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越战争秘录-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阵地上看不到别的,听不到别的,所幸它还有一扇状同电视屏幕的窗口,里面演的是越军生活节目,于是这窗口,就成了新的信息的重要来源。
    看越军,一次两次新鲜,多了也就那么回事了,他也是人,也一个鼻子两个耳朵,也钻洞吃饭,也大小便,如此而已。但是,越军这东西妙就妙在是个活物,看着看着你忽然有了新的发现。
    快来看啊!十三号炮位的二班长趴在观察镜前大叫一声:越军裤子上打着补丁呢!
    真的吗?大伙一拥而上,争相一睹为快。
    真是补丁,两个膝盖上一边一大块。
    蓝布补丁,黄裤子上打蓝补丁。
    哎,他转身子,屁股上也有呐,还是灰布的。。。。。。
    其他阵地其他猫耳洞里,也都有了类似的发现——
    报告,两名越军正在挖野菜。
    报告,越军在砍树修工事,他们没有波纹钢,他们的工事是土木结构。
    快看,越军在烧火做饭,他们没有煤油炉子。
    哎,越军晒被子呢,他们没有防潮被!
    报告,越军上身穿棉袄,下边穿裤衩,底下光着脚,身上还是光杆穿棉袄。
    你看,越军没有裤头,一脱就是光的了。
    越军没有罐头,没有压缩干粮。
    越军没有。。。。。。
    他们更穷,对于猫耳洞人来说,这是一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发现。
    越南人真穷啊。他们什么也没有。他们跟叫花子差不多。在那边当兵算是倒霉了。。。。。。猫耳洞人谈起这个话题,说没粮食了,菜也没了,还得下去挖。那次下大雨发水,我们这边塌方滑坡都冲了。他们比我们地势低,工事又不行,冲得更惨更倒霉。他们连扔过来的传单都是黄不拉几的老辈子草纸,哪象咱们打过去的,都是塑料压膜锃亮锃亮。他们特工过来不光偷袭,还他妈偷东西,我们放洞外边的压缩干粮和面袋全给老越抢跑了,凡是吃的都拿,真穷疯了。听说以前这儿阵地丢过一挺机枪,一琢磨肯定是他们断顿了,晚上就放上压缩干粮和罐头一大堆,第二天早起一看, 吃的东西没有了,机枪又好好地回来了。春节越军连指杀了一头羊,405上的越军高兴地又嚷又跳。 听说他们团长才有三发122榴弹炮弹的权力,咱们这边一个团一放就是好几吨啊。
    猫耳洞人和无数正常人一样,无法抑制自己那需要比较的心理。但是,和后方的朋友同学比,和万元户、留学生比,和漫步的情侣甜蜜的小家庭比,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太残酷了。而“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里;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又太遥远。倒是同越军比,来得更形象直观:我们苦,原来还有更苦的!
    确实应当感谢“更穷”的越军。“他们更穷”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猫耳洞的不堪忍受之苦,有了他们垫底,猫耳洞人挺了过来;还有那更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也因为有了这对比,竟然变得充实和快乐起来。
    17。洞论百家
    在我们出席誓大会上我就讲,参战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高度深缩,生死苦乐荣辱这些人生中最精彩有东西都让你在这一年半中品尝,如果在和平时期十几年几十年你也许体会不到。(团长秦天)
