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诡三国-第9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斐潜随意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然后说道:“比如这个石头,我说它很珍贵,是天上神仙不小心掉下来的,单于你相信么?对吗,这不就结了么?有用的东西就是有用的,没有用的说的再好听也照样没有用,对不对,单于?”

    於夫罗下意识的点点头,似乎觉得还是有些不对,但是就是不清楚斐潜的话语当中究竟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斐潜微微笑着,看着於夫罗,心中想着,当我在大学里面拿的最佳辩手称号是虚的啊?什么是偷换概念知不知道?什么是断章取义知不知道?

    “白石羌走的是河西走廊那一条路,单于也可以去,但是单于这里也有一条路,是白石羌所没有的……”斐潜拿着手中的石头,随意在地上划了划,说道,“我的人回报说,从这里,沿着西面山脉穿过这片荒漠,然后还有几道山脉,也有些部落,甚至再穿过这些远方的山脉,就可以抵达一个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平原,无边无际都是草场的所在……”

    斐潜所画的,便是后世称之为草原丝绸之路的路线,也是东西方陆地连接的第二条丝绸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是指从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越过阴山燕山一带之后,沿着长城沿线,向西北穿越蒙古高原、中西亚北部,便可以直达地中海欧洲地区。

    与传统意义上的那一条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相比,草原丝路分布的领域更为广阔,只要有水草的地方,就有路可走,故草原丝绸之路的路线往往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改变,并非一成不变,当然行走的难度也更大,但问题是胡人天然就适应这种长时间的迁徙,做起来自然比汉人要适应的多。

    再说,汉代现阶段植被也没有破坏得那么眼中,荒漠之中的绿洲比起后世来要多得多,而后世晋商在更加苛刻的环境下依旧能够走得通,所以没有理由现阶段的匈奴人就走不了……

    斐潜看着於夫罗瞪大眼睛,似乎要将地上的路线牢牢的记忆下来一样,故意等了等,觉得差不多了才用脚随意擦了擦,将痕迹扫平,说道:“单于若是有意,一些长途旅行的装备和物资,我倒是可以先让人准备一些,就算是赊给单于的,按照成本价来算……兄弟归兄弟,生意归生意么……到时候单于找到了好东西,这些自然就成百上千的赚回来……就算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好东西,单于想想,当年你们是不是也积攒了许多皮子干肉什么的?那些西边部落,多少年没有商队过去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这么多年下来,要积攒下多少皮子了?想想看当年的时候,一个陶罐……一个铜釜……甚至一点茶砖……可以换多少东西?可以换多少皮子?单于再想想,如果说单于手中有这些部落想要的东西,他们还会选择和叛逃的大长老合作么?到时候说不定还有人就直接将你们叛逃的大长老的人头拿来换东西了……哈哈,反正大家都是兄弟,绝对不会在价格上让单于吃亏的……”

    随着斐潜描述,於夫罗眼睛也一点点亮了起来。

    没错啊,当年没有斐潜来开商贸的时候,匈奴人许多皮子都是眼睁睁的看着一点点发霉腐烂,然后成为一堆没人要的废物,而那些多年没有商队的部落,里面的皮子岂不是多得跟白捡一样?

    就像是征西将军斐潜说的一样,带一些汉人的器具,然后就算是没有找到什么特别的花花草草,但是就那些皮子来说,依旧可以算是一本万利!

    而且关键的是,说不定还可以聚集更多的部落,到时候……

    “好!就这么办!”於夫罗下了决心,答应了下来。这个事情,於夫罗觉得可以做!

    一时间,斐潜和於夫罗两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只不过在笑声当中,究竟潜藏了一些什么,谁能最终得利,谁能笑到最后,就不得而知了……

第1311章 立场() 
赵云在物理空间上距离斐潜很近,似乎只有不到三步的距离,但是赵云却感觉这三步的距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鸿沟,让他只能仰望,难以理解。

    赵云垂下目光,看着地面,他不相信神灵,甚至也怀疑祖宗,当年在逃难的路途上,赵云他就觉得自己已经被神灵或是祖宗抛弃了,如果神灵或是祖宗真的那么灵验,为什么一路之上有那么多的好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

    可是在匈奴人被神灵或是祖宗抛弃的时候,征西将军斐潜又为何给於夫罗指出一条路?让这些匈奴人自生自灭不是更好么?

    赵云不喜欢匈奴人。甚至可以说,赵云不喜欢任何的胡人,在他心中,或许和早期的公孙瓒的理念是一样的,只有死去的胡人才是好胡人,或许这也是赵云在历史上跟随了公孙瓒一段时间的原因。

    所以当赵云面对征西将军的做法的时候,赵云尝试着去理解,去参悟,但是似乎参悟不出什么东西来,匈奴缓过气来,不久等于是在华夏汉族身边埋个不定时的炸弹么?虽然赵云未必懂得什么叫做不定时炸弹,但是不妨碍赵云有这样的大概想法。

    “子龙,可有何事?”

