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奠基者-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将军余秋里给我们玩了一个战略家的游戏,他这回没上“天府之国”,而是搭上飞机去了西北那个人烟荒芜的玉门。将帅毕竟是将帅,在考虑战略时的高明之处终有其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四川方面刚刚布置完毕,千军万马调向“天府之国”时,余秋里的目光已经转到了西北正在担负国家石油生产主要任务的玉门和克拉玛依油田。
此时此刻,北京城里的毛泽东已经连续不停地向政治局的同志讲“破除迷信”的问题,同时又提出了著名一时的“插红旗拔白旗”的“反右倾”号召。
余秋里出北京前暂时让秘书把毛泽东的这些讲话精神材料放进了皮包,他现在的全部心思是尽快地早一眼看到被朱德元帅称为“中国石油摇篮”的玉门油田。
玉门油田在50年代中期太出名了。几乎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玉门油田关爱有加。毛泽东、周恩来对玉门油田有过数次专门的运筹与谋划。1952年2月,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名义,签署了一道特殊命令——
……我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第五十七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业第一师的改编计划,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你们过去曾是久经锻炼的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战斗队,我相信你们将在生产建设的战线上,成为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你们将以英雄的榜样,为全国人民的,也就是你们自己的,未来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战线上奋斗,并取得辉煌的胜利……
在毛泽东的这份充满激情和期望的命令下,五十七师8000名官兵在师长张复振和政委张文彬的带领下,随即成建制地奔赴石油战线。“石油师”的光荣名字和光荣传统,几乎占据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主要光荣和历史。如今依然在北京健康生活着的原“石油师”政委张文彬老人,经常拿出一张几十年前他和战友们接受毛泽东主席改编命令时的老照片,十分自豪地扳指头数着从“石油师”成长起来的部长级领导干部的名字:除他本人外,还有宋振明、陈烈民、李敬、秦文彩……而当时“石油师”的官兵基本上都分配到了玉门油田。那时的玉门就是新中国的“工业圣地”,吸引了大批优秀社会青年和支边人员前来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首批进口的汽车、拖拉机、无缝钢管等大批设备器材,更是源源不断地运抵玉门……沉寂几万万年的祁连山下,成为全中国人民向往和瞩目的地方。像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叶剑英、聂荣臻等开国元勋先后到过玉门视察。1958年7月,余秋里上任不到5个月,在安定四川战局后,与康世恩等人来到当时占全国产油51%的玉门油田。
将军部长第一眼看到玉门油田时就非常激动。行程的一路上问遍了康世恩无数问题。作为新中国接管玉门油田的“钦差大臣”,康世恩更是兴致勃勃、如数家珍地向将军介绍了玉门的全部历史和现状——
玉门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山腰地带和山脚的戈壁滩上,西距玉门县100公里,东距酒泉市80多公里,海拔2500米。与万里长城西端终点的嘉峪关城楼遥相呼应。早在1600多年前的西晋时,祖先就发现这里有石油。古文献《水经·河水注》记载:“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水肥如肉汁,取着器中,始黄后黑,为不可凝,燃之极明,与膏无异,但不可食……谓之石漆。”以后各朝代也都有石油的记载。清末名将左宗棠坐镇酒泉时,曾派人去玉门取油样送往法国化验,证明油质十分理想。但当时条件不具备,无法开采利用。到了20世纪初,在中国石油事业的开山鼻祖翁文灏及他的弟子、“中国陆相生油论”创立者之一的谢家荣到甘肃玉门考察后,才真正开始了玉门石油的开采工作。20世纪30年代,在翁文灏安排下,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师的孙健初3次来到玉门考察石油。1937年10月,孙健初在西北试探队队长史悠明的引领下,从酒泉向西行进,相继在玉门县几个地方考察,结果在一条名曰“石油河”的老君庙一带见有几个农民在河里捞油。这让孙健初他们大喜,“玉门有油”,很快报到南京的中央地质调查所。
这时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是一位与邓小平同龄同乡的四川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专业(北大首届地质专业毕业生总共才有4名学生)、从瑞士伯尔尼大学留学回国不久、年仅34岁的著名大地地质构造学家黄汲清(黄后来是大庆油田的最主要发现者之一,名列李四光之后)。瘦小的黄汲清一听“大胖子”孙健初的报告,欣喜若狂。因为他接手中央地质调查所后,所里捷报频传,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挖掘工作刚刚完成,玉门又发现大油田,能不让这位当时中国唯一一个科学技术专业部门的年轻领导者高兴吗?黄汲清迅速将玉门的消息报告了时任行政院秘书长兼经济部长和资源委员会主任的翁文灏。翁氏听后大喜,连忙向“蒋总裁”报告。哪知此刻的“蒋总裁”根本没有工夫管这类事。“九一八”事变,弄得他焦头烂额。说蒋介石在日本人侵略中国时一心就想投降,似乎不太符合历史事实。蒋介石开始确实也想“娘稀匹”地跟日本人干一场,他甚至命令“外交部长”顾维钧想法争取内外力量与日本人“抗争一番”。顾外长接受任务后,在国际上到处找“朋友”联络,但“朋友”不够意思的占多数。顾维钧只好把目光转向国内。那时东北三省吃紧后,关内的中国整个局面都出现了能源的严重紧缺。顾维钧甚至不得不亲自出面以“顾少川”的名义,串联财界巨头周作民,组织了一个“中国煤油勘探公司”,以求一线希望。而顾的公司虽不乏财力,但却缺少技术,于是找到黄汲清的中央地质调查所。
此事非同小可,关系到国家存亡大事。黄汲清便与政府实业部国煤救济委员会委员、勘探队长史悠明商议。
“既然玉门见油花了,那就干吧!”史队长倒是个痛快人,说,“过去你先生想和我干也干不成,现在财神爷给拨钱了,时不再来呀!”
