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俗黛-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为。但未必不影响府中的声望。未必不影响到娘娘地位。未必不影响到府里的风气。”
黛玉说到这,贾母的脸上现出警惧之色。她一心希望贾府发达。希望儿孙显要。这影响贾府和娘娘的声望,影响府里风气的事,最让她恼火。
黛玉见状,又轻声说道:“上次老祖宗和我说过,贾府无人。其实,咱们府虽然可培养的人有限,可族中年轻子弟可堪造就的一定很多。想史上,那些大家族中,每一代都能产生几个杰出的人物。若能把这些人物收为己用。将来必是贾府的助力,娘娘将来在宫外也能有人用。”黛玉说到这,贾母突然想起一件事,她刚嫁过来时,贾府就是这么做的,但最近这些年,因皇上不待见四王八公家,所以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小,进项也越来越少,也就谈不上对亲族的照顾了。现在既然有了钱,元春又得了宠,这件事正该做起来。那族里还真有好几个这样少年。家里贫困,竟无培养。若把这些人收为己用。贾府就等于将来有许多强助。想到这,精神顿时好了不少。黛玉见贾母再不似刚才委顿的样子。知道这个计划打动了野心勃勃的老太太。
这贾母满心眼里就想让贾府发达。这信念老而弥坚。凡是对贾府有利的。她一定听。
而自己,也可趁机在府里府外培养些自己的势力。要不这么一逼。自己贸然做了,形迹太明。而且也得不到老太太和宫里的支助。凡事水到而渠成。自己这么做,既不显山露水,又顺其自然。且贾母和元春一定会对自己的重视度提高到十分。最重要的,经自己刚才那一通说。以后凡是想给自己使绊子的,打小报告黑自己的。甚至跑到元春那里给自己下药的。一律不好使。哈哈。小样的,谁让你们这次不好好表现表现。二下一对比。你们是朝最高领导要钱的,我是给钱的,你们只顾眼前,我却虑得长远,你们只知自己,我却想着贾府和娘娘的未来。
咱是有用之人!这一点十分重要!一个人要是没有用,别说是亲戚,就是父母也可能遗弃。有用之人。外人也能成为亲人。
黛玉心里开始得瑟,但面上却不显,她又说道:“另外。咱们在祖茔附近,多买些田地。以备四时祭祀用。打着这个旗号,只说把钱都花出去了。
也绝了一些人的念头。府里也能平静些。”
贾母正盘算着培养哪个后生呢,忽又听黛玉轻轻一一句话。便把府里汹涌的暗流给掐断了。这一下,贾母更激动了。
这黛玉办事考虑得周到啊。若不打着后面这个幌子。有些人打听到把钱花到了别处。还不气疯一些人才怪。
想着从建大观园,到现在烤肉店的买卖,自己惹了多少闲气。每次,自己的儿子媳妇们都为了钱和自己争执,他们只知道从这个家获取,而不想为这个家出点力。只有黛玉。每到关键时刻,就能想出好主意来。不但解决了眼前的危机,还虑得这样深。这样远。这才是真正贾府未来当家人的气派。
其他的人和黛玉比,简直没法比。你看刑夫人,小里小气,眼珠子里除了那些点钱就没别的了。王夫人一心想掌握这个府第。却不知这个荣府在朝中那是岌岌可危。凤姐原看着还挺聪明,可二面讨好。见硬就回。况且也象王氏似的。十分贪婪。风言风语地听说,丫头们的钱她都不按月发。必是拿这些钱出去赚利钱了。赵姨娘一伙成天在政儿耳边刮噪。这一大家子人。哪个有大气象,谁能撑整个荣国府。看来,将来的荣府,也就靠黛玉了。
贾母感念黛玉到十分,她伸出胳膊,把黛玉搂到了自己的怀里。一边抚摸着她的小脸和脖子,一边笑说道:“玉儿。有你这样,我死也能闭上眼睛了。那族里的事,你帮你选人,至于培养的事,你来办。”
“老祖宗,我哪会什么培养人才呢。还是老祖宗来办吧。”黛玉虽然心里极想,可到底不敢表现出来。老太太可是极精明的人呢。
这培养贾氏族人的事,看着没什么,可往十年二十年后看,那可能就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而谁培养这些人,就等于掌握了这股资源的很大一部分。“
贾母有些伤感的笑道:“小玉儿,外祖母老了,将来这振兴荣府的事,只能交给你了。”
说完,抚着黛玉的后背,轻轻的抚摸着。黛玉忽感到很恐惧。为贾母的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她原只想自保。可贾母,却把荣府要交到她身上。
她几次想表明自己的态度。可话到唇边。终是没敢吐出来。因为她怕。非常怕。贾母可不是个感情为先的人。自己合乎她的想法了。她才这样重视自己。若自己和她的想法违背了。她还会这样吗?
