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产江湖-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资质、法人,谁讲这个啊?
这种江湖环境下,地产大腕们早年间要是没有点阴招、高招,那基本是混不到现在的。
明买暗卖
王石最早主要做外贸,当时万科(那时还没万科这个名字,单位还叫展销中心呢)新签的2万台放像机合同,45天后到货。这时,王石通过渠道了解到同行的进货情况:同一时期,其它公司共有5万台到货。
7万台同时到货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前景?王石判断一定会立刻滞销,价格会直线下降。退货是不可能的。怎么办?
这时,王石所做的对策,成为他后来在各处演讲一再提到的,创业初期的“不正当竞争”的案例。
他叫来广告投放部经理,口授了一则声明,内容如下:由于台风原因,本展销中心的放像机无法按预订时间送达客户,为保证履行合同,急购放像机2万台。
这一则“求购信息”刊登在当时的广州两家主要报纸上。同时,当天的报纸正好也刊登着放像机的“售卖广告”。
广告后,放像机便向展销中心涌来。王石叫他的技术部组织了4个小组验收。而这些前来出售的放像机,除了个别小数量的,大多是期货。期货当然不要!一定要看到放像机才签合同。这样一来,展销中心并没有购进放像机,其零售价却上升了200元:市场稳住了。
接下来,王石做的是:迅速走货,不惜亏本。他想的是:溜得越快损失越少,而资金回笼后去做新生意,把损失夺回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胜利出逃有两大要素,一、要了解到同行,也就是对手的进货情况;二,能迅速走货。
对第一要素,王石的自传是说:是通过进口代理商、海关、省计委进口审批处等信息渠道了解到的对手进货情况。
另有传闻说,王石的岳父当时在广东省的外贸部门工作,消息是从那里得到的。呵呵,那个说法真实,读者自己判断吧。
第二要素,王石当时把货大部分分销给了一位叫陈宇光经销商。这个陈宇光那是绝对的一位高人,和王石合作有年,1985年,就曾提了一箱钱要回报王石,被王石拒绝了。后来这个陈宇光又打造出一家上市公司——琼能源,手段了得,1993年,陈宇光被我公安干警带走,1995年又无罪释放,其后,陈宇光出走海外。2007年,最近的消息是,陈宇光正在和富力合作,开发成都熊猫城项目。这样一位经验老到、多姿多彩的人,不知道最后和富力是共赢,还是……呵呵,期待。
自立山头
1989年10月,孙宏斌在联想成立企业部,孙宏斌迅速建立13个独资分公司,营业额达到2400万元。
老柳对孙宏斌当时是非常看重的。那时的孙宏斌还远没有2002年的言语如刀锋般犀利,虽经清华大学学习多年,却还满口山西腔,一开口就要被人笑话。柳传志本人能言善辩,也喜欢会说话的人。为了让孙锻炼口才并且去掉那嘴山西口音,有一个时期,他逼着孙每天讲个故事。在孙的身上用这番工夫,就表明他对这个年轻人有着极大的信任和期待。
孙宏斌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人,涌动的激情非常容易在年轻人身上引起共鸣,此处插句后话,后来尽管顺驰被出让了,但笔者认识的曾经在顺驰做过的人,绝大多数还是都说孙宏斌的好话,非常认同孙的理念和热情。
同志们,多少企业完蛋后,员工们离职了都是对老总恨之入骨、骂声不绝,能做到老孙这步的,确实少见。
尽管老孙事后否认自己有另立山头的野心和打算,这属于心证,自说自划,谁都无法求证,但确实的是,
此时的孙宏斌已经在联想赢得了众多少壮派的支持,开拓了联想的国内市场,山头已经竖起。
这或刻意、或无意竖起的山头,即把孙宏斌推上了天堂,也将把他拉入地狱。
1990年3月的一个早晨,柳传志在香港一觉醒来,就发现一期新的报纸放在自己案头。它叫做《联想企业报》,但它显然不是自己写发刊词的那份报纸。
他打开它,看明白这是孙宏斌领导的企业部办的报纸,也可以叫做企业部机关报,这让他很不舒服。头版刊登的“企业部纲领”更是让他难以置信,比如第一条就是“企业部的利益高于一切”,以下还有企业部经理拥有“分公司经理任命权”等等。
我相信,没有一个企业的老总能容忍下面的人打出这样的旗号、弄出这样的内部杂志。
随后,一场惨烈的企业内部斗争,孙宏斌的山头在联想被彻底清除,孙被判入狱,刑期5年。
空手套……
1991年,北京。手里只有3万元人民币的冯仑在对一家信托投资公司老总谈海南房地产的机会。
谈完机会,冯仑接着谈自己公司抓住这个机会的能力以及自己的为人和出身。“我们过去诚心诚意在机关干。在机关干的时候,我们就都是些好人。这次,我们头一回做生意,我们也想做好。”
在1991年的海南,对人讲出国家体改所、中央党校、牟其中之类的背景,既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又能让对方隐约感觉自己的实力。
初步取得对方认可后,冯仑开始和对方讲他也刚刚闹明白的新名词“按揭”。冯仑告诉对方这是一种全新的做房地产的形式,用很少的钱,就可以做很大的项目。对方听得似懂非懂,懂与不懂都不要紧,只要隐约感觉这是一种先进流行的方式就行。
冯仑此次谈话的目的当然是从对方那里拿到钱,“做生意,从别人那里拿钱,无异于夺人贞操。”冯仑拿钱的本事在于他的“懂人”和“会说”,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打动对方的那一句话。“就那么一句,不会说,说一辈子,也说不出来;会说,3分钟就能将这句说出来。”“尽管时间少任务重,但决不能照直说:”我就缺钱,你给我投钱。‘这就像谈恋爱,不能照直说:“我就缺个老婆,你干不干?’还得先要谈风花雪月,谈理想,谈未来,而最后实际就缺一个老婆。”
谈完马上就能赚到的钱,冯仑盯着对方的眼睛说,“这一单,我出1300万,你出500万。我们一起做,你干不干?”