    猫耳洞里十味俱全,要是搬到北京城,北京人能在里边困五分钟,就算不简单。战士们说,蹲一年猫耳洞,不光把这辈子的苦都吃了,还把儿子、孙子、重孙子的苦都吃心了。从洞里出去以后,可以说任何艰难困苦都不在话下了。(团长王小京)
    活蹦乱跳的年轻人蹲一年猫耳洞,比蹲监狱里还难受。我那次跟北京青年慰问团说,不用说是在猫耳洞里,在几十平方米的秃山头上呆一年,就是把八十年代的小青年在人民大会堂里关一年不让出来,他用不了一个月就该造反了。(团政委吴延明)
    猫耳洞真不是人呆的地方,可也只有我们的战士能呆下来,连小猫小狗都受不了。一看那些个洞,一看弟兄们那个样,我们真心疼地流泪啊。(指导员梅世江)
    这老山的坑道多好,比我们抗美援朝的工事阔多了。这压缩干粮真好吃,比我们打美国鬼子一把炒面一把雪好多了。(某慰问团一位老同志)
    老山永备防御工事正取代猫耳洞。
    极大地改善了我军防御态势和一线战士作战生存条件。
    老山最前沿的简陋的猫耳洞正在变成坚固的永备防御工事。。。。。。。云南前线指挥员向记者称:老山前线永备防御工事的构筑成功,将极大地改善我军的防御态势。各种屯兵洞、掩蔽部工事后交付使用,可使一线战士不再受日夜蹲猫耳洞之苦。。。。。。
    报上这篇东西在前线引起议论纷纷,战士们说,我们在这受苦,不知道也罢,不理解也罢,不搭理也罢,但是也别把我们吃苦说成是享福,别把地狱说成是天堂啊。(一位师政治部主任)
    在这样的猫耳洞呆一年,就是不打仗,也应该给立功,应该给一等功。(河北省慰问团一位副团长)
    图私利前线铺满黄金龟儿要上
    卫祖国阵地遍布地雷老子在前
    (老山对联)
    第05章
    18。恐怖与禁忌:硕鼠。巨蟒
    鼠鼠鼠
    他睡着了,呼呼的。梦里觉出有人拨弄后脚跟,蹬动一下,又拨弄,咔咔哧哧,一烦,翻起身正待骂“谁他妈”,却见一匹大鼠退出去一米远,蹲伏着看他。天哪,比美国宽银幕立体影片《枪手哈特》里的鼠要大得多,不算尾巴,身子尺把长,青岛火腿香肠那般粗,红眼睛,活生生一头小猪崽儿,嘴里嚼得粘粘作响。再看自己的脚跟,硬纸壳厚的一层老茧被老鼠嗑去,露出里面鲜艳的红肉。
    一个战士找到卫生员,脚趾头被老鼠咬了,嘀哒嘀哒滚血珠。大活人让老鼠给咬了,卫生员训他,废物蛋!废物蛋不服气,我愿意让老鼠咬哇!过了三天,卫生员自己亲自挨了老鼠一口,伤情比战士还重,也没什么特殊的,酒精棉球,消炎药,纱布。如果在内地,说不定要来一针狂犬疫苗。
    三团作战股长杨爱民亲眼所见,五匹鼠吐半弧状战斗队形,与一条昂然高耸的大眼镜蛇发生对峙,愤怒张狂的蛇咝咝吐出信子,尖头一抖一抖,鼠们全无惧色,既不攻也不退,个个吐牙咧嘴,如五辆坦克与一列装甲车对垒。眼镜蛇眼看没便宜可讨,虚晃一枪,转身出溜进了石缝。
    蛇蛇蛇
    团长光临猫耳洞,惊惊乍乍的王晋军伸手抓被子上的帽子,想给团长来个标准军礼。手感又凉又滑,抓起的却是一盘蛇。蛇对人不分高低贵贱。师长马立达床下发现拔河绳似的一堆蟒蛇,细看,两个头,两个尾,屋内象装了空调似的,寒森森凉得惬意。
    洞外大雨,洞内泛滥,向外淘水怕越军特工发现,战士宁可蹲在半米深的水里,把电台和枪支顶在头上。几处上不去水的地方,牛屎一样盘着蛇。这里原来是蛇的洞府,人进来,蛇照样摆主人的谱,敢上铺睡觉,敢进饮水桶洗澡,敢往热呼呼的人身上爬,敢大白天团在洞口晒太阳,赶上雨天,干地方理所当然归它受用。
    洞内白天也黑,银环蛇能看到人。想挂蚊帐的战士看不到蛇,摸索着寻挂处。银环蛇仰起锥形的头颅,对准战士的右手,嗖,一口。战士不晓得怎么回事。本能地用左手摸,嗖,银环蛇咬住左手虎口,一耸脖子,排毒。战士拿右手打,蛇口又含住右手虎口。战士收拢五指,扑住胆敢袭击他的东西。是什么东西他不知道,要知道就不敢莽撞了。还是北方习惯,挨什么咬就抓什么,在哪吃了亏就在哪找回来。银环蛇在战士掌中掐动黄瓜粗的颈项,战士手越攥越紧,身体越来越软。
