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臻璇-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大老爷提到年节,臻璇微蹙眉头,想起了莫家三奶奶。
“大伯父,”犹豫不绝也不是办法,还不如提前说出来,臻璇开了口,见大家都看着她,便道,“我屋里的挽琴是前些年买进府里的,去法成寺上香的时候遇见了她从前的主子,现在是太常寺卿莫大人的儿媳妇。她提了过年时要下帖子来。”
“莫如俟那个老鬼……”大老爷哼了一声,想着孩子们都在,便把抱怨的话都咽了回去,只是道,“等帖子过来了再说。”
臻环是个胆大的,之前一直闷声不响地听着,这时候突然开了口,问了一个骇人的问题:“那父亲觉得七皇子如何?”
大老爷看了这个庶女一眼,眯起眼睛没有说话。
段氏晓得臻环这句话问得不对,心里就有些恼,大老爷跟她们说这些是叫别人晓事些,别做个愣头青,又不是与她们探讨到底支持哪个皇子的。
臻环被段氏瞪了一眼也没退缩,反正也不是头一回受嫡母的白眼了。
大老爷端起茶盏又抿了一口,热茶下肚,酒气散了不少,看着臻环道:“十丫头,不是我觉得七皇子如何就如何,是要皇上觉得如何。”说完,移开了目光,看着博古架上的一只玉质老虎摆设,漫不经心地开口,“我瞧着皇上是挺喜欢七皇子的,可这种事此一时彼一时,皇上从前也挺喜欢四皇子的。今天我是吃多了酒,多说了几句,你们听过也就算了。”
大老爷已经透了口风,以皇上如今的心思,七皇子是排在前头的,可夺嫡之事,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变化,今天不知明天事,叫她们不要信口胡说去。
段氏带头应了一声事。
大老爷也乏了,这顿家宴也就算结束了。
臻环没有等两位姐姐,直接回去了。臻璇和臻琳结伴,沿着抄手游廊一路往回走。
不说朝堂事,只讲何姨娘。
“我昨儿个还叫花露去看过她,醒是早醒了,就是整个人失了点活气,大约是损了血气又受了惊的关系。”臻琳说起何姨娘的时候忍不住摇了摇头,“也是倒霉遇上了。”
臻璇安慰道:“人平安才是最重要的,活气养一养是会回来的,我看何姨娘也不是那种深沉性子许久都转不回来的,等过些日子就会好的。”
臻琳应了一声:“何姨娘挺能干的,早些好起来,母亲也不会那么辛苦了。”
臻璇知道臻琳说的是段氏为了她的婚事一直在操心,嫁嫡女与嫁庶女不同,段氏又只有这么一个嫡女。当初臻珂出嫁的时候段氏就忙乎了那么久,又有李姨娘搭手,这回要嫁嫡女了,自然是更加费心,想要事事周全,幸亏有一些嫁妆是甬州备好带来的,若都在京城里靠这小半年来采办,哪里会来得及。
看了臻琳一眼,臻璇突然心中一动,道:“程叔叔……”三个字说完又不知道怎么继续。臻琳用眼神示意。臻璇才硬着头皮说下去。“程叔叔可有支持哪位皇子?”
