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等花费,岂能让薛公出力?此乃小侄之本分也,一切包在小侄身上。”

    河东薛氏,名门府邸,怎么可能掏不起这点钱?这是一种态度,态度问题。大唐这样的国家,什么最大?有人说是皇帝,是天可汗,是伟大光明正确的李董!

    这么说也没错,然而实际上,不管世家还是说门阀还是说江南那些南朝余孽,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其实就——官。

    皇帝要彰显自己的圣明,不还是要官僚们帮忙鼓吹宣传吗?所以,天老大,皇帝代表天,皇帝也是老大,而老二,就是官。

    可见,官就是老二,老二就是官,极其重要的社会基础。

    作为社会基础,虽然偶尔会有一点点有求于人的情况,但总体上来说,官的体面和威风,就像老二一样,如果老二不体面不威风,会不会让人觉得这个人不行?会不会觉得半点雄风都没有,谁都降服不了?

    所以,不管老张如何的得势,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官,只要是官,都要给点面子。

    与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嘛。

    薛大鼎很高兴,张德的态度让他很满意,于是抚须笑道:“操之啊,这三州木料仓乃是要紧之处,若是获利颇丰,吾与郑兄他们,必能稳固这座下之位啊。”

    不仅仅是这样吧,要是还能搭上长孙无忌和李勣的路子,直接就是要发啊。看朝廷现在的动作,保不准就是要把高句丽干的叫爸爸,到时候,李靖不去说他,李勣肯定是要有所动作的。

    四大天王有五个没差。但总归会有人退位,四大天王的第五人李药师。很有可能就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功成身退。

    反正这些年老是有人说李靖要造反,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李董当然不会信了。每次有这样的谣言,李董都是亲自找到李靖,跟李靖和蔼地说道:有人说你造反,你李靖怎么可能造反呢对不对?朕对你这么好,谁都可能造反,就你李靖不会造反,朕一千个一万个相信你。

    然后李靖就脸色苍白连忙俯首帖耳,说臣当然不会造反了,陛下放心吧。

    这样的事情虽然李董对李药师搞了很多次。但李董对李药师是完全没有戒心的,无比信任。

    所以,作为四大天王第五人,李靖很感动,觉得为了报效……知遇之恩?反正就是什么恩吧,决定不尸位素餐,引退归山,把机会让给有才能的人。

    比如李勣,太适合做天王了。

    玄武门事件中拒绝李董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李勣这么卖力,也不过是想着地位提高之后,能有一丢丢自保的能力。

    现实的情况根本就不是两大军方大佬能左右的,李董说李靖往东。李靖就往东。李董说李勣去陇右,李勣就去陇右。

    很残酷,然而没办法。

    但不管怎么说。李靖和李勣的苦逼,那是相对于李董而言。整个大唐。能尊享这等苦逼殊荣的,不会超过一双手。

    放眼诸道。李勣说要去河北道做一回黜陟大使,宰辅们还能拒绝?李董还能否定?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薛大鼎这样的老牌官僚,要是能够和李靖或者谁谁谁拉近关系,不说是官路亨通,至少家族得到极大的便利是没问题的。

    进入中枢,那就是看脸的世界,长孙无忌这么牛逼,不还是被摁在冷板凳上几年吗?

    “浮水码头,可兴建库房粮仓,以备不时之需。”

    张德轻描淡写,冲薛大鼎说道。

    老薛领会精神,参悟了一番,顿时心中了然,暗道这辽东肯定是要打的,估计到时候河北道又要出力,民夫粮秣摊派下来,绝对不少。

    就算现在不是来一场高烈度战役,就是局部冲突,肯定也要粮食,河北道诸州现在但凡能有口粮的,都是世家大族把持的。卢氏为什么在辽西折戟沉沙?不还是因为李董早就盯上了吗?

    薛刺史琢磨了一番,知道这是天赐良机,要是操作得当,只怕是会让董事长记在心里啊。

    “只是这米粮存储,着实不易。操之可有良法?”

    当官的耳目灵通,当然知道张操之这个人玩奇技淫巧很有水平,比将作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著名太史王孝通,和他谈笑风生。

    “此事易尔,刺史勿虑,三五月内,自见成效。”

    张德言罢,又对薛大鼎道,“薛公,沧州开渠引流,修建堤坝,乃是民生大事。若是得当,良田数十万亩不在话下,附近数州,亦得其利。再辅之以桑麻,佐之以禽畜,沧州必为河北明珠也。”

    这话老薛特别爱听,虽然作为一个官,他也是要情不自禁去捞,但作为一个有节操的世家子弟,视民心为天心,那也是高尚的追求。

    一边自己捞,一边给百姓办事,这不冲突嘛。

    于是薛大鼎眼睛放光,问张德:“听闻操之在塞上,沙漠变绿洲,奇能也。沧州若能粮食增产,此乃大德之政啊。”

    老张点点头,道:“农林牧水,多点开花,彼时沧州,非河北之沧州,乃大唐之沧州。刺史之名,名动天下之日,可期也。”

    薛大鼎深吸一口气,眼睛更是明亮。沧州刺史的佐官们顿时也兴趣勃勃,虽说张操之这个人很年轻,但是他关系硬有大腿啊,再说了,据不明真相的群众传过一个谣言,李董曾经想把自己的宝贝女儿长乐公主塞给他。

    他没要!

    太有魄力了!

    连喝的半醉的屈突诠,见沧州诸位同僚有点不会拍马屁,于是自告奋勇道:“怀远郡王有操之辅佐,今日地位,同其者何人?”