对方点头同意,冯仑立即骑着自行车跑出去写文件,在最短时间内将手续做完后,冯仑让创业伙伴王功权负责将钱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回来。王功权是谈判高手,他在最短的时间拿到了500万。万通拿着这500万,立即从银行贷了1300万。这就是冯仑说了半天,对方似懂非懂的“按揭”。
这单生意,冯仑的确出了1300万,但这1300万要用对方的500万现金作抵押才能从银行贷出来。如果没有对方的500万现金,冯仑手中只有3万人民币,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做大生意必须先有钱,第一次做大生意又谁都没有钱。在这个时候,自己可以知道自己没钱,但不能让别人知道。当大家都以为你有钱的时候,都愿意和你合作做生意的时候,到最后,你就真的有钱了。”此时的冯仑尽管没钱,但他将自己和自己公司都收拾得很整齐,外形和言谈举止都一副有实力的派头。
冯仑他们用这1800万,买了8栋别墅,重新包装之后,就卖了出去,大约赚了300万元。这就是冯仑他们在海南的土地上刨出的“第一桶金”。有了钱的冯仑感觉像“大姑娘初婚,很幸福。”
抢班夺权
1978年,楼忠福到浙江东阳城关建筑公司做建筑小工。不久之后,楼忠福被工程队破格提升为材料科科长。但雄心勃勃的楼忠福在做好本职工作时,一直向往着更高的平台。到了1984年,也就是楼忠福到公司的第6年,公司经理到了退休年龄,需要确定接班人。
楼忠福曾经和笔者回忆过当时的情形。“按照传统做法,就是从公司里论资排辈提拔出一个经理。当时,资历比我深的人有的是,但我认定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
楼忠福他当时找遍了有权决定经理职位的领导,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受到了一些领导的青睐,但这还不足以让他名正言顺地成为新的公司经理。
“当时,公司经理的儿子跑来和我论理,觉得自己的资格比我老,结果被我的一句话说得哑口无言。”楼忠福说,他当时声色俱厉地说道,“你爸爸当我领导时都听我的。你以什么能力来和我争抢经理的职位?如果你一定要争的话,就是瞎闹,就等于给你爸爸脸上抹黑。”
志在必得的楼忠福决定快刀斩乱麻。在部分领导的支持下,东阳城关建筑公司宣布楼忠福为公司新经理。但任命书宣读过后,台下一片哄乱。这时,楼忠福取出公司的公章,用一把刀在公章上“嚓嚓嚓”砍了三下,然后大声宣布:“从今天开始,盖了这个章的事情我才认账,其他概不负责。”这一举动把大家镇住了,交接仪式这才顺利完成。
同志们,看看这些招数,王石成功甩脱一批放像机,背后一批同行倒了下去;孙宏斌等年轻人血气冲动,闹得自身严重受挫;冯仑成功空手套白狼,最后大功告成,大家皆大欢喜,要是开发失败,嘿嘿,这个信托公司老总有的罪受了;楼老板快速上位,一将功成……呵呵。
这些方法也就能明目张胆的存在于那个时代,放在现在就算不是商业欺诈、虚假出资、违反组织人事程序加损害公章,那也得是归属于不正当竞争范畴。阴招、高招,大家自有品评,商海无情人有情,活下来,真不易。
大势讲完了,您对当时的氛围大体有谱了吗?
第四回 如何走过灰色区域
对房地产行业腐败现象的一点见闻
看了本博前几回文章后,常有朋友回帖,希望能多讨论些房地产行业的腐败现象。
难怪读者回帖问这方面的问题,呵呵,房地产行业的商业贿赂以及反商业贿赂情形,那是有目共睹啊。
香港《文汇报》报道称,据统计,自十六大以来,中央累计查处严重腐败的省部级以上官员16位,平均每年3位。16位省部级贪官,有10名是被不法地产开发商拉下水,而走上不归途导致身败名裂,分别是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吴振汉、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王昭耀、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有杰、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李宝金、山东省委原副书记、青岛市委原书记杜世成、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等、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武龙。
陈良宇后面带了朱文锦、王成明、吴明烈等一干往昔的上海房地产要人,王成明好象是在任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期间,因见房地产行业红火,挪用企业资金自行开发了“雅苑”、“西郊别墅”等房地产项目。还记得吴明烈的消息出来后,上海房地产圈的人士反应都麻木了,已经被之前的一串窝案把情绪都耗干了。还没出判决呢,就不多说了。
刘志华进去后,北京房地产圈当时那叫一个人心惶惶啊,动不动风传谁谁谁由进去了。据云,一国有地产企业大腕被人问及是否会受到牵连时,回答了十个字“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据云,泰跃系的高管们当时成为“重灾区”,好多位同志都被请去配合我公检法、纪委工作人员工作、谈话了,当然,很多人很快就回来了,不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