算了。还是慢慢集聚力量。等自己有能力保护自己了。再说吧。
此事过后不久,贾母便把贾氏宗族中所以青年子弟的信息都掌握了。她从中选了十二个聪明灵俐且家境贫寒的。分成念书,经商二种类型。把这些都交给了黛玉。黛玉暗暗打听名师和知名商人。给名师和知名商人高额薪资,让他们教导这些人。并开始悄悄资助这些家银两。使得他们无后顾之忧,专心供养孩子。且说这些子弟中,三年后就又一个叫贾芝的,在科考中得了第二十名进士。在贾妃的帮助下,竟在朝中渐渐当了大官了。还有一个叫贾琚的。跟一个卖茶的商人学经商。几年之后,竟成了很有名的大商人。这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黛玉因培养这些人,忽又想到一事,府里的贾兰将来可是当官的苗子。肥水还不流外人田呢。那李纨一个寡妇,领着个幼子,在荣府的日子想必也不好过。原小说中,贾母和王夫人好象并没怎么太爱护她。弄得贾兰一出场,好象就和贾环一起出场。这可是很奇怪的现象。黛玉便有意无意接近李纨。在老太太的面前,有意无意提起贾兰是多么可爱一个孩子。多么爱读书。是个科举的料。渐渐地,贾母对这个重孙子也开始喜欢上了。经常让李纨把兰来领来瞧瞧。李纨母子在府中的地位提高不少。那李纨知恩图报,几次下来,二人走得近多了。黛玉有意了解府里的情况,那李纨别看平时不多言不多语的。可一交谈,黛玉才发现,什么叫旁边者清。那李纨不但消息灵通。而且看法独到。也是个有主见的人。怪不得在贾府一片声色犬马的环境中,能培养出贾兰来。那李纨有一次和黛玉说话,隐约地提及,黛玉为什么不多看看二舅舅呢。二舅舅最近得了咳疾。身体不太好呢。
黛玉猛想起,自己把府里最重要的一个人物给忽视了。按原小说里,贾赦只知女色,而贾政却是较有清正之名。不过这人能力一直不行,自己也一直没把此君放在心上。不过,此人毕竟是贾府与朝廷联系的重要人选。将来自己未必用不到这位二舅舅。因此忙买了不少好药去看二舅舅。管他用不用得着人参,先买个几根百年的人参带去。贾政平时和王夫人并不住在一起。却是荣禧堂附近一个独立的小院子。黛玉带着雪雁,捧着药盒。来拜见贾政。
贾政正躺在房里静养,忽听外甥女黛玉来看她了。真是大吃一惊。黛玉来了这几年了,除了年节必要的拜见外,根本没来看过他。如今怎么突然来看病了。
他正写个折子。忙放在桌上。笑着让人请黛玉进来。
黛玉走了了贾政的房间。一边笑着问疾,一边扫视着屋子里的一切。
一色半新不旧的家具,迎面倒放了好几个书架。书架上摆着许多史书。书架旁,还有一个玉石大桌子。桌上摆着笔墨纸砚等物。贾政引黛玉去桌旁坐下。黛玉一眼看见桌上有一本农政全书。书旁还有一个折子。折子上写着二行字,却是写如何兴修水利的事。可写了二行,却写不下去了。
黛玉脑子一转,原小说里,贾政好象是工部的官员,这写农田水利的折子是皇上的意图吗?自古上有好焉,下必甚焉。
装作若无其事和贾政聊了一会病情。又送上人参。贾政是个识货的。扫了这些人参一眼,就知黛玉很花了些钱。对黛玉的目光便慈爱多了。黛玉如无意间把手放那本农政全书上,随手翻了几页:“二舅舅在看农田方面的书?”
