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雨一场,立刻让辽东成了泥泞的世界。一个个水洼连接着另外一片水洼,哪怕是营州平州修过去的官道,此时也是不能走人的。莫说走人,就是骑马,那些河曲马个头大,完全不能走,反而是耐寒的西南马,还能运上不少东西。

    可惜西南马多是走山道的,个头矮运货也装不了多少。

    不过这也难不倒征辽大军,平州这里打造的爬犁足足三万,四千匹西南矮马每天大概有一千五百匹在跑。两匹马一架爬犁,一架爬犁能运货三石到十五石不等,全看路面如何。

    加上过了辽水以西又做了简易板轨,直通渤海,百里路的脚程,一天就能让数万战兵吃个肚儿滚圆。

    去年风干的鲸鱼肉,到打下辽东城,顿时有了大用场。城内大小贵族约莫三万,贱民一二十万,剩下的都是普通百姓。

    王师一到,除了刀斧加身弄死一票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贵族,剩下服帖求饶的,自然还是赏口饭吃。

    贵族自然能弄上一两块肉,这年岁,慢说普通百姓,边塞番邦,能吃肉的人,哪怕是突厥,也是贵族和战兵才能吃上。寻常的牧民,吃的东西,跟北地汉人没什么区别。糜子他们也种,只是收成低,但养活普通奴隶阶层还是没问题的。

    辽东城一下,什么水陆并进两头夹击的策略,根本都没来得及用上。这时候,登莱水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劫杀从水陆逃往平壤的卑沙城高句丽水军。至于都里、青泥浦那些地界还有的高句丽军,那根本无足轻重。

    河北道各州统军府,此时也不是吃素的。

    更何况河北河东这种地方自来不同凡响,便是高句丽人胆大包天来个登岸袭扰,其结果大约也是被世家私兵弄个干净。

    “弘慎,这七万俘虏”

    侯君集眼睛跟蛇一样,他的想法很简单,二一添作五,给朝廷的捷报,说的是俘获五万上下那么多出来的两万,一倒手,一个算十贯,那也是二十万贯,对对分,这立马就是十万贯到手!

    但这等健壮奴隶,能只有十贯吗?河东发卖过来的黄须西突厥奴,现在的行情是三十五贯,这是批发价。要是阉了的,五十贯打底批发。要是单卖,现在行市已经没个底了。

    主要是长安有实力不济的权贵,伙同一般小贵族外加小市民,然后集资在丰州投资了矿业。想要在河套挖矿,请人是绝对请不起的,哪怕是走镖,在王祖贤总镖头的庇护下,一趟就够吃了。

    于是乎,集资的后果就是还得集资买挖矿的奴隶,而且长安现在在卖一种奇怪的机械装置,保利营造出品,俗称“矿工之友”,能把一丈左右深的矿洞积水抽出去。这装置卖的很火,基本都是矿山上用,贞观八年的订单,光“矿工之友”,已经排到了贞观九年的五月。

    即便是有了原始抽水机,靠的还是热力差,但对贞观年的矿业生产来说,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但是,劳力的缺口之大,让长安的权贵们头疼不已。若非天可汗陛下要做千古一帝,权贵们只怕早就撕破脸皮,直接逼迫台上的皇帝要么做始皇帝要么做隋炀帝。

    “侯兄”

    张公谨和侯君集交恶,那都是小事。这一趟征辽,二人功绩不低,起码给老板刷了一层厚厚的金粉,如果不出意外,五百年内都排得上。

    而且侯君集作为一个豳州大混混,出来混,除了不要脸加无耻,偶尔还是要讲一点义气的。更何况,张公谨长的这么帅,是皇帝的姐夫,公司里面说得上话的大牛。

    “诸营监管之处,老弱多有毙亡”