    沧州官僚们一听,顿时领会精神,纷纷拍手交口称赞。(。)

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 
地契既然到手,很多事情经过发酵期,也就顺利上马。

    “浮水分流引渠之后,水力削弱,方能大用。”

    水力当然不是说弱了才好,要是能造水力发电站,张德巴不得水力越猛越好。提点一下几个洛阳来的大工之后,新调试的机器开始运行。

    这是一台水力草料粉碎机,旧年的麦秆稻草,塞入进料口,很快就从下方出料槽堆积起来。然后工人赶紧将这些粉碎成碎屑的草料,灌装在了竹篾打造的围栏中,囤成一个个垛子。

    粉碎机用了滚刀,传动装置张德准备了两套方案,一套是皮带轮,这样容易保养,只是皮带就算硝过,也不是很耐用。实际上,张德实验过一种混合材料,将麻料编制之后,用无花果树树胶浸泡,提高表面韧性,这样虽然不如橡胶,却能够做到一体成型。

    可惜效果很差,在经过长时间的转动之后,无花果树树胶很快就会磨损,并且不耐热,容易硬化发脆。

    张德又不能找到合适的添加剂,只能作罢,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多层牛皮缝制。皮带轮的从动轮主动轮都是木制结构,唯有转动轴是生铁浇筑成型,然后配合同样是生铁成型的套圈上。

    这样的消耗,还是能够承受的,而且对木制机器的本体伤害较小。

    还有一种传动方式,就是直接使用多层木料拼接的转动轴,由水车直接带动,好处是打造简单便利。不好的地方也很直观,易损不耐用。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仅仅是草料粉碎,机器要求并不需要多么精妙。

    “水车前面的挡流板。我看还是用水泥浇筑吧,用石板有些可惜啊。这样的石板,开凿一块合用的,靡费人工不少。”

    挡流板设计在了堤坝和分流渠的坝体上,当不需要水车转动,生产区休整的时候,直接阻隔水流通过。因为当时有修建铁杖庙留下来的石板,所以匠人在上面打了眼,通过滑轮组。做成了重力式的,需要的时候,直接安装滑轮组,然后提升石板,再将石板两边滑动卡槽上的铁栓抽走,就可以将石板放下。

    “水泥金贵啊。”

    薛大鼎有些不舍,对他来说,石板靡费怕什么?堂堂沧州,虽然穷了点。难道连一块石板也用不起吗?再说了,这些石板,不都是民夫自己去山里开凿的吗?虽说路途遥远了些,运送也很费力。可民夫不就是这样用的吗?

    “……”

    老张想了想,本来想说点以民为本之类的话,但突然发现这话好像没什么意思。说了跟没说一样。

    沧州十二县的县太爷来了十一个,东光县县令王中的没有来。当然他不来不是因为他藐视刺史。小觑梁丰县男,而是他临危受命。在刺史大人的再三嘱咐之下,留在东光县盯着永济渠和浮水之间新的灌溉渠。

    别的不敢说,王中的这个人能和中书令搭上关系,甭管温彦博知不知道王中的这个人,但至少温家堡的人对王中的是赞不绝口。

    所以,只要王中的能把沧州这边的事体跟温家的人说一说,到时候薛刺史在给中书令问候一下,满怀诚意的那种,还怕考评没人帮忙说好话?

    领导们陪同河北玉麒麟一起视察工作,沧州的亏空,人人有份,老张现在就是财神爷。虽说大运河和渤海上不断有运粮船过来,然而没有完全平账之前,每个人心里都是忐忑的。

    “这些干草料,就能拿来喂牛羊豚鸡了?”

    有个县太爷抓了一把干爽的新草料,一脸的疑惑。

    “若是牛羊,自也无妨。倘是豚鸡,尚需豆粕之类搅拌混合,方能成为饲料。”

    老张其实自己也挺懵逼,妈的不知道怎么一搞,就跑来搞家禽家畜饲养业了。不务正业的工科狗感觉自己明明朝着目标高速前进,可总是跑偏。

    “粗糠混上一些,豚彘食之甚爽。”

    有个寒门县令,一脸喜悦,抓了一把草料,然后兴奋道,“听闻关内道新出一豚种,肉并无腥膻,一年便是肥硕胖大,得肉一百二十斤。吾去岁食了一回,那关内新豚杀一只,能有大骨十斤,熬汤煮面,颇能饱腹,便是长安城西富户,亦多有食者。”

    “豚乃贫贱之肉,腥臊无比,焉能入口?”

    “嗳,诸君有所不知啊。这关内新豚,乃是引山猪杂交而成,小彘去其****。成长之时,焉能发情?唯有饱食长肉罢了,故而能得肉一百二十斤。说来惭愧,吾年末囊中羞涩,娘子娘家有人前来,羊肉虽好,如之奈何。这豚肉甚是便宜,吾便……呵呵。”

    那县令尴尬一笑,然后才道,“本想必为人说道,岂料这豚肉竟是无比可口,便是背脊条肉,更是美味。上月又得一烹调妙法,厨娘也不知从哪里打听来的,用了些许娘子留存的凯旋白糖,又放了桂皮八角茱萸,啧啧……美味非常啊。”

    “诶?!陈兄所言,莫非是洛阳传来的‘郑氏烧肉’?”

    “原来是洛阳传来的?”

    “听闻郑公族人所创,那滋味,着实令人胃口大开。只是这一菜,费钱的很。须铁锅方能烹调,还需凯旋白糖乃至太子糖,听闻用太子糖烹制,更是口味非常,却也不曾试过。”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今日便在饶安县吃上一回,诸位同僚都凑上一些,总能贴补一番。说到底,那不过是贫贱豚肉,决计贵不过牛肉去。”

    老张看着这群县太爷在那里交流吃红烧猪肉的心得,整个人风中凌乱,妈的我们是在考察饲料生产厂好不好?你们有没有敬业精神的?

    于是张德眼神看向了薛刺史,然而薛大鼎却是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