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隋玩这一手玩的最溜,因为杨坚是北朝以来搞政治斗争和权力运作的第一人,他要是多活十年,基本没关陇门阀什么事情,死球去吧。

    至于小杨总,那就是个大号熊孩子,作死小能手,完全没继承他爹钝刀子割肉的天赋技能。

    大明宫含元殿,龙首尾的台阶老张倒是想尝试一下,如果不会被打死的话。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连“诗佛”都道心不稳的时代,可见大唐何等强盛。

    栖凤阁正烧着炭,铜炉青烟微动,似乎还有香料的味道。

    “圣人,梁丰县男正在门外恭候。”

    “让他进来。”

    “是。”

    青袍内给事持着拂尘出来,轻声道:“大郎,圣人命你进去。”

    “有劳了。”

    张德拱拱手,竟是一块银饼子不小心掉在了内给事的手里。

    “大郎放心,圣心愉悦……”

    愉悦……我愉悦你老母!

    勾结内官是自寻死路,但老张十二岁,不怕这个,再一个,他没官职,就捞着一个男爵。总不见得李董还怕他造反吧?

    “臣江阴张德,参见陛下。”

    “来了?”

    李董一脸玩味,他留了好些年的胡须,总算有点儿美髯公的架势。不说和城北徐公比美,怎么地也是帅气大叔啊。

    “来了。”

    老张很淡定。

    “就没有什么想和朕说的?”

    “陛下想知道什么?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雀街的那首诗,是怎么回事?”

    “噢,这都是西域胡商琢磨出来的小花招,为了发卖他的货物。”

    “胡扯!”

    李世民本来想喝口水的,一听这小子不老实,直接把银杯砸托盘里。

    “陛下恕罪。”

    “这首诗……是谁所作?”

    “此乃智……呃,乃族叔新作,唔从书房顺出来的。”

    “顺出……竖子有辱斯文!”

    “臣有辱斯文。”

    “……”

    大眼瞪小眼好一会儿,李董才沉声道:“你说是弘慎新作?”

    “正是叔父肺腑之言。”

    那肯定的,“提携玉龙为君死”,不是肺腑之言是什么?

    李董顿时愉悦了,满足了一点点虚荣心,然后轻咳一声:“那为何弘慎朝会上不承认?”

    “恐为他人攻讦,攀诬阿谀奉承。身为子侄,见此等泣血忠心之文不见天日,有违孝道。”

    “所以拿来给胡商发卖货物,就尽孝了?”

    “胡商所为,乃是细枝末节,不值一哂。报君恩,扬国威,振民心,才是叔父本心。陛下圣心独断,明察秋毫。”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才感慨道:“怪不得义贞问他,弘慎颇为局促,竟是有这般心思。弘慎之忠心,罕有人及也。”

    老张眨了眨眼睛,心说李董还挺容易动感情的嘛。

    其实他哪里知道,李二不过是想起来当初要是没有张公谨力拒薛万彻冯立,估计他大小老婆还有一干子女,都得死光光。

    就算他登基,皇后肯定就不姓长孙,太子也必然不是承乾。

    李董再三给张公谨叔叔表达了肯定:张公谨同志很忠心。

    不过事后他肯定不会去跟张公谨说,诗写的不错,继续努力。至于老张和他叔叔之间的默契,看在百万贯的份上,别说一首“提携玉龙为君死”,就是来个“满城尽带黄金甲”,咬咬牙……特么也得认!

    “以后不可恣意妄为,知道了吗?”

    “臣多谢陛下提点之恩。”

    李董沉默了一下,然后有点心虚低看着一脸恭顺的张德,小心翼翼地开口又道,“今年曲江文会……”

    “陛下容禀,三月初三臣受了风寒,恐怕去不了曲江池。身为勋贵子弟,不能为陛下弘扬文治,实乃罪过,还望陛下宽恕。”

    “咳,朕……朕恕你无罪。”

    “谢陛下。”

    “好自为之,下去吧。”

    “是,陛下。臣告退。”

    然后出去,然后内给事把门带上,下了台阶,老张整个人都在笑。哈哈,李二个傻逼,谁特么在乎写诗装逼,钱才是王道!

    至于李董,在栖凤阁内坐了一会儿,想想似乎哪里有什么不对,但想想又没什么不对。

    正琢磨这小子到底为什么这么好说话的时候,外边儿来了人,是他儿子,还有他老婆。

    长孙皇后一脸的欣慰,和风旭日地过来对李董道:“二郎,承乾这次事体,办的妥帖。”

    “噢?宫中用度采买,不过是遵循旧例,有甚妥帖?”

    长孙皇后笑了笑,依在一侧软榻上,道:“采买之余,更有进项两万贯,如何不妥帖?”

    “两万贯?”

    李世民一愣,然后看着一脸腼腆羞涩的太子,再看看一脸自豪的老婆,“可是有阿谀之辈巴结东宫?”

    “没有没有没有……”李承乾又不是傻逼,一听他爹这特么是要泼脏水啊,赶紧撇清,“耶耶容禀,此事说来话长。”

    于是长话短说,于是长孙皇后在旁边润色,于是李董听的一愣一愣的。啥?买五年灰糖屯着?这特么是要齁死太极宫一干人等吗?还有啥?有个胡商说要灰糖一百万斤?西域很抢手?

    操!老子又不是傻逼,你特么在逗我?

    胡商……嗯,胡商……刚才好像还提到胡商来着?

    “那个胡商,什么来历?”

    “身家清白,早先倒是落拓,在南里一带混迹。去岁得了贵人提携,于是生发了。”

    长孙皇后笑的很甜,熟妇的撩人,让李董失神了一下,但还是清醒过来。

    妈的,贵人提携?

