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通史-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20世纪初德国首相毕洛夫的一番话。它说明,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何等激烈的程度。就说德国吧,它进入资本主义虽然比较迟,但是工农业的发展却非常迅速。到19世纪90年代,它的生产赶上并且超过了几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并急于要向外扩张。这时候,世界上的殖民地已经被瓜分完了。相比之下,德国得到的殖民地比较少,所以它的统治者忿忿不平,才说出了上面那些露骨的话。邻近德国的奥匈帝国(包括现在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和南斯拉夫、波兰的一部分),也不甘心落后的状态,想夺取新的地盘:第一步先吞并塞尔维亚(现在南斯拉夫的一部分),然后占领罗马尼亚、意大利。于是,德国和奥匈帝国就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叫同盟国的军事集团。
英、法、俄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呢?它们贪得无厌,并不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英国要保住自己的霸权并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法国要夺取德国的鲁尔区;俄国则一心要把德奥等国赶出巴尔干半岛,由它独占这个地区。这三个国家都把德国和奥匈帝国作为对手,它们就结成了一个叫协约国的军事集团。
两个集团都在加紧准备战争,形势越来越紧张。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南部的三大半岛之一。它伸入地中海,离非洲、亚洲都很近,像一块可以通向欧、亚、非三大洲的跳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再加上这个半岛面积不大,但民族很多,问题十分复杂,所以被称为欧洲的柔软的下腹部。现在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紧盯着巴尔干,巴尔干就成了火药桶。果然,残酷的战争就在这里打响了。战争是由一件偶然发生的事件引起来的。
1914年6月28日早上9点刚过,一支长长的汽车队向波斯尼亚(现在南斯拉夫的一部分,靠近塞尔维亚)首府萨拉热窝市区缓缓驶去。在一辆带有保镖的敞篷汽车中,坐着奥地利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夫人。斐迪南身穿军装,佩带勋章,威风十足。原来这一天正是他和夫人索菲亚结婚14周年的日子。而且6年以前,奥地利征服了波斯尼亚,把它划入了奥匈帝国的版图。现在他又在波斯尼亚指挥奥国军队进行军事演习,准备下一步的行动。这时候,他得意地思忖着;下一步就该轮到占领塞尔维亚了。
大街两旁看热闹的人,拥来挤去。斐迪南很高兴地向人群挥手致意。他作梦也没有想到,人群中有7名塞尔维亚的爱国青年,正不动声色,静静地等候车队经过他们的身边。这7名青年随身携带手枪和炸弹,用仇视的目光注视着车上的人。他们是特意从塞尔维亚赶到萨拉热窝,准备杀掉斐迪南这个凶恶敌人的。车队越来越近,眼看就要驰过阿佩尔码头。埋伏在这里的一个名叫察布里诺维茨的青年冲出来,扔过一枚炸弹。炸弹掉在了汽车篷上又弹到地上,轰!一声巨响,随着人群的骚动和车上人的惊叫,后面车上的几个随从倒下了。斐迪南吓了一跳,他虽然没有受伤,脸上的得意神情却一扫而光了。
市政厅的欢迎仪式是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的。仪式结束后,斐迪南又乘车返回,车队来到了拉丁桥,另一名塞尔维亚青年正在这里等候。他的名字叫普林齐普,当时只有19岁。他看准了斐迪南乘坐的敞篷车,一个箭步跳上车踏板,举枪射击。一连两枪,斐迪南夫妇应声倒下。
早就想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立即抓住斐迪南遇刺身死这件事大作文章。奥地利皇帝叫嚷说:塞尔维亚作为一个政治因素,必须从巴尔干抹掉。德国皇帝也乘机挑动: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奥地利皇帝派人给塞尔维亚政府下最后通碟,要求制止一切反奥宣传和行动,惩办进行反奥宣传的人,还要一起审判凶手。塞尔维亚政府除了拒绝共同审判凶手以外,其余条件全部接受了。蓄意要打仗的奥匈帝国当然不满意,就在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
巴尔干这个火药桶终于爆炸了。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立即卷入战争。酝酿了很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开始在欧洲大陆上燃烧起来。
德国为了进行这场战争,早就做了周详的计划。它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组织最完善、装备最好的军队。还在1905年,德军的整个作战计划就已经由当时德军参谋总长施里芬拟订好了。叫做施里芬计划。施里芬设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军将要在西线同英、法军队作战,在东线同俄国作战。为了避免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施里芬准备先把主力摆在西线,用闪电战的方式,在四周到六周内迫使法国投降。然后回师东线,攻打行动迟缓的俄国,在三四个月内征服俄国。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德国还在国内修建了一个完整的战略铁路网,战时可以利用它迅速调动军队。
法国和俄国,也各有自己的作战计划。法国的战略计划叫做第十七号计划。根据这个计划,在战争中,法国将集中打击力量,攻击德军的莱茵河防线。俄国则准备沿着西北和西南两条战线推进:在西北战线同德军作战,目的是攻占东普鲁士,夺取柏林;在西南战线同奥匈军队作战,目的是攻占喀尔巴吀山山口,切断对方的退路。