臻琳一怔,摇了摇头:“我不晓得,信里从不会说这些,我想。他们外放多年,未必清楚京城里的局势,程叔叔也许也没个决断吧。皇上还没到不惑之年,如今谈论那个位子的归属,未免早了一些。”
臻琳这么一说,臻璇也觉得是自己多心了,不再提这样事。
送了臻琳回去,臻璇才回了自己的屋子。
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大老爷说的话,曾经以为那些斗争离她们内宅女子很远。可等到了京城里,才慢慢醒悟过来,原来,一点都不远。
为了裴家百年荣耀能够延续,她们都要付出努力。
世家女子的婚姻。多是为了家族利益,能做的,不过是在利益与自身意愿之间寻一个平衡点。
像臻琳那样能够嫁与心仪之人,当真是叫人羡慕的。
而曾经,她也有那样的机会,既满足了家族的需求,又得一真心人,只可惜,一子落错,终究是昨日云烟了。
明年这个时候臻璇就要及笄了,她只能小心翼翼地一步步走,不能再走错一步了。
腊月二十八祭祖宗,因为是在京城里,不像甬州有祠堂,只在天井里摆了祭桌,准备了祭品,对天地敬香,就算了却了一番思乡情谊。
鞭炮一直没有断过,直到了新年的子正化作了高潮,满城都是鞭炮声,震耳欲聋。
正月初五的时候,段氏陪着大老爷去了一趟谢屿泽府上,却没有带上哪位小姐。
初六晌午臻璇收到了莫三奶奶的帖子,相邀初九那日去莫家听戏。
臻璇看着帖子上那小巧玲珑的字体,道:“真的送来了。”
臻璇把帖子拿给了大老爷,大老爷没有给出回复,等到晚上的时候才遣人来与臻璇说了一声,段氏、臻琳会同她一起去,该带去的年礼段氏都会准备好。
莫三奶奶替家中几位太太请了段氏,自己做东请了几位小姐,初九那日臻璇就留了桃绫看家,带着挽琴和陈妈妈独自前往。
太常寺卿府邸与裴家相距不远,坐着马车行上两刻钟就到了。
段氏嘱咐了臻琳与臻璇几声,只说是这位莫如俟莫大人与柳亦晚的父亲关系甚笃,可要说派系,又说不准确,只是在年节时上门听一出戏,应当是不妨事的。
马车从侧门进府,一直到了垂花门前。
挽琴放好脚踏,扶了段氏和臻琳、臻璇下车。
臻璇抬头一看,在垂花门前迎客的是莫三奶奶与一个不到四十岁的妇人。
莫三奶奶见了,与那位妇人说了一声,就一块迎了上来:“这位是裴侍郎夫人吧?”
…………………………………………………………………………………………………………………………
推书
《于爱情无关》(作者:凌菲0川)考虑了方方面面,唯独于爱情无关。选择青梅竹马,还是冷酷总裁?ps:少儿不宜,胆小勿入。
《穿越之弃妇无畏》(作者:金沫儿)弃妇在异世的国际贸易之路《举鞍齐眉》(作者:草木葱)嫡妻重生,逆转棋子命运,执掌自己人生
第一百八十七章云涌(四)
昨天有两更,大家不好看漏了哦。
求收求订求票求支持~~~~
=======================================
段氏带着和煦笑容,还没有说话,就听见后头又是一阵的马车声,不晓得又是谁家女客到了。
“真是热闹。”段氏夸了一句,说了身份,又介绍了臻琳和臻璇。
莫三奶奶笑意盈盈,亲自陪段氏她们去花厅,道:“我是头一回帮母亲住持家中的宴请,没有什么经验,若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裴夫人千万别笑话我。”
“哪里的话。”
花厅之中到了不少女客了,似乎都是相熟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说笑,多是家中长辈带了小辈一起来的,人群之中也有几个与臻琳、臻璇年纪相仿的小姐。
莫三奶奶帮着介绍了,有长平侯的夫人与小姐,礼部尚书家的太太奶奶们,翰林院郑学士的夫人,也少不了太常寺少卿李大人家的亲眷。
甚至还遇见了通政司副使的夫人,那位女子眉眼如画,只是看着段氏的眼神始终不友善。
刚坐下,副使夫人便笑着套了一句近乎:“我看裴夫人家这两个孩子长得是极好的,也难怪上一回我千里迢迢请了官媒去甬州求娶三小姐都没有成,那我侄儿确实是攀不上。三小姐如今嫁了人了吧?嫁了哪家?”
副使夫人面上是笑着的,可臻璇看得分明,那眼底全是寒意。
臻瑛嫁了谁在京城之中并非秘密,副使夫人这么一问,不过是要让裴家担一个看不上普通官宦人家、高攀皇亲之家的名声。
只是那桩婚事不成,与副使夫人也不是什么有面子的事,可她宁愿自己当众落脸面也要拖了段氏下水,可见心结颇深。
段氏怎么看不出副使夫人的想法,可还是要回答:“她去年春天嫁入了永凉王府。”
副使夫人一挑眉,眼底情绪流露。连笑容都带着几分狰狞:“入了王府?世子妃?”
