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时代1900-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大成的出现,显然扰了马师爷的雅兴,话是沉着脸说的,显然只是虚让,老马并不想让李大成入席的。

    李大成过来就是要拔钉子的,若是这马师爷识相各走各的,不识相?偌大的一个乱世,多死一个少死一个没谁会在乎的,饭都吃不上了,玩命干可不是嘴上说的磨牙话。

    大踏步走进了孙家的正屋,跟外面一样简单,除了中堂上的一副楹联、条案上的两个帽筒,只剩了正屋中间的一张八仙桌两张官帽椅。

    被马师爷称作翠儿的,应该就是孙家丫头,岁数不大、脸盘子白净,勉强算是美人儿,李大成这一眼,也换了了对面的一剜,好在是眼光,不然肉也能让她给剜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翠儿的双脚,大清朝连有些满人的女子都学着从小儿缠足,在直隶境内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生就了一双天足,只怕也不好趸摸婆家。

    “翠儿,整酒盅子的功夫,再来一盘子猪头肉,好几天没正经吃饭了,正好有酒有肉,大吃一通!”

    也不用马师爷让,李大成直接就坐在了客位,反正在座的两人都不是什么主人家,随便坐、随便吩咐就是了。

    “谢都不谢就坐了,你师父怎么教的你规矩?”

    或许是猪头肉、或许是李大成的不退让,但不管怎样马师爷的脸色都变了,黑的跟锅底儿一般,瞧他嘬牙的力度,显然实在强忍怒气。

    “师父怎么教的规矩还得问师爷,师爷,俺师父就是这么教的俺,遇着有人请饭千万不能客气,客气的都饿死了!

    师爷,俺们在这马骝山呆的够久了,明白人都奔京津去了,再不走,只怕山东的袁鬼子打到沧州呐!

    前些日子俺病了那是没法子,现在好了,再呆在马骝山,跑都没地儿跑,也就这里的人觉得马骝山是座山,在俺们山东这叫土岭子,藏不住人的。”

    孙家大院,坐落的位置很特别,抬头就能看到屋后不大的马骝山,顺着谷仓的院子上去就控制了制高点,外面的地势不用看肯定也是有利于防守的,这孙家大院不简单,马师爷傻呆呆的撞进来,现在还能活着,只能说孙老头子忍让了。

    “不怕!马骝山离着官道远,水路也不是正路,官军走不到这里的,大成,可是觉得马骝山太穷?

    不怕,师爷这里有金元宝,先给你两个。”

    一听李大成要走,马师爷的脸上立马漾起了微笑,山东来的这一帮子就听这个李大成的,前半个月,因为这小子一天总睡觉,自己才留住了黄河拳,若是黄河拳走了他的人马也就残了,手底下的人少了,遇上一般的大村进都不敢进。

    忙不迭的从怀里掏出了两个小金元宝放在八仙桌上,看金元宝的大小,一个怎么也得五两,十两金子,莫说对李大成这个土小子了,就是对一般的地主大户家,也是好大一笔钱,这十两金子怎么不得换五亩上好肥田?

    “师爷,这是从孙家弄得?”

    伸手将两个金元宝抓在了手里,李大成的双眼也冒出了精光,这年月金子实在啊!十两金子,就是五六千斤粮食,一年怎么也够吃了。

    “孙家老头子不识相,只是给了些粮食、粗酒,他一天不给咱银子咱就一天不走,这么好的宅子,怎么也得给个二百两银子的!”

    小孩子终是小孩子,两个金元宝就给唬住了,没了拆伙的危险,马师爷脸上的笑容也是越来越浓了。

    “酒盅!肥肉!”

    孙家姑娘带着气将酒盅和肥肉顿在了桌子上,肉是月前腌制的,自家都舍不得吃,怎么就便宜了这帮土匪。

    “师爷,来一块!”

    “太咸!不吃!”

    “那我吃了,哧溜……啧……有酒有肉,给个神仙也不换呐!

