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美国科幻频道] 艺术中的数字化第五元素 的特效制作-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98 第2期   … 科幻频道
美国科幻频道
    本专栏的内容及图片由美国科幻频道提供。科幻频道目前在美国、拉丁美洲及欧洲拥有五千五百万电视观众,专门播放以科幻、幻想以及科技新知识为主题的各种娱乐节目。科幻频道正努力争取进入中国市场,把科幻节目介绍给中国观众。
    导演本森如是说:“电影首先还是一个故事……”
    《第五元素》是1997年最为走红的好莱坞大片之一,该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令人叫绝的视觉效果。该片的拍摄融合了数字化效果技术和实际效果技术,不时穿插演员的真实表演。数字化和模型运载工具穿行于经过数字化技术延伸和加强处理的微缩场景,并和演员的真实表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五元素》的全景拍摄本身已是浩繁工程,DigitalDomain(数字空间制作公司)又应召参与了某些怪物拍摄效果的制作。该项制作由怪物效果艺术家尼可·达德曼和他的55名工作人员在伦敦完成。导演本森指出:“在一部融入如此之多不同效果的影片制作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电影首先还是一个故事。效果应始终服从于故事。”
    特效设计的许多基础工作是在拍摄准备的初期完成的。为了逼真地展现本森构想的23世纪的地球,九位绘画艺术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奋战了11个月。譬如,为了刻画本森称之为“蒙多沙瓦人”的外星异族形象——笨拙、全身披挂盔甲的小脑袋生命,制片人专门为绘画人员举办了情况介绍会。
    本森向艺术工作者们介绍了他幻想中的“蒙多沙瓦人”的全部历史。“我不仅能向你们描绘出它的相貌和举止,”本森说,“我还能描绘出它的生活,它的喜好和厌恶,它的目标和历史,描绘出我所知道的一切,因为我了解这种生命一下尽管我从未与它谋面。”
    一周之后,本森和制作设计师丹·威尔审阅了三十多幅有关“蒙多沙瓦人”的不同草图,挑选出一幅单图并对它进行修改,最后将这种生命的模样确定下来。此后,他们对多幅不同画面进行合成制作,完满地实现了本森的构想。
    影片中一百多种生命和物体的特效制作都经历了相似的过程。在奋战的11个月中,工作人员成功地制作出《第五元素》中的各个天体场景,并将其与威尔的正式设计计划结合。
    视觉效果总监马克·斯特森说:“设计扎根除于法国绘画小说传统……”
    值得一提的是,斯特森(曾在《刀刃跑者》一片任模型制作督导)在谈及《第五元素》时说道:“这次与鲁克·本森的制作合作中最令人欣喜的是,这部片子不是《刀刃跑者》的翻版。它独具特色,且颇为新颖。由于画家莫比尔斯和麦热尔内斯的参与,使得本片设计扎根除于法国绘画小说的传统,并与全新的超现实主义完美结合。”
    为实现本森设想的262年后的将来的蓝图,Digital Domain模型制作室制作出三十多个主要模型,最大的一个是公元2259年的曼哈顿市,该模型包括二十二座建筑群,每座建筑物约八英寸大小,平均高度为16英寸。
    视觉效果制作师罗姆巴多说:“某些工作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Digital Domain视觉效果制作师丹·罗姆巴多曾说:“《第五元素》的设计为观众生动展现了对未来的构想,那是一种融疯狂膨胀与亲切感为一体的都市景观。在微缩外景拍摄中,摄影机的镜头有时甚至近到离模型仅半英寸处。”罗姆巴多进一步指出,“能够经受如此细致考验的模型实属罕见,而那正是对马克所做的一切的一个真正检验。”
    影片中所运用的特效技术的多样化也是斯特森和他的工作组的一大骄傲。将大量的汽车模型实拍输入电脑,电脑运用动画和动感模拟的方法形成庞大的车流。“结合各种技巧,生动展现数字化汽车与模型汽车接踵而至真是一件令人快意的趣事。”斯特森说,“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制作中元素的数量,丰富了拍摄画画。”
