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诡三国-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区域,如果能多一份力量那自然更好……

    那么自己到底要不要参与到这个事情里去呢?

第一二九章 蔡家的示好() 
蔡瑁其实有些郁闷,毕竟之前刚刚和蔡州前口的支家谈好了,将其之女过继到了主家蔡讽的名下,却没想到黄家的黄承彦却快了一步……

    这样一来自己就无端端多了一个妹妹,还是嫁不出去的,还得花钱养着,虽然说未来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机会,但是已经是跟斐潜无缘了。

    以蔡家的地位,是绝对不可能让家主的女儿去做一个支家之人的小妾的,毕竟斐潜现在的官职摆在那里也就是个别驾,蔡家也还不至于如此丢份。

    但是想想又有些不甘心,多好的一个机会啊……

    正当蔡瑁惋惜的时候,手下兵卒来报,说是别驾斐潜斐子渊押着四万箭矢前来交令!

    “这么快?!”蔡瑁巴拉着手指头一算,也就过了十来天的时间,这就成箭四万了?

    斐潜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完工,但黄家的工匠在这一次当中,确实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凭借充足的经验,很多时候现场的一些问题工匠就自动自的解决了,根本不需要上报斐潜之后再进行调整,这样一来就节省了不少时间,而且在使用了水锯之后,大量原先在锯木环节的人力被节省下来,分配到其他环节当中,无形当中也加快了整体的进程。

    因此若是仅依靠襄阳军械工匠,原本至少要一个多月的工作量,就在黄家工匠的群策群力下,短短的十余天就完成了。

    斐潜表示自己也不想扬什么风格,无端的多做一些箭矢,便在达成了总量之后,就押着新鲜出炉的箭矢,来到了蔡瑁在城外的大营交令。

    蔡瑁的大营扎在襄阳城西,汉水之北,背山依水而设,很是雄伟。

    之前襄阳大营原本也是设在这里,但是没有大将主持,形同虚设,而现如今蔡瑁入驻,对于整个大营做了相当程度的修正,现在至少在斐潜看来,已经是一个“雄营”,不易攻取。

    所谓雄营,就是指没有什么破绽,便于防守而难于进攻的,而反之的就是“雌营”。

    大营北面是山地,靠近大营的一些树木都被砍伐了,只留下树墩,成为了天然的拌马桩,南面是汉水,设有水门,还有几艘楼船和一些蒙冲,没有相当的水军兵力根本拿不下来;

    东面距离襄阳城墙并不算太远,若是有兵力来攻必然会遭受到两个方面的攻击;而西面就是唯一算是比较好的进攻途径,但却有一块汉水常年冲刷形成的淤积滩涂……

    而且蔡瑁还将汉水引入,在大营四周有两圈壕沟,第一圈又阔又深,沟底还插有削尖的木桩,第二圈壕沟则是灌注了汉水,在两层壕沟之后便是钉在地面上的密密麻麻的鹿角,在鹿角之后便是高达三米左右的木墙,糊上了河泥用于防火,在木墙上还设有胸墙和雉堞,在胸墙和护堤衔接的地方,向外斜列着削尖的木桩……

    这样防备森严的一个大营,会让任何带兵的人瞬间失去强行攻打的……

    果然就像庞统所说的,蔡家家学当中有兵家之传所言非虚,而且应该不仅是普通的兵书,还是颇有一些高深的方略才是。

    斐潜正在端详着蔡瑁所设的大营,跟自己学习的《六韬》当中的知识相互印证的时候,营门大开,蔡瑁从中迎了出来,一面哈哈笑着,一面说道:“别驾前来,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这也就是在斐潜娶了黄月英之后才有的待遇,否则蔡瑁肯定会端坐在大营之内,让斐潜自己去拜见……