    师爷,听说你对翠儿有些意思?咱们是义和拳打的是洋鬼子,毋贪财、毋的戒律还是要守的,差不多就得了,不去京城,咱们也要去天津卫的,呆在沧州算怎么回子事儿?”

    煮熟的腌肉味道还真是不咋地,进了嘴里只有一个感觉,咸!不过酒还是不错的,劲道!

    “小屁孩子懂什么,我是要试试翠儿是不是二毛子,是!他们家一个也别想跑,不是,师爷给他咱们坛口的虎牌。”

    被一个年轻人教训,马师爷脸上挂不住了,打洋人?他巴不得洋人灭了大清朝呢!

    “这么说你是不打算放手了?都要入土了,还要坏姑娘家的名节,这可不是人该干的事儿!

    师爷,听俺一句,走吧!别惹麻烦!”

    “哟……小子儿,徒孙想管师爷,那师爷就教教你怎么看二毛子,翠儿过来,让师爷给你摸摸骨!辨一辨你个丫头有没有被洋妖上身,变了二毛子。”

    给了马师爷后路,他不下就怨不得人了,不等马师爷起身去拉孙家丫头,李大成攥在手里的两个金元宝,就打在了他左侧的太阳穴上。

    “啊……”

    孙家丫头带着一声惊呼跑出了正屋,看那甩开的步子,也是个练家子啊!就冲马师爷瞧不出孙家爷儿俩的底细,这厮就该死。

    “李大成,你这是欺师灭祖!”

    太阳穴虽是死穴,但一锭五两的小金元宝,显然不足以杀死马师爷,捂着流血的伤口,马师爷有些惊慌失措,他本以为李大成这些人只是一群练过些庄稼把式的乡下野小子,没曾想这乡下小子出手就要人命。

    “俺师父死在平原了,至于你是不是师爷,难说?就是真的,老子今天就给你玩个灭祖!”

    马师爷这样的留在这世道上只能是个祸害,饿死的人、被官府砍了脑袋的,李大成一路上也见过不少,死个马师爷算啥?

    给马师爷交了底,李大成也调整好了位置,一记高起的戳脚正中马师爷的裤裆,闷闷的骨裂声再次让马师爷漏了怯,就这一身的脆骨儿就这反应速度,不在家里养老出来混什么?想混副棺材吗?

    “呃……呃……”

    躺在地上的马师爷,这才露了点把式,挨上这么一脚还不死,这老东西也算是正经练过的,可惜岁数大了些。

    “哼!为老不尊,当年老子跟着左大帅去西北的时候,你这样的东西,杀的多了去了,就你还敢在老子的家里耍横,要不是老子的闺女在家,就你这点子人老子一个也能拼掉!”

    李大成的一脚,没有让马师爷露出怨毒的表情,孙老头子的补刀,却让马师爷的眼珠都凸了出来,那怨毒劲儿,真是让人寒彻骨髓。

    “噗!”

    孙老头子还真是杀过人的老兵,一脚踏就碎了马师爷的喉骨,这活儿,利索!

    “咱们怎么说?”

    看着杀伐果断的孙老头子,李大成也不戒备,捞起了桌上的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漱了漱口,这才将刚才那片咸肉的味道给冲了下去。

    “吃饱喝足了,老头子跟你去天津卫。”

    “咳……”

    难道这老头子也想着混义和团,这玩意儿没前途,过不多久就得变乱党,有袁世凯在屁股后面缀着,没好儿!

    “老汉的儿子在武卫军有点差事,沧州这地界乱了,呆不住人了,再不走,义和团一波波的来,总有挡不住的一天。”

    这孙老头子是个明白人,闹匪患的时候,穷人不怕,该怕的是大户、富户,有银子有粮食谁也不想抢一身漏花的破棉袄不是?

第三章 乱世明白人() 
“老东家当过兵?”

