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诡三国-第8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河东最高长官的王邑,外来的和尚郑泰,当地土豪卫氏,虽然这几天都窝在一起商议要怎么打,但是谁也不敢轻易的对平阳发动攻击,倒是安邑城外,天天各自部队之间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纠缠摩擦不断,搅得不胜其烦。

    其实在这三人之中,郑泰求战欲望是最强的,王邑次之,卫氏在赶走了鹰派的卫觊之后,龟派自然占据了上风,所以是抱着捡便宜的心态来的,真正上阵厮杀的欲望并不强烈。

    问题不仅仅如此,郑泰对于并北没兴趣,他并不想统领进攻并北平阳的队伍,因为虽然钱财动人心,但是权势更诱人!比起平阳的钱财来说,获取关中的权势和地位,才真正吸引郑泰!

    打平阳,就算是打下来了,搞不好还要面对斐潜留在阴山的部队,就算是最终打赢了,关中的盛宴也差不多结束了,难道自己就这样永久留在了并州,充当杨彪、王邑等人的边疆守卫大将?

    开什么玩笑?

    因此在推选领军攻伐平阳的时候,郑泰就表示他要领军去关中,不想参与对平阳的进攻……

    而对于王邑来说,征西将军斐潜在其心中留下的阴影实在是太深了,面积太大了,一时半会之间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再加上这一段时间在河东养尊处优,身上的脂肪随着年岁的增加也一天天增多,骑马都累,战马也吃力,真要冲锋打仗,多少有些犯怵。

    卫氏则是更不可能了,捡便宜可以,出点兵卒人力也没问题,但是统帅大军上阵攻伐,卫氏老头就拄着拐棍,吹着胡子,颤颤巍巍的,一副说不准出阵直接出殡的模样,然后郑泰和王邑多少也不好意思……

    一时之间,在河东安邑,兵卒虽然纠集了,但是依旧有些纠结。

    ………………………………

    太阳挂在西边的天际,距离完全落山还早,但是在平阳城内,赵商早早的就交代了下人,关上了大门,独自一人坐在书房内,也没有点火烛油灯,就这样盯着天色一点点黯淡下来。

    赵商最后一次见到斐潜,也是这样的一个下午。原本赵商还以为斐潜要给他奖赏,给他升职,却没想到自己在太原辛辛苦苦的一切,变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

    任人唯亲!

    狼心狗肺!

    背信弃义!

    自从得知自己被转任了所谓的什么教化巡查使的时候,赵商就觉得生命当中的一切都黯淡了。

    赵商也是有野心的,如果没有野心,他也不会千里迢迢的从冀州来到了并州。

    当年在郑玄之下,虽然他师从时间最长,但是获得的成就却并不是最多,直至今日依旧是默默无闻。

    呼厨泉其实是赵商他早几年就有接触到的一股力量,当年太原王黑在平阳学宫读书的时候,王晨想要谋取王家基业的时候,就有替王晨去接触过呼厨泉,但是最后赵商发现王晨其实志大才疏难成大事,便转手卖了王晨……

    虽然这样做多少有些黑暗,但是没有办法,总不能跟着个蠢货一条道走到黑吧?

    赵商坐在书坊桌案之后,微微偏着头,看着夕阳的光线一点点的退下,一点点的缩小,脸上也逐渐被黑暗所笼罩。

    他想要的很多,但是既然斐潜不能给,自然就要想办法自己去拿了!

