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诡三国-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野当中大将级别的就剩一个皇甫嵩了,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士孙瑞低下头,似乎是有些疲惫,低沉的说道:“义真,凉人也……”

    凉人。

    一语双关。

    王允皱着眉头,沉默了好久,最后叹息了一声,说道:“若得子干在,焉有如此烦忧……”

第五二二章 四知和三惑() 
杨彪缓缓的走到一位老者的身后,袖手恭立。

    老者佝偻着身躯,背对着杨彪,却艰难的努力仰首望着树梢。

    如今又是一年的秋天,就算是粗壮的树,树梢之上还是有不少树叶已经枯黄,在阳光下,叶片之上的脉络毕露,就像是老人枯瘦且青筋毕露的双手,颤巍巍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停止最终的颤抖而凋零。

    “如何?”

    杨彪拱拱手说道:“已查清了,是从城北斐中郎的营地里面出来的……”

    老者低下了头,扶着鸠杖,缓缓的转过身来,正是杨家的大长老——硕果仅存的杨家老一辈的人物,算起来,今年已经九十岁了……

    耋老鲐背,齿牙动摇,近地远天,下入黄泉。

    杨让拄着鸠杖走着,每挪动一步,都显得无比的艰难,一旁的侍者小心翼翼的伸着手虚扶着,围绕着,却都不敢上前搀扶。

    杨让性格倔犟,越老越刚,若非确实必要,否则绝对不要旁人搀扶……

    但是像这样高龄的老人,却最怕就是摔倒,稍有不慎,一脚踩歪,可能就不仅仅是骨折而已,甚至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最终导致……

    所以杨让走的艰难,而在其身侧伺候着的这些下人们则是更加的心惊肉跳,待好不容易走到了厅内,杨让稳稳的坐在了胡榻上之后,这些下人们才算是松了一口长气,偷偷的擦了擦冒出来的冷汗。

    “哈哈哈……”杨让笑着,拍着腿,很是得意,就像是自己刚刚打完了一场胜仗一样,说道,“……如何,我还没有老吧?”

    “是的,大长老。”杨彪恭恭敬敬的跪坐在胡榻之下的席子之上,回答道。

    杨让歪着身躯,让侍女跪在一旁,轻轻敲击着他有些嬴弱的老腿,然后闭上了眼,似乎是方才的一小段路已经是消耗了他很多的精力。若不是在耷拉下来的眼皮底下,偶尔还能见到眼珠子转动一两下,几乎都会被认为是一个已经失去了任何生机的躯体……

    杨彪静静的等候着。

    许久,杨让才睁开了眼,微微的挥挥手,让这些侍者都退下去,才说道:“司徒,可有消息?”

    杨彪摇了摇头。

    杨让翘了翘左边的眉毛,长长的寿眉抖了两下,不屑的说道:“这个王司徒……”

    杨彪询问道:“是否需要先派个人……”

    杨让摇了摇头,说道:“无需如此,任由他去,杨氏静观其变即可。”

    杨彪点头应是,然后说道:“大长老之意是觉得王司徒此人,不足为凭?”

    “王司徒非定乱之人可也。”杨让沉声说道,“其人虽守节秉义,经学满腹,然才不足济国事,必有祸端……”

    杨让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厅堂的大门,继续说道:“此处为何?”

    杨彪回头看了一眼,回答道:“四知堂也。”杨家自从杨震这一支开始,凡是属于杨震衍生出来的子孙,都会在正厅之上悬挂一个牌匾,上面都是同样的三个字“四知堂”。

    杨让点点头,说道:“何为四知?”

    杨彪眼珠子左右微微一动,四知,就算不是杨氏之人,也是大批大批的人懂得四知到底是说的那个四知,不过显然杨让并非问的是表面上的解释。

    于是杨彪说道:“四知之下,唯有两字,度、慎而已……度者,长短之计,事物之境也;慎者,毋涉险地,因势利导也……”

    杨让微笑点头,却很快的收起了笑容,缓缓的说道:“若杨氏之人,均能像文先领悟四知之意,也不会有当今残枝之痛也……”

    这一次,弘农杨氏也是损失惨重。

    原本杨让反对和董卓进行对抗,但是很多其他旁支的长老为了某些目的,甚至是不惜动用族决,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一败涂地……

    真正动起手来之后,那些原本被其他长老寄予厚望的手段、军势,却宛如阳光之下五彩的水泡,看起来体积庞大,五彩斑斓,但是却在李儒调派了牛辅、张辽联手镇压之后,几个回合之下,便变成了零散的碎块,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经此一役,不仅仅多年在外培养出来的暗子被拔除,甚至在弘农境内,不仅仅杨氏的坞堡十损六七,甚至一些另外附庸于弘农杨氏乡间豪右也损失惨重。

    可以说,当下的弘农杨氏这一棵大树,就像是被剃去了全部的树叶,光秃秃的只剩下了枝干……

    当然,像杨让、杨彪这样潜藏在泥土之下的根枝,仍然支撑着杨氏这一棵大树,只是现在,已经无法兜住风头,也暂时招摇不起来了。

    “四知之下,度、慎二字,四知之上,仍有三惑!”杨让毕竟是年迈,这么一会儿功夫已经是有些疲惫了,但是还是支撑着身躯,说道,“唯有智达格物,才可避开三惑障目迷心;亦未有洞察明性,方能体会四知要义……文先,汝且言之,当下杨氏应置何策?”