    压下被酒呛住的咳嗽,李大成好奇的问了一句,这老头子不简单,有个儿子在武卫军,自己还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老兵,盛世古董乱世金,身处乱世金子固然重要,但手底下的本事更重要,空有金子没本事,就是乱世大肥羊,等着挨宰吧!

    一手攥着刀把子,一手攥着金馃子,这就是所谓的杀人放火金腰带,这也是乱世求存的不二准则,凭着舌头、善心混乱世,死的不要太难看。

    瞧孙家大院的规模,孙老头子是有些家底儿的,自己是个老兵、儿子是个现役的官兵,即使出了大乱子,依着马师爷说的马骝山地理,只要守家在地,也能谋个太平安康。

    这老头子提出跟着他们去天津卫,很有想法,现在的山东、直隶不说遍地是义和团,但乱民的数量绝对不少,袁鬼子杀得再凶,也扛不住灾荒年间的难民多,难民多了闹义和团的乱民也就多了,与官军相比,本土的百姓更熟悉地理,藏起来,即使真的剿杀也需要时间的。

    直隶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剿杀义和团,而且多少有些纵容的意思,依着山东紧、直隶松的现状,沧州这地界,只会涌来更多的拳民,相比李大成在平原见过的大场面,马师爷这样的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真正那些与官军干过的拳民,可不像马师爷这样探明了情况才会动手,那些人都是脑瓜子别在裤腰带上,有今天没明天的拳匪,他们可不管你是不是良善人家,肚子饿了照抢不误。

    世代耕田的农民,没了土地、没了口粮、没了活路,再加上有些人的撺掇,没多少事儿他们是干不出来的,诚然义和团之中有不少好汉,但坏种儿更多,有了这些老鼠屎,拳民过不了多久就是拳匪,好人沾了血也会变成恶人的。

    义和团没前途,官兵也没什么前途,京津离着大乱不远了,直隶呆不住、京津更是别想,山东现在是李大成唯一的出路,但怎么回去、什么时候回去,还是要有个考量的,这时候回去只能挨袁鬼子的枪子。

    “你这后生还有些眼光,你们那边是这么叫吧?

    老头子同治十年跟左大帅进过西北,打了十多年仗,剩下的十多年走南闯北也去了不少地界,数来数去,还是直隶安稳些,沧州是个武窝子,老汉本想着在沧州地界颐养天年的,没曾想天子脚下也不安稳,这大清国不成了!

    左大帅文韬武略,还要借着洋人的外债进西北,当年老汉就知道这样的朝廷靠不住,没曾想,这楼说塌就塌,直隶都乱了,偌大一个大清国,哪里有活路?”

    孙守业觉得自己这辈子见过的大场面已经很多了,当年他是从捻军投进左大帅帐下的,长毛贼当年在江南闹了个天翻地覆,这次更好朝廷竟然引义和团入京,这些乱民岂能当做官军来用?难道这江北还要再闹一次长毛贼?

    长毛贼乱江南,孙守业虽然没亲眼见过,但听湘军的老兵说过,江南大地十室九空、遍地白骨,有金子有银子可就是填不饱肚子,他的岁数大了,儿子在天津卫有家有业,家里的闺女这两年也该趸摸个婆家了,可这乱子一来,什么家业什么婆家,不家破人亡就是天幸了。

    “老爷子,有没有活路还得走走看,您老跟着俺们也不是不成,山东俺们最近是回不去了,袁鬼子在山东杀红了眼,难保他不跑到直隶境内,听说京津一带朝廷允了闹义和团,咱们这一路上的吃喝花销,您老是不是要抬抬手?

    再有,都三月天了,往后一天比一天暖和,弟兄们还穿着大棉袄呢!您看是不是也要抬抬手漏点儿?

    还有,这直隶的义和拳与山东的义和拳对不对路还两说,走夜路有家伙事儿胆气才壮,没家伙事儿脚跟子发软呐!”

    维护孙老头子,李大成没这个想法,水灵灵的孙家丫头被马师爷糟蹋了,可惜是可惜,但与他一个逃荒的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