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时代1900-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娘们跑了,军机首辅荣禄在山西,王勇钦的河督衙门,也就成了山神庙,大事小情自个儿说了算,去不去巡河自然是王勇钦一句话的事儿,有了李大成的命令,第二天一早,一支四十多辆马车、三百多人组成的队伍,就踏着没足的积雪,奔津门方向而去。

    雪地行军很慢,化作王勇钦督标的李大成,出发的前几天也不怎么管事儿,多半时候都躲在马车里静养。

    一行人马慢慢悠悠走到津门,因为鼠疫的缘故,王勇钦对李二爷要看看海河之事,一百个不赞成,这支队伍里,李二爷是唯一一个折不起的人,再者李二爷身上有伤,临走的时候,桂顺千叮咛万嘱咐,两件事儿王勇钦是绝对不能听李二爷的,第一就是不能去津沽一带,第二不能赶路,必须要慢慢行军。

    得了桂贝勒的提点,王勇钦自然死活不愿意去津沽的,李大成无奈,只能让王勇钦安排人马,沿着北运河前行,津门一带的运河,因为北洋的缘故,状况尚算不错,只是河道窄了一些,一边走一边查看北运河的大致情况,王勇钦跟周帧那边也得出了结论,若是拓宽加深,海河水域,足以供应直隶段运河的蓄水,绕来绕去,山东的黄河段,还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过了津门刚进静海境内,王勇钦的河督人马,就被北洋新军给拦住了,说是因为防疫的缘故,王勇钦的督标人马,需要在静海呆上几天的时间。

    听了前面报回这样的消息,李大成笑了笑,好嘛!老袁在静海短道,这是要拉关系啊!

    老袁也是个八面玲珑的货,这借口找的好,短了河督的道大涨了脸面不说,在静海还能结交一下未来的河督大人,即便与桂顺攀扯不上关系,老袁也能跟王勇钦拉上一定的关系。

    在老袁眼里,山东或许从来也不是他的地盘,京畿咽喉津门才是,无论是在山东还是在直隶,王勇钦这个河督,老袁总是跨不过去的,交好王勇钦,于老袁也有莫大的好处啊!(。)

第一百九十六章 老袁短道(下)() 
“二爷,咱们如何处置?”

    被北洋新军短了道,王勇钦的脸上也有些尴尬,离京的时候,李二爷刚对他说过在外要有些威仪的,岂料,这刚出了京畿地盘,就被袁世凯的北洋军打了脸,河督的威仪何在?

    “呆在静海的老袁要攀扯关系,由得他去就好,无非修河之事,无论是山东还是直隶,咱们都要仰仗的。”

    李大成也在揣摩着该不该见一见老袁,他想在山东扎根,老袁这一关也是必须要迈过去的,现在老袁还挂着山东巡抚的差事,他要是铁了心跟自己作难,山东的事情也不好办。

    “二爷的意思,袁世凯会是直隶总督?”

    “差不多吧?李中堂近期卧病,山西的荣中堂还挂着军机首辅的大任走不开,袁世凯,朝廷怕是不用不成的!

    再者,这袁世凯也是长袖善舞之辈,他与李中堂、荣中堂都有些交情,到了时候,两人说不定都会推他一把的。”

    “那属下该是亲近呢?还是疏离?”

    “大局未定,贝勒爷做事儿不能太过跋扈,若即若离就好,等他爬上了直隶总督的位子,再攀扯交情也不迟!”

    如今的王勇钦,算是桂顺一系扛旗子的,王勇钦的态度就是桂顺的态度,在结交大员之上,这段时间桂顺一系是需要特别谨慎的,无论可不可交,这段时间都不能过从太密,交往太频繁了,老娘们难免忌惮的。

    “那咱们就推了北洋军的请托?”

    “糊涂,你不是一向圆滑吗?北洋新军扎在静海,是为了防疫,这是皇差,岂是你一个河督说推就能推的?

    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个时候循规蹈矩不是坏事儿!”

    王勇钦问的有些多了,这些事儿,他自个儿就能处理妥当。李大成懒得跟他玩这些东西,双眼一眯,他也就不再搭理王勇钦了。

    李大成心里有别的想法,王勇钦再说也是个从一品的河督。在职衔上比老袁只高不低,而且如今王勇钦的地位也不稳,属于极端的争议人物,这河督的位子,王勇钦坐不坐得稳还两说呢?拉关系。这个时候未免早了一些。

    除了拉关系之外,老袁还能做什么呢?谋算自己这个李二神将,倒是极有可能的!

    老袁会危及自己的安全吗?之前可能会,但走到了静海就不会了,他没那个胆子,即便有那个胆子,不用火炮,他也没那个本事。

    对于自身的安全,李大成也是做了防范的,四十多辆马车之中。有两辆之中装着两挺马克沁,老袁想在静海留下自己,不吐口老血不成!而且能不能留下,还得两说着。

    心里有底儿,李大成也不慌乱,坐在马车之中,慢悠悠的就跟着北洋新军到了静海城外的营地,一路上北洋新军,对河督人马的态度,也能让李大成看出一些端倪。这么客气,怕是拉关系为主吧?

    到了地方,马车一顿停了下来,李大成掀起车帘看了看。一个矮胖子带着一群人正等在营门处呢!

    “勇钦,等你的,下去瞧瞧呗!”

    “二爷,您……”

    “看看再说!”