于是黄、史二人商定,组织一个以“中国煤油勘探公司”和中央地质调查所共同携手的混合普查勘探队再往玉门一带进行普查工作。
就这样,1937年10月,孙健初带领队伍再次赴老君庙,并在冰天雪地里苦战6个月,全面彻底查清了这一带的生油层地质情况。剩下的就是打钻出油了!当“孙胖子”写完《甘肃玉门油田地质报告》时,他猛然发现自己仍是在纸上谈兵,说找油找油,可连台钻机都没有啊!
这事也难住了远在南京主持调查所工作的黄汲清。他急步跑到翁文灏那儿求助,翁对他说:“老蒋的家底你不是一点不知道,时下又临全面抗战,哪来钻机可调?”
翁的话使黄汲清大失所望。对呀,有一个地方有钻机呀!黄汲清突然脑袋一拍,兴奋地跳起来:“我听严爽(另一位地质学家——笔者注)说过,延安那边也在打油井,他们那里有钻机,不妨借来用一下!”
翁文灏点点头,说:“是听说过。不过共产党肯不肯借又是另一回事!”
急脾气的黄汲清嗓门大了:“试试再说呗!”
“那就试试吧。”翁文灏说。
几天后,翁文灏专门前往汉口的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会晤了中共代表周恩来。周恩来当即表示:同心为国,决无异议,同意拆迁。并指派汉口八路军办事处主任钱之光具体办理,后由中共驻陕代表林伯渠亲自安排,陕甘宁边区的延长油矿派出钻井工程师等15名技术骨干,两台“顿钻”钻机,还包括两套锅炉和汽轮机、12根套管,还有钻头、钢丝绳等物资共30余吨,由武装的八路军一路护送,辗转运到千里之外的玉门老君庙地区。钻机一到,工人们就开始日夜奋战起来,并于1939年8月26日打出了第一口冒油的井。苦于为资源走投无路的国民政府上下大喜,连蒋介石都当众说:毛泽东也是做过一些有益于民族的好事嘛!高兴之余,蒋介石还批准了经翁文灏提名的玉门油田领导成员,任命著名实业家孙越琦为总经理,严爽为玉门油矿矿长,金开英为玉门炼油厂厂长。这三人中,金开英后来到了台湾,成了“中国炼油第一人”。严爽成为中国石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而孙越琦则成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值得人们尊敬的重要功臣。
“这么说,在我们石油工业史上,也有很精彩的一段国共合作历史啊!”余秋里听到这儿,不由舒心一笑。随后又问康世恩:“哎,说说当年你接管玉门油田时是啥情形嘛。”
康世恩深情地回忆道:经过解放前11年的建设,我们奉彭总司令之命,于1949年9月28日正式接收玉门油田。当时玉门的原油年产能力8万吨,炼油厂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规模,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产量最多、工艺技术最为领先的现代石油矿厂。有职工4000多人,大部分人对石油勘探和开采及炼油技术颇为熟练。国民党政府对这块“肥肉”是不会轻易送给我们新中国的。在我们接管前夕,国民党西北长官公署的马步芳对时任油矿经理的邹明不断施加压力和威胁,要求他做好破坏油矿的计划。邹明一想,这怎么行?玉门油田为国家和抗战作了多少贡献不说,这真要把油田炸了,几千名职工咋个活法?他不干,于是决定团结广大员工进行护矿守矿。这个时候,我军在彭德怀大将军的直接指挥下,加快前进。余部长你的老战友、第三军军长黄新廷率领的机械化装甲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9月25日上午到达矿区,才使玉门油矿免遭破坏。黄军长他们解放玉门油田的第三天,即9月28日,王震司令员就向朱德总司令建议并获得批准,我就奉彭德怀司令员的命令做了玉门油矿军事总代表。
“那时你34岁对不对?”余秋里以欣赏的口吻问康世恩,“你算是我们新中国最早的石油工业领导干部之一了!”
康世恩推推眼镜,谦逊地:“不都是服从命令听指挥嘛!”
余秋里有问不完的话题:“听说当时玉门有个‘四五事件’,是怎么回事?”
康世恩说,是,这是我接收玉门后碰到的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四五事件”说的是玉门油矿过去按照惯例,都是每月的第一天发工资。可是1949年4月这个月到了5日,工人们还没拿到工资,大伙儿一打听是油矿当局扣下了不发。工人们就火了,一批炼油工人闯进油矿办公室,怒打了当局一位代理经理,当时总经理邹明出差在上海。事后,有19名工人遭酒泉警备司令部逮捕,其中3人开除公职,4人判有期徒刑。“四五事件”就这么出来了。玉门一解放,我们接收油矿后,工人们就强烈要求重新处理这件事。我和军管委的其他几位领导同志通过在全矿开展“谈身世,吐苦水”的阶级教育活动,并彻底为“四五事件”平了反,工人们的积极性异常高涨。油矿迅速恢复了生产,而且越干越好。有一次矿上一时现金出现了周转困难,该到给工人发工资时,矿上的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这事被彭总知道了,他立即找来后勤部长黎化南问道:“你手里还有多少银元?”黎部长说:“总共只有5万元银元。”彭总说:“全部给玉门先送去!他们那儿着急要给工人发工资呢!”第二天,这些钱就送到了玉门。
康世恩说到此处,感慨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