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纪晓岚全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衔薇ü坌模 笨脊偬耍嘈α缴炊运魏尾坏谩C腿患派匣孀派褫薄⒂衾萘轿幻派瘢陀指拖俺鲆桓錾狭骸懊派辖浇盼丛诺兀骸奔拖昂敛皇救酰砸凰妓鞔鸪隽讼铝骸俺性紫啵皇挚梢酝刑臁!笨脊倏凑狻吧裢保拐嬗械阊叮獾匦α似鹄础�
半年之后,这位考官已是河间太守。这天打从崔尔庄头的官道上路过,看一群小孩正在路边玩耍。忽然间,他们玩的球打进了轿子,太守便让轿夫停下。待他走下轿来未曾说话时,太守身边的衙役已先喝斥起来,把一帮小孩,吓得四散而逃。最后,只有一个面目清秀、皮肤白嫩、扎着一条长辫的十来岁的小男孩,站着没动,小脑袋转来转去地在太守及其随从人员身上打量。太守觉得奇怪,仔细一看,认出这个小孩正是去年参加童生试的纪晓岚。
纪晓岚看着太守也笑了,原来他也认出了这位太守就是他参加童生试时的主考。于是,纪晓岚施上一礼,口中说着:“拜见宗师大人。”太守把球拿在手里,对纪晓岚说道:“这球是你的吗?”“正是晚生之物。”“不在学中读书,跑到官道上恣意戏耍,竟将球打入我的轿中,实在太淘气了!”纪晓岚低头说道:“学生知罪,所以不敢跑开,站在这里等着给大人赔罪。”太守被这小顽童的伶牙俐齿说得高兴起来。他把手中的球晃一晃说道:“好吧,我给你出一上联,你若能对得出,就把球还给你。”纪晓岚笑着答道:“谢大人指教。”太守说道:“童子六七人,惟汝狡:”纪晓岚想了想,脱口而出:“太守两千石,独公。……”说到这里,不往下说了,两颗眼珠盯着太守脸上,滴溜溜乱转。
太守问道:“为何不将末字说出来?”纪晓岚慢吞吞地说道:“太守大人如果肯将球还给我,那就是'独公廉',假如您不肯还给我。……”“不还给你怎么样呢?”“那便是'独公贪'啦!”这下倒把太守逗得笑起来,然后说道:“你真是个十足的顽皮鬼!”太守看这孩子聪慧狡黠,胆大过人,将来必成大器,心中十分喜欢,便笑着拍拍纪晓岚的头,把球还给了他。纪晓岚又给太守施了一礼,扭头就跑了。
时过不久,纪晓岚少年断案的事又在各村传说开来。
那是这年初夏的一天傍晌,纪晓岚从景城冯氏书铺借书回来,要回崔尔庄去。
待他走到景城东街口时,便被一群人挡住了去路。人群之中,声嘶力竭的吵闹之声不绝于耳,纪晓岚挤到人群里面,看见两个大汉正争吵得面红耳赤。这两人一个三十岁上下,另一个四十多岁。他俩中间放着一只簸箩。
那个三十来岁的汉子赤裸着臂膀,满口污言秽语,眼珠子快瞪出来了。那个四十多岁的人也不示弱,袖管高挽,两手叉腰,骂骂咧咧,一张嘴唾沫星子四溅。看样子,这俩人大有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式。
纪晓岚眨巴着两只乌黑的眼睛,东看西瞧地观察起来。他从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明白了这两人争吵的原因:这三十来岁的汉子,是油坊里的掌柜;那四十来岁的男人,是个面坊掌柜。他们的两家作坊离得很近,常互相借用工具。前几天,油坊里少了一只簸箩,掌柜就去面坊里找。面坊里的人说,他们没有借。可是今天,油坊掌柜到面坊来闲坐,看到面坊掌柜手中拿着的簸箩,正是自己家的那只,便欲拿回。
结果,都说是自己的,话不投机,各不相让,两个人便争吵起来。
乡亲们围了很多,但谁也不清楚当中的细节,说不清簸箩到底是哪家的,只好看着着急,也想不出劝解的话来。
这时,纪晓岚心生一计,竟然忘了自己还是个小孩子,却象个大人似地上前劝解,说道:“两位为了一只簸箩,吵闹的不可开交,实在太不应该,其不有损两家的和气?快别吵啦,快别吵啦!”油房掌柜看着赶上来说话的小孩,是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就对他说:“少爷闪远一些,这事儿不是你能管的。后站些!后站些!
