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辽史-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公入门,乐作;至位,乐止。通事舍人引押册大臣初动,乐作;置册殿前香案
讫,就位,乐止。舁册官奉册,初动,乐作;升殿,置册御坐前,就西墉北上位,
乐止。大臣上殿,乐作;至殿栏内位,乐止。大臣降殿阶,乐作;复位,乐止。
王公三品以上出,乐作;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降御坐入阁,乐止。
兴宗重熙九年,上契丹册,皇帝出,奏《隆安》之乐。
圣宗统和元年,册承天皇太后,设宫悬、簨虡,太乐工、协律郎入。太后仪
卫动,举麾,《太和》乐作;太乐令、太常卿导引升御坐,帘卷,乐止。文武三
品以上入,《舒和》乐作;至位,乐止。皇帝入门,《雍和》乐作;至殿前位,
乐止。宰相押册,皇帝随册,乐作;至殿前置册于案,乐止。翰林学士、大将军
舁册,乐作;置御坐前,乐止。丞相上殿,乐作;至读册位,乐止。皇帝下殿,
乐作;至位,乐止。太后宣答讫,乐作;皇帝至西阁,乐止。亲王、丞相上殿,
乐作;退班出,乐止。下帘,乐作;皇太后入内,乐止。
册皇太子仪:太子初入门,《贞安》之乐作。
册礼乐工次第:四隅各置建鼓一虡,乐工各一人;宫悬每面九虡,每虡乐工
一人;乐虡近北置柷、敔各一,乐工各一人;乐虡内坐部乐工,左右各一百二人;
乐虡西南武舞六十四人,执小旗二人;乐虡东南文舞六十四人,执小旗二人;协
律郎二人;太乐令一人。
唐《十二和》乐,辽初用之,《豫和》祀天神,《顺和》祭地祗,《永和》
享宗庙,《肃和》登歌奠玉帛,《雍和》入俎接神,《寿和》酌献饮神,《太和》
节升降,《舒和》节出入,《昭和》举酒,《休和》以饭,《正和》皇后受册以
行,《承和》太子以行。
辽《十二安》乐:初,梁改唐《十二和》乐为《九庆》乐,后唐建唐宗庙,
仍用《十二和》乐,晋改为《十二同》乐。《辽杂礼》“天子出入,奏《隆安》;
太子行,奏《贞安》”,则是辽尝改乐名矣。馀十安乐名缺。
辽雅乐歌辞,文阙不具;八音器数,大抵因唐之旧。
八音:
金缚、钟
石球、磬
丝琴、瑟
竹籥、箫、竾
匏笙、竽
土籥
革鼓、鼗
木柷、敔
十二律用周黍尺九寸管,空径三分为本。道宗大康中,诏行秬黍所定升斗,
尝定律矣。其法大抵用古律焉。
大乐
自汉以来,因秦、楚之声置乐府。至隋高祖诏求知音者,郑译得西域苏祗婆
七旦之声,求合七音八十四调之说,由是雅俗之乐,皆此声矣。用之朝廷,别于
雅乐者,谓之大乐。晋高祖使冯道、刘煦册应天太后、太宗皇帝,其声器、工官
与法驾,同归于辽。
圣宗统和元年,册承天皇太后,童子弟子队乐引太后辇至金銮门。
天祚皇帝天庆元年上寿仪:皇帝出东阁,鸣鞭,乐作;帘卷,扇开,乐止。
太尉执台,分班,太乐令举麾,乐作;皇帝饮酒讫,乐止。应坐臣僚东西外殿,
太乐令引堂上,乐升。大臣执台,太乐令奏举觞,登歌,乐作;饮讫,乐止。行
臣僚酒遍,太乐令奏巡周,举麾,乐作;饮讫,乐止。太常卿进御食,太乐令奏
食遍,乐作;《文舞》入,三变,引出,乐止。次进酒,行臣僚酒,举觞,乐作;
皇帝入西阁,乐止。次进食,食遍,乐作;《武舞》入,三变,引出,乐止。扇
合,帘下,鸣鞭乐作;皇帝入西阁,乐止。
大乐器:本唐太宗《七德》、《九功》之乐。武后毁唐宗庙,《七德》、
《九功》乐舞遂亡,自后宗庙用隋《文》、《武》二舞。朝廷用高宗《景云》乐
代之,元会,第一奏《景云》乐舞。杜佑《通典》已称诸乐并亡。唯《景云》乐
舞仅存。唐末、五代板荡之馀,在者希矣。辽国大乐,晋代所传。杂礼虽见坐部
乐工左右各一百二人,盖亦以《景云》遗工充坐部;其坐、立部乐,自唐已亡,
可考者唯《景云》四部乐舞而已。
玉磬
方响
搊筝
筑
卧箜篌
大箜篌
小箜篌
大琵琶
小琵琶
大五弦
小五弦
吹叶
大笙
小笙
觱篥
箫
铜钹
长笛
尺八笛
短笛
以上皆一人。
毛员鼓
连鼗鼓
贝
以上皆二人,余每器工一人。
歌二人。
舞二十人,分四部:
《景云》舞八人
《庆云》乐舞四人
《破阵》乐舞四人
《承天》乐舞四人
大乐调:雅乐有七音,大乐亦有七声,谓之七旦:一曰娑陀力,平声;二曰
鸡识,长声;三曰沙识,质直声;四曰沙侯加滥,应声;五曰沙腊,应和声;六
曰般赡,五声;七曰俟利箑,斛牛声。自隋以来,乐府取其声,四旦二十八调为
大乐。
娑陀力旦:
正宫
高宫
中吕宫
道调宫
南吕宫
仙吕宫
黄钟宫
鸡识旦:
越调
大食调
高大食调
双调
小食调
歇指调
林钟商调
沙识旦:
大食角
高大食角
双角
小食角
歇指角
林钟角
越角
般涉旦:
中吕调
正平调
高平调
仙吕调
黄钟调
般涉调
高般涉调
右四旦二十八调,不用黍律,以琵琶弦叶之。皆从浊至清,迭更其声,下益
浊,上益清。七七四十九调,馀二十一调失其传。盖出九部乐之《龟兹部》云。
大乐声:各调之中,度曲协音,其声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
