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蚕食的过程并不痛,但这让世家感觉到一个非常糟糕的危机,不可调和不可逆转的危机。

    所以,防微杜渐也好,眼皮子急也罢,反正提前把张操之的手段给抹了,能拖几年也是几年。几年之后,兴许自家也有了本钱搞算学呢?

    京中算学,现在复杂的很,《九章》当然还得用,鸡兔同笼当然也是经典。然而王孝通老爷子的《缉古算经》,他自己都扔到茅厕出恭时候翻着玩,他徒子徒孙们,自然是有样学样。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诡诞的局面,尽管张操之并没有出现在国子监和太学,然而哪里都有他的身影……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哥早不在江湖,但江湖还流传着哥。

    逼格满满的,有木有!

    “陛下,防微杜渐啊!”

    夫子们提醒着李董。

    然而太宗皇帝忙着赚钱,对这些屁事完全没兴趣。毕竟,他修建洛阳宫,很多时候,还要靠京洛板轨还有洛阳商团。

    洛阳商团的背景是洛阳世家和东河南道豪门,其中的纽带,是京洛板轨的幕后黑手。

    已知的幕后黑手是梁丰县男张德,但为数不多的忠义社骨干很清楚,京洛板轨的最大幕后黑手,是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

    而且随着壮硕阉人康德的不断露面,忠义社的骨干们,也从张德那里大概接触到了一些信息。然后回去跟爸爸们讨论了一番,得出了一个结论:李董要迁都。

    迁都的花费,比征辽大多了。这涉及到大量的政治利益让出和吃下,更涉及到两地政经团伙的谈判,还有老大世族们的扯后腿。

    但现在不一样,皇帝有钱做罐头,有钱做罐头送前线,还有钱开矿,还有钱修宫殿,更有钱放高利贷……

    历史上有权的皇帝很多,但有权的时候还能有钱,并不多。

    汉武帝有钱,那是因为几代皇帝赞下来的家底,结果匈奴还没弄死,就基本败光了。到后来匈奴虽然弄死了,可写检讨诏告天下这事儿,可真是郁闷。

    天可汗一代也有钱,可那是因为他爹牛逼的无以复加,圣人可汗好不容易坑蒙拐骗偷外加装孙子装大爷攒的那点家底,杨广十年都没有,就败光了。更加逗逼的是,汉武帝败家,好歹弄死了匈奴,可杨广一个都没弄死。世家好好的,高句丽好好的,军头好好的……

    “朕焉能同汝儿戏!哼!”

    李世民恼怒地拂袖而去,这种神经病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去干。像张德这种小打小闹,有个屁的威胁,还是你们这些掌握话语权教育权的诗书传家更可恶。

    硬推科举的李董当然清楚这群神经病在反对什么,当年他们就是这样对科举横加阻拦的,而且即便是现在,给科举抬高台阶,也是各地世家做的事情。

    相对于世家,还是张德可爱一些。

    至少张德并没有给孔夫子语录做注释,而有些夫子,即便答应了注释会按照皇帝的意思来,但结果注释有好几万条,特么的谁去看啊。

    所以,皇帝高屋建瓴给“狗互跪”事件定了个性,这是人民群众自性的一场喜闻乐见的大型娱乐活动,很好嘛,很具有大唐特色的帝国主义。

    很好地反应了大唐人民的精神生活,很丰富,并且充满了想象力。

    于是连小儿在坊内骑着竹马,也能嘻嘻哈哈地哼上一句“狗互跪,互相汪”。这识字效率,比什么都快。

    然而庞缺这个好少年,却并不知道自己的壮举,居然在朝堂上也是走了一遭的。他依然每天摊煎饼做胡饼,然后熬粥煮面蒸搞点,给西郊学堂的熊孩子们送午饭。

    他的老板张德,此刻正在忙着修建渭河平原上的一座全新工厂。

    奠基仪式上,张德热烈欢迎咸阳县主薄长孙淞,大表哥的族弟。

    长孙淞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县政府一只惦记着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为了改善咸阳人民群众的经济,县领导决定,力展民营经济,活跃县域经济水平和范围。争取三年内,人民群众年收入翻两番……

    梁丰县男张德对此表示支持,并且由衷赞扬了咸阳县政府全体的决心,他表示,咸阳县砖窑厂的成立,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因为,咸阳县砖窑厂,不仅要造砖,还要造好砖。咸阳砖不仅要在县内使用,还要卖到长安去。

    并且,梁丰县男张德指出,咸阳砖窑厂除了造砖之外,更是引入了大量先进技术,乃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随后,在群众的热烈期盼下,张德布了招工告示,搬砖工一天一百五十文……

    人潮涌跃,热情飞扬。

    老张看着长孙淞咧着嘴在那里笑,他不由得在旁边静静地呆,前来搬砖的人搬的其实不是砖,而是寂寞。(。)8

第五十四章 惭愧() 
李承乾的金牌打手马周还是没忍住,琢磨着给太子划拉一些好东西。春耕结束,到入夏时节,农事上就要开始防备两件事情。一是夏讯,这个很没谱,搞不好就是一场大水糜烂数十个州县;二是大旱,基本全看水利设施修的好不好了。

    关中巴蜀,水利设施往前推一千年就开始了。郑国渠都江堰这种超级工程,除了人力资源必须丰富之外,还要有高超的施工技术以及工程天赋。

    李冰这种能被封神的天才,不是哪儿都有的。

    所以马周没指望大工程,但东宫在河套也是有营生的。虽然榷场经营之权已经被皇帝收了回去,但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太子还没有被废不是?