以免伤着少爷。“谁知纪晓岚听了这话,不但不后站,反而两手叉在腰间,扯直嗓子高喊起来:”岂有此理!你说是你的,他说是他的。我看你俩的话,都不足为凭。还是叫簸箩自己说话,说说谁是它的主人。“众人听了,哗然大笑起来。人群中有人认识这是崔尔庄纪府里的五公子,便乱哄哄地议论起来。谁也不肯上前阻拦他,觉得有好戏看啦。这两位掌柜听着众人的议论,也知道了这个小公子是谁,也对他奈何不得,只好由着他的性子来了。
纪晓岚把书放下,从人群中的一个人手里要过一把铁锹。
人们不清楚他要干什么,便都瞪大了眼不说话,看这小公子怎么做。
纪晓岚把簸箩往地上一扣,用锹把在簸箩底上敲打一阵,然后放下铁锹,又把簸箩轻轻挪开,弯腰在地上看来看去,接着伸两个指头在地上捡了几下,好象他捡到了什么细小的东西。
然后,纪晓岚直起腰来向众人一笑,开口说道:“这只簸箩说了话,油坊掌柜是它的主人!”面坊掌柜一听,恼怒起来,脸膛憋得像猪肝一样,指着纪晓岚嚷道:“公子你不可信口乱说,小可才是真正的主人。”纪晓岚张开一只小手,另一手指着说道:“你不要再争了,这些芝麻粒就是证据。”说着走到面坊掌柜面前,伸着手让他看手中的芝麻粒,“你说簸箩是你的,那么你就经常用来盛面和五谷杂粮,可是刚才敲打几下,却掉下这么多芝麻粒,这只簸箩究竟是谁的,这不是不言自明了吗?!”面坊掌柜的不好再说什么,脸上作红作白地,扭转身挤出人群走了。油坊掌柜连声称谢,周围的人也议论纷纷。
一场难解难分的争吵,就这样偃旗息鼓了。纪公子才十来岁就会审案的事,也马上不翼而飞,在四乡八里传说开来。
纪晓岚生活的年代,正是鬼神之说盛行的时候,人们或多或少地相信,在这大千世界上,还到处游荡着一种人类以外又非动物的精灵。
据传在一个秋天的夜晚,纪晓岚在塾馆中读书到深夜,一个人打着灯笼去茅房。茅房早有一个人蹲在那里。在幽暗的灯光下,纪晓岚看不清那个人是谁,就问了一声:“谁呀?”“我是鬼。”蹲着的人低头说话。
纪晓岚听了一楞,看那“鬼”觉得也没什么可怕的,便笑着说了一声:“鬼也会屙屎,没听说过。”那“鬼”低头不语。
纪晓岚的灯笼没有地方放,看那“鬼”的大头顶平平的。
于是,他就把灯笼往它头上一放,说道:“你是个善鬼,这次你干点儿好事,给我顶会儿灯笼吧!”那“鬼”等纪晓岚解完手,把灯笼交还给他说道:“纪爷纪爷你好大胆!”纪晓岚笑哈哈地摸摸“鬼”的头,说道:“小鬼小鬼你好大头!”然后他又狡猾地笑道:“小鬼儿,你为我顶灯笼,我也没什么可赏你的东西,就赏你块煎饼吃吧。”说着这话,他把一直捏在手中的那张刚才用过的手纸,塞进“鬼”的嘴里。
“鬼”闻到一股臭味,明白塞进嘴里的是手纸时,“嗥”地大叫一声,跑出茅房不见了。
纪晓岚也不追赶,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同窗的学童听到叫声赶来时,纪晓岚一走三晃地笑着,大家莫名其妙,回到屋中询问,都听得大笑起来。但直到后来,也没搞清那天究竟是人是“鬼”。
纪晓岚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已经是满腹文章。言谈举止,要比其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成熟得多,成为这帮小伙伴的“小军师”。由于他活泼好动,又嘎里嘎气的,比那些大点儿的孩子更淘气。
为了这些,他的祖父纪天申、祖母张太夫人、母亲张夫人、四叔纪容端和婶母李氏等盼望他早日成才的人,不得不对他严加管教,无奈这孩子聪明灵活,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塾馆,都能变着法地玩个痛快。
那年元宵节,纪晓岚和弟弟妹妹们去景城逛元宵灯会,由老仆人施祥陪着。纪晓岚看市上好玩的东西很多,便和弟弟妹妹去买。纪昣等几个孩子每人买了几件心爱的玩具,拿在手中高兴异常。纪晓岚却只买不玩,等着拿回家中再玩,本来这也无可非议。可是让施祥琢磨不透的是,这位小少爷见什么买什么,买得实在拿不了,还要去挑选,不得已,施祥这才在一旁说了话:“五少爷,少买几件吧。一下子买这么多,哪里玩得过来?
