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霸府-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由于庾翼转任南蛮校尉,自动解职西阳太守。西阳太守的职位则转给了大将樊峻。'注1'

    毛宝与樊峻率领精兵一万人镇守邾城,正是石闵此番南下所要拔除的目标。对于大赵天王石季龙而言,东线以淮水为界,而扬州之西,则要以大江为界。只有大江为两国所共有,才能达成事实上的默契。

    当初长沙郡公陶侃为荆州刺史时,正是放弃邾城的守卫,才换来与赵国的息兵止戈。陶侃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当前江左百废待兴,根本无力北伐,只能采取战略守势,来为朝廷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

    在与赵国的对峙中,大江已经是天险,少一个邾城于大局无碍。而邾城深入江北,对于江左来说,守卫邾城,至少需要派驻三万精兵才能够保全此地。若以此地为据点,随时可以北上洛阳。这无异于在赵国的头上悬挂了一把利剑。

    在没有实力北伐的时候,此举不过是自招凶祸。张伯辰暗自叹息,如今的江左,便是汉人的主要栖息地。若是江左被赵国攻破,汉人算是真正地亡国灭种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居然会有如此奇异的遭遇。

    庾亮除了派兵分守各地,还让长沙郡公陶侃之子、建威将军陶称改任南中郎将、江夏相,进入沔中,在武昌与魏兴之间游弋。

    当初张伯辰得知消息后,曾经想过,石闵为赵国北中郎将,陶称为中晋南中郎将,却不知二人会不会在战场中相遇。

    若是有一天二人兵戎相见,一定会很有意思。如今的他,身为赵国的振武都尉,被石闵从兵曹抽调五百人授予麾下,加上原本的猎击飞骑,将近六百人。

    也许是为了防止自己逃跑,石闵只拨付了这六百人二十匹战马。张伯辰暗自叹息,加入自己不摸清楚各地的状况,想要逃亡,又能逃到哪里去?

    哪怕逃亡江左,没有家世出身的他,难道就能保证活命吗?

    要知道如今长江沿线,被设置了一系列的侨郡,用来安置南下逃亡的晋人。这些流人,江左不能不接受,毕竟事关大义,若失去了正统性,司马氏的中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然而若是安置在其他各州,必定会与当地大族产生冲突。原本的利益受到冲击,又有谁会在意国难当头?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江左便在大江沿线设置侨州与侨郡,比如兖州原本在豫州与青州之间。晋明帝司马绍却于广陵设置南兖州,用来安置从兖州逃亡而来的流人。其它各州亦是类似的情况,若是出身大族还好,像他这般连出身也说不明白的人,前往江左注定卉沦为奴婢之流。

    侨本是寄寓,也就是暂时性地居住于这个地方。这些人失去了家园,无时无刻不想着打回中原。江左将他们安置在这里,便是最好的阻碍石**下的利器。

    张伯辰跟随石闵南下的途中,亦曾遇到过逃亡江南的大族被大军围剿屠戮。这是一条异常凶险的路,即便成功到达江左,也不过另一个悲惨命运的开始而已。

    雪下的越发的大了,高烈与李茂等人站在张伯辰的身后,目光中均有几丝担忧。事到如今,他们只有在赵军之中抱团取暖,才有可能活下去。

    而他们的主心骨,便是张伯辰。

    庾亮部署完毕,上书建康,只待朝廷答允,便会挥军北上。而石闵作为前锋到达沔北,也正在等待大赵天王石季龙的部署,只怕就在近日,主力部队便会陆续南下。

    张伯辰站在城头,看向邾城的方向。此番不比在辽西,他该如何取舍,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最大的利益?

    “将军,有急报!”段思勇手捧竹筒登上城头,这是突发狐雍刺探出来的情报。张伯辰拿在手中,轻轻地拔出木塞,将急报掏了出来,郑重地看了下去。

    “赵以太保夔安为大都督,率骑兵两万南下邾城,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牵褰髀室煌蛉斯ヂ跃Q铩!