    赵商经书读得不少,但是对于战阵之上的事情,却不懂得太多,真要是组织一些军旅,几百人还算是凑合,要是人数再多,他就照顾不来了。所以,想要获取更多的东西,就必借用其他人的力量。

    赵商要的不多,平阳有人惦记上了,他也知道,所以他想要太原,要回本来就属于他的一块地盘。

    就在夕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赵商等候的人终于是来了……

    ………………………………

    夜色总是能够掩盖许多东西,不管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

    因为带着骑兵赶回关中,斐潜自然也没有将时间都花在沿途修建营寨上面,便按照胡人的习惯,在落脚点散出了一个梅花大营。

    东西南北四个小营地控制着周边视野,而战马辎重等等大部分都集中在中间营地,一方面也是方便,一方面也侧重些安全。野地当中,燃气点点的篝火,兵卒围着篝火而坐,烹煮着吃食的同时,也烤一烤汗湿的衣裳,熏一熏酸痛的筋骨。

    匆匆从关中赶到陇西,结果从陇西又赶回关中,虽然斐潜没有将具体情况告知这些骑兵兵卒,但是其实这些老兵多少也能猜出一二来。

    斐潜端着拿着一碗杂米粥,坐在篝火前的一块石头上,吹着气,呼噜噜的喝着,然后看了看走过来的黄旭,说道:“怎么样?”

    黄旭拱拱手,说道:“还成。属下走了一圈,随意找了些兵卒聊了聊,大多数都是猜测到关中有事发生了,但是多数人并无怨言,还有些在计算着自己还差多少首级才可以换取功勋赏赐的……”

    篝火的火光,照在周边兵卒的脸上身上,明明暗暗,远远随风飘来些兵卒之间轻声的笑语。

    “嗯,知道了,这就可以了……”斐潜点点头,指了指篝火上炖煮的杂米粥,说道,“还没吃吧,自己盛……嗯,文和来了,吃了么?来一碗?”

    斐潜端着木碗,呲溜呲溜的吸着杂米粥,看见了贾诩来了之后,就像是一个乡下老农,像是多添一双筷子一样的招呼着。

    “这……如此,多谢君侯……”贾诩愣了一下,呵呵笑了笑,坐了下来,也接过了一旁亲卫递过来的木碗,勺了些杂米粥在碗中,吹着气,也慢慢的喝了起来。或许是热粥下肚,身上舒坦了些,贾诩喝着粥,脸上紧绷着的神情终是放松了下来。

    斐潜将空了的木碗递给亲卫,然后取了水囊漱漱口,顺便吞了,然后慢悠悠的说道:“关中这块地方,或许是和羌胡交互久了,多少也有些微妙起来,很多事情似乎都在慢慢的改变,就比如当下……”

    “……已经不再有先秦的血勇,却更多的是利益的计算……”斐潜望着沉沉的夜幕,说道,“……原本这一块土地上培育出了尚武的精神,创立了宏大的帝国,发出了震动寰宇的声音,但是现在却成为了一群蠹虫的聚集地……”

    不说前秦,就单单西汉几任皇帝,文景汉武就不说了,就连汉昭帝和汉宣帝都依旧有铁血手腕,到了汉元帝的时候,越发的尊崇儒术,结果从一个好好的虽远必诛,变成了昭君出寨。

    若是汉武帝见到了汉元帝,会不会动手揍到连他妈都不认得,毕竟汉武帝最恨的便是匈奴,最反感的便是和亲……

    汉代一开始,就不是一个讲究平衡和公平的王朝,否则也不会开国之后就将功臣屠戮殆尽了,在春秋战国之后,在混乱和嘈杂当中,带着原始和野蛮的气息披上了长袍的汉人,崇拜的依旧是强权和武力。

    至于礼节,那是用来装点表面的东西,让自己的吃相不至于凶神恶煞。结果有人却认为礼节更重要,没有礼节便不吃东西了。

    在封建社会,铁血并不可怕,可怕的反而是没有铁血。

    事实上,古往今来的社会结构里,人们或许向往自由与平等的大同社会,但在社会层面来说,阶级却未必是一个需要介意的事情。绝大部分情况下,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无需在意人们是否平等,尽量公平的上位途径才是需要维持的核心。

