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10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陇右以前普遍杀良冒功,李大亮治理了一回,侯君集治理了一回,郭孝恪又治理了一回,最后靠着丝路发达,以及“盐业换产本”的国家业务,这才稳定下来。

    因为统军府时期就减少了军府,改名“折冲府”之后,军府又减少了一半。警察卫后来扩编,陇右也是第二次扩编的试点。

    而且随着国朝人口不断增加,警察卫的权重越来越高,改制警察卫已经有点刻不容缓的意思。

    在孔颖达成为国朝教育部第一任总理大臣的时候,警察卫背后的大佬,也不是没想过促成警察部,只是制度建设还没有思路,只好作罢。

    现在主要还是累积经验,等待时机成熟,总管警察、差役、不良人、探马等等组成的部门,就会应运而生。

    此时陇右警察数量不少,而且吃饷远比不良人高得多,因为认真来讲,陇右警察是拿双饷,一份是县内差役的正常俸禄,这钱早先是县令掏一点,现在直接就是县内财政来出。

    另外一份则是警察卫的津贴,纯粹的银元到手。

    所以陇右警察固然还是有黑吃黑或者杀良冒功,但愿意承担这个风险的外来警察没有以前那么疯狂。

    即便是本地的坐地户,往往也是换了皮,体面事情可以做,不体面的事情,那是能不做就不做。

    治安好转,边民冲突锐减,自然就没有驻军什么事儿。

    军府当差靠的是什么?是功劳。

    除非是老油条,觉得自己升迁无望,那就带着军府大兵做生意。全国数百军州,带着府兵做物流、矿产、林木、石料、山货等等生意的军府小军头不计其数。

    而那些有志青年,就有点坐蜡。

    “这都冒出来恁多乌合之众了,太平个甚!”

    程处弼不屑地嘲弄了一声,然后道,“罢了,你都求到老夫这里,还能不给你一个面子?拿一串人头还是耳朵,你自己定夺。”

    “是!”

    过来说项的军官咧嘴一笑,忽地又道,“将军,那家伙有个侍妾生的女儿,生的极好,模样甚是俊俏,我还带着素描呢,将军看看?”

    说着,这军官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打开一看,果然是素描。

    只看画像,当真是活灵活现的小美人儿。

    樱桃小口大眼睛,鹅蛋脸看得出来很丰润,吃得应该不差,是富着养的女儿。

    “噢?这小娘不错。肤色如何?”

    “那侍妾本就是杂种,是个商人跟波斯胡姬生的,肤色倒不苍白,但还是白。”

    “嗯。”

    程处弼听了很满意,微微点头,“若是胡姬,体味甚重,硬的起来下不去鸟。老夫到了姑臧,领人过来看看。若是合用,就跟老夫前去京城享福。”

    “是,标下先替他多谢将军厚爱!”

    “传令下去,再休整一晚,老夫若料不差,这些乌合之众还没有丧胆,入夜定要再来试上一回。”

    “是!”

    

第九十四章 机不可失() 
玉门军从程处弼那里买人头换军功这个事情传得很快,信号机和快马相结合,西海诸军寨等程处弼抵达酒泉的时候,基本都得到了消息。

    早先的西海军都已经更迭了称呼,因为西海已经从青海身上拿走,扔到了“河中地”去了。在唐军序列中,原先的西海诸军寨,都隶属成立也没几年的青海都督府。

    督府每年主要业务也不是跟蕃人较劲,而是巡查牧场以及盐场。

    海西几个河谷地区划分出来的牧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归了薛州人以及蒙兀部。漠北抽丁的政策,除了用来镇杀“昆仑海”叛逆之外,也是要填空蕃地。

    整个海西地区,盐场可以养活十几二十万人,而大大小小的草场加起来,大概能养活两三万人。

    青海都督府虽然品级不算太高,但因为人少资源多,反而相当的富裕。

    加上这么些年唐朝为了贵金属,几乎就是发了疯一样盯着东海南海西南天竺,环青海的大政策,就显得温柔了不少。

    而蕃人也不是笨蛋,蕃地几个强权陆续垮台之后,唐朝也没有扶持次强的打算,而是亲自下场,带着“乡亲们”共同富裕,这对原本连汤没得喝的破落户们而言,自然就是坚决拥护圣人可汗。

    正因为在青海汉蕃关系融洽,杀良冒功就没有土壤。毕竟,青海军压根就不缺钱,哪怕是军中烂赌鬼,实在是没钱了,背一袋盐前往肃州,只要不被抓住,那真是什么都有了。

    “都愣着作甚?咱们都商量商量,这城里的大人说了,咱们只要能翻过祁连山买来人头,‘油菜湖’咱们就能种油菜,还帮咱们盖几个大仓库。路不好修,但可以给修路标记号……”

    大非川附近的一座大型驿站中,有个披着牦牛大氅披头散发的汉子正大马金刀地坐在石墩上。石墩的形制非常规制,因为是用来做路标的。

    有汉人也有蕃人,还有党项人和蕃地小部落的武士,一身明晃晃银饰的女人也有。

    一边说话,一边卷着火麻在那里烤,点了一会儿,用玻璃管子抽得气劲。

    “嘶……呼!”

    有个中年女人吐了个烟圈,“城里大人给多少钱?”

    “十个。”

    “一个?”

