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花冠公主-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品:花冠公主
  作者:董妮
  男主角:关靳封
  女主角:岳妗粼
  内容简介:
  谁料得到,昔日武林第一美人与高丽第一大将的一段邂逅,
  造就了岳妗粼离奇的身世,也改变了大明的国运……
  身为禁卫队队长,关靳封奉命来到地处偏僻的发财村缉捕反党,
  然而坏人还没抓呢,他却虎落平阳被“虫”欺,已被小虫子咬得满身包!
  豪迈不羁地跳入浅溪洗澡去,却发现有个鲁莽姑娘竟捕鱼捕到他身边来?
  与岳妗粼尴尬的初次会面,最后在他点了她昏穴后结束,
  然而,彼此的情缘已注定牵扯不清──
  他从此染上观察她的坏毛病,暗中为她捕鱼打猎砍柴,
  甚至在她发现他的存在之前,偷偷喜欢着她。
  但国师的提醒让他渐渐发现,她的身分不只是个村女;
  而是高丽大将的私生女,为了躲避追寻才隐居此地,
  权倾一时的父亲为了寻她,甚至有可能攻打大明……
  正文
  序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一三一一年出生,祖上世代为官。
  刘伯温自幼十分好学,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兵法、阴阳等,几乎无所不读。
  元至正二十年(一三六○),刘伯温纵观整个局势,感到元朝统治即将灭亡,而各路群雄缺乏统一全国的大志,难成气候;唯有朱元璋雄才大略、兵强马壮,又能用人,较得人心,且占据了大江南北的富庶地区,具有统一天下的条件。
  正逢朱元璋广招能人贤才,于是刘伯温毅然到应天(今南京)投靠了朱元璋。此后,刘伯温奉献自己在政治、军事上的聪明才智和深谋远虑,辅佐朱元璋战败群雄、统一天下。同时也以一位杰出的军事谋略家身分,为后人所称道。
  明朝建立之后,刘伯温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他又以古鉴今,整顿军队,创立了军卫法,为加强和巩固明初封建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
  洪武元年(一三六八)五月,太祖赴汴梁,刘基与丞相李善长留守京师。中书省都事李彬犯法,李善长为其说情。刘基不顾情面,杀了李彬,触犯了李善长。刘基感到不安,于八月间请求致仕归乡。这时,太祖正于凤阳经营中都,又一意想消灭扩廓。刘基临行前上奏说:“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王保保(即扩廓)未可轻也。”不久,扩廓果在塞外击败明军,这使太祖想起了刘基临走时所说的话,便又召其回京供职。
  洪武三年(一三七○)十一月大封功臣,封刘基诚意伯。洪武四年(一三七一)正月,刘基又请归老于乡。胡惟庸唆使人诬告,说刘基看中了家乡一块含有王气的土地。刘基怕招惹灾祸,因而留京不敢归乡。洪武八年(一三七五)三月,因病才回归青田,在家乡住了一个月即去世,年六十五岁。一说刘基是被胡惟庸所毒死,但未可考。
  突然在故事前放序是因为,本故事发生在洪武二十二年,在这个时候,刘伯温早已经死了。
  但因为妮子读了烧饼歌,一时非常向往这样的预言,遂让死人复活,以添故事的神秘性。
  这样更改历史,我也是战战兢兢。整个故事的历史背景都被我改过了,唯一真实的部分只有高丽大将李成桂于洪武二十五年称王,向明朝输诚,明太祖封其为朝鲜国王这件事。
  我利用这件事杜撰了全部的故事,得郑重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与任何真人实事概无关系,如有雷同,皆属巧合。
  谨祝,看书愉快。
  另,烧饼歌附于后记,有兴趣的人可以瞧瞧。
  楔子
  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
  某日,御书房内,皇上长叹一声。“国师,你说,朕是个好皇帝吗?”
  刘伯温抚髯一笑。“皇上泽披天下。”
  “那为何朕统一天下至今,依旧未能四海升平?”
