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玉兔东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句话说得潘照热泪滂沱直下。

“铁柱子,这朝廷中事如今不要再谈了……回头廷杖却赖你暗里打点关照才好……”

“来不及了……”

张铁柱苦笑道:“事情太快……眼前情形,大人也看见了,打人的事是东厂负责,那边虽有几个朋友……眼前不是说话的时候……”

黄明凑前道:“有话快说,时候到了。”

潘照看了一眼,站起来叹息道:“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回头如有不测,夫人那边……”

“这个小人晓的!”张铁柱道:“大人担待!”

昂首前视,便不再说话。

一行脚步声,踏进眼前,敢情是有人来了。廷杖

来者七人。

清一色滚红蓝缎子官衣,黑纱长帽,斜挎腰刀——是“东厂”锦衣卫士的穿戴打扮。

由一个隶属“内厂”的高瘦太监前头带领,直趋而前,一直来到面前站定。

“潘大人请吧!就别叫咱们费事了。”

两句话出口,往边上一站,这个太监勾了一下右手袖子:“带住——”

六名东厂卫士,一边三个往潘照身边一站。

“潘大人,”高瘦太监一脸轻浮地笑着道:“横竖就是这么回事,您是带过兵的,吓不着您,千岁爷可是来啦,请吧!您哪……”

潘照冷冷哼了一声,却把一双灼灼目光,向一旁的张铁柱打量一眼。

俱在不言中了。随即在一干锦衣校尉押解之下直趋而前。

再一次的校尉吆喝声,惊起了飞鸽满天……

不知什么时候,这片“午门”杀人的地方,竟然盘踞满了鸽子。在西方,鸽子被喻为“和平”的象征,到了东方,可就身价暴跌,充其量不过是有钱爷儿们桌子上的一道好菜而已。

眼前这群鸽子也忒下贱了,皇宫内院,哪里不能去?单单选了这片最血腥污秽的角落,盘桓不去,把和平与杀人联在一块儿,岂非天大的讽刺!

灰色的羽翼,翩跹上下,扇动起一天的迷离……

不期然,团团围住了潘照,纷纷坠落在他头上、肩上,刹那间人鸽混淆,几至不分。

“鸽鸟有情,其鸣唁吊!”

潘照陡地定下了脚步,一声长叹,由不住淌出了辛酸之泪。

“潘照听宣,接旨——”

上首中座,紫面金衣的那个人一声吆喝,字正腔圆。好嗓音,觑其穿彰,观其气势,不用说,这个人便是刘瑾了。

可不是当年职司“钟鼓”的那个小差使了,如今他的官位是“司礼太监”,总督十二团营,钦赐“九千岁”。在中央朝廷来说,实际上的权力,俨然已驾乎“大学士”、“尚书”之上,除皇帝之外,再无一人堪与颃颉,事实上,当今皇帝的一切所行,大半由他作主,朝旨代拟代批,大臣的任免,无不听其自主,皇帝本人这个位置,倒像是虚设的了。

虽是个自“宫”的太监,却生得人高马大,相貌不凡,可脸上少了那么一绺胡子,于大臣言,总似有欠官威,再者,嗓音也忒尖细了些。

但是这个人,眼前与潘照言,却绝对掌握有生杀予夺之权,那一声“接旨听宣”的吆喝,终使得生就铁骨的潘侍郎,为之屈膝下跪。

“兵部侍郎潘照,目无君上,屡次以下犯上,着令廷杖午门,剥本兼各职,削为庶民,钦此。”

娘儿们似的一声尖笑,刘瑾频频挑动着那一双过黑的长眉,一声咋呼:“谢恩吧,潘照!”

“万岁、万万岁!”

叩头待起的一霎,才知道双膝以下的一双小腿,已吃对方锦衣校尉手上木杖,结实压住,站不起来了。

“你……”

一挣未起,又跪了下来。

一顶二品乌纱翅帽,早在当廷摘离,锦袍玉带又何能幸免?不容招呼,即为眼前校尉强剥了去。

当头的刘瑾,瞧着过瘾,贼忒忒地竟笑了起来:“潘镜心(潘照号),咱们也算是老朋友了,你却一直跟咱家过不去,今天开罪了皇上,落得如此地步,却又怨谁?生死由命,你也就认了命吧!”

