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时代1900-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振威军三十万人,朝廷养不起。却丢得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呐!

    撤湘裁淮,才是贝勒爷的软肋所在!”

    作为官场争斗的幕僚,顾其行是够格的,作为权臣的幕僚。顾其行不够格,他不知道权柄在何处,在这一点上,桂顺比顾其行看的明白,振威军才是桂顺的权柄所在。其他的东西都是虚的。

    三十万人的振威军,莫说一日一两银子的军饷,就是按照如今一月五两银子管吃住的标准,三十万人一个月的消耗也在二百万两银子以上,一年就是两千四百万,这样的军费朝廷承受不起,与其养着振威军不如早日裁撤掉,湘军、淮军都是经历过这事儿的,这事儿也是定局,没什么可商量的。

    裁撤之后能保留一两万。至多两三万,这就是李大成要留一两万旗人的缘故,这支兵力才是桂顺的班底,其他的都要裁撤掉的,将来裁撤振威军也是很大的一桩麻烦,如何裁撤都是桂顺的差事,朝廷不会去得罪振威军的兵将,有些麻烦必须在老娘们没有回来之前解决。

    “二爷,其行短视了。”

    听了李大成的解释,顾其行也是额头冒汗。这事儿委实是短视了,现在不动,将来就要动乱,振威军终是以壮丁为主的军队。一旦变乱,麻烦就是桂顺这个贝勒爷的,处理不好振威军的事务,桂贝勒能安稳才叫怪事呢!

    “记住喽!军乃权之依仗,无军则无权!

    难民粮食逐日递减,将李二神将遗骸。装入铁棺之中,置于通州八国联军阵前,有些事儿咱们也要看看风色的。”

    变乱之时,谁手里握着枪杆子谁就有话语权,没有枪杆子维护的权力,那都是镜花水月,上下只是别人一句话的事儿,给顾其行灌输了这个念头之后,李大成也斟酌了一下行事的法度,京师不是津门,谁也不可能一言九鼎,哪怕是那老娘们。

    难民太多,洋鬼子的态度不明,慢慢试探一下,看看各方反应才是正理,这也是李大成不愿意从政的原因之一,做事畏手畏脚太过娘气了。

    “二爷,难民口粮,以谣言为妙!

    抬棺寻衅,只怕不妥呐!”

    李大成有了主意,顾其行补充就很容易了,难民之事属于国事,办好办差都无所谓,这事儿怎么办都是好办的,可寻衅于八国联军,这事儿不好办,一旦玩砸了,就得开战呐!

    “不妥?有何不妥之处?

    知会李大憨,让他选悍勇之人,着日俄军服,抬棺寻衅,老子倒要看看那些洋鬼子的底限在哪?”

    打又不打,退又不退,对洋鬼子来说是折磨,但对京师的折磨更甚!

    洋鬼子有的是轮船,从南方甚至国外调来粮食轻而易举,京师就不成了,东三省战乱,蒙古还要内地接济粮食,甘陕一带路途遥远,陆路运粮,损耗太大、费用太高、耗时太久,靠不起的是京师百姓,是振威军,谁他妈知道,这是不是八国联军的计策呢?

    若是要打,振威军精锐着日俄军服,这两国自然不会犹豫,直接就会开打;若是不打,即便振威军向联军营地开枪放炮,他们也会隐忍的,试探,主要还是试探日俄的态度,其余各国,即便要打,也不会在一时三刻之间开战。

    沙俄出兵东三省,应该不会继续在京津一带开打,现在吃下东三省,对他们来说更重要;英国人不会支持开打,这关乎他们的在华利益;其他的国家无所谓;唯一让李大成忌惮就是小日本了。

    津沽一战,吃亏最多的就是小日本,不服输,就得上阵死磕,攻守双方的火力差不许多,振威军这边虽说准头差了一些,但占了守势,津沽一战之中,撂下人命最多的就是小日本了,三五万之数,怕是得有。

    中日开战,李大成是不怕的,怕就怕现在津门的小鬼子玩狠的,不要命的打京师,那样一来,战争的脚步就要继续下去了,耗死小日本是时间问题不假,但现在的大清能不能耗死人家还是两说呢!