    斐潜也是笑着,向蔡瑁拱手为礼,口称不敢。

    蔡瑁哈哈笑着,一边伸手扶着斐潜不让其行礼,一边让随行的兵士一起将运来的箭矢拉近大营,并邀请斐潜入营就坐奉茶。

    既然是没办法联姻,那也是要结交示好才是。蔡家家主蔡讽在之前就对蔡瑁有所交代,所以蔡瑁对于斐潜十分的客气。

    待双方进了蔡瑁的大帐,斐潜略微瞄了几眼,看到大帐里面的物品摆设,都是非常精致之物,心中就猜想着估计都是蔡瑁从蔡家带过来的……

    果然,一会儿就有兵士端上了煮好的茶汤。蔡瑁向斐潜请茶道:“此乃家中珍藏,别驾不妨品点一二。”

    斐潜腹诽道难怪蔡瑁最终还是属于二流武将,虽说有家学兵书,但也将这种世家做派,带到了兵营之中,这真是……

    当然腹诽归腹诽,表面还是要做到位的,斐潜笑着说道:“潜乃一粗鄙之人,何来品点之说啊……”

    “子渊太过自谦了,请用,请用……”蔡瑁一边请斐潜用茶,一边心中盘算着——目前情况看来,若是给钱财,不仅俗气不说,斐潜也并不缺乏;若是给些歌姬,但其新婚不久估计也不会接受;那么算来算去,的确也只有按照蔡家家主蔡讽所说的,目前斐潜还没有的也只有……

    此时账外军士来报,说箭矢数目已经清点完毕,一共四万两千余只,足额无误。

    蔡瑁也自然不会有什么刁难,便在兵士交上来的公上画了押,又将其转交给了斐潜。这样一来,只要斐潜拿着这个“签收单”去找刺史府治中,上缴存档,这一趟制箭的差事就完成了。

    斐潜自然是向蔡瑁道谢,蔡瑁却摆了摆手,好像很随意的说道:“子渊何须如此客气。这个……瑁前些日濯拔弓手,不料军中书吏忙中出错,竟多出百人……唉,这群蠹虫,这到叫某难以处置了……”

    你军中书吏还会有这种低等级的错误?别开玩笑了,况且多出来的人送回去不就完事了么?

    斐潜稍微琢磨了一下,立刻领悟到这个是蔡家利用这个在向自己示好——不是多出来一百个人么?送回原来的军中也是送,送给自己当私兵也是送啊,这个蔡家果然是胆大妄为,不过这样一来也说明,蔡家对于这个大营的把控力度可能比我之前想象的还要强才是……

    古代私兵,自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朝都有传统,直至了现在汉代,也是一样,各大世家全部都有私兵,只是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点罢了。

    蔡瑁特意在斐潜面前说这个的话,意思也就很明显,就是利用职务之便,给斐潜一点甜头,毕竟弓兵也是个技术兵种,没有训练方法很难快出成效,如果能跟着大部队一起训练,自然要比单人从头练兵效果更好……

    若是接受这个私兵,就表示要和蔡家在一定范围内要相互通气,共同进退,如果不接受,可能自己要再单独练出一只弓兵也需要额外耗费一定时间和精力……

    况且私兵这一项,的确也是庞家和黄家偏弱的一项,蔡家这份“礼”确实下得位置极准……

    怎么办?

    是收还是不收?

第一三零章 黄氏的底蕴() 
虽然一百人算不上多,但像这种个人私兵的事情,自然还是要和庞家和黄家说一下的。

    斐潜婚礼是在鹿山之下举办的,算算日子也正好是归宁的时间,便和黄月英一起先到了黄家隐院,找到了黄承彦,将他进了襄阳大营交纳箭矢的前后之事,细细的与黄承彦说了。

    然后斐潜解释说道:“蔡家此番无非就是担心我借此机会插足襄阳政事,分薄蔡家利益,因此先投石问路,此为其一;其二此乃蔡家的长处,也是我们比较欠缺的地方,其他像是钱财器械等等,我们都不缺;其三,蔡家特意将私兵之事此摆在台面之上,也似乎有一点透过这个事情向我们提点之意……”

    黄承彦点了点头,略有所思的说道:“贤婿这么一说,似乎也有点这个意思,毕竟蔡家和张伯慎联姻,先我们一步,有一些朝中的消息不足为奇……”

    说着说着,黄承彦就皱起了眉头,说道:“……若是这样,那么蔡家隐含的意思就是说——”

    “……需养兵自重以防其乱!”