说到这里,面色一沉,转向身旁提督“东厂”的马永成,冷冷一笑:“时候差不多了,就别耽搁了,完了事儿,我还要回去交旨呢!”

“晚不了!”

说着话,这个“锦衣卫”东厂提督,忽地站了起来一一一副瘦小干枯的个头,三角眼,尖下巴壳。那副长相,可真是毫不起眼,认识他的人,却都知道,这个太监较刘瑾更是心黑手辣,人犯落在了他的手里,十九无活,因此得了“马剥皮”这个外号。

素日早朝,班位并列,潘照与他,颇不陌生,却因为不齿其为人,一直不曾招呼,今日落在了他的手里,也就没有什么好说,认了命吧!

潘侍郎一双眸子,缓缓由二人身上转过,真个是什么话也不必说,冷冷一笑垂下头来。

马永成夜猫子似的一声吆喝:“传刑!”

说时,即与刘瑾离座而起,转向“西墀”那一裸老槐树下。

那里列着两张坐椅,正是他二人惯常观刑的坐处。

马永成那一声“夜猫子”似的吆喝,激发起众校尉声动天地的“廷威”附和,便是铁打的汉子,这一霎也为之股栗,心也碎了。

喝声未完,四名锦衣校尉,如狼似虎地已扑身而前,把一个黑布口袋,不容分说,倏的向潘照当头罩落,即行动手,把他凌空架了起来。

先时押赴潘照来的那个高瘦太监,忽地闪身而出,高叱一声:“兜!”

这一叱,有分教!

即听得“辟啪!”一响,抖出了锦缎一方。

潘侍郎“牲口”似的架落其上,即由六名锦衣校卫,分持四方,把他凌空“兜”起。

那一面吩咐下来,“杖四十!”

高瘦太监又是一声吆喝:“搁棍!”

众声附和里,一人持枣木“鸭嘴杖”,紧紧压在潘照股上。

却有个传话的人,跑向高瘦太监前,小声嘀咕了几句,后者那一张青皮寡肉的脸上,一霎间更见阴沉,冷笑一声,厉声喝叱道:“打四十!”

众声附和:“打四十!”声动天地,响遏行云。

高瘦太监又叱:“用心打,五棍一换人!”

这番交代,自有特别含意。当凡“用心打”或“五棍换人”二者任出一言,犯入便无活理,更何况两者并宣?潘侍郎此命休矣!

四十廷杖,换了八个人。

真个是棍棍见血——轮到第六个人打时,潘侍郎那里已没有了声音。八人杖毕,不用说,早已是血人一个。

瘦子太监走过去看看,一片血肉模糊。棍杖所及,连带着腰胯遭殃,犯人的一根脊椎亦为之生生折碎,焉能还有活理?

试试口鼻,已是没有出息。

“哧!”打鼻孔里出了股子斜气儿。

“死啦!”

那意思不像是死了个当朝大臣,或者是一个人,倒像是死了一只狗、一只猫。

那边上还等着他的回话呢!

瘦子太监缓缓地转过身子,喜孜孜地移动着脚步。

说是“报丧”其实是“报喜”。最起码朝廷里又少了一个专门作对,看着就讨厌的人,岂不皆大欢喜?

寒嗖嗖地起了一阵子风。

不期然灰羽翻飞,又看见众鸽的翩跹、云集……有女怀春

李老大人亲来发葬,留下了两千银子。

临走的时候,洒落了两行老泪,一面亲手挽起跪在地上的潘夫人和她女儿潘洁。

目睹着这一双寡母孤女,老大人不免触动伤怀,再一次涌出了热泪。

“伤心的事总算完了——入土为安,你们也都尽了心,他如地下有知,也该闭上了眼睛……”

“老大人……”

女人总是女人,事到临头,便似只有哭之一途——倒是她女儿“洁”姑娘,看起来还算镇定,轻轻地推着母亲,唤了一声“娘”,亲自上前,移过来一张椅子。

老大人摇着手:“姑娘,你就别张罗我了!”