    杨彪沉吟良久,说道:“雷隐于九霄之上,方可一朝鸣之,声震八方。如今杨氏,宜戒急用忍,抽身事外,待得水落石出之日……”

    “山东……”杨让打断了杨彪的话语,带着一些疲惫说道。

    “山东自有山东人……二袁之外,尚有宗室……”杨彪明白是杨让有些不满意自己的长篇大论的模式,便直言要点。

    “嗯,凉雍……”杨让没有什么表示,继续说道。

    杨彪说道:“其心惶惶,待其自乱即可……”

    “并州……”杨让继续问道。

    杨彪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前几日,曾有风传斐中郎欲留京城,然旋即又被斐家所否……”

    杨让呵呵一笑,说道:“苦寒之地,亦有相争,无趣之至……”很显然,对于曾经立足于弘农这一块天下中心之地的杨氏来说,并州那种地区,实在有些看不上眼。

    杨彪点点头,说道:“吾之意,顺水推舟即可。”皇甫嵩既然想要,杨氏也不会挡着道,不过也不会出大力气,能帮上就帮一把,帮不上也无伤大雅。

    毕竟比起皇甫来,斐潜似乎更加让杨氏不喜欢。

    杨让点点了,闭上了双眼,表示可以结束这一次的见面了,长时间的谈话已经耗尽了原本就不多的精力。

    杨彪轻轻的站起身,然后施了一礼,慢慢的推出了堂外,示意在厅外等候的侍者动作小一些,然后亲眼看到大长老在侍者小心的服侍之下,躺到开始歇息了,才放下心。

    往外走了几步,杨彪忽然停了下来,回首仰看着厅堂门楣之上的四知堂的牌匾,目光闪动,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片刻之后,才收回了目光,缓缓的离去了……

第五二三章 不眠之夜() 
夜深,人未静。

    刘协在床上翻来覆去,始终无法入眠。

    汉代未央宫还是挺大的,然而作为皇帝睡觉的地方,却并不大。

    床榻其实有点像一个袖珍一些的房间,雕刻着花纹的围成了一个长方体的空间,留下正面的一个爬上床榻的区域。

    刘协扫了一眼在床头不远处,点燃着的那一盏长明灯。

    这段时间,长明灯内的油,从原本的菜籽油被换成了鱼油,没有黑烟,也没有了异味,灯芯似乎也换了吧?

    至少现在很少在半夜听见灯芯爆裂的声响了。

    刘协翻了一个身,望着床顶,偷过纱幔,能依稀的看到一个大的图案和一些方格子。左边是八十一个方格,右边也是八十一个,一共是一百六十二个……

    而那个大图案,除了正中的一只云彩当中的盘龙之外,还有五只鹤和九只蝠,另外还有一些云彩、枝叶、花果之类的……

    这些东西,刘协很熟,甚至是不用看都清楚在哪里。

    甚至这一间房间的任何东西,刘协都很清楚。

    屋内左边的第三根柱子最上面雕刻的那只蛟的右爪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掉了一个指头尖……

    右边有一块木雕,多半是受潮了,漆面已经有了一些细小的泡泡,可能再过一段时间便会开始脱落了……

    以前凡是遇到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刘协都会一遍又一遍的数,一次又一次的看,直至自己疲惫不堪了,才能睡得着。

    不过前一段时间,嗯,应该是从从董贼伏诛之后开始,刘协便基本上到了时间就睡着了,而且一觉便能睡到天明。

    可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刘协又有些睡不着了……

    刘协有些郁闷的又翻了个身,这一次的动作稍微大了一些,脚踢到了一旁的床板之上,发出了“咚”的一声闷响。

    或许是被这一个声音惊醒,不远处迅速冒出了一个小黑脑袋,然后一个身影从地上爬了起来,几步到了刘协的床榻之前,一眼就看到了刘协在黑夜中闪闪发亮的眸子,不由得下意识的说到:“又睡不着了,陛下?”

    刘协“嗯”了一声,索性抱着锦被坐起,说道:“董环,把你被子搬这里来吧,我们说说话……”

    “唯,陛下。”小黄门董环轻手轻脚的,不一会儿就抱着一床棉布被褥铺到了刘协床脚的地上。

    “……再过两天,就要大祭了啊……”刘协一想起这个事情来,就觉得自己的心脏就怦怦直跳,难以平静。

    “是的,陛下。”董环抱着棉被,后背靠着刘协的床脚,蹭了两下,回答道。

    “这虽然不是朕第一次参加大祭,但是……嗯……”刘协不知道要怎样形容,最后迟疑了一下,说道,“……反正不太一样……”

    虽然刘协讲的话,有些莫名其妙,但是董环能够理解。

    作为从小就跟刘协一块长大的小宦官,说好听一些叫做玩伴,实际上其实是刘协的背锅人。不管刘协做错了什么,比如下雨天跑到室外啦,比如贪玩去捉虫子啦等等,凡是触犯了规矩的,第一个受到惩罚的必然就是董环。

    下手执行刑罚的庭卫都很有分寸,不会下狠手,也不会留下什么内伤,但是一定会把董环的两股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触目惊心的……

    打给刘协看的。

    不过幸好刘协很聪明,有些事情,被训斥了一次之后基本上就么有再犯过了,因此董环也就并没有遭受太多次的刑罚。

    夜深人静的时候,便是这两个单独相处的时间了,当然,等到刘协十三岁,便要开始迎娶皇后嫔妃等等,到那个时候,这个小小的卧室,就要有另外的人加入进来了……

    董环回到道:“是的陛下,这一次不一样。”

    刘协有些兴奋的说道:“知道么,这一次要改成文舞!”

    文舞和武舞,是汉代皇室祭祀的时候最主要的礼仪乐舞,其实舞蹈团队并不是两拨人,而是同一个队伍,只不过其“文”或是“武”的展现,是由舞具和动作的不同展示出来的。文舞就是持羽旄,武舞就是持干戚。

    选择文舞和武舞,对于祭祀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之前汉灵帝在位末期,常年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