    前军打京师,后军由海路增援,这样的战争,大清是承受不住的,只要暂时止住了兵锋,以后小鬼子想打就难了。

    天津是个要冲,列国洋鬼子不会纵容小日本胡来,东三省?小日本想去,但老毛子不许呐!南方?那小日本就是找抽了,英国人不会坐视。

    要打就只能在山东打了,但山东还有德国鬼子,人家现在也不是吃素的,小鬼子敢不敢打还两说呢!

    战争总要有其目的性,打津门、南方、山东,小日本屁都得不到,不若跟老毛子抢东三省,这才是利益所在呐!

    资源、土地、利益,小日本想要的全在东三省,所以才有日俄战争,现在打不打,就看小日本理不理智了。

    津沽一仗死伤三十余万,困在京师还得跟诸洋鬼子耍心眼儿,李大成也很郁闷,这糟心的朝廷,这糟心的国家呐!(。)

第一百五十五章 铁棺寻衅(下)() 
散播谣言这事儿,顾其行在津门做了不少,在京师再做也是熟门熟路,谣言散播也是有利益归属的,顾其行出头做事儿,自然是为了振威军跟桂贝勒。

    近百万人聚在京城周边,谣言传播的速度快的不得了,李大成跟顾其行谈完了一个时辰,京师要断粮的谣言,已经传的有鼻子有眼了。

    矛头自然不能指向朝廷,只能指向堵在通州的洋鬼子了,洋鬼子断了粮道,京师存粮不多,振威军要出城跟洋鬼子死磕的消息,混杂在谣言之中,不到夜里,原本过得悠哉哉的津沽难民们坐不住了。

    他们不怕京师不放粮,这么多人呆在京师周边,总有办法让朝廷放粮的,但就怕京师无粮,没有粮食,谁会管他们的死活呢?各处求证之后,消息自然是确切的,振威军那边的消息尤为果决,为求生路,抬棺死战!

    京师赈济灾民的粮食,本就是清汤寡水的,再来上这么一个谣言,四九城内外的局势,就分外紧张了。

    有了李大成的命令,李二神将的铁棺,自然也很快被铸造好了,粗糙的兽面铁棺,远远望去煞有介事,一米宽三米长的铁棺,重量也很是离谱,足足五千斤重!

    现在的振威军除了桂顺,谁也管不着,第二天一早,三千振威军簇拥着巨大铁棺奔赴通州的时候,李鸿章懵了,京城的一众留守官员也懵了,这刚刚开始的和谈,就这么完了?

    没有去截停振威军的队伍,李鸿章带着随扈,急匆匆的找到了桂顺,要求见桂顺家里的李二爷,桂顺这边也是不知情的,带着李鸿章的人马到了自己家门,他是能回家,可李鸿章的车驾就被挡在了门外。

    “李二神将已死。贝勒府查无李二神将此人!”

    顾其行冷漠的回禀,差点气歪了李鸿章的鼻子,那李二神将的原话他还记的清楚呢!

    ‘当时不死,现在就不会死。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死!’

    这货假死脱身也就罢了,在这个时候,搅乱京城大势就不为人子了,一旦开战,这大清朝廷拿着什么胜呢!

    “老夫要见你们家李二爷。速速通禀,不然老夫就要闯进去了!”

    颤巍巍下了马车,李鸿章也不想跟贝勒府的李二爷耍什么心眼儿了,现在这局势耍不得了!

    “我家二爷说了,李二神将已死,您见个鬼啊!”

    当着李鸿章的面说出这话,顾其行也觉得特提气,这大清上下谁他妈敢这么跟李中堂说话呐!

    “我他妈……唉……

    你家二爷还说什么了?”