    他将急报撕成数半,心中突然宁静非常,战争的发生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但是战争的结果,他自信必定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得以改变!

    龙湖注:1、毛宝出自荥阳毛氏,本朝太祖之先人。//天蚕土豆改编的3d浮空炫斗手游《全民大主宰》公测啦,想玩的书友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行下载安装 ( 手游开服大全 搜索 sykfdq 按住3秒即可复制 )

第三章 江左的应对(一)() 
“告诉秃发,重点监视桓宣动向,此人是个危险的对手。最新最快更新各郡形势复杂,我等从辽西而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切小心为上!”张伯辰皱着眉头,对着是段思勇说道。

    石季龙兵败大棘城,还能够抽调出如此兵力,实力明显比江左更胜一筹。赵国能够压制江左数十年,不是没有道理的。据他所知,当初若不是汉赵国主刘曜的牵制让石勒始终无法集中精力南下,江左早已经被石勒攻破。

    而在十年前,石勒与刘曜决战于洛阳。正是那个时候,晋明帝司马绍刚刚病逝,司马衍年幼继位,由国舅庾亮辅政。

    庾亮此人性格峻急,辅政之初即逼反历阳镇将苏峻与寿春镇将祖约,以至于都城建康竟然陷于二人之手,连皇帝司马衍与录尚书事王导也一并被俘。若不是荆州刺史陶侃联合温峤等人东下平叛,东晋早在十年前即已被灭。

    那祖约出身范阳祖氏,乃是豫州刺史祖逖之弟,祖逖死后代领其部众。其兄一生致力北伐,其人却先是叛乱,被陶侃击败后,最终投降了石勒,被石勒以不忠于主的名义斩杀,整个宗族也随之覆亡,让人不得不感叹命运的无常。

    从得到的情报来看,平北将军桓宣乃是江左为数不多的沙场宿将,当初晋元帝司马睿还是琅琊王的时候,曾经担任过左丞相,而桓宣彼时便是丞相府舍人,由此可知,这个人开始便是晋元帝的心腹,应该是一个独立于江左世家之外的保皇派。

    此人不但跟随司马睿于百废待兴中建立政权、协助祖逖北伐中原,还参与平定苏峻与祖约二人的叛乱,更是在石勒病重之际攻克襄阳固守至今。

    他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张伯辰此番跟随石闵而来,别无所求,只希望在这场战争中保存性命。当初在辽西,段辽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即便才识有限,也是尽己所能,以一己之力为段部寻求解决之道。最终虽然失败,也是形势使然,非战之罪。

    但是现在,面对着攻打江左,他却变得迟疑起来。赵国是羯胡异族,江南之地才是自己的同族之人,他即便无法前往投奔,也不能在此时助纣为虐。

    庾亮统筹力量北伐,而夔安的身份也并不低于他。作为“冀州八骑”之一,石勒死后,老练的夔安率先站在了石季龙的一边,带领百官劝进,先为守尚书令,又为太尉,成为百官之首。数年前石季龙从襄国迁都邺城,祭祖仪式便是夔安主持,如今作为征讨大都督率军南下,说实话,张伯辰并不看好庾亮能够取得胜利。

    除了夔安以外,还有石季龙的第三子、义阳公石鉴随同前来。在石季龙的十个儿子当中,七子石挺被当初起兵勤王的郭权所杀,长子石邃两年前被立为皇太子,也随即被杀。

    次子石宣在石邃被废后成为皇太子,而石鉴与老四乐平公石苞、老五秦公石韬、老六燕公石斌、老九彭城公石遵等六人亦是各有势力,彼此之间明争暗斗,已非一日。

    张伯辰在石闵军中的这段时间,便听闻当初石邃恐惧老二势力的增涨,想要暗中击杀石宣,并趁机废除父亲石季龙,最终被人告发,全家二百余口被诛杀殆尽,母后郑氏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废为东海太妃,连带着一母所生的彭城公石遵也受到排斥。