边上其他的女眷哪里看不懂这边的波涛汹涌,只是她们和段氏不熟悉,又不喜欢和副使夫人多交流,便没有开口打个圆场。
莫三奶奶为难地看了臻璇一眼,她虽是主人,可说话的都是她的长辈,她不好贸然插嘴打断。
段氏的面上功夫比副使夫人好太多了,一直都保持着亲切笑容,看不出一点怒意:“哎,当初我家大姑奶奶嫁到了京城。老太太三五天就要问一句。上了年纪的人。特别舍不得小辈远嫁,三姑奶奶是我们老太太心尖上的,再送她来京城,老太太心里过不去了。便叫她嫁在了甬州,回来看看老太太也便利。”说完了这些,段氏眼珠子一转,瞧着副使夫人道,“在甬州住久了,京城里的事都不晓得了,可我今日看了副使夫人,就晓得您那侄儿是个什么脾性的,也是没缘分。若我早些知道,定要劝一劝我们老太太,与您做个亲家。”
副使夫人早从官媒那儿听说了经过了,当然知道段氏那一长串舍不得都是信口胡诌的,唇角就透了几分讥讽。可听到最后,却没听出那是句反话来,真的就顺着竿子上了,看着年纪大一些的臻琳,道:“现在也不晚,我瞧你这个闺女就挺好的,与我做侄媳妇吧。”
众人皆是一怔,连段氏都没想到对方没听出自己的话来。
臻琳也站在那儿,见大伙都瞧着她,她微微低下头,不做言语。
段氏很满意臻琳的反应,不孟浪,也不做作,恰到好处,她很快就回过了神,亲切地拉着副使夫人的手:“姐姐您这回晚了,四丫头打小订的娃娃亲,给我们老爷的同窗好友做儿媳妇,春天里就要嫁了,到时候我给姐姐下帖子,您可千万赏脸来喝杯酒。”
一旁的李夫人在这会儿插了话,这到底是她丈夫的顶头上司家中置宴,她也要表现表现,叫宾客尽欢,她丈夫在上司跟前才能更体面些:“是哪一位大人家的公子?这般好运气。”
段氏笑着冲李夫人点了点头:“允州同知程琅元程大人的长子。”
李夫人闻言也笑了。
副使夫人咬着牙,肠子都悔青了,好不容易叫别人以为裴家攀炎附势靠上了皇亲,回头就叫段氏说出了侍郎的嫡长女要下嫁给从六品的同知儿子,而且还是允州同知,允州首府汾城就是个穷地方,她是生生被打了一个巴掌。
她剐了臻璇一眼,心说早知道就应该避开臻琳直接拉臻璇说事的,可一看臻璇那模样,礼数周到,低眉顺目的,谁晓得又会引出段氏什么话来,只能恨恨咽下了。
有李夫人开口,其他几位也热闹了起来,叫了段氏一块说话。
段氏看得出她们对副使夫人都不怎么喜欢,便客客气气向副使夫人告了罪,陪着其他太太们说话去了。
莫三奶奶长松了一口气,又怕臻琳和臻璇落了单,就亲自招呼起来。
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凑在一块,本就容易熟悉起来,又有莫三奶奶周旋,便和几位小姐奶奶都说到一块去了。
下午请了京城里有名的戏班子唱台,呈了戏单上来,莫二太太叫几位夫人都看了点一出。
大家推了推,最后还是莫二太太做主,订了《珍珠塔》:“我们三郎媳妇喜欢这出,说同样的戏本,京城里唱的调子和甬州的全然不同,我点来叫裴夫人也听听,是不是不同的。”
戏开台了。
第一幕便是方卿到襄阳投亲姑父姑母,却叫姑母奚落一顿。
珍珠塔这出戏,在甬州的时候曾经陪几位老太太听过,印象最深的也就是这第一幕了,姑母奚落方卿的唱词,当真是损到了极点。
如今换了京腔,一时有些听不习惯,可束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