    现在李大成也不能确定老袁是不是等的是自己,这只是他的猜测而已,或许自己想差了也说不定。

    世道难测。李大成觉得京师的李鸿章应该是把他给卖了,自己离开京师的消息,也就李鸿章那边可以准确的获悉,利益纠葛之中,老李的站位也是飘忽不定的。

    老袁等王勇钦,里面有太多的东西说不过去,从门帘之中,窥视着正在与王勇钦说笑的矮胖子,看他手舞足蹈仰天大笑的模样,还真是有些长袖善舞的样子。

    老袁的军队扎在静海城外,王勇钦是不能在城外扎营的,寒暄了片刻之后,老袁那边没有更进一步的行动,只是安排人将河督的车驾护送进了静海县城的一处大宅院,这片宅子的范围不小,可以轻易的容纳下王勇钦三百多人的队伍。

    按说,王勇钦的督标也不能全数进城的,但现在这个时候,大清上下也没有什么秩序可言,袁世凯为了弥补截下河督车驾的小过失,顺水推舟,就让王勇钦的整个督标,驻进了静海县城。

    安排好了院落之后,王勇钦带着忐忑来到了李大成暂住的小院,在城外与袁世凯的短暂交流之中,圆滑的王勇钦也看出了端倪,袁世凯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二爷,您的行踪,怕是已经被袁世凯侦知了。”

    “话不要说得那么难听,什么叫做侦知了,弄得老子跟土匪一般!

    知道就知道吧?我猜袁世凯刚刚说了,今夜要来拜会的话吧?”

    “二爷英明!”

    “成了!别说这些了,袁世凯若来,引他来就好。

    这几日看了北运河的情况,你那边也该有些思路了吧?

    山东那边虽说还没看到具体情况,但大致的情况,你应该是清楚的吧?

    此次出行,巡河是正事儿,尽快弄出一份修缮运河的章程,让我看一下。

    修缮运河,事关重大,弄不好太后回銮,就要走运河,你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去保证运河航道的畅通,即便真的淤塞了,太后要走,运河也必须是畅通无阻的!

    津沽海路也要尽快接续,漕粮的运输是重中之重,让人在北塘一带,建几处简易的海运码头,海路漕粮要尽快办好。

    轮船不能靠岸,就召集津沽一带的小船,在海陆之间转运,太后回銮之事第一,漕粮第二!”

    修缮运河之事,老娘们还他妈是关键,这老娘们不死,许多事儿都很难办,但为了维持现在岌岌可危的大清局势,为自己前期打基础争取一定的时间,老娘们还不能死。

    见王勇钦有些以自己为中心,李大成便提点了他一下,巡河才是正事,运河开通。对山东而言意义非凡,对未来的发展意义绝大,运河的事儿是不能出差池的。

    打发走了王勇钦,李大成披上宛如、孙家丫头给弄的熊皮大氅。在小院里转了几圈,闲的无聊,他便去了王五等人的院落。

    到了王五的院子之后,跟在他身后的钱老八,在小院里找到一棵老树又开始了基本功的磨练。

    “大成来了。伤势没什么反复吧?”

    “还不错!有费先生悉心调养,身子一日强似一日,费先生认为再有一月左右,伤势应当可以痊愈。”

    “年轻人就是好啊!当时看到你的伤情,五哥的心都凉了,这才几个月的功夫,眼见着大好了,不错!真是不错!”

    “全赖先生们手段高妙,作为回报,医府之事。我也得尽力啊!”

    李大成与王五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不大的时候,收拾妥当的孙禄堂与爱绅、王茂斋,也来了王五的院子。

    见到钱老八,有过一次切磋的孙禄堂上前打了个招呼,结果被钱老八自然而然的无视了,钱老八练功的时候,除非是李大成招呼,不然这位爷是不搭理别人的。

    “禄堂你别搭理他,这个时候他不认人!”

    “二爷。钱先生终日这般苦练吗?”

    “是啊!昼夜不辍!”

    “果真是宝剑锋从磨砺出啊!”

    “这苦练也要分人的,一般人不可能像他这般的,即便是他,终日苦练身上也多少有些痼疾的。经过几个月的调养,稍好了一些,但有些毛病,还得长时间的调养,习武不易啊!

    正巧,江苏的费先生在。你们几个也抽空,让费先生把把脉,苦练也要张弛有度的。”

    几个人几句话,也道出了习武的不易,停停歇歇三五年,也就只能学会个套路、架势而已,真正要出功夫,三五年时间日夜不辍的苦练,也只能算是勉勉强强,真正要出好功夫,十几年日夜不辍也寻常。

    现在的武林名家,多半是像王五、程廷华等人差不多,专门习练拳脚的,要么有钱有闲、要么以拳为业,舍此之外,多半都是花架子,即便如此这些有钱有闲、以拳为业的人,还有小半也是花架子的,真正要生死搏杀,十个不抵一个的。

    “张弛有度!二爷这话说的好啊!

    当年太师爷教导班候、健候两位师爷的时候,如同填鸭一般,也是如钱先生一样日夜不辍,班候师爷数欲逃亡,健候师爷曾想过自戕,诸般苦楚之中,这才有了班候师爷无敌之名,习武何其难也!”

    要跟桂顺拉关系的爱绅,这话说的两面讨好,想要张弛有度,只怕比日夜不辍更难。

    “这话却是道出了功夫发展的前路,日夜不辍,多半人是受不了的,张弛有度,弄不好就是荒废了年月,那如何才能练得一身好功夫呢?

    拉长苦练的时间,将三五年拉长到十年之上,这样就能两厢兼顾了,可这样一来,花费就大了太多。

    人人都有家口,日夜苦练,家口的花销怎么办?

    想要促成这个,必须有个大财主支持,而我正是这个有心的大财主,所以,各门各派想要传承有序,携手并进、共襄盛举才是关键。”

    赞许的点了点头,李大成接过了爱绅的话头,张弛有度与习武,还是多少有些相冲的,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只能建一所专门的武校,不仅要免除学费还得给学生发工资,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功夫凋零的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