    Digital Domain在《第五元素》特技制作中打破了其单镜头中叠加元素的纪录,比过去翻了一番。在其中一个单镜头画面中包含了80多种元素。在总数为225个特效镜头里,平均每个画面摄入了大约25个元素之多。
    本森在强调Digital Domain的杰出成绩的同时,也承认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斯特森说:“制作《第五元素》的视觉效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尤其令人高兴的是它当选为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影片。这无疑是对制片水准的又一次促进。”
    导演本森说:“影片反映的不是科学,而是人,是关系和事物……
    本森将制片同精密的外科手术或从地下掘职钻石做了个比较:“你是否见过纯净的钻石?钻石是一块裹满泥尘的沉重的岩石,并不美,但果真是好料你就肯定会把它琢磨得很美。影片制作也是如此,我必须想方设法去粗取精。”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从体力上、心理上和技术上都做好了对付如此复杂,耗资如此巨大的拍摄准备。制作《第五元素》除了准备每日工作14小时之外,还得提前一年对一些镜头作好策划。“事先我并不能预知这正是我所需要的画面。我必须设想场景变幻节奏,然后把握拍摄。”
    然而所有这些并不意味着本森不会临时改变想法,正如他本人所讲:“这是艺术,不是科学。你需要开放的思维,而不能服从某种定势。你应当开启大门,迎接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影片中反映的不是科学,而是人,是关系和事物。”
        附:鲁克·本森的导演之路
    鲁克·本森1959年3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他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地中海沿岸风光旖旎的僻静小城度过的,那时,他的父母是当地的潜水教练员。
    10岁时,他偶然遇上了一只友善的海豚,本森从此立志要成为一名从事生物种类研究的海洋生物学家,为此,他学习了大量的相关知识。然而,一次潜水事故使他失去了再次潜水的能力,昔日温馨的梦破灭了。重新调整自我之后,本森决定把自己的目标投向电影制片业。那年,他17岁。
    本森辍学之后在法国电影行业寻找工作,起初只是尝试性地充当跑龙套的角色。19岁时,他移居洛杉矶,并在那里的美国电影业中工作了三个月时间。
    1983年,已有三年助理导演经验的本森成功拍摄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最后之战》。该片在阿弗拉日科幻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授予的两项大奖。本森的第二部作品是由克里斯托弗·兰姆伯特主演的《地铁》,这部片子使本森·一跃成为世界电影界的名人,克里斯托弗本人也获得凯撒最佳表演奖。时至今日,《地铁》仍被奉为世界影片的极品之一。
    《大蔚蓝》是本森1988年的成果,充分展现了少年时代本森的梦想。该片是本森第一部被制成英文的影片,且一经上映即风靡全球。其原版片获得七项凯撒奖提名,巨大的辉煌使其成为法国历史上五部经典影片之一。
    本森的另一部佳作《致命的娜基塔》引起了全球性轰动,美国和香港影视界甚至决定再次拍摄。该片对世界影院的震荡历久不衰。
    《大西洋城》拍于1991年,被美国电影评论家称颂为海底奇想和水中之梦。在世界各地拍摄时间长达16个月之久。此片颇得本森自己厚爱。
    1993年本森开始着手策划《第五元素》的拍摄。他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对剧本进行深入剖析、精炼,而该故事的原作者也正是他自己。同时,本森组织了一个国际性的艺术家班子,与他一道共商构想中的23世纪中的场景和人物。在本片资金出现暂时短缺的情况下,本森将精力转移到另一部投资较少的电影《终极追杀令》上去。该片的制作也堪称一绝,并荣获法国凯撒最佳导演奖。《终极追杀令》已被改编为流行电视连续剧,在“科幻频道”的姊妹台美国有线电视网络放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