    张公谨慢条斯理地转动桌上的茶杯,杯盖拿起来,撇了一下茶水中的青色茶叶。这茶杯是登莱船队从辽水以西的板轨送过来的,茶叶是苏州货,口味先苦后甜,回味极佳,比之雀舌,更合张公谨的舌尖。

    听到张叔叔这么一说,侯君集细细思量,暗道:老夫此行,粮秣这点当口,也是瞧不上了。倒是这口船一条,便是大有赚头,如今拿下辽东,功劳甚大。倘使长安来了圣旨,要进军平壤,这便是再说如若不然,还是小心为妙,多攒下财货,以备子孙才是。

    他虽说贪功贪财,却也不是蠢人,蠢人是混不到这个位子上的。再者,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么多年,不明白的都明白了。

    豳州大混混虽然眼馋灭国之功,却也知道,灭掉高句丽这事儿,搞不好最后一下,还得是老板来捅。

    打下辽东,乃是当时大朝会的战略目标,如今战略目的达成,尽管将士用命,军心还是想要一战成功,让高句丽彻底和那些杂七杂八的蛮夷一样死全家。可惜这时候要做的,不是乘胜追击,而是等接下来的命令。

    侯君集的职权,最多就是打到鸭绿水,过江打下平壤,除非朝廷追加一路平壤道总管的差遣。

    再说了,此次征辽是朝廷和皇帝一起砸钱,百姓基本没什么感觉。征辽大军这光景要四散做好治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大军在外,如果到处大屠杀,倒也简单。可要是玩起治安站,而且还要大赚一笔,那侯君集的这点人马还真不够看。

    要想稳固到手的辽东,还得等重臣决议,皇帝让统军府再抽人去辽东维护治安,才算了账。

    于是乎,早晚没事干,侯君集琢磨着在长安旨意到来之前,先稳固到口的肥肉。然后就像张公谨说的那样,难民营每天都死人嗯,都死人。

    征辽大军看管的高丽民营,一营五千,每天死个百八十人,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是难民营。

    “总管,老朽这便告辞了。”

    “崔公慢走,侯某恭送。”

    清崔的良人,听闻辽东城光复,感慨万千,带了一帮子弟,就来慰问一下。当然礼制上来说,这很不科学。

    不过这不妨碍清崔良人的良心就想辰时的太阳,太特么温暖人心。

    “啐!腌臜老货,跛鳖不死!”

    侯君集一扫方才温良恭谦神态,啐了一口,然后吩咐道:“五郎!”

    “叔父。”

    披甲校尉手托兜帽,朗目星眉,上前两部,锁甲作响。

    “清崔来了几条船?”

    “十条。”

    “是何人作保?”

    “叔父,您不是早就知道的么?是崔季修从中作保。”

    “嗯。”

    侯君集点点头,“十条船,一船给二百。”

    “叔父,辽水到沧州的船,口船一次也有五百奴隶。这清崔到底是名望,若是才给二百,怕是不妥。”

    “十条船,也有两千了。”

    侯君集冷笑一声,“五姓七望,吃人吃贯了,当老夫是夯货不成?崔季修不过是给个三分颜面,怕驳了清崔脸面罢了。那老货,竟敢厚颜无耻想要从老夫这里弄走两千健奴,嘿还行市之价,不愿亏欠。简直笑话。”

    豳州大混混一向被五姓七望这等世家瞧不上,当然他本身也算是世家名望,但得往关西军阀那边去算。清崔来的人,不过是扯了崔慎的虎皮,然后接着崔慎和张德的干系,从中赚点好处。

    这好处当然不仅仅是那点差价,当然差价也很让人垂涎就是了。重要的是,现在河北道河南道地面上,奴隶缺口不比河东关中差。尤其是洛阳城大兴百工,更是让人揪心不已。

    “老鳖一只,还只想要高丽壮妇!五郎,你可晓得,今年张德,是要大兴棉布的。清崔怕是得了消息,这是要下手了。”