贾政有些发愁样,随口说道:“皇上因河南地区连年大旱。而江淮一带又连年大涝。很是忧心。不但农田涝了,便是城里也经常积水为患。有一个地方,竟淹死了人。因此水利的事十分挂心。有人建议建一条运河通到河南地区,可国库还与北番有奴国对峙。每年都要用大笔的银子。所以这银子就是个大问题。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若能有什么法子为君为忧才好。”
第三卷:腐朽的大家族 第二十二章:朝政
黛玉心说自己这段期间光顾着宅斗了,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一概不知。这真是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打人经了。
她心念一动。想起那薛宝琴可是随父亲经常出洋的。还说有外国美人写诗云云。可见红楼这里,并没完全的闭关锁国。又想起那穿越小说《明》中写到的洋井。还想到了国外那让人羡慕的下水道。她不是科技专家,可没法象武安国似的发明个洋井出来。她虽知道地下水道。可现在没有水泥,怎么支撑呢。国外二百多年前就有很发达的地下排水设施了。只可惜自己不知道怎么弄。她想了想笑道:“二舅舅,我很小的时侯,好象听我家的客人说过,,那洋人那里的农田水利比我们发达得多。好象有什么洋井之类的机器,干旱时倒能从地下极深处提上水来。还能在地下建排水统。要是咱们的人能到国外参观一下,看看人家都怎么抗旱。怎么兴修水利。说不定就能解决大问题了。”
贾政微微皱了一下眉:“出洋?太远了!”说完便不吱声了。黛玉心里一动。记得康熙年间,外国就有传道士来中国了,象汤若望之类的,在清初很是风光一时。贾政既觉得出洋远,那若就近的有传道士,说不定他们会知道一些事呢。
黛玉忙笑道:“二舅舅。京城不知有没有国外的传教士。听说这些人都知道很多国外的事呢。我听说他们中有人还会建红衣大炮。若是建个炮营,将来与有奴国打伏,必然从武器上占尽便宜。”
传教士?红衣大炮。
贾政突然精神一振。原来,一年多前,他还真见过一个传教士。此人还和他谈过,国外的工具如何先进。当初他一直觉得中华是天朝上国。听这传教士说国外好,就有些不顺耳。便敷衍二句。就离开了。
此时黛玉一提及,他突然想到,若是自己能找到传教士。再献上红衣大炮,或找到农田水利的法子。那皇上岂不对自己刮目相看!一想到得到皇上的重用。贾政就兴奋到不行。、但为着在小辈面前保存威严。还是咳了一声道:“这个,倒是可待商榷。”
贾政的老夫子样令人喷饭。黛玉也不想再说下去了。闲聊二句。黛玉便告辞而去了。
黛玉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过了十多天后,贾母有一次和她闲聊,突然提起,贾政因和一个传道士闲聊,那传道士竟会做红衣大炮。如今钱正重正与北番有奴国对峙。若有了红衣大炮。那可就胜算大多了。
因此向皇上上了一道折子。请求皇上同意那传道士建红衣大炮。
皇上对这个折子重视到十分。马上传见了那传道士。又亲自拔钱拔地让传道士建红衣大炮营。
这且不算,皇上又因这件事,对贾政刮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