然而,战争没有也不可能按照这些国家各自的如意算盘进行。交战的频繁和激烈程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在下一篇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次战争的过程。
94。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分成三条战线。西线从北海延伸到瑞士边境,英、法、比的军队同德军作战;东线从波罗的海到罗马尼亚,俄军同德、奥军队作战;在南部的巴尔干,奥军对塞尔维亚军作战。战争一开始,德军按照施里芬计划,出动主力部队占领了比利时,从北部侵入法国,法军节节败退,德军长驱直入,距首都巴黎只有几十公里了,法国政府匆忙迁到波尔多。俄国为了援救法国,从东部攻入德国。德国统帅部不得不从西线撤下几个师团,增援东线。趁着德军西线力量的减弱,法军统帅霞飞重新调整了作战部署,向德军发动进攻。1914年9月5日至10日,两军在巴黎附近的马恩河摆下了战场,有150万人参战。德军惨败,被迫向后撤退,法国政府又迁回巴黎。此后,在西线,双方都处于防御对峙状态。东线的俄军同德军在东普鲁士交战,俄军折兵25万,丢下大量辎重和武器。但是俄军在加里西亚战役中击溃了奥匈军队,占领了西乌克兰的一部分和其他地区。1914年的战事表明,德国的施里芬计划破产了。东方的日本乘大战爆发之机,在这一年强占了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上的殖民地。
到了1915年,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保加利亚加入了同盟国。在西线,交战双方投入几十万兵力,但都没能突破对方的阵线。在东线,德军集中兵力同俄军作战,迫使俄军后撤。德军夺回乌克兰西部,接着又占领了波兰和立陶宛。
战争进入了第二个年头,德国为摆脱被动局面,调动了25万兵力,在西线向法国要塞凡尔登发动了猛烈进攻。他们要执行代号为处决地的计划,歼灭法军主力,并且扬言要使法国把血流尽,向德国投降。1916年2月21日早晨,德军开始进攻,在12公里长的战线上,1000门大炮轰鸣,把1吨重的炮弹射向法军阵地,掷雷器、霰弹、喷火器各显神通,法军的战壕很快被摧毁,山头也被削平,伤亡无数。随后,6个德军步兵师一齐冲向法军防线,双方激战了两天,法军的主要防线被突破了,德军胜利在望。
可是,凡尔登即将失守的消息传到法军司令部的时候,总司令霞飞还在睡觉。本来无意死守的霞飞,到这时候才下令增派援军,任命贝当为司令官。贝当来到前线,见情势危急,立即下令:要用一切手段挡住敌人,任何人不准从督战线退后一步!接着他对军官们说:我们要有和德军相当的兵力,就得在一星期内调集20万军队到这里,还要有大批军火物资。我命令,军民齐动员,抢修拓宽公路,保证昼夜畅通无阻。
军官们沉默着。
贝当又坚决地说:我们的口号是:决不让敌人越过凡尔登!
这以后的一个星期,运送军队和物资的汽车往来不断,把19万士兵和2500吨军火运到了前线。双方的力量接近了,法军的被动局面扭转了。德军几次进攻,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战斗空前惨酷,双方伤亡人数达到70多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这年秋天,法军开始反攻,陆续收复了失地,德军已无力发动进攻。东部战线的俄军也发动进攻,击溃奥匈军队,歼灭了它的主力,这起了援救凡尔登的作用,迫使德军停止对凡尔登的进攻,奥匈军队也无力继续向意大利推进。
1915年到1916年期间,战争在海上也展开了。德国经常派出潜艇到公海上袭击协约国的商船和客轮。1915年5月,德国潜艇击沉卢西塔尼亚号客轮,致使1000余名乘客葬身海底,其中包括许多美国人。美国政府向德国提出了强烈抗议。1916年5月31日到6月1日,英国和德国的舰队在日德兰沿岸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战,英国凭着它的海军优势取得了胜利。这以后,德国舰队再也不敢在海上进行较大的战役了。1917年4月6日,美国以德国潜艇袭击了美国的商船为理由,对德宣战。战争的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同盟国了。
这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饥饿和疾病。1916年冬天,由于缺少粮食,德国许多城市居民只得靠吃一种叫蔓菁的饲料度日。因此,德国人把这年冬天叫作蔓菁的冬天。俄国的危机更为严重。在前线,军需品十分缺乏;在后方,粮食奇缺,物价飞涨。人民的反战情绪一天天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列宁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取得了成功,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它向全世界宣告,俄国退出战争,并且颁布了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纲领,废除秘密外交,宣布废除临时政府缔结和批准的全部密约,并将这些文件公布于世。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掀起了人民革命的浪潮。1918年1月,柏林工人举行罢工,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2月,德国舰队的水兵举行了起义。1918年春天,法国也发生了工人和士兵的暴动。这些都对制止战争起了作用。
1918年7月,英法联军击退了德军。8月8日,协约国军队在大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实行反攻。德军因缺乏后援而遭到惨败。9月,协约国军队在巴尔干也突破敌人的陆军防线,转入进攻。紧接着,同盟国方面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先后投降。11月初,德国国内发生了革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逃往荷兰。德国再也无力进行战争了。11月7日,德国派出代表团,在距离前线不远的康边森林中,同协约国盟军总司令会晤,接受协约国提出的停战条件,退出德国在西线占领的全部土地和直到莱茵河为止的德国领土,解除德国全部海军武装,撤到中立国的港口。11日,双方代表在康边森林中的一列火车上,签订了停战协定,历时4年多的第一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