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时代1900-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了不少快速治疗战伤以及止血的法门。

    据李二爷说,这都是西医的法门,但在费绳甫看来,中医也提到过这些东西,只是说的没有李二爷这么直白而已。

    一边给李二爷做着早课后的推拿,费绳甫一边从李二爷的口中,套取一些对他有用的东西。

    “哈哈……那可是,不过费先生的推拿之术,也是一绝啊!有了费先生的推拿,我才能坚持下这早中晚三课啊!若没有费先生的妙手,一天也就一课而已!

    费先生,今天教你一个杀人的法子,摸摸喉结两端,那里有两个黄豆粒大小的突起,按压两三息时间就有可能致人死命,对许多人而言两三息就足以致死了。

    但这也不绝对,像咱们这些习武之人,身体素质强了一些,按压这里的时间过短,很可能只会昏迷而已,若是能按压半柱香的时间,什么人也没活路的,力度一定要大!

    费先生,这个可不能在自个儿身上试,一旦出了问题,心肺复苏也救不活的,若是有机会,可以在死囚身上试一试。”

    慢慢同化着费绳甫让他向中西医结合迈进,李大成也在赞叹费绳甫的推拿手段,两个时辰的早课之后,再让费绳甫来上半个时辰的推拿,一身的疲劳尽去,若是没有费绳甫的推拿之术,后边一个时辰的午课、一个时辰的晚课都做不了的,来了艾山唐王殿不过半月的功夫,李大成觉得比一两个月的特训效果都好得多。

    “好!有机会我试一下,西医还真是有些独到之处的。

    二爷,茂斋先生来了。”

    点了点头,见了门外的王茂斋,费绳甫出言提醒了李大成一下,对于王茂斋,费绳甫是极度推崇的,论武力,王茂斋可能不如李书文、钱老八等人,但论武德,王茂斋无疑是李大成身边的第一人。

    “哦……茂斋,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铜护拳的事儿不着急,这些琐事儿,来送账册消息的时候顺道办了就成!”

    回头看了一眼手捧木盒的王茂斋,这位也是,就因为杨班侯一句话,对自己这个小年轻,就跟对待长辈一样,很是让人无奈。

    “二爷,这是您要的铜护拳,还有一事……”

    皱着眉头犹豫了一下,王茂斋也不知道该怎么按着五爷说的斟酌一下措辞,这事儿怎么说都是一样的啊!

    “出什么事儿了?”

    王茂斋不仅厚道,而且极为稳重,不是大事,他不会有一丝犹豫的,一旦他犹豫了,胶州府肯定是出了大事儿!止住了费绳甫的推拿,李大成赤着上身披上了厚重的熊皮大氅,一脸严肃的看向了王茂斋。

    “二爷,鲁北粮荒!”

    “什么?”

    粮食在自己进驻胶州府之时,就已经在安排李诚有筹备了,鲁北粮荒,这怎么可能呢?(。)

第二百三十三章 粮荒(中)() 
“二爷,鲁北粮荒!”

    见李二爷有些不信,王茂斋又重重的重复了一遍。

    “王八蛋!可是有人给老子下绊子,截住了南粮北运?或是有人在山东囤积粮食?”

    大清的粮食大局,总量略有不足但可以勉强自给,大清出现粮荒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范围的灾荒,二就是人为灾祸了。

    这两年,大清各地虽说灾荒不断,但南边几大产粮区还是顺风顺水的,从南边调集几十万石粮食北上山东,这事儿应该是不难的,鲁北,只要还有十万石以上的粮食就不会出现粮荒,出现了粮荒,也就意味着局势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

    一旦粮荒变成了无粮,毫无粮食产出的冬春之际无粮,会饿死无数人的!胶州府一带,如今聚集了二十万壮丁,算上家口,至少三四十万人以上,壮丁家属具体有多少李大成没有统计过,可无论多少一旦鲁北无粮,那他李大成的麻烦就大了。

    一听到鲁北粮荒一词儿,李大成首先想到的就是袁世凯给了自己必杀一击,粮荒是个杀手锏,这样一来事情只能用刀枪解决了!

