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奠基者-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到底我们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取得了一些什么成果呢?第一,拿下了一个大油田。这个油田是目前世界上特大之一。现在已经探明的储量,大体上可以适应我国石油工业近期发展的需要……第二,建成了年产原油几百万吨的生产规模和大型炼油厂第一期工程,质量良好……第三,三年累计生产原油1000多万吨,油田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第四,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解决了世界油田开发上的几个重大技术难题……第五,经济效果好,国家投资已经全部收回,并开始为国家积累资金。1960年到1963年,四年共用国家投资7郾1亿元;上缴利润9郾44亿元,折旧1郾16亿元,合计10郾6亿元,投资回收率达到149%。除全部投资回收外,还为国家积累了资金3郾5亿元。所以我们建设大庆油田,真正做到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
“好!”主席台上,一个湖南口音,突然叫了一声,随即全场叫好,接着是暴风雨般的掌声。
将军情绪受到极大鼓舞,干脆将手中的稿子往旁边一放,对着麦克风运足力气:“我要说,更重要的一条是:通过大会战,我们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支有阶级觉悟,有技术素养,干劲大、作风好、纪律强,能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队伍!带着这支队伍,我敢再打上甘岭战役!”将军的右胳膊突然在空中用力一挥,那气壮山河的声音在人民大会堂久久回荡……
暴风雨般的掌声再次响起。有人竟然站着欢呼。
“同志们……由于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建成,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需用的石油,过去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不管是在数量上或者在品种上,都已经基本自给了!”“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期,即将一去不复返了!”几天后,人民共和国总理在将军站着的同一个地方向全世界庄严宣告道。
“毛主席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
人民大会堂沸腾了!几千双手在拼命鼓掌。欢呼。激动。难以言表的都想表达出来,直至极致。而这个场合上,唯有将军没有鼓掌——因为他只有一只手。但将军的神情则停在主席台中央的那枚闪闪发光的国徽上。他鼓足所有力气,在心里高喊了一声:谢谢人民,谢谢党!
……
第九章
大国家,小计委。残肢人在艰难岁月中支撑着风雨飘摇的国家机器。
林彪使毒招。江青多发难。
毛泽东不满陈伯达之流的政治阴谋。“还有余秋里”成了“文革”时期的一句新闻习惯语。
自从有了大庆油田以来,是总理和将军使“余秋里”三个字成为了中国和平建设时期的一种道路、一种方法、一种经验和一种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象征。
这一天,秦老胡同内张灯结彩,胡同口内口外挂着不少红灯笼,还有不少人家的家门口挂着五星红旗。康世恩满面笑意地走进将军家的会客室时,已经时过零点。周文龙、李人俊等都已“撤退”回家了。屋子里只剩下将军一个人手拿当日的《人民日报》,在喃喃地念着——
一滴煤油
一珠血,
人都知道。
旧时代
因循苟且,
叩头乞讨。
命运全凭天摆布,
咽喉一任人掐倒。
玉门关,
锁铨也因人,
堪愤恼!
破迷信,
碎镣铐;
主奖励,
抓领导。
仅三年
地底潜龙飞跃。
众志成城四第一,
铁人如海全五好。
颂今朝,
解放地球军,
强哉娇!
康世恩忍不住笑了:怎么,余部长你啥时候也恋上诗了?
将军见“老康”来了,便放下手中的报纸,笑言:你别说,郭沫若先生的这首诗还真有点味道,我喜欢他夸我们石油工人是“解放地球军”这一句。你看了没有?
康世恩忍不住抓过报纸,认真读了起来,然后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大文豪就是能比喻。“解放地球军”,老子就是解放地球军嘛!这松辽地底下的石油过去一直被“中国贫油论”和落后技术压在地底下几百几千年,我们一去,它就被解放出来了!我们当然就是解放地球军嘛!
余秋里笑了,随即脸上又变得庄严和凝重起来:是啊,我们国家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大得很嘞!可现在我们仅仅在东北和西北那么两三个地方把地下石油给“解放”了,从全国看呢,我们解放地球军的任务还真不轻啊!你说是不是老康?
是。任务确实还非常艰巨。不过今天我正是向你来汇报渤海湾地球“解放”情况的。康世恩壮志满怀地一屁股坐定中间那张大沙发——他有个习惯:每逢有喜事向余秋里说时,总把屁股坐得结结实实的,而且挑最显眼的地方,跟调皮的孩子似的——得意时他会手舞足蹈,失意时灰溜溜地躲在一旁抽闷烟。将军心里笑了:老康今天准是又带喜讯来了。
说嘛!是东营那边还是大港那边有新进展?将军心里已有几欢喜。
两边都逮住“大老虎”了!康世恩从沙发上跳起来,走到余秋里坐着的木椅前伸手去抓那包“大中华”。点上,过瘾地狠吸几口,然后喜形于色地:先说近的——天津大港这边5井在前日完井,一试油,你想日产达到了多少吨?
比“港5号”井翻一番?将军含笑吐着烟圈,眼睛朝康世恩撇了撇。
不对!康世恩的眼镜片一闪一闪的,满是调皮。
再翻一番?!将军这回正眼看他并肩拿下大庆油田的生死战友了。
“哈哈哈……”康世恩终于情不自禁大笑起来。说:“93,93郾3吨!”