    一个国家或是组织有悬殊的阶级差异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底层之人经过重重努力,却永远无法晋升特权阶级,而特权阶级为了保护自己利益,只懂得采用最为愚蠢手段严防死守,上位的途径逐渐僵死,特权阶级开始世袭,开始垄断通往上层的途径,下层的聪明人上位越来越难的时候,这些下层人员的不满便会越堆越多,最后只能选择造反。

    关中郑氏,为了保全他的特权,便采用了最为愚蠢的行径。

    “文和,我们似乎隐忍的太久,退让得太多了……”斐潜握住了在腰侧的中兴剑剑柄,说道,“以至于有些人忘记了我们手中还有刀枪……”

    “……”贾诩肃然片刻,拱手沉声说道:“定如君侯所愿。”

第1217章 睡前别喝太多水() 
王邑最终还是同意了郑泰带领一部分的兵卒前往关中,但是同样也有一个要求,就是郑泰必须先攻下陕津。

    陕津原先交给了征西将军斐潜来统管,因此驻扎的兵卒基本上都是征西的人,和河东郡也根本没有任何的统属关系,等于就是隔在河东和弘农两地之间的一个屏障,阻碍王邑和杨彪的往来。

    征西将军斐潜如果在,这个屏障就等于是一个承诺,也是一个保护,王邑大可以装作很委屈的模样,表示自己其实心向杨彪却被征西胁迫,无可奈何什么什么的,但是现在王邑这一根墙头草要向杨彪那边摇摆过去,自然就嫌弃这个屏障了。

    在汉代,地域豪右的这种左右摇摆的行为,基本上来说就和后世的跳槽差不多,大家心中都有数,虽然多少有些不满,但是也不会有太多的反感,更不会动不动就跳起来斥责什么二五仔云云,比如像是陈登,早年跟着陶谦,后来刘大耳来了,便投入大耳哥的怀抱,一转头又去抱着吕奉先的大腿,旋即看见曹阿瞒的身姿更妖娆,立刻抛下吕布拜倒在曹操的石榴裙下,真要说起来,比吕布还要多出一姓来……

    若是当时碧眼给力一点,能北上拿下合肥进兵中原,搞不好陈家就倒向了孙氏也说不准,但是不管上司是谁,陈家依旧屹立不倒,要不是陈登生鱼片吃多了,保不准就要和司马比一比谁更能耗了。

    跳槽么,后世上班工作的,有几个没跳过的?这叫做良禽择木而栖,是从老祖宗哪里就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不过需要好聚好散就是了,别再度落在了原先的上司手里。

    比如孟达同学,就悲催了。

    不过现在,不管是郑泰还是王邑,都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悲催的人生永远不会轮到自己头上来。

    郑泰对于领兵攻打陕津,并没有太多的压力,一方面是征西在陕津的兵马并不多,差不多就是一千的样子,这有什么可害怕的?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驻守陕津的张辽,现在的名声还不响亮,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威慑力量。

    在郑泰的计划当中,或许根本就不需要真正去举兵攻伐,只需要将兵卒摆在陕津守将的面前,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就足够了。

    征西将军不是已经死了么?眼见整个征西集团就要崩塌,还有几个傻子会一条道走到黑?刀枪摆在前面,然后给些甜头,基本上就可以完事大吉了。

    因此郑泰四平八稳,心有成竹的将营寨就立在了陕津之北,距离陕津张辽营寨不到十里的地方,当道而立,背靠山林小溪,虽然建了哨塔,但并没有挖什么壕沟陷阱之类的,因为郑泰认为这些根本就是白费工,根本不需要。尤其是在郑泰先礼后兵,派遣了几名兵卒前往了张辽营寨一趟,高调宣布了征西已亡,不要做无谓的抵抗的招抚政策之后。

    陕津弹丸之地,加上南去北上的通道被堵,走投无路之下,自己统帅而来的兵力又是张辽两三倍,郑泰的自我感觉,当然是稳操胜券轻松写意。

    果不其然,张辽派了人员来,表示说明日辰时投降。

    郑泰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