  刘伯温羽扇轻摇。“皇上可是为了高丽国的事烦忧?”
  隐含怒意的哼声自鼻间喷出。“自朕起兵,逐鹿天下,高丽态度始终摇摆,从未真心称臣,怎不教人气煞?”
  刘伯温抬头,凝视雕花梁柱半晌。“日前,臣夜观星象,得知高丽将有变故;或许可解皇上忧烦。”
  皇上眯起眼。“国师有何妙计,尽管直言。”
  “臣需借重禁卫队长关靳封一用。”
  “借他?”皇上话里添了迟疑。“国师,你与关禁卫不是向来不对盘?”
  “哈哈哈,相似之人,看不得自己的缺点在别人身上出现,这是很正常的事。”易言之,就因为关靳封与刘伯温某些恶劣性子太像了,才会相看两相厌。
  皇上大笑。“既然如此,朕就下道圣旨,让关禁卫暂时跟着你办事吧!”
  “谢主隆恩。”
  “朕等你的好消息。”
  “臣定让高丽从此再不为患东北。”
  第一章
  山东发财村,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村落,全镇户数十八,总人口数五十二,由于地处偏僻,平日……起码已三、五年了,没有半名陌生客行经此地,但今夜,却意外地出现了两名男子。
  年长的,身着淡蓝儒衫,白发、白眉、白髯,像是老得快要成仙而去的感觉。
  年轻的,颀长俊挺,乍看之下,威仪不凡、神圣不可侵;但也只是乍看
  当他好奇地睁大眼,一朵灿烂笑花在嘴角绽放,满身悍厉之气瞬间消弭,代之而起的是可爱到不行的娃娃脸。
  “不管看几次关禁卫的变脸,仍觉惊奇无双。”年长者轻摇羽扇。
  名义上,关靳封官封督统,但其实,他是皇帝身边的密探。
  朱家天子生性多疑,即位二十余载,被他宰掉的文臣武将不知凡几;为防有人背叛,他特地密设了一支禁卫军,专职保护皇帝、及监视各大臣言行是否有不轨迹象。
  而关靳封正是禁卫军队长。
  至于他身边这位,则是鼎鼎有名的天下第一军师刘伯温,亦是他目前的监视对象。
  竟然连刘伯温都怀疑了,关靳封也着实佩服皇上的“疑心浩荡”。
  “国师夸赞,末将愧不敢当。想末将自幼及长,每见国师,始终仙风道骨,十年不变,真不愧是天下人争颂的第一军师。”有点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人?关靳封可一点也不想与妖怪对上。
  “这也没什么,只要多懂一点驻颜之术,人人皆可办到!”刘伯温抚髯大笑。
  “国师太谦虚啦!传言你早已修成半仙之体,假以时日,必位列仙班,从此长生不老,西方世界自在乐逍遥。”所以赶快去隐居吧!别再恋栈权势,否则皇上翻起脸来,可是六亲不认的。
  “哈哈哈,可惜老天不允,老夫享福的时辰尚未来到。”
  是老天不允?还是贪心不足啊?关靳封勉强一笑应过,反正事情与他无关,他也懒得管,只消将皇上交代的任务办好便是。
  “关禁卫,你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为何吧?”
  “缉捕叛贼胡惟庸的残党。”并观察刘伯温是否有反意。不过这是皇上另给的密令,除关靳封外,无人知晓。
  “关禁卫的说辞真是轻描淡写啊!”刘伯温来回摇着羽扇。“老夫记得,皇上金口御言的该是
  格杀勿论。“想那胡惟庸,贵为丞相却密谋造反,给皇上逮了个正着,一同诛连者多达上千。
  如今,案子虽已沉寂,但皇上对于胡惟庸的残党依旧多所忌惮,任何人只要牵扯上一丝关系,都没好下场。
  皇上是已打定主意要赶尽杀绝,不过刘伯温却想知道,这位皇上的新宠,关靳封又是作何看法?