    黄承彦默然。

    在古代,因为消息的传达的非常不便利,所以一些事情往往都是先知道的人会占据一定的优势,像蔡家这样有可能获取了朝廷当中的第一手的消息,自然是先行了一步。

    并且蔡家做到这个程度上已经是看在庞家和黄家的面子上了,这一次递过来的橄榄枝也算是相当有分量了。

    当然,如果斐潜笨一些,没能领悟到蔡家此举的含义,那么蔡家也会很自然的将斐潜排除在日后合作的名单之外,只将斐潜当成一个播种机器一般的看待。

    在世家眼中,只有强者越强,是绝对没有一点点要去强扶弱的意思的。在这一点上,所有的世家都是一样,都是冷酷无比。

    世家子弟之间也是宛如金字塔一般,当中的强者自然是身处家族至高之位,负担的职责就是看清前进的方向,引导家族前行,而在这些强者脚下,却是大量的较为普通的家族成员,依附其上,享受着家族带来的各种福利和保障的同时,也要奉献出自己的忠诚,乃至生命。

    “……既然如此,黄家也要做些准备了……月英,你且去后院我的房内,将书架第一层那一个藤盒取来……”黄承彦沉吟了半响,开口吩咐道。

    一会儿的功夫,黄月英就双手捧着藤盒出来了。

    黄承彦接过,将其放在了桌案之上,用双手抚摸着,似乎在缅怀着什么事情,良久之后,方将藤盒打开,又解开了里面一层的丝锦,方露出了三卷书简。

    黄承彦慢慢的从左至右一一的将书简取出,轻轻放置于桌案之上,说道:“此为黄氏秘传三卷,分别记录有兵、甲、器三类,如今天下将乱,也是到了该拿出来的时候了……”

    斐潜恭敬的接过,翻开一看,越看越是觉得心惊,黄家果然不愧是制器世家,竟然有记载到关于兵甲器械这种详细的程度——

    比如兵之卷,就从小的箭头,到刀剑,甚至枪戟这种长兵器都有从选料到制作的详细过程的记录,甚至还记下了用不同材质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比如单单是兵枪这一项,就写着:

    “枪分九色,其制:木杆,上刃下鐏……

    “骑枪,之侧施例双钩、倒单钩,或杆上施环……

    “步枪,直用素木或鸦项,鸦项者……

    “锥枪,刃为四棱,颇壮锐,不可折……

    “梭枪,长数尺,本出南方,蛮獠用之,数十步内,中者皆踣……

    ……

    “拒马枪,其制以竹若木,三枝六,交竿相贯。皆有刃,植地辄立。贯处以铁为索,更相勾联,或布阵立营,拒险塞空,皆宜设之,御贼突骑,使不得骋……”

    嗯?拒马这个也算枪?

    好吧,可能相对简单了些,不算在复杂的器械之内……

    真是让人惊叹,可以说谁拿到了这些卷轴,就可以知道了从兵刃、铠甲到器械的各种形态,制作流程和所需材料,这种重要性不言而喻。

    黄承彦叹息了一声说道:“黄氏制器之法,源于墨家……”

    原来如此!

    怪不得当黄承彦得知斐潜居然有一卷胡非子残章的时候如此失态,因为胡非子就是墨子的弟子。

    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显赫一时,拥有大批的成员,是一个跨越国界级强大的民间社团组织,力量强大到甚至可以阻止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典型的就是止楚攻宋的事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