    拄着西洋文明棍的李鸿章,差点一棍子抽到顾其行头上,不待这么糊弄人的。‘我家二爷说了,李二神将已死。’,他家二爷不就是李二神将吗?这么推脱,气死人呐!

    “我家二爷说了,铁棺寻衅,于和谈并无坏处,洋鬼子要打,谈也谈不出个结果,洋鬼子不想打,你怎么撩拨他也不会打。

    若是不打。京师的灾民就是咱们的死穴,留着他们吃死咱们,喝死咱们吗?

    蒙古地大、东三省有难,正好让灾民过去混些吃喝。几十万难民要经张家口入蒙、山海关入关,还得让洋鬼子点头的!”

    听完顾其行说的,拄着文明棍的李鸿章在贝勒府门前愣了好一会儿,才讪讪的离开,这以后的大清可有的乱了,自己听的明白也看的明白。就是无计可施,在布局一事上,自己真是不如李二神将那死鬼。

    几十万难民要入蒙、入关,这话糊弄旁人还成,糊弄不了他李鸿章,如寻衅一事洋鬼子没有下文,只怕入蒙、入关的不是几十万难民而是几十万振威军吧?

    早在两广之时,李鸿章就不看好京津一战,这次只怕又是一个明园烈火呐!可谁曾想,桂顺这厮弄了一个李二神将横空出世,在津沽一带,打的诸洋鬼子哭爹喊娘。

    津沽一战,振威军连同津沽百姓死伤三十余万,诸洋鬼子也没得好,从谈判桌上听来的伤亡数量,已至七万之数,这样的胜仗,是大清从未有过的,端的是提气。

    几十万血火里爬出来的恶鬼,奔赴蒙古、东三省,老毛子要有难了,李鸿章是打过太平军、剿过捻子的,他深知大规模匪患对于一国的伤害有多重,几十万悍匪,足以动摇一国根基,有李二神将谋划,老毛子不仅是有难了,这遭的变乱,很可能会是丧国之乱呐!

    “哈!哈!哈!”

    回到贤良寺的李鸿章,在随扈怪异的眼神之中,仰天怪笑三声,拄着文明棍,施施然去歇着了,一代人做一代事儿,或许这也是出路所在呢!

    人生七十古来稀,他还能活几年,与李二神将这样的凶恶之人死磕,他是没那个心气儿了,这李二神将出手太过恶毒,动辄灭人满门阖族,谁不忌惮?

    狠人不缠,且看他的谋划如何吧……

    李二先生服不服,李大成不管,他要看的是通州的八国联军大营,那里才是关键,李鸿章的态度,不算什么。

    任谁看到同胞袍泽,被杀了之后扒了衣服,心情都好不了,三千振威军悍卒,穿着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日俄军服,在通州联军大营之外为振威军主帅李二神将架设灵堂时,联军大营立马炸了锅。

    距离当然是有一段的,但八国联军想看,自然会看的到,这样的挑衅日俄受不了,但联军不是日俄说了算的,如今的联军德国人是主帅,英法美辅佐,日俄派来的人数虽多,但在联军之中的话语权,实在是有限。

    沙俄,在欧洲也不怎么受待见,更何况在远东与英国人的利益有冲突,无论英法,都不会让沙俄主导联军;小日本,明治之前不过一殖民地而已,更没有话语权。

    李大成用出的无赖招数,明显是要挑起战争,这个时候。你的招数越是明确,敌人越是谨慎,通州的八国联军就是这样。

    振威军上下只是穿着日俄的军服,在那布置灵堂。远远望去军容齐整,还真有些精锐陆军的模样,八国联军不开打,他们自然也不会开打。

    京城这边,振威军不戒严。自然也是畅通无阻的,和谈已经开始,义和团跑的跑、散的散,自然也没人会去跟使馆区较劲,消息很快从通州传到京城,再由京城传回通州。

    百余万人即将断粮,振威军的主帅不治而亡,这两样混杂在一起,就生出了一股狂乱的味道,谈判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