    “二爷,是有人强买了南来的粮食,但事出有因啊!”

    都说李二爷的杀气大,这次王茂斋算是亲身的体会了,刚刚那双眼还让人如沐春风,一转念间,就跟灾荒时节吃过死人的野狗没两样,森寒阴冷仿佛下一刻就要择人而噬。

    习练太极至少十五年了,王茂斋自认胆气还是高人一等的,但见了李二爷的凶残目光之后,他只觉得一下子就坐到了冰窟窿里,头皮发麻、尾骨发寒!

    “事出有因,怎么个事出有因?你来说说!”

    搓着牙根,阴狠的问着王茂斋,李大成心里的杀意浓得化都化不开,这次粮荒涉及的可不只是一个胶州府。而是整个鲁北啊!至少数百万人要面临断粮的危机,一旦粮食没了,还不得再闹一次义和团啊?

    “前段时间,鲁中、鲁西的粮食。绝大多数都运到了鲁北一带,鲁中、鲁西也缺粮,如今他们吃的也是五两多银子一石的南方稻米,即便这样,鲁中、鲁西也有了粮荒的苗头。

    六爷从南边运来的粮食。现在根本过不了鲁西与鲁中,一旦粮食到了山东境内,顷刻之间就会被抢购一空!

    二爷,这次粮荒的原因,就出在咱们这里啊!咱们一个半月的功夫,吃完了大半个山东要吃到明年夏天的粮食!”

    听了王茂斋的解释,李大成一屁股坐到了床榻上,原因他明白了,确实是出在了胶州府的身上,更准确的说法是出在了自己的身上。

    没有活计的冬春之际。一家人七八口人一天能吃一斤粮就算是不错的日子了,山东的绝大部分百姓,这个时候,每天能吃到嘴里的只有两顿稀粥而已。

    铁路支线、塔埠头港、黄岛采石,都是重体力劳动,近二十几万百姓劳作,一天消耗的粮食,对他们而言就是天文数字。

    与不出力的人不同,不出力一顿半斤粮也足够吃饱了,可出死力的人。一顿动辄两三斤粮食,蒸熟之后半斤重的高粱米窝头,在胶州府出死力的人,九成九一顿能吃三个。吃五六个的也不稀奇,有些肚量大的一顿能吃七八个甚至十个以上。

    不说在工地上干活的人,就说在唐王殿的这几个吧!李大成、钱老八、李诚有、费绳甫外加一个胶州厨子,一共五个人,一天四顿饭,一天吃多少呢?从外面买来的羊。一天一只不太够,还要配些鸡鸭鱼肉之类,白面馒头平均一顿两屉,土豆、白菜不算是饭。

    巴掌大半斤重的馒头,四点多钟起来,一人吃上一个;早课两个时辰,九点多钟第二顿饭,李大成至少要吃三个,钱老八更多四五个,五十多岁的李存义饭量跟李大成差不多,费绳甫一顿也至少两个馒头;十点多钟午课开始,一两点钟吃午饭,跟早饭吃的差不多;午课之后打上几趟拳,四点多钟晚课,晚上八点吃饭,有酒有肉吃的一样不少。

    这就是五个人一天要吃的粮食,李大成一个人就要吃差不多六斤馒头、六斤肉类,为什么吃的这么多呢?消耗太大,早课第一件事,上下艾山一趟,至少五公里路程,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长跑之后是半个小时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之后,是半个小时的对练,对练完了,还是半个小时的力量训练,一趟早课脱一层皮。

    午课与晚课也一样的不轻松,从早晨四点到晚上八点,将近十六个小时的时间,吃饭都要蹲马步,处理事务的时候要拿大顶,能坐下休息的时间,一天也不过一个小时的,这也是练功的苦与累。

    工地上的壮丁,每天也是四五点钟起来七八点钟收工,一样是十四五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除了吃饭之外,都是强体力劳动,高粱米这东西顶饱不顶饥,吃的少了就得累趴下,不多吃能成吗?