四、六、勾、合,近十二雅律,于律吕各阙其一,犹雅音之不及商也。
散乐
殷人作靡靡之乐,其声往而不反,流为郑、卫之声。秦、汉之间,秦、楚声
作,郑、卫浸亡。汉武帝以李延年典乐府,稍用西凉之声。今之散乐,俳优、歌
舞杂进,往往汉乐府之遗声。晋天福三年,遣刘煦以伶官来归,辽有散乐,盖由
此矣。
辽册皇后仪:呈百戏、角、戏马以为乐。
皇帝生辰乐次:
酒一行觱篥起,歌。
酒二行 歌,手伎入。
酒三行 琵琶独弹。
饼、茶、致语。
食人,杂剧进。
酒四行 阙。
酒五行 笙独吹,鼓笛进。
酒六行 筝独弹,筑球。
酒七行 歌曲破,角。
曲宴宋国使乐次:
酒一行 觱篥起,歌。
酒二行 歌。
酒三行 歌,手伎入。
酒四行 琵琶独弹。
饼、茶、致语。
食入,杂剧进。
酒五行 阙。
酒六行 笙独吹,合《法曲》。
酒七行 筝独弹。
酒八行 歌,击架乐。
酒九行 歌,角。
散乐,以三音该三才之义,四声调四时之气,应十二管之数。截竹为四窍之
笛,以叶音声,而被之弦歌。三音:天音扬,地音抑,人音中,皆有声无文。四
时:春声曰平,夏声曰上,秋声曰去,冬声曰入。
散乐器:觱篥、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筝、方响、杖鼓、第二鼓、
第三鼓、腰鼓、大鼓、鞚、拍板。
杂戏:自齐景公用倡优侏儒,至汉武帝设鱼龙曼延之戏,后汉有绳舞、自刳
之伎,杜佑以为多幻术,皆出西域。哇俚不经,故不具述。
鼓吹乐
鼓吹乐,一曰短箫铙歌乐,自汉有之,谓之军乐。《辽杂礼》,朝会设熊罴
十二案,法驾有前后部鼓吹,百官卤簿皆有鼓吹乐。
前部:
鼓吹令二人
掆鼓十二
金钲十二
大鼓百二十
长鸣百二十
铙十二
鼓十二
歌二十四
管二十四
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后部:
鼓吹丞二人
大角百二十
羽葆十二
鼓十二
管二十四
箫二十四
铙十二
鼓十二
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右前后鼓吹,行则导驾奏之,朝会则列仗,设而不奏。
横吹乐
横吹亦军乐,与鼓吹分部而同用,皆属鼓吹令。
前部:
大横吹百二十
节鼓二
笛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笳二十四
桃皮觱篥二十四
掆鼓十二
金钲十二
小鼓百二十
中鸣百二十
羽葆十二
鼓十二
管二十四
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后部:
小横吹百二十四
笛二十四
箫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桃皮伞龆
百官鼓吹、横吹乐,自四品以上,各有增损,见《仪卫志》。自周衰,先王
之乐浸以亡缺,《周南》变为《秦风》。始皇有天下,郑、卫、秦、燕、赵、楚
之声迭进,而雅声亡矣。汉唐之盛,文事多西音,是为大乐、散乐;武事皆北音,
是为鼓吹、横吹乐。雅乐在者,其器雅,其音亦西云。
卷五十五 志第二十四
◎仪卫志一
辽太祖奋自朔方,太宗继志述事,以成其业。于是举渤海,立敬瑭,破重贵,
尽致周、秦、两汉、隋、唐文物之遗馀而居有之。路车法物以隆等威,金符玉玺
以布号令。是以传至九主二百馀年,岂独以兵革之利,士马之强哉!文谓之仪,
武谓之卫,足以成一代之规模矣。考辽所有舆服、符玺、仪仗,作《仪卫志》。
○舆服
自黄帝而降,舆服之制,其来远矣。禹乘四载作小车,商人得桑根之瑞为大
辂,周人加金玉,象饰益备。秦取六国仪物,而分别其用,先王之制,置而弗御。
至汉中叶,锐意稽古,然礼文之事,名存实亡,盖得十一于千百焉。唐之车辂因
周、隋遗法,损益可知。而祭服皆青,朝服皆绛,常服用宇文制,以紫、绯、绿、
碧分品秩。五代颇以常服代朝服。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
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考之载籍之可徵者,着
《舆服篇》,冠诸《仪卫》之首。
国舆
契丹故俗,便于鞍马。随水草迁徙,则有毡车,任载有大车,妇人乘马,亦
有小车,贵富者加之华饰。禁制疏阔,贵适用而已。帝后加隆,势固然也。辑其
可知着于篇。
大舆,《柴册再生仪》载神主见之。
舆,《腊仪》见皇帝、皇后升舆、降舆。
总纛车,驾以御驼。《祭山仪》见皇太后升总纛车。
车,《纳后仪》见皇后就车。
青幰车,螭头、盖部皆饰以银。驾用驼,公主下嫁以赐之。古者王姬下嫁,
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此其遗意欤?
送终车,车楼纯饰以锦,螭头以银,下县铎,后垂大毡,驾以牛。上载羊一,
谓之祭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