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年风云-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攀登;茂密丛林,易藏伏兵。看来,此河难以通过。不觉皱起双眉。略停片刻,回头命林凤祥:“派人把本地土人找来问话!”
  不久,一名太平军带来一个土人。这人五十来岁,是生长在这一带的山民,名叫阿牛。冯云山赏给他五两银子,叫他把这里的情况讲一讲。阿牛说,这条大江叫湘江,从这里一直流到湖南。到底有多长,通到什么地方?就不知道了。阿牛说,这里水深流急,谁也不敢在此通过。蓑衣渡的真正渡口在北边的水塘湾,离这里三里远。冯云山请他带路,阿牛满口答应。时间不大,阿牛把冯云山等领到水塘湾,手指湘江说:“湘江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儿,水流缓慢,容易通过,来往行人都走这地方。”冯云山仔细一看:阿牛说得果真不假,水势平静,无漩无浪。再看对岸:山势倾斜,有一道山口可通往来。冯云山手指对岸的山口问阿牛:“那是什么地方?”阿牛道:“那个山口名叫风门坳,是通往湖南的交通要道。”冯云山听了大喜,命人把阿牛送回家去。
  南王看罢渡口,立即和李开芳、林凤祥等商讨渡江的办法,派李开芳租征船只。几天后,凑齐了大小船只五百多条。这时,太平军的大队人马已经来到江岸。南王决定马上渡江。
  冯云山率领卫队,首先渡到彼岸。他下船后,改乘战马,立马在渡口,命令部分卫队站岗放哨,监视风门坳山口,自己亲自指挥大军,分成几路渡江。
  天已过午,湘江西岸的太平军已挤成了人疙瘩,粮食武器堆积如山,人喊马嘶,震撼山谷。因为人多船少,好不容易才渡过了一千多人。冯云山有些焦急:“快点,快点!”催促三军快过。这时,有一人向他禀报:“天王、东王已经登船了……”话未说完,“咚!咚!咚——”风门坳山头上传来三声炮响,伏兵四起。杀声、喊声、枪声、炮声,混成一片;炮弹、枪弹、箭矢、循石像暴风雨,奔太平军倾泻而来。埋伏在湘江东岸的官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从风门坳两翼冲出,向太平军进行猛攻。太平军毫无准备,吃了大亏,死伤惨重。
  且说南王冯云山,他被这突然的变化惊呆了,心头猛缩,几乎落马。真是又气又恨,又悔又怕。气的是太平军动作迟缓;恨的是清军奸猾狠毒;悔的是事先没有摸清敌情;怕的是天王、东王身遭不测,南王无暇多想,立即振作起来,提剑在手,厉声喊道:“弟兄们,不要乱,快随我来!”接着,双脚点镫,催开战马,冒着弹雨阻击官军,一眨眼的工夫,他就被官军围在核心。直杀得血透征袍,遍体是伤。跟南王冲来的太平军不断倒下,几乎都死在枪炮乱箭之下。
  此刻,太平军的大队人马还在对岸没有过来,还有三千多人正在船上,天王和东王乘的船正好渡到江心。眼看着南王被围,弟兄们挨打,他俩的心都要炸裂了。东王站在船头,高声传令:“赶快抢渡,一定要杀过去!快!快!”一边说着,一边跺脚。人们还头一次看见东王这么着急。东王回身再看对岸,弟兄们乘的船只还未靠岸,就中炮沉没了。没沉的也着了大火。风借火势,火助风威,把其他的船也引着了。大火燃烧着东王的心,他扯破了嗓子喊道:“冲过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冲过去!”
  乘在渡船上的太平军,一边灭火,一边撑船,这只船沉了,那只船追上去。在极端不利的形势下,把生命置之度外,靠着勇敢,前仆后继,终于登岸了。头一个登上岸的带兵将领是罗大纲。只见他向后面的弟兄一招手:“快跟我来!”然后飞上马背,手抡铁刀,杀进敌群。接着,陈玉成、杨辅清、洪仁发、洪仁达、石祥祯也陆续登岸,杀奔敌群,立刻把官兵的气焰压住了。官兵成排倒下,纷纷败退。
  这时,就听有人失声哭道:“南王,南王啊!”众人听到喊声,急忙围了过去。原来,冯云山身负重伤,躺在血泊之中了。
  第三十五回 嘱后事南王伤逝 展前景道州扩兵
  将星陨落震山河,
  天国上下唱悲歌。
  悲痛化做千钧力,
  前仆后继斩妖魔!