    “对。”

    “那做得,这天还没热,夜里还是冷,祁连山可不比别处。”

    “这是个银元换一个人头,咱们有点亏。”

    一个军功人头用十个银元来换是不可能的,这钱,不过是青海军让蕃人走一趟的好处费。

    这个价钱,一般来说相当厚道了。

    但现在之所以说亏,是因为还没有入夏,祁连山入夜是真能冻死人。军功人头很紧俏,现在不去抢,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要知道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程将军路过的。

    全天下敢做这个买卖的,一只手就能数过来。能做这个买卖,还能保证有人头可以出卖,且不是杀良冒功的,贞观二十五年只有程处弼一家。

    “咱们赶路可不容易,这地界容易死牲口。现在去酒泉,怕是追不上。”

    “城里大人可有请向导出来?”

    “有向导,应龙军、天龙军、雪龙军的人都有。呼……”

    有个矮胖汉子长长地吐了口烟,把玻璃管子放一旁,然后一只手搁在大腿上,环视一周,“有个大人说可以带人去走张掖河,你们怎么看?”

    “那肯定要死人。”

    “死人倒是不怕,这‘油菜湖’当真让咱们种油菜?”

    “也让种地,我去天龙城看过,农具都有。”

    “那就去。”

    “算我一家。”

    “我们寨子也出十个人。”

    “怎么说?都出力?那好,咱们现在就去盐池跟雪龙军的人说。”

    抢人头这个事情,能快则快,但也不用赶得太早,一般来说军功人头不会在一个地方卖空。过一个地方卖一点,才是常态。

    当年尉迟恭做这个买卖的时候,能从辽东卖到西域,万里卖人头,人人都有份,只要肯掏钱。

    所谓“雪龙军”,就是设立在大非川以西的军寨。那里有个很大的盐湖,因为盐雪交替,此地驻军就被命名为“雪龙军”。青海军的分布图,武汉也是有的,老张当初也稍微判断了一下,“雪龙军”大概就是非法穿越前的茶卡盐湖。

    至于那个天龙城,大概位置就在非法穿越前的天峻县。

    本地土族大户所说能种油菜的地方挺多,从青海出发一路向西,陆续都有河谷或者湖区能种油彩,就是分布相当的零星,一路到柴达木山都是多多少少有一点。不过环境相当恶劣,基本只能保证入夏之后能出一茬。

    但只是这一茬,也是相当不错,在本地很有赚头。

    “听说程昆仑过冥水又斩了百几十个,你们崆峒山的怎么说?”

    “说个屁啊说,当然是买啊。怎么?你们祁连山的有门路,不打算买?”

    “狗屁,跟青海佬合伙一起买。就是这价钱越抬越高,一个人头怎地都要一百个,怕是州城的人都在心动。”

    “老弟,听哥哥一句话,心动不如行动。你当以后还有这等当口?程昆仑回京之后,下次去的可不是河中,而是天竺。到那时,你想买都没得买。”

    “谁说不是呢。”

    “焉支山的也收到了消息,打算出这个数,咱们再不下手,嘿……那可真是一地鸡毛,甚么都别想捞到。”

    说话间,一个披甲军官冷笑一声,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下。

    “两百个银元,焉支山那帮穷鬼哪来的钱?”

    “借啊。你当没人借?”

    “入娘的……”

    骂了一声,另外一个汉子摸了摸下巴,“听说姑臧有人是西军出身的,能跟程昆仑攀上交情,要不问问?”

    “问个鸡儿,这光景跑去姑臧问,回来还有甚么?鸟都没有!”

    “入娘的……不等了,去酒泉走一遭!”

    “我去喊人,戴上现钱,都是雪花银。”

    “记得再借点,以防万一。”

    “放心。”

    另外一个军官,咧嘴一笑,拍了拍腰包。

第九十五章 怀德节() 
京城,“女儿国”越来越火热,门口甚至还假设了岗亭,时不时有推销报纸、杂志的小厮在那里和人攀谈。绕着岗亭一圈,满满的浆糊味儿。

    之所以是浆糊味儿,因为更多的偷懒王八蛋愿意把小广告贴在岗亭上。

    贴“女儿国”的外墙上,他们是不敢的。

    小广告都很有特色,大多都是做皮肉生意的。

    什么“奶**肥技术好,包夜一贯,一刻钟二十文”,什么“二八娇娘体如酥,有意者前往通济坊大青鱼里,包爽”,什么“永通门包车马,新南市有门店,良家、胡女、新罗婢应有尽有”……

    来“女儿国”一通按摩,又不能上下其手,有些火力旺的,可能就把持不住,看了小广告就屁颠屁颠过去消费一把。

    “兄弟,这《洛阳日报》你都不订一些?”

    “哥哥诶,我这儿甚么地界?看《洛阳日报》那能成么?来这里消遣的,都是为了放松放松,要看《洛阳日报》,那还不如家去看,何必在这里?”

    “订几个,算是帮忙。”

    “怎么?衙门里还有业务的?”

    “谁说不是?社里也是吃朝廷俸禄的,你当皇粮是那么好吃的?我要是能多卖几份出去,这奖金才能到手啊。”

    “行行行,那订几份吧。”

    “有劳兄弟了,待下个月奖金发了,没得说,建春门来一桌干锅鱼头。”

    “我可记着了啊。”

    “骗谁也不能骗了兄弟啊。”

    “先来几份,少待填个单子,明日也记得送来。这光景正好送几份报纸进去。”

    “好嘞!”

    在《洛阳日报》报社跑销售的汉子一听顿时大喜,“女儿国”这地界订阅量是相当高的。尤其是一些艳情小说和杂志,排队的客人最喜欢翻的就是这个。

    也有爱看小人书的,但那都是武汉印刷,市面上不多,想要盗版也不容易。反不如传奇小说、奇遇故事来得爽快。

    十份当天的《洛阳日报》被送了进去,大厅中正好有新来的客人在那里休息,吃茶之余,见来了新报纸,一招手,便有伺候人的婢女问道:“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