  但可惜,关靳封一点也不想去担那责任,只把肩一耸。“好象是有那么回事,可末将未得圣命,不敢多言。”而且,他是密探,不是刽子手,恕不负责宰人。
  刘伯温自然看得出他的推托,转个说法,继续追问:“那么关禁卫的想法呢?是宁可错杀一百,莫放过一个;还是要彻底清查,以待真凭实据?”
  又想试他?这一路从京城出发至发财村,刘伯温不知已试过他几回,怎么不腻呢?
  关靳封只把手一拱。“末将职微言轻,不敢妄言,一切但凭国师作主。”干密探的,最重要的就是别乱出锋头,否则,小心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关靳封既身为密探之长,又岂会不知?
  “关禁卫真是字字斟酌、步步小心啊!”刘伯温取笑他。
  “我还年轻,尚未活够嘛!”关靳封皮笑以对。
  “那么就请关禁卫去租两间客房吧!”刘伯温微笑睇他半晌。“为探虚实,老夫决定在此地住上一段时日。”
  这是说,刘伯温要以人命为重喽?
  “是。”关靳封表面上无反应,实则松了一口气。
  他也不想当个是非不分、见人就宰的刽子手,刘伯温肯彻底调查后再办案,是再好不过的了。
  “关禁卫,我们此趟是暗访,非有必要,请尽量不要骚扰一般百姓。”他指着高挂天空的明月。“尤其此刻天色已晚。”难得选了个如此好时机入镇,再搞得人尽皆知,就浪费这大好优势了。
  “末将晓得。”所谓暗访,当然就是要秘密查访,白痴才会去敲锣打鼓,昭告天下。
  “那就劳烦关禁卫了,老夫先到西边的竹林等你。”
  “国师慢走。”关靳封快乐地领命办事去也;不过,他却忘了一件事——
  “为什么整个发财村里,连一间客栈也没有?”他被刘伯温了。这是关靳封来回走过村内一十二遍后,得到的唯一答案。
  刘伯温肯定早知村内无客栈,又不能骚扰民房,才将居处问题交给他负责。
  他摆明了在耍人,关靳封却无能为力。在接下这份工作前就有人警告他,刘伯温老奸巨猾,要他千万小心。
  偏他仍大意上当,只能怪自己笨,怨不了人。
  “姜果然是老的辣!”这一回他认栽,却绝不轻易认输,否则开了先例,日后他在刘伯温面前就再也抬不起头了。
  只是,村内无客栈,又不能借居民房,总不能教他们日日夜夜露宿荒郊野外吧?
  就算他这年轻人受得了,刘伯温年岁这么大了,虽然他神通广大得像妖怪,却仍是大明国师,无缘无故死了,会很麻烦的。
  还是得想办法弄个地方给他住才行。
  村内是没指望了,不如往山上寻去,或许有猎户留下的小屋,可供暂避风雨。
  打定主意,他正想走。
  “妗粼。”半夜里一句呼唤,吓得他缩回了腿。
  “娘,你找我有事?”窗边出现一道纤细的身影,关靳封缩进墙角,怕给人发现了行踪,会打草惊蛇,吓跑胡惟庸残党。
  尖锐的声音续道:“你爹的咳嗽又犯了,明儿个一早,你记得上回春堂拿两帖药回来。”
  “那银子……”
  “前两回你去拿药不也都没给银子,那个老大夫喜欢你,你就求他再赊两帖吧!”
  “娘,大夫也是要吃饭的,怎有办法时时赊药予人?”
  “做大夫的,行医济世是他的天职,难不成还要学那商人,事事讲利?”
  “话虽如此,但老大夫生活也不甚富裕,倘若人人都去跟他赊药,那他的日子要如何过下去?这日子过不下去,他就有可能搬家,他一搬走,村内再无大夫,咱们又上哪儿看病去,所以说……”
  “闭嘴,你拉拉杂杂一堆,根本是杞人忧天。而且,也没人要老大夫见人就赊药啊!这行善是要挑的,那些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