  太平军闻听南王负伤落马,立即围了过来,挥泪呼叫:“南王,南王,快快醒来!”怎奈南王伤势过重,已不省人事了。这时,天王、东王、翼王业已登岸,闻讯赶来。官兵乘机反攻,炮弹“轰轰”,在人群附近炸开。天王也顾不得悲痛了,急令东王指挥战斗,狠狠打击官兵气焰。又命石达开不要参战,尽一切力量把南王抢救过来。
  石达开眼滚热泪,命人用软床抬着冯云山,离开战场,暂避在一户山民家里。南王被轻轻放在床上,几个军医净了手,开始给南王验伤。石达开站在大夫身后,屏息凝神,注视着南王的伤情。但见他左肩头被弹皮炸伤,锁骨粉碎,血肉模糊;背部中箭三处,腿部有刀伤四处,最严重的是一颗子弹穿透左胸,肺部出血。军医们皱着眉头,冒着大汗,紧张而仔细地为南王治疗。先把碎骨拣净,又把嵌在肉里的箭簇取出,把伤口消了毒,然后敷上止血药和止痛药。包扎完毕,又给南王灌了几粒丹药。
  手术终于做完了。石达开轻声问军医道:“有无危险?”军医摇摇头说:“伤势太重,流血过多。恐怕……”军医不敢往下说了。翼王发急道:“恐怕什么?难道性命保不住了?”军医点了点头,悲愤地说:“可恨满妖,箭簇上都涂了毒药。毒与血混在一起,迅速扩散,所以……是……很难挽救的了!”石达开听了,剑眉倒竖,牙关紧咬,暗自骂道:满妖哇,满妖,只要我石达开三寸气在,决不和你们善罢甘休!想罢,又问军医:“能不能再想想办法,或者寻个偏方……”军医苦笑道:“翼王千岁息怒,什么方法也不管用了。即使华伦在世,李时珍重生,也无济于事了!”石达开心头非常沉重,一摆手,让军医们退出去。然后来到床边,俯下身子,看着南王。只见他双目紧闭,眼窝深陷,面如白纸,嘴唇干裂,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和死人一样。石达开把耳朵贴在冯云山胸部,仔细听了听,心脏还在微微跳动。石达开一阵难过,鼻子一酸,掉下了串串热泪。
  石达开和冯云山相处时间不长,可是南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冯云山才高而不傲,位高而不骄,为人正直,心胸开阔,生活俭朴,不争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爱人如己,有长者之风;对天王忠心耿耿,对推翻清王朝信心百倍。石达开对冯云山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非常敬佩,一向把冯云山奉为师表,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最使石达开遗憾的是,由于战事频繁,难和南王常在一起。石达开曾想过:假如将来有了可能,一定与冯云山住在一起,好好向他学习学习。万没想到,残酷的战争,使他的理想落空了,而且来得这样突然!石达开怎能不痛心呢?