    马周希望在河套开发上,张德能够提供技术支持。除了八牛犁和曲辕犁,最好能够配合井渠来使用。

    什么是井渠呢?就是坎儿井,这玩意儿也是大工程。西河套水力资源还是很发达的,用不上这个。但是张德在收集碱蒿子的时候,盐碱地被贾氏子弟洗过。一亩盐碱地洗过一次,大概头一年糜子产量能到一石。

    不过这里面对水的要求很高,东宫当时为了表态,在河套地区是拿下不少地来琢磨的。主要是储君表率,人力胜天,给老百姓竖个榜样,带个好头。

    但当时东宫因为榷场营收,并不需要担心财政上的压力,加上朝廷的拨款,内帑的支持,还有长孙皇后的接济,基本上长孙皇后能够从私房钱中,一年拿出五万贯以上,贴补长孙家和李承乾。

    可李世民因为忌惮太子的实力,收回了东宫的大头财源,太子堂和凯旋白糖在榷场的收益,被转移到了内帑。

    更恶心的是,东宫卫戍部队,也被李董合并,如今李承乾能够叫的动的人马,勉强正好一团。

    马周很着急,他跟朝中大臣陈述了此时太子的境地,又再三强调了储君稳定的重要性,朝中大臣也认可对东宫的扶持。

    于大臣们而言,他们不需要第二次玄武门。

    杀哥宰弟且为乐的李董,对手从来就不是李建成李元吉,而是他们的爸爸,老董事长。

    所以,明君精于斗争的正常逻辑下,李董不管是本能还是理性,都不会允许在自己当打之年的时候,接班人很强,哪怕看上去很强……

    相较于李承乾这种什么都懂点的废物,李泰这种整天跟嘴炮文人吹牛逼的状态,才是他最满意的。

    李承乾如果在军方的影响力算是普普通通的话,李泰就是水准以下,比城西卖醪糟的董婆子强不了多少。

    “操之哥哥,井渠是个甚么?”成天在忠义社放魅惑技能,然后让忠义社小年轻去殴打自己同父异母兄弟的女王陛下实在是太让人头疼了。

    老张横了一眼武二娘:“种地用的,怎么,二娘想种地?”

    “男耕女织,常理也。”

    武二娘哼了一声,然后拿着小锤子,咚咚咚地敲着河套,嘟囔着,“操之哥哥再有几年,就要成婚了吧。”

    “惠娘还小呢,你急什么?”

    “呸,我何曾急了!”

    “去叫你阿姊过来,正好要制个精巧玩意,还是大娘子手巧。”

    武顺手巧,基本上是家里人都知道的,便是坦叔也很惊讶,这等巧手,哪怕是苏州也是寻不着几个。

    而且武顺不仅手巧,人也乖顺,简直是娶妻的良配典范,要不是她爹实在是不行,坦叔都想成全了徐孝德,退婚一拍两散算了。

    “就知道叫阿姊!”

    空壳子的河套往张德头上一砸,武二娘拎着裙角,气冲冲地走了。她香腮都要鼓爆了也似,满肚子的气撒不出来。

    “郎君,这宾王公是要个甚么物事?”

    “大约是唧筒那样的抽水物件吧。”

    关中井渠,那是秦朝之前就开始修建的,小一千年的折腾,才有了关中的富庶。当然现如今已经不成了,汉朝时期的土地开发,已经很丰富,对地下水的使用,也非常的恐怖。

    不管汉朝有如何复杂精巧丰富的地下排水系统,但这毕竟是农耕社会的技术,最后对地下水的污染,也是让后来的朝代,在长安开国,很是有压力。

    “郎君,听闻岐州井渠,那些三丈井,已然无用。这唧筒能有用么?”

    坦叔见多识广,老朋友也不少,算是张德很多渠道信息的重要补充。他这么说,张德当然也知道这个情况。

    关西井渠,以前打个五六米也就差不多了,两丈光景,没什么难度。依山傍水,因势导利引水灌溉的事情,只要不碰上百年一遇的大旱灾,基本都能对付过去。

    然而经过秦汉开发外加隋唐更迭,从五千万级人口规模砍一半,然后再爆发一个婴儿潮,很多土地都是过度开发,地力早就消失。农耕时期的水土流失,越是强盛的王朝越是惊人。

    “当年我在河套收集碱蒿子,除了却有大用之外,实乃为了水土之力。”张德顿了顿,又无奈道,“只是这道理,不足为外人道。吾非宰辅也。”

    这事儿说了也白说,别说宰辅,就是皇帝,谋万世也不是给百姓谋的。张德大力开发河套还有推广两都用煤,不是为了别的,就是希望能够上行下效,带起一股用煤的风潮。

    这样的话,“伐薪烧炭南山中”这样的诗句,能不出现则不出现。对将来的甘陕之地,也是大有裨益。

    他喜欢原,但不喜欢光秃秃的原。有人喜欢这种苍凉的悲壮美感,然而这些都是狗屁……

    推广青料,修建青料塔没有藏着掖着,也是为了能够畜牧业集中化系统化。追逐水草的游牧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来看很美好,然而这还是狗屁……

    对北地诸胡而言,游牧追逐丰美的水草,肥的都是上层的贵族,真正让牧民落到实惠的突厥头人,一个都没有。甚至这些突厥可汗,宁肯花大价钱请胡人雇佣兵,也不会让牧民吃的又高又壮。

    而游牧创造的收益,又远不如农耕,于是为了维持种族延续和族群壮大,不管中原是强大还是弱小,他们都必须抢劫。

    然后就是中原王朝的反杀或者被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人力资源消耗在了这种无可救药的落后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中。

    因此,老张为了能够让小霸王学习机诞生之路走的顺畅,不得不让北地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发生扭转。

    对普通牧民而言,他们并没有什么民族认同,为了能和贵族一样吃肉喝酒,游牧变成畜牧根本不算个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