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王荣生] 动荡的三十年代(一)-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97 第4期   … 科幻影视史画连载
王荣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科幻文学与科幻电影真热闹,各路人马纷纷登场,小说电影多得令人目不暇接。1930年《奇特故事》杂志问世以来,科幻文学便充盈于各种通俗流行杂志之间,大有“地摊文学”之嫌。不过,这一时期的科幻文学毕竟迅速超越了早期“科学故事”与“科学传奇”的简单老套路,拓展了新的想象空间。然而,科幻影坛却是乱哄哄的,看不出什么清晰、持续的发展线路,仿若一锅大杂烩,新题材与旧题材,新颖的影片与模仿的影片,优秀影片与蹩脚影片,有声电影与无声电影,全都搅到一块了,分不清主流与非主流,分不清雅与俗、良与莠。其基本特征是三十年代的新瓶装二十年代的“旧酒”:狂人科学家加漫画式的英雄。
    三十年代欧洲的科幻影片大都以不同方式继承了二十年代不朽巨片《大都市》的衣钵:充满忧患意识的未来预言。譬如,《世界末日》(1930)是一部渲染过份的大灾难史诗片,《F.P.I不回答》(1932)展示了近期的世界科技前景,《未来世界》(1936)则是H·G·威尔斯对遥远将来所设想的晦暗前景。
    到了三十年代后半期,欧洲上空政治乌云翻滚,局势紧张起来,于是1937年问世的两部影片《白色瘟疫》和《欧洲上空的乌云》尽管大异其趣,但都利用科幻成分来想象新的世界大战的种种恐怖与灾难。
    法国推出的《世界末日》是第一部预示法西斯势力可能兴起的影片,描写的是一颗彗星即将与地球相撞,导致世界大毁灭。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之际,超人两兄弟横空出世,哥哥是宗教狂天才,弟弟是狂人科学家。兄弟俩妄图拯救世界道德秩序。哥哥琼以法西斯主义者口吻鼓吹什么“新秩序”:“人类必须遗弃弱者,只有强者生存。”然而,电影接近尾声时,只见世人醉生梦死,自然灾害肆虐,呈现世界末日的颓废景象。世界末日这一题材在后来的科幻电影《星球碰撞之时》(1951)和《僵尸星球》(1961)里得到发扬光大。
    《F.P.I不回答》是在德国拍摄而成的,但同时也推出英语和法语拷贝。影片中,F.P.I是一个其大无比的人造平台,用作大西洋中部的飞机场,供飞机定期往返于欧洲和美国途中停留。影片描写了一个王牌飞行员的空中冒险奇遇,展示了欧美这条空中走廊的残酷竞争。制片商不惜耗费巨资,在大西洋一小岛建造了一座巨型平台,用于拍摄这部电影。影片里的科幻要素都体现在这座平台式飞机场上,因而平台既是电影展开的舞台,也是它的精华所在。
    在文明鼎盛时期突然毁灭的“失去的大陆”这一神话题材,在科幻影片中常盛不衰。在题材取舍上,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颂扬亚马孙①神话,如《她》(1887),另一种是讽刺这个神话,如《亚特兰蒂斯》②(1919)。
    《亚特兰蒂斯女王》(1932)以德、法、英三种语言同时推出。影片以倒叙方式由遵照安蒂娜女王的旨意,谋害摩根船长的杀手圣·阿维尔展开回忆。这个大西洋的海底王国的女王生性残忍,先后杀害了她的52个情人,并风干成木乃伊,摆在后宫里,勇敢无畏的摩根船长拒绝被女王玩弄于股掌之上,结果把命送了。
    《孤岛兽人》(1932)根据威尔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电影剧本则是由威尔斯和《星球碰撞之时》的作者威利共同创作的。剧情是,主人公莫洛博士是一位冷酷多于狂热的科学家,他企图扮演上帝的角色,通过将兽变为人来加速生物进化过程。探险家阿伦因船只失事,流落到孤岛来。莫洛博士欲让阿伦与豹子变成的绝色美人交配,幸而阿伦的女友及时赶到.将他救出虎门。最后,莫洛博士创造的猿人尝到了动物血腥味后,又恢复了兽性,起来造反将博士绑架到“痛苦院”。先前博士就是在这儿对猿猴施以令人不寒而栗的植皮手术的,现在,它们也一报还一报,请莫洛接受植皮。电影末,孤岛陷入一片火海之中。英洛博士由名演员洛夫顿扮演,他将博士的兽性演得栩栩如生,令人毛骨悚然。