早就听人说起,潘照有个姑娘,年方十六,出落得异常标致,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自幼就许配了人家。

那个未过门的亲家洪大略,也赫赫有名,目前官居山西巡抚,兼着“太原镇”的总兵,与潘照过去是同科的进士,又是结拜兄弟,最是要好,这一段佳话,也就不胫而走,传遍仕林。

李老相阁老早就听说了,不免向着眼前的故人之女,特意打量了几眼。

白哲、秀丽,确是个美人胚子,只是个头儿似乎偏高了些,虽有一身重孝,却不掩玉洁冰清。

潘照有女如此,虽是无后,原也差堪告慰了,只是碰着了眼前这般光景,夫复何言!

打量着对方母女,既是故人身后,有几句肺腑之言,却是不能不说了。

灵堂里冷冷清清,素联高飘,除了丧家的几个下人,倒是没有外人。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再没有比官场更势利现实的了。

比较起来,李东阳李老相阁的不畏权势、雪中送炭,诚属难能可贵,可他的支援与同情,却贫瘠得可怜,不过只限于几句临别赠语而已。

“我劝老弟妹稍稍安顿一下,这就带着姑娘走吧……”

“走?”

未亡人一脸的迷惘,竟似还不曾想到了这一招儿。

“不能在这里再住下去了……”

他的跟班听差扶着他暂时在椅子上坐下来。

“老大人的意思……”

“别等着过七期了,走吧,到山西去。”

潘夫人这才忽然明白过来。

这件事她岂能会没有想过?只是眼前琐事忙昏了头,总是定不下心好好想过。老大人这么一提,她才恍然似有所悟。

“越早走越好,到了山西,见着了洪大人,就好了……你们的交情,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一听去山西,洁姑娘可就悄悄地垂下了头。

潘夫人擦了一下眼角的泪,讷讷道:“原说是明年春上……谁又会知道碰见了这种事……”

说着她可就又淌下了眼泪。

老大人双手拄着紫藤木的龙头拐杖,所谓的“八十杖于朝”,虽说如今还早了几年,却是承惠先帝的遗嘱,这根“龙杖”是他七十大寿时,先帝赐赠,他老人家自受杖日起,便老实不客气地持之上朝了。

“事非寻常,洪大人理当照顾……这件事还不便张扬,要快。身边还有什么得力的人没有?”

话方出口,老大人也就自知失言。

潘侍郎就算廷杖不死,廷谕已是削为平民,哪里还能有昔日排场?

“回头我派两个人过来,护送你们,一两天之内,收拾收拾,这就走吧!”

“老大人的恩典……我们母女也……只有拜受……”

潘夫人眼睛一红,拉过女儿,正要下跪,老大人却伸出胳膊挡了驾。

接着他在那个跟班的搀扶之下,抖颤颤地站了起来,这就要走了。

为免招摇,老大人的八抬大轿穿门直入,除了四个便服侍卫之外,一班仪仗全然免除。

上轿子的时候,老大人拄着他的“龙头”拐仗道:

“等着我差来的两个人……很可靠的两个人……”

他说:“这件事,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要不然你们就走不了啦。”

潘夫人一面收拾着东西,把潘侍郎生前最喜爱的一口传家古剑由墙上摘下来,转手交给女儿潘洁。

洁姑娘接过来,用布掸着上面的灰,不禁有些发呆。

她想起了父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我家只有这个女儿,这口名剑又要来何用?”

又说:“留着吧,留着作为将来女儿出嫁时候的嫁妆!”

这些话当年听来只是好玩,有些害羞……这一刹那回想起来,却似有千钧巨力,紧紧压置心头。

潘夫人似乎发觉到了,瞧着她,微微一笑,有些苦涩的意味,说:“那孩子今年总有二十了吧,不知道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