    侯君集脑子转的极快,“五姓七望,去死好了。”。

第三十二章 认清自己() 
云敦城,高句丽人叫做仇次忽,张公谨打下扶余城之后休整不过月余。自定襄而来的兵马,通过辽水,或是舟船木筏或是雪橇运送,过金山之后,强攻三日而下。

    这也是征辽大军为数不多的硬仗,只是这硬仗,前赴后继死的最多的,是契丹人,还有奚人。

    大贺窟哥并非是学习李思摩,偏要拿自家族人的血肉当作进献之资。实在是张公谨和尉迟恭有极大的区别,尉迟恭是李世民的铁杆走狗,贯彻的是天可汗陛下的意志。所以,李思摩并不需要跪舔尉迟恭,但如果发现皇帝见着突厥人心烦,那么该压迫的压迫,该剥削的剥削。

    而大贺窟哥,实在只是因为被张公谨给玩残了。

    “左军自扶余城南下,连克数城,高丽仇次忽,三日而定。今已会师辽东”

    大朝会上,前线战事陆续铺开,张公谨和侯君集南北配合,水军只是打酱油一样在几张废纸中出现。

    不过朝中大佬,尤其是中书令,这几日早就听够了太原温氏子弟在他跟前的抱怨。什么“口船”获利,什么辽东战局,什么行市大起

    贩卖人口这事儿,是不能直接摆在朝会上说的。甚至温彦博只要敢阴阳怪气一番,等着的就是房谋杜断日天操地等大佬们的走狗狂喷撕咬。问题不在道德正确上面,而是耍小手段断人财路,慢说区区一个中书令,就是打包把王珪也送上天,根本不算个事儿。

    “辽东光复,甘勿城唾手可及。四散军民,或逾三十万”

    其实打下辽东城,对侯君集来说,原本是个大生意。然而辽东城人口多是个好事儿,但坏也坏在人口多上。人口多,盯着的人就多。侯君集巴不得直接把几十万人口全卖出去。

    但他没办法这么做,账面上能操作的,最多就是一些物资。但贞观八年的高句丽不说如何如何贫穷,但家底也不算丰厚。憋着劲去搜刮,可能还不如贩卖人口获利快。而且比起财物变现,奴隶通过渤海口船套现,基本上根本不需要他亲自过手。

    比如官面上操作的,上报是俘获五万高丽战兵,实际上是七万战兵外加十五六万的辅兵。

    如果是两年前,这样的战果,侯君集一定会上报成二十余万。但现在是贞观八年,经过贞观五年以来的洗三关,豳州大混混已经彻底地从厚颜无耻进化到了唯利是图。

    范阳卢氏被玩,沧州薛大鼎作为地方势力崛起,南朝遗民分权于朝堂江湖这一整套的六成,都是李董作为公司大老板的操作。而整个过程中,什么老董事长影响逐渐剥离,什么老董事长的老兄弟被弄死,什么老臣子被雪藏,什么建国功臣被扔去开发江南

    等等等等,豳州大混混如今的唯一直观概念就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没钱怎么拉拢小伙伴一起抱团?没钱怎么让儿子去交厉害的小伙伴?没钱怎么让家族开枝散叶传承祖业?没钱没钱就是个屁。

    但这是个充分条件,还有个必要条件,那就是这个有钱的效能,仅作用于权贵这个团体。

    理论上维瑟尔这种胡商也有钱,然而他连白手套都不算,就是个擦屁股纸。张德和他的小伙伴们,需要的时候,就拿他来擦腚拭秽。

    于是豳州大混混很容易就得出了一个全新的道理:先做官,做大官,然后捞。

    而且根据历史的一半经验,侯君集个人觉得,一个爱钱爱购置物业当祖产的军方骁将,活的比谁都滋润。

    这两年随着大唐越来越牛逼,公司的业务从漠北塞外开展到了辽东黑水黑土地,甚至有些公司的挂靠单位,把业务做到了东海之东。

    大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董事长的位子越来越牢固,天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