    《隧道》(1933)与《黄金》(1934)和《F.P.I》一道,构成六十年代前有声电影时期德国科幻影片三大杰作。该影片情节大致如下:由美国金融家出资,德国工程师迈克阿伦将建筑一条连接欧洲与美国的地下隧道。迈克阿伦的对手投机商沃尔夫从中破坏,致使隧道爆炸,引发洪水泛滥,数百建筑工人葬身地下。最后,隧道工程竣工,沃尔夫自杀身亡。影片流露出明显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情绪,宣扬个人要绝对服从国家的“崇高”事业,为了完成隧道这一宏伟的国家建设工程,牺牲个人、家庭的幸福,乃至于自己的生命,既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隧道》上映后,引起轰动,相当火爆,乃至英国也译制了该影片。然而,在二战中,《隧道》的德语和法语拷贝均遭到盟军的禁演。
    三十年代德国的科幻影坛在哥特式恐怖幻想故事的边缘徘徊,但名导演皮尔执导的《世界主宰者》(1934)却是一部正宗的科幻片。剧情里的主人公是一位马车夫,他在马车后座上捡到一个奇巧装置:一件盔甲衣,一只电池背包。他穿上盔甲,背上背包,惊奇地发现自己变成了隐身人。这意外的收获使他在赛马场上大发横财,还到手了一位美艳的演员小蜜。然而,他的至交却偷走了奇巧装置,并穿上它抢劫了一家银行。紧接着主人公为夺回宝贝,经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奇遇,坐飞船上天、乘潜水艇下海追踪。最后,主人公醒来,却是一场梦。影片节奏快捷,动作奇险,但仍不能弥补其陈腐的道德寓义:财富并不能带来幸福,小小的马车夫要安分守己,不要有非分的奢望。
    三十年代苏联的第一部科幻影片当推《宇宙飞船》(1935)。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传奇剧,描写一位百折不挠的科学家顶住官方的反对,建造了一艘宇宙飞船,同女助手一道飞上月球。影片中,莫斯科宇航中心的官僚们被塑造成一群碌碌无为的循规蹈矩者,对英雄般的科学家的开拓精神漠不关心,而科学家虽然看上去温文尔雅,笑容可掬,但他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丝毫不亚于好莱坞电影里的传奇英雄。影片有些场景颇具匠心,如宏大的背景下人群小如蚁群。不过,发射的火箭命名为“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给影片抹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大煞风景。
    1936年,英国推出的《未来世界》不仅是欧洲,乃至于是世界三十年代科幻影坛的一部巨片,而且也是科幻电影史上的一部不朽之作。该影片是根据威尔斯的小说《未来世界的面貌》,并在威尔斯的亲自监制下改编拍摄的。有趣的是,影片既非形象地再现威尔斯的哲理,亦非对将来的准确预见,相反,是导演孟席斯的想象力赋予威尔斯过时的观点以新的生命,将他对未来的朦胧幻想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故事开始于1940年,时值二战爆发。接着,镜头一转,伸展到遥远的1970年,一个荒凉的世界呈现。“典型城市”沦为一座废墟小城,由凶残的“老板”里查森统治。随后,阴谋家马塞发动政变,登上权力宝座,并且用“和平气体”将里查森和“典型城市”市民改造成良民。再后,电影镜头又拉到更遥远的未来——2036年,荒芜小城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和平、繁荣、科技发达的乌托邦,然而其统治者狂妄自大,其臣民想象力枯萎。于是,人文主义者雕塑家哈代威克与乌托邦统治者展开辩论,力主退回到多几分人性温馨、少几分技术至上的时代。最后双方达成妥协:雕塑家和统治者将他们的儿女送入太空,希望孩子们在那里繁衍子孙,建立一个富有情感的社会。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