    一个人一天,几乎能吃掉一家人半个月的口粮,二十多万大肚汉,一个半月吃掉了大半个山东过冬的粮食,也就不稀奇了。

    “这段时间,老六那里至少应该有几十万石的粮食,都给鲁中跟鲁西截下了?”

    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比出在敌人身上,可要严重多了,出在敌人身上,只能算是粮道被断,接续上也就没问题了,可出在了自己身上,那就是粮食不够用了,冬春之际,李大成也不可能凭空变出粮食,一旦真的无粮可用了,那麻烦就真的太大了!

    “二爷,六爷那边也给了话儿,说是因为太后回銮的缘故,运河要保水,不让通航了,陆路运粮,耗费至少是水路的两倍以上,现在六爷那边卖粮已经在亏本了,南边不是没有粮食,只是一时半刻间。陆路的驮马人力不够,运不过来啊!”

    北方运送粮食,主要靠的不是驮马而是人力,一个人或两个人一辆小推车。推着一千斤上下的粮食,一步步从江苏到山东,一天能走三五十里就是好汉子了,多半人一天也就二三十里的路程,运力不足消耗太大。一下就卡主了李大成这边的咽喉。

    “老六那边还有多少粮食?”

    “电报上说,还有三十万石上下!”

    “不够!茂斋,你回去给老六发电,让他看看哪里还有粮源,三十万石远远不够,从现在到夏粮、秋粮收获,至少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咱们这里需要的粮食就在二百万石左右,三十万太少!

    让他找,只要是人能吃的。能填饱肚子的,什么粮食都成。

    回到府城之后,你再让人探探胶澳有多少存粮,港口有没有停靠的货轮。

    老六那边也让他探一探,看看各大商埠有没有空着的货轮?”

    变生肘腋之间,而且主要原因在自己人身上,虽说心里着急,但李大成脸上却没了表情,脱掉身上的熊皮大氅,趴在锦塌上。示意费绳甫继续给自己推拿。

    “二爷!”

    听了吩咐的王茂斋并没有离开,粮荒不是小事儿,五爷说了,一旦出了问题。能解决的唯有二爷,没有解决粮荒的办法,他是不会离开唐王殿的。

    “二爷,粮荒非是小事儿,你还得拿个主意啊!”

    继续给李二爷做推拿,费绳甫也在帮着一脸为难的王茂斋说话。

    “师叔。鲁北百姓至少三五百万,一旦无粮可吃就要吃人了!”

    同样在进行早课的李存义也帮着搭话儿,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即便五十多了,李存义这边的早课也是有相当强度的,看了一眼面前的王茂斋,看了一眼浑身冒着热气的李存义,李大成轻轻一叹。

    “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乱什么乱?

    老子这里要是乱了?胶州府又会乱成什么样?

    鲁北粮荒,缺的只是市面上流通的粮食,老百姓的手里还是有些粮食的,即便真的无粮可运,鲁北这边也能坚持一两个月的。

    这一两个月才是解决问题的时间,我也不是神仙,不可能凭空变出粮食的,不查清哪里有粮,你们让我解决什么?

    茂斋,刚刚给你说的这些,就是解决粮荒的办法,先去办这些,尽快给我答复就好,告诉底下人,该怎么着就怎么着,若是胶州府没了粮食,塔埠头那边的活计,就先停一停!

    回去的时候,走塔埠头吧!让詹眷诚来艾山一趟!”

    粮荒,只是市面上流通的粮食不多了,并不是说今天粮荒每天就无粮可吃了,鲁北虽说出现了粮荒,但老百姓手里肯定是有存粮的,存粮是命,老百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