种下法是经过实战检阅过的。
而吴清源先生提出的新下法,叫好的人虽然多,但真正效仿,真正愿意在实战中运用那种下法的棋手却并不多。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那种下法并没有经过多少实战检阅,因此即便是吴清源先生提出来的下法,也没有多少职业棋手愿意冒风险。
当然,并非所有职业棋手都是这样。在真实历史中,至少有2位棋手受“二十一世纪围棋下法”影响颇深,并且取得很好效果。这两位棋手,一位是芮廼伟,而另外一位,则是王立诚先生。
“廼兄”自不用去说她了,她现在是吴清源先生正式登堂入室的关门弟子,待在日本虽然没有正式比赛下,但是她作为吴清源先生的助手,目前正在帮助吴先生整理他的著作。“廼兄”能在过几年的时候成为韩国的“芮国手”,她能在番棋赛中多次让曹李师徒吃瘪。她这两年在吴清源先生身边的学习自然是功不可没。
同样的道理,王立诚先生后面能成为日本的“棋圣”,能成为所有日本棋手中对外战绩最好的棋手,“六合之棋”对他的帮助同样很大。
这些东西可不是别人猜测的,而是王立诚先生自己亲口承认的。因此在这个时候,见王立诚先生一见面就和自己谈论起“六合之棋”,李小强一点也不觉奇怪。
吴清源先生提出的“六合之棋”有很多人都听过,但绝大部分人的理解都相当肤浅。李小强曾经听过不少普通围棋爱好者这样说:
“吴先生的‘二十一世纪围棋下法’啊,我知道,不就是那步‘尖冲无忧角’吗……”
说实话,别说是普通棋迷,就算是相当多的职业棋手,对“六合之棋”的了解也仅限于此。
真要细究起来,像“尖冲无忧角”那种棋从手法上看来平淡无奇,并没有什么值得了不起的地方。这步棋真正体现的,还是一种价值观,一种判断。如果你认为“无忧角”是好形,那么这步“尖冲无忧角”你就下不出手,因为你会认为这步棋是“损招”。如果你认为“无忧角”是“凝形”呢?认为“无忧角”的效率并不算高呢?这样的棋就不妨多下下。
没错,围棋中的判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有不少职业棋手都认为,围棋中其实就是判断最难。但这是因为难,这种东西反而没人说得清楚。例如吴清源先生提倡下这步“尖冲无忧角”,这就是因为他判断“无忧角”其实算是“凝形”,尤其是在大贴目时代,“无忧角”的效率实在不算高。但是吴先生的这种判断就一定对吗?其实没人能够说得清楚。
因此可以这样说,类似于这样的判断问题虽然很重要,但职业棋手学习这样的东西,用处不大。
事实上吴先生的“六合之棋”绝不仅仅这么简单。学习吴先生的“六合之棋”,学习什么呢?学习他的思路,学习他对棋局流向的把握,学习判断和棋局流向的结合。对于职业棋手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盘棋到底该怎么下?正如“孙子兵法”说的那样“夫战,以正合,以奇迎”。围棋这种游戏和兵法相通,到了职业棋手这个层次,最重要的是做好“正奇结合”。
在世人眼中,吴清源先生的围棋是“奇”的,他的很多思路和想法,每每出人意料,给人一种出其不意的感觉。就像世人评价黄龙士:“龙士如天仙化人,绝无尘想”。这句话套用在吴清源先生身上,其实也非常合适。
学习吴先生的“六合之围棋”,关键就是学习这种正奇结合。为什么那么多人学习吴先生的棋,只有芮廼伟和王立诚能收获明显的进步?这也是有原因的。早年芮廼伟的棋,还是存在大多数女棋手特有的狭隘因素,因此她学习吴先生的思想,这有益于她扩宽思路,这样一来,她学习的效果自然就立竿见影。
王立诚先生差不多也是同一个道理。早年王立诚先生的围棋很“正”,但是在“奇”的方面有所欠缺。但是他通过学习吴先生“二十一世纪围棋下法”,后来他下出来的围棋,在“正奇结合”方面明显做得更好。他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他后期的战绩明显大幅度提升。
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别人都认为吴清源先生的棋是“奇”,他自己是这样认为吗?当然不是。
只能说吴清源先生的围棋在“正奇结合”方面做得相当不错。仔细分析他很多思路和想法,虽然每每出人意表,可是深研下去的话,又会发现这些招法隐隐符合棋理。符合棋理,那当然就是“正”。一位棋手能做到看上去“奇”,其实是“正”,这就非常了不起了,这就是真正的“正奇结合”。因为吴先生达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他被人称作大师。
要简单了解这个境界,可以举个简单例子。棋局落后时候放出一个“胜负手”,像“胜负手”这种东西,当然可以归类为“奇”。“胜负手”这种东西可以分为两种。有一类“胜负手”想要获得成功,那就必须寄希望对手应错。这样的“胜负手”,那当然就可以归类为标准的“奇”了。
还有一类“胜负手”,它表明上看上去也是“出其不意”,但是你想对付它的话,却又会发现相当困难,因为这个手段是符合棋理的。也就说你即便下出最正确的应对,你吃亏也在所难免。