    老鼠不叫耗子。耗子指越军,说三只耗子上来了,连长就给炮。连长也不叫连长,叫老板。老鼠耗子不能混叫,事关性命,也没人混叫,分得极仔细。个别单位内部也有混用的,那是他们管越军叫小鬼子,老越,王八,狗日的。到了大范围,仍不能混。最好直接问战区什么东西第二多。第一多在大后方也该知道,是老鼠。老鼠无处不在,无洞不有。在战区,没有老鼠就不叫猫耳洞,没有挨过鼠咬就不叫猫耳洞人。肚脐例外,还没听说过人的其他部位能避开鼠牙。鼠牙所向,压缩干粮的铁桶豁然洞开,成箱的手榴弹只剩个铁铊。手榴弹旋开盖摆在射击孔上,老鼠衔住锃亮的拉火环, 纵身一跃,跃出一起爆炸事故,幸亏洞内无人。他说是F军一团的事,你说是E军B团的事,都能举出几事情阵地几号哨位,其实是两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单位分别有两匹鼠用两个批号的手榴弹自杀身亡。
    蛇就叫蛇。蟒蛇居多。边境对面,是越南的蟒蛇自然保护区。似改作蛇类自然保护区较为准确,因为眼镜蛇、银环蛇、蝮蛇、竹叶青蛇、七寸蛇等亦为数不少。大部分猫耳洞都有蟒蛇,蟒蛇定居,一般不迁徙。毒蛇们行踪不定,有时久住一处,有时四处游动,见洞就进,所以又可以说,所有的猫耳洞都有蛇。战士们怕蛇,甚于怕越军,这话有相当普遍性。冷枪毙敌五十余名的谷新敏,胆子早打出来了,一次被蛇绕住脖子,吓得哭叫起来。我们去前线采访期间,正值蛇冬眠未出,亦不敢马虎。官兵们提醒,蚊子一出来,蛇就出来。自见到第一只蚊子始,我们就蛇药不离身了。如果说可爱的战士们对老鼠是讨厌和憎恶,那么对蛇,就只有一个字,怕。刻骨铭心地怕,怕得不能再怕了。谁认为这么写有损于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光辉形象,他最好以光辉的形象到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猫耳洞去住几天。祖宗告诉我们,对冻僵的蛇都要小心。
    前线的老鼠是幸运的,形不成人人喊打的局面。也有打的。吃饭时,一巴掌下去,三匹鼠口角噙血翻地脚边,是个排长所为,我们听到的一掌灭鼠的最高纪录。睡觉翻身压死和走路踩死的不胜枚举。但多数战士不打,也不能强迫他们打。其一,打不光。其二,忌讳打。打越军是另一回事,打鼠有杀生之忌。你看吧,儿子高唱《血染的风采》上前线,老母亲深清寄来红裤带、红背心、红裤衩、扎脖颈和手腕上的红绳,战士扎戴上,打了敌人心踏实。再打鼠,就觉得越位了。敌人和老鼠是两回事。军、师、团领导和机关,均没提出在进行生死观教育的同时再加上无神论教育的指令。能对“耗子”开枪就行,杀不杀老鼠不属于大节。卫生部门参照内地达标的做法,给一线部队拨发了大量灭鼠药,由被誉为“老山骆驼”的军工队伍艰难跋涉冒着敌人的炮火送上去。药物灭鼠,战士能够接受,鼠自己把药吃进去,性质不同。于是全面布撒,不留死角。没有经验的老山鼠吃药踊跃,一簇簇围着抢食,竟不能满足供应。一两日内,喝醉酒似的趟履踉跄,一匹匹钻进缝隙。这就发生了一场灾难:本来气味难耐的猫耳洞充斥了高深度的恶臭,腐鼠无法清理,恶气无法排除,猫耳洞生存环境严重恶化。
    19。鼠趣。蛇的特供。和为贵
    一个猫耳洞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猫耳洞就是一个世界。
    人类离开鼠类和蛇类能够独立生存,后者的生存也完全不依赖于人类,或许,离开人类它们还将生存的更好。故此,当作战的人没必要根除鼠蛇反而必须共居一洞时,他们就必须去寻求生命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