    天王后郑氏被废后,昭仪杜氏上位,其子石宣也因此成为皇太子。只是可惜石宣凭借自己作为老二的优势,亦时时刻刻恐惧五弟石韬。二人虽然同为杜氏所出,但这几年石季龙对石韬的偏爱明显在石宣之上。

    张伯辰亦不得不感叹,后世清宫剧中康熙诸子的“九龙夺嫡”也不并是什么稀罕事。从古到今,权力都是这个味儿,一旦沾染上了权力,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哪有例外?

    与自己比试箭术的辽东第一神射手慕容翰,不也是在权力斗争中被其弟慕容皝击败的么?

    他亦曾想起,当初在辽西,段辽授予自己振武将军的时候,建武将军段龛嫉妒的模样。段龛身为辽西公段辽的侄子,渤海公段兰的嫡子,在世子段乞特真愚鲁的情况下,极有可能接掌段部,成为新一代辽西的主人,地位根本不是张伯辰可比。

    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嫉妒张伯辰的风头,记恨他夺走了属于自己的荣光。自己一个外人尚且如此,也难怪石季龙几个儿子争的你死我活。

    张伯辰内心苦涩,还好江左的皇帝年幼,没有诸子夺位的烦恼。只是形式如此,建康城中的君臣又会如何应对呢?

    建康城,原名秣陵。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出使东吴,见此地地势奇特,便对孙权说: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是以孙权在武昌即位后,即迁都于此地,因其北临大江,兵出扬州即可攻略中原,取“建功立业”之意,命名为“建邺”。

    司马睿布局江东,为了避晋愍帝司马邺的讳,便改建邺为“建康”,又因在城西石头山筑有石头城,作为守卫建康的的军镇,是以时人多称建康为“石头城”。

    大殿之中,皇帝司马衍南面而坐,对着众臣道:“日前大舅上疏,言蜀甚弱而赵甚强,欲率大众十万移镇竟陵,派遣各军分布于大江、沔水沿岸,与襄阳互为犄角,作为伐赵的准备,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司马绍病逝后,被授予“明”的谥号。所谓“任贤致远曰明、独见先识曰明、远虑防微曰明”,晋明帝司马绍虽然仅仅在位三年,然而不但平定了王敦之乱,平衡了吴姓大族与侨姓大族的利益,更是给年仅五岁的儿子司马衍留下了一个可靠的班底。

    他临死之际,召太宰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kun)、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ye)、丹阳尹温峤共受遗命辅政。

    这些人中,司马羕作为西阳王,出身宗室;王导出身琅琊王氏,乃是当初建国主力;卞壸世代忠良,乃是司马绍的心腹;郗鉴出身高平郗氏,又经历永嘉之乱,从北地南迁,代表着南迁士族的利益;庾亮为皇帝之舅,代表着母族势力;陆晔出身吴郡陆氏,乃是东吴丞相陆逊侄孙,代表着吴姓大族在朝廷中的存在;而温峤,出身太原温氏,乃是司徒温羡之侄,其姨丈为当初的并州刺史刘琨,在辽西的刘群、崔悦、卢谌等人便是此人的表亲,可以说他与关东各大世家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是在这些人的辅佐之下,幼年继位的司马衍才能够在乱世之中有惊无险地做上十四年皇帝,比他的父祖加起来还要多。

    如今七人之中,司马羕、卞壸、陆晔与温峤均已去世,朝中以丞相王导、司空庾亮和太尉郗鉴为三公,庾亮镇守武昌,而王导与郗鉴则在朝辅政。

    王导见到司马衍将庾亮上疏交于群下商讨,嘴角不由浮起一丝似有似无的嘲讽。

    琅琊王氏自从族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