人家都说玩物丧志,你可不要耽误了功课呀!“纪晓岚听了,摇头一笑说:”我是买了供玩一年的,要是只买三五件,坏了就没有玩的了,不是还要来买?这下一次买够了,反倒省事些。“施祥见劝也不听,只好由着他。回到家中,大人们见孩子玩得痛快,自然也很高兴,惟独施祥却像有什么心事似的,闷闷不乐。
施祥小名举儿,与纪容舒同岁,早在8岁时就来到纪府,为纪容舒当书童。几十年来,忠心耿耿,很受纪府上下的尊重,都习惯称他“老举哥”,是纪府里地位较高的仆人。
施祥见到纪晓岚的母亲张氏,对夫人说道:“五少爷买的玩具太多了,夫人该管他一管。”张夫人正在高兴头上,一时没有在意施祥说的话,随口说道:“昀儿高兴,就让他去玩弄吧!”施祥忠实正直,向来把纪家的事,看得比自己的还重要,听了夫人的话,也不好再说什么,但心里很不舒服,就去找太夫人。
施祥对太夫人说道:“太夫人,我想跟您说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张太夫人笑笑道:“有什么事儿,你就直说吧!”施祥说道:“五少爷去观灯火的时候,买了很多玩的东西。
钱花多少倒不值得吝惜,只是明天先生就回来开馆了,少爷要到馆中读书。买那么多玩的东西,您说他是顾着玩哪,还是顾着读书哪?老夫人应当管教他一下才好!“张太夫人听了点点头:”你说的很对。我也看他拿着许多玩具,只是没有往这方面想,多亏你提醒。“第二天,太夫人让纪晓岚把那些玩具拿出来,只给他留一两件,其它的给锁到一个匣子里。只有节假日不读书时,才给他拿出来玩。玩过之后,太夫人便再给他锁好。
纪晓岚听说是施祥的主意,当时很生气,有几天一见施祥,就把嘴撅得高高的,骂施祥是“举大舌头”。可是到他懂事的时候,心中却一直很感谢施祥,终生不忘这件事。到他75岁写《滦阳续录》时,还特意写上这件事,感慨地说道:“此虽细事,实言人难所言也,今眼中遂无此人,徘徊四顾,远想慨然。”沧州离崔尔庄不远,交通方便,风景秀丽。纪家便在沧州城购买了一处庄院,位于运河边的上河涯,院中盖了一栋五楹楼房,取名叫水明楼。水明楼矗立在运河岸,一面依翠,三面环水,风帆沙岛,渔歌处处。庭园中,老树苍郁,浓荫密布,花开如锦,幽香袭人。每逢夏天到来,老太爷纪天申和张太夫人,便到这里避暑。直到秋禾尽熟、天气凉爽的时候,才回到崔尔庄家中,忙着征收佃户们的租子。
沧州每年四月十八举办社会,热闹非常,周围几方里的人们,都到这里赶会。纪晓岚这年11岁了,倒是来过几次水明楼,可是还没有见过沧州赶会的热闹景象,所以刚到四月初,他便吵吵着,要妈妈到时候带他去沧州住些天,赶完社会再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