    一想起张德那张人畜无害粉雕玉琢的脸,李董脸一黑:“承乾,张大郎吃得下一百万斤灰糖?”

    “别说一百万斤,就是再来……呃。”

    李承乾脸一白,然后讷讷地低下脑袋,“那个胡商求购灰糖极多……”

    “哼!”

    李世民觉得那小子肯定在暗爽,一想到那小子在暗爽,他就不乐意了。

    他不乐意的时候,来了一小公举,献宝一样地跳进来举着一只锦袋:“耶耶,耶耶,看我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说着,小公举把锦袋打开,也不等李二和老板娘提问,自顾自地倒在托盘上:“耶耶,你看此事何物?”

    “咦?这是何物?宛若冰晶玉石。”

    长孙皇后拿起一颗,眸子闪烁惊异。

    “糖。”

    小公举扔了一颗在嘴里,“可甜了。我在望仙门看到张大郎,他给我的。”

    “丽娘,怎能胡乱吃东……”

    皇后准备严肃地批评,结果小公举拿起一颗就塞她嘴里。

    “嗯。真甜。”

    皇后看着李董,然后拿起一颗伸到她嘴边,“二郎,是真甜,如蜜一般。”

    一看老婆献殷勤,李董本来还要摆摆臭架子,这会儿立刻张开嘴含了一颗,然后眼睛放光:“此事何物?竟是这般甜蜜。”

    “糖啊。”

    小公举眨着眼睛,看着爹妈很认真地说道。

    李董开始琢磨了,糖?灰糖?胡商?贵人?

    去尼玛的“提携玉龙为君死”,李二眼睛放光,对太子语重心长道:“承乾,有空就去问问张大郎,最近在做些什么,要少说多看,用心观察。”

    “阿耶,我知错了。”

    “……”

    你没错啊儿子,你得领会精神。去,把那小子捞了多少打听清楚!

    经过皇后的一番虚心教导,李承乾这才明白过来,感情大郎根本不是因为和我的感情才买下灰糖的?

    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太子一脸落寞地回房间调整心情,但李董却眯着眼睛问老婆:“观音婢,你说此物,张大郎能有多少斩获?”

    皇后微微一笑:“此乃财源,绵绵不绝。”

    “然也。”

    李董点着头,笑的开心,但是一想到那张萌萌哒的脸,他又脸一垮,瞬间伐开心。

第四十四章 辗转反侧张叔叔(求推荐票)() 
白糖作坊张德置办了两间,一间就是定远郡公府邸的偏院,另外一间算是半露天,在程知节转给他的钓鱼台。两千亩滩涂地,总归是要用上的。

    脱色张德选择了两种,一种自然是泥浆法,另外一种则是竹炭法。前者速度快,但脱色效果差点儿,出来的白糖还是带点黄,只是已经很接近正常意义上的白糖。后者速度慢,而且竹炭颗粒不是很好控制,容易混杂大颗粒的炭灰到糖里,但出的白糖绝对上品,卖相没得挑。

    二十万斤灰糖听着多,其实也就一百吨朝上。张公谨在长安的族人奴仆加起来也有三百来人。

    不是张德小瞧,以唐朝底下阶层的文化程度,脱色罐里面装的是马尿还是黄汤,他们都分不清。

    所以从技术泄密的角度上来说,张德根本不担心。

    再一个,担心了也没用。能跟他打对台的,肯定不会是胡商,基本上也不是靠商业手段可以奈何对方的。而不能跟他打对台的想要放肆,那就是自寻死路。

    就算老张自己不想弄死对方,打了鸡血的张公谨叔叔一定会让胆肥的小朋友们知道啥叫权贵。

    一年百万贯,要不是现在皇帝位子稳,放前隋张公谨能把皇帝卖三回。

    “大郎,还不睡呐。”

    亥时三刻,张德还在记账,质地其实很一般的贡纸上面写满了这些天的进出。

    老张一边写一边嘴咧着:哼哼,坦叔啊坦叔,你老人家以为控制了我的花销,我就没办法自己弄个小金库了?

    正得意呢,张公谨跟幽灵似的出现在书桌前,吓的张德差点把贡烛给打翻。这年头,蜡烛也金贵,特么居然是贡品,用起来还特费劲,烧一阵就得削烛芯。

    “叔父,吓我一跳。”

    “呵呵……”

    张公谨笑的很是诡异,让老张心头嘎登了一下,然后试探地问道:“叔父这么晚也不睡?”

    “辗转反侧,睡不着啊……”

    意味深长,十分的意味深长。

    “叔父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咳。”张公谨轻咳一声,手握成拳,然后酝酿了一下,才很是不好意思地问道,“大郎啊,你这白糖……能有多少进项?”

    张德内心暗爽,嘿嘿一笑:“也不多,除掉给太子的两万贯,结余两万两千贯。”

    其实李承乾那里入账报的虽然是这个数,但东宫左右春坊的幕僚还报了个母本八千。意思就是咱花了八千贯,弄回来两万贯,赚一万二千贯。

    这八千贯是什么狗屁玩意儿?

    左右庶子、左右谕德、左右赞善大夫等一干太子的跟班,总得喝点汤吧?

    再一个万年令、东市仓监以及张德一定要打点的互市监,胃口都不小。源昆罡那里就塞了五百贯,其中两百贯他还得分给长安令。

    二月二十六张德有个小弟打听到一个消息,明年东宫又要增加一个司议郎的位子。初步敲定是姓卢的那家托了关系,然后姓卢的又在鸿胪寺有门路,鸿胪寺和互市监又是兄弟单位。

    老张要发卖白糖到国外去,互市监就得打点好。所以就让那个小伙伴把姓卢的大叔叫出来,一起在春明楼搓了一顿。然后双方就结为战略互惠关系,为这关系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