  翼王把眼泪收住,长叹一声,便想去见天王和东王,商量一下如何安排南王的后事。刚来到院内,忽然听见在不远的地方,炮声隆隆,偶尔还能听到喊杀声。石达开这才想起战斗还在进行,看样子打得还相当激烈。他的心压缩得更紧了。
  这时,从山路上奔来几匹快马。为首的是石达开的族弟石祥祯。他满脸硝烟,浑身尘土,衣服破碎,血迹斑斑,一把鬼头刀斜背在身后,眨眼问来到院外,飞身下马,大口喘着气走进院内。还没容他施礼,石达开就紧走几步,拉住他的手问道:“战事如何,天王现在何处?”石祥祯抹了一把汗,喘着气道:“禀翼王,仗打得很激烈,我军正在抢占风门坳。天王、东王都在那里督战呢!”石达开又问道:“清兵的头儿是谁,因何如此顽固?”“我们已经查明,埋伏在这儿的妖兵,都是从湖南道州来的。妖头叫江忠源,还有两个小妖头,一个叫汪兴铁,一个叫乔巴眼儿。他们带来八千多人,除少数官兵外,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土匪和练勇。这些家伙顽固得很。特别是那个叫江忠源的妖头,又凶、又狠、又狡猾,很难对付。”
  提到江忠源这个名字,石达开早有耳闻。他是湖南新宁人,字常孺,号岷樵,举人出身。由于他当官儿心切,一心想穿上朝服,戴上花翎,所以,死心塌地投靠满清朝廷。出于他这种本性,对农民造反恨之入骨。在他二十三岁那年,曾率练勇(地主武装)镇压当地雷在浩起义,受到满清主子的青睐,赏给他个知县之职。从此,江忠源对清廷主子更是忠心耿耿,毕恭毕从。可惜他的官星不旺,始终也没高升。为此,他很失望,曾一度卸职归田,做渔樵之事。不过,这只是他一时感情用事罢了。像他这种人,哪能闲得住呢,自从太平军金田起义,永安建国,声震全国,江忠源再也沉不住气了,从家里跳出来,奔走呼号,到处游说,鼓吹财主、士绅出钱出物,组织练勇,对付太平军,好以此讨好满清朝廷。
  由于目标相同,利害一致,地主劣绅都支持他。不到几个月,江忠源就搜罗练勇七千多人。他自任督办,掌握大权。从各地购置大批洋枪、火炮,装备起来。不可否认,江忠源确有一定军事才能。他把练勇分成十队,每队派精明强干的人带领,日夜操练。
  在道州管辖的山区中,有个狮子岭,岭上有土匪五六百人。为首的就是汪兴铁和乔巴眼儿,对财主威胁很大。江忠源为讨好土豪、士绅,显示一下他的才能和胆略,曾三打狮子岭,只身入虎穴,最后终于把汪兴铁和乔巴眼儿降服了。江忠源很赞赏这两个土匪的能为,为了拢络人心,为他所用,便和这两个大王结成把兄弟,授予队官要职。二匪感激涕零,死心塌地为他卖命。
  练勇毕竟是民办的地方军队,不如正式官军牌子亮。所以,江忠源绞尽脑汁,想把牌子换换。为此,曾写信给钦差大臣赛尚阿,请求改编成官军,领受任务。赛尚阿官高位高,根本没拿他当一回事儿。只在复信中写了“原地待命,相机剿贼”八个字。江忠源知道,这是小瞧自己,暗道:走着瞧吧!我非叫你看看我江忠源是何许人也!此后,他一面加紧操练人马,一面派出细作,刺探太平军的活动情况。后来,他掌握了太平军永安突围、攻打桂林不下、又攻陷全州的情报。他估计,太平军肯定要向湖南进军,从路线看,必渡湘江,走蓑衣渡口。便决定在风门坳设下埋伏,出其不意,把太平军全部消灭。
  为了这件事,他还亲奔道州借兵。知府安广达想坐收渔利,便支援他官兵八百,大炮十五门,火枪五百杆。江忠源又亲自来蓑衣渡口察看了地形,把兵力埋伏在风门坳一带的山上,又备下了足够的箭矢、炮弹。还在山口附近埋设了许多地雷,布下了层层陷坑。这家伙非常狡猾,把这一切做得十分诡密,严密封锁了消息。他想把太平军一网打尽,来个出奇制胜,一鸣惊人。
  江忠源估计,一举剿灭太平军,是完全有把握的,特别是在战斗刚刚打响的时候,他看到太平军一片混乱,尸体堆积如山,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使他更加得意忘形。可是万没有料到,太平军竟如此勇敢顽强,视死如归,连妇女儿童都参加了战斗。不仅强渡了湘江,还迅速变被动为主动,进行激烈的反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