    斐潜一转头,发现赵云略有所思的模样,不由得问了一句。

    在斐潜的眼里,赵云这个人很有意思,至今为止,赵云是所有将领里面把“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做得最好的一个。

    若是军营没有立寨,赵云一定是站在高处,若是冲锋陷阵,赵云也定然是位于前锋位置,让全军都能看得见,有赵云在,其实斐潜可以偷懒很多。

    在行军作战的军阵之中,赵云严于律人,同样也严于律己。换一句俗话来说,赵云就是认死理,倒不是说赵云这个人呆板,而是说赵云为人正直,毕竟能在蜀国权力倾轧那么厉害的环境下,还能到了多少还算是善终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赵云其实也不缺乏变通的手段。

    “……某近日读左传,有一事不明,还请主公解惑……”赵云沉默了片刻,拱手说道,“……昭公十二年,晋伐鲜虞。十三年,晋以上军侵鲜虞,大获。十五年,晋三伐鲜虞,以鼓子鸢归。二十二年,鼓子反,叛于鲜虞……”

    斐潜点了点头,说道:“子龙倒也记得精准,此乃晋国鲜虞之战也……”

    其实左传记载的时候,因为左老先生也没有特别备注一些什么,特别是要考究一些事情的时候,也多出了不少难题,就像是在历史上鲜虞和中山,位置基本上是重叠的,但是在左传当中却既出现了鲜虞字样,也出现了中山字样,说是一国,却又有分别,说是两国,地理位置又在一起……

    当然如果说地理上的中山国,是鲜虞这个名称的族人在掌控,那么多少也说的过去,但是问题是鲜虞又被左老先生称之为鼓人,所以这个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有些乱了。毕竟年代久远,也没有其他什么佐证来证明,因此鲜虞和中山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的一个谜团。

    赵云接着说道:“晋国取鼓子鸢,七年于晋,相安无事,然复叛于鲜虞……盖因穆子故,或因鸢故?”

    嗯,这个观点倒是有些意思。

    斐潜笑了笑,说道:“子龙之意,某如晋国,匈奴便是鲜虞了?”

    赵云看了看斐潜的面色,犹豫了一下,依旧拱手说道:“云不敢,直论事尔。穆子围城,不纳其献,待鼓食竭而取,不戮一人,诚为善举也,鼓人皆服之,然穆子亡故,鲜虞便叛,此为巧合乎……云于黑山之时,常闻幽北刘使君先年亲抚乌桓,多有善政,乌桓之人多感刘使君之诚信,遂无寇边之举,然朝廷召刘使君入朝,乌桓便复叛之……”

    “哈哈……”斐潜大笑,拍了拍赵云的胳膊,说道,“子龙如今精进不少!可喜可贺!如今也可以说是学以致用了……”

    “云,不敢。”赵云依旧如此说道。

    “不必如此。”斐潜摇了摇头说道,“子龙何必如此拘谨?”

    赵云默然。

    斐潜也没有在赵云的态度上纠缠太多,而是看着前方,忽然指着不远处的一个草丛说道:“子龙以为,吾等之辈,与蝼蚁何异?”

    草丛之下,有几个蚂蚁洞,几行蚂蚁进进出出,很显然下面大概率有一个蚂蚁窝。

    “蝼蚁如何能与人相比?”赵云有些诧异的说道。

    “如何不可?”斐潜笑着说道,“天地之下,万物皆为蝼蚁。”

    这个观念……赵云琢磨了一下,表示可以接受,毕竟一个人和天地比较起来,真的是太过于渺小了。

    “子龙,若是这一只新生的蝼蚁,初出洞口之时,可否感叹于天地之博大?”斐潜指了指蚂蚁洞口,正有无数的蚂蚁进进出出。

    赵云想了半天,然后摇了摇头,说道:“云不知。”

    “呵呵……”斐潜说道,“蝼蚁或许无法观天地,但是我们人可以……子龙之意,我亦明了,无非就是胡人多势利,少道义,纵然一时安稳,亦无一世平复,今日放过这一个於夫罗,明日恐多了个呼厨泉……是这个意思吧?”

    “主公英明。”赵云说道,“若是先前匈奴人众,逼迫太紧,恐生变故,然如今匈奴已颓,正值分化内迁之机也,散匈奴之人于阡陌之间,使之不可聚,更不用说还有主公教化之策,三代之后,便无匈奴矣……若是如此,便可一劳永逸,主公何不行之?”

    斐潜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子龙之策也是不错。我也正有想要将高奴须卜氏内迁至西河的计划……至于於夫罗这里么,我还想再放放……西域之路,若无胡人,子龙以为华夏之内,可有世家愿行之?如今天下,各地世家,无不追逐赋税,相争地利,殊不知天地之间,地之固有所产,天亦有所出,取地而忘天,岂不如蝼蚁一般,只知伏地而食?”

    “这……”赵云盯着地上忙忙碌碌爬来爬去的蚂蚁,一时之间竟然有些发呆起来。

    千古以来,华夏的农耕民族都和周边的游牧民族在做斗争,谈不上什么好坏,只是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便是不同。

    要说游牧民族都该死,也就是站在农耕民族的角度来说的,但是当下,斐潜发现,在这个阶段,其实是华夏民族对周边游牧民族的巨大优势期,也是在历史上唯一的一次。

    不管是北面的鲜卑,南面的百越,连炼铜技术都非常原始,更不用说炼铁,甚至炼钢了,材料上的优势碾压,华夏在秦汉交接的时候就完成了,而这些周边部落,需要走的路还非常的远……

    至少在接触古罗马之前,这些周边的游牧民族是接触不到比较完成成熟的冶金制铁工艺的。五胡乱华期间,才将大量的华夏民族的技术传播出去,否则缺乏冶金技术的游牧民族,至少要多拿着骨制弓箭上百年!

    在汉代之后的王朝,不论是唐,宋,明,其实都没有像汉代这样,有这么明显的科技优势。一汉顶五胡,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实如此。既然是这样,为何不在压制住周边民族的优势期的这个宝贵的时间内,将这个优势再进一步的扩大?

    斐潜的整个布局的大策略,其实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世家是不会自动自发的离开自家的土地的,打死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