这两种手段的对比,那种手段的境界更高?那毫无疑问是后者。在吴先生的职业生涯,他就经常能够下出这样的棋,因此他能得到世人推崇。
可以这样说,别人认为吴先生的棋是“奇”,但他自己肯定不会这样认为。他一定认为他自己的棋相当“正”。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把自己的围棋思想,称作“六合之围棋”。
李小强甚至认为,两年前吴先生授书给自己的时候,他肯定认为他的棋是“正”,而自己的棋是“奇”。所以他才会想用他的“正”,来中和自己的“奇”。以期达到让自己提高的目的。
“富士通杯”8强战出现奇怪的一幕,两位第2天就要碰面的对手,头天却在那里相谈正欢,他们对着一盘棋研讨得津津有味。到了后来,另一位当事人赵治勋甚至也加入进来,大家研究了好几个小时才尽欢而散。
到了第2天,6月份第1个周末,李小强和王立诚先生的比赛正式打响。这一盘棋两人杀得很激烈,但是李小强不清楚,这盘棋能不能达到让藤泽秀行先生“感动”的程度。
因为现在的王立诚先生,他看上去技艺还没有大成。他至少在“正奇结合”方面还做得不尽如人意。整盘棋虽然杀得很激烈,不过等到李小强奇兵突出以后,李小强的形势早早占据上风。
到了下午5点差一点。
“总算领教了小强的高招啊。”
对局室内的王立诚先生苦笑一声,他示意中盘认输。李小强报以微笑回应:
“承让了……”
1995年6月上旬,李小强自己定义的“巅峰对决”第2场比赛结束。李小强再次强势杀人世界大赛4强。
第532章 马不停蹄
“看来这次在4强中看不到韩国人的身影了。”
和王立诚先生的比赛结束后,李小强来到研究室,开始观看其他几次比赛。其实在8强战的4盘棋中,李小强这盘还不是最先结束的。在早一点的时间,马小飞比较顺利的战胜了林海峰先生,同样强势杀人4强。
因此在现在的研究室,大家正在观看的是另外两盘日韩对决。随着李小强和马小飞的胜出,中国棋手在半决赛中占据半壁江山,夺冠前景看好,形势算是非常不错,因此在看棋的中国棋手和记者个个都是有说有笑,大家对着还在进行的2盘棋品头论足,气氛那是相当轻松。
其实在这个时候,马小飞同样出现在研究室内。不过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和李小强并没有凑在一块。今天聂旋风没来,研究室内的棋手和记者也很自然的分成两堆,一堆以李小强为中心,面前的棋盘摆的是刘昌赫对阵赵治勋的棋。而另一堆自然是以马小飞为首,他们主要在研究小林光二VS曹燕子那盘。
和已经结束的两盘棋相比,其实这两盘才算是本轮的重点。早在8强赛抽签结果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就认为两名中国棋手的赢面更大。因此对于李小强和马小飞的胜出,大家一点都不觉得意外。而另外两盘日韩对决,这两盘棋才可以说是能够决定本届“富士通杯”的走势。因此对于这两盘棋,大家还是比较关注。
李小强结束比赛时,是下午4点半多一点,等他和王立诚先生复过盘来到研究室,时间已经到了下午5点多。这个时候另外两盘比赛虽然还没有下完,但也差不多快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两名日本棋手还是占据了明显上风,不出预料的话,韩国棋手将在这一轮全军覆没。
“老曹的搅局功夫那不是一般的厉害呀,那种局面还能被他搞出那么多头绪。不过小林曾经在他手中吃过一次大亏。那么这一次,小林不可能两次踏足同一条河流吧?”
张大记者在两边穿梭,他带过来那盘棋的情报。听张大记者这样一说,在场的棋手都露出会心一笑。
从年龄上来说,小林和老曹差不多,不过小林先生学棋较晚,赵治勋6岁进木谷道场的时候,比他大4岁的小林还下不过他。而那个时候曹燕子也在日本学棋,他的围棋天赋受到当时日本围棋界一致交口称赞。还在低段时候的曹燕子,他的目标是比他年长几岁的加藤正夫等人。和小林光二并没有什么交接。
后来两人都成为各自国家的棋坛霸主,但两人彼此之间的交手次数并不多。两人最有名的一次对局,那当然是首届“应氏杯”中的一盘,曹燕子施展出他经典的“翻盘术”击败小林。而那一盘棋,现在也成为描述“翻盘术”的典范。
听张大记者的意思,估计今天的进程也和那盘棋差不多,前面小林领先,然后老曹开搅,至于能不能搅局成功,现在的结果还没出来。
“小林的棋,那可不是那么好搅的,他下棋是出了名的稳定。而且正如张记者说的,小林已经上过一次当了,这次如果再被老曹得手,那也太没天理了吧。”
李小强注意观察了一下,坐在自己周围的棋手,尤其是比自己长一辈的棋手,大多都看好小林能够获胜。的确,别看小林光二先生到现在也没有获得过世界冠军,他的国际大赛中的表现也可以说和他的实力完全不符。但在早些年,可以说他才是中国棋手的最大目标,他的那种“地铁流”下法,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