“好嘛!算高产井了!比松基三井和大庆的许多高产井还高啊!”将军有些激动地在会客厅里走动起来。还有什么比这值得兴奋的?大港油田近在首都咫尺之地,能在这儿逮只“大老虎”其意义非同小可——京津是国家经济文化及政治的龙头,在此发现个大油田,真是毛泽东——也是他余秋里梦寐以求的。
早在出任石油部长之时,他余秋里同康世恩等商量全国石油东移的战略时,一方面集中兵力会战松辽,同时,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渤海湾。渤海湾会有油吗?当然。早在1935年刚从瑞士留学回国的黄汲清先生就对这片华北神奇土地和海域给予了特殊关注,认为它是和东北、西南、西北等地一样都有可能储油的地方。大师的科学预见总是给人类带来希望之光。1945年,另一位地质大师谢家荣在冀东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时见到油苗,兴奋不已,回去后立即写了《唐山油苗》一文,向海内外人士公开了这一有价值的发现。将军执掌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帅印后,其目光一直盯在那些被科学家们认为有希望的但尚未被揭秘的沉睡地域。将军生于江西,却也喜欢大海。蓝色的大海里如果能发现石油,岂不皆大欢喜、喜上加喜?将军爱看地图,就像当年看作战地图一样——那祖国的疆土除陆地外,还有一片仅次于陆地面积的海域,如果在大海之底也搞出点名堂,那名堂可就真是大了!哈哈,逮!哪怕半点儿希望也给我使劲地逮!
在大庆会战热火朝天之时,也许谁也没有胸有雄师百万的余秋里更关切渤海湾的找油注意力了。当几万大军苦战松辽之役并被一个又一个胜利鼓舞之时,将军他则经常独自站在雄鸡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前,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他在看什么?看那边大海呀!看京津脚边的那片华北平原和大海呀!瞧瞧,这2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渤海湾,横跨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及京津六省市区。听地质学家说,这儿原来皆是一片蔚蓝色的汪洋大海。由于地壳运动造成不断下降之势,巨大的海盆里沉积了厚达万米的沉积物。而后,风起云涌的地壳运动再次又发生区域性缓抬,海水在这儿的一部分区域退去,沧海变成了平原的古陆——华北平原因此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地质学家们分析,既然像松辽这样的盆地有石油,那么渤海湾盆地理当也同样有油。1955年,地质部和石油部就在华北平原上联手作战过,第一口基准井——华1井未能见油。余秋里上任石油部长后,详细倾听了有关部门的汇报,并分析了华1井失利的原因,果断提出应在勘探上转向凹陷区上。随即,石油部迅速派出勘探力量发兵渤海湾的平原陆地。初期战役虽没有天寒地冻的松辽之艰巨,但也丝毫不轻松。石油队伍的艰苦奋斗精神同样可用“艰苦卓绝”来形容。1963年初,32120钻井队经余秋里亲自批准,在山东广饶辛店公社的一个叫东营(即现在的东营市所在地)的小村庄打下编号为“华8井”的勘探井。当年3月5日,此井钻至1195米时,值班人员发现了褐黑色的油砂——与松辽那边的松基三井一样的油砂。喜讯传到北京,余秋里右手一甩:快让人把油砂送来!
“好啊!这小宝贝可是比金子还珍贵喽!”将军接到油砂后,举着放大镜看了一遍又一遍,有些手舞足蹈地对身边的人这样说。然后又命令秘书把油砂装在小瓶子里,让石油部机关的干部和专家们轮着看。“通知食堂,做好菜好饭,我要请华8井的同志吃饭!”午饭时,将军一次又一次地向到部里来送油砂的前线同志敬酒。
当日,将军与康世恩商量后,派出勘探司钻井处处长邓礼让带人连夜赶赴“华8井”严密注意地下情况。“每天你们必须向我报告。”将军像对大战前派出的侦察兵一样严令道。
十天后,前线发来电报,称:“又见多层油砂。”
“好!我们又有大名堂干了!”将军欣喜不已,立即主持党组会议,部署渤海湾勘探工作,从此摆开了中国石油的第二个大战场——“松辽可称是辽沈战役,此为平津战役也。”李人俊曾这样对将军戏说。
将军一乐,没接话。但看得出:他真的是将渤海湾找油战斗视为与松辽会战同等重要的又一个改变中国经济落后面貌的第二个大战役来打的。
他,借着松辽大会战的空隙和回北京开会之际,一次次风尘仆仆地将足迹插向“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鲁北平原的黄河入海口。那是片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盐碱地。白茫茫的土地,风尘刮来到处尘扬沙舞。将军与前线作战的石油人一起住在老乡家的土炕上一边啃着红薯面窝窝头,喝着村口水洼子里漂着绿毛的苦盐水,一边谈论着大战前的点点滴滴问题。
“大部队可以上了!”将军一声令下,于是乎,两万余名石油大军在此摆开战场。16个钻井队、17个地震队,几十个地质分队和数以千计的辅助队伍,浩浩荡荡地扎营黄河滩。完全是大庆式的作战模式,完全是军队打仗式的勘探战斗。但初战并不像大庆油田那么幸运,他们又一次遇上了“狡猾的敌人”。用康世恩总结的话是,他们这回在渤海湾碰上的“敌人”是“七零八碎,忽忽悠悠,东躲西藏,狡狡猾猾”。专业的用词是:这儿的油层情况具有“五忽”——忽有忽无、忽水忽油、忽高忽低、忽薄忽厚、忽稀忽稠。
怎么办?
矛盾蛮复杂嘞!此时的将军已不再是几年前“川中遭遇战”时的将军了。他拿出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自信地将右手往上一甩:学好“两论”,通过现象看本质,从“五忽”中找出规律来!
这不,“五个规律”和本质现象找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