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魏征耐着性子,正色道:“皇帝刚愎,非福是祸。到时地方小族跟从嘲讽,以天子之威,杀鸡而儆猴,何乐不为?”

    温彦博不是不知道皇帝现在的状态有问题,可这不是他一个病残中书令能阻挡的。鬼知道贞观三年后的唐朝怎么就像开了挂一样,逢战必赢没输过,换谁谁也尾巴翘上天啊。

    更可气的是,夷男这个废物居然是被一帮流氓给操翻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天命在汉啊!

    阿史那思摩那条疯狗眼下跑去西域咬人,旗号打出来就是李皇帝的走狗,走狗都这么利害了,侯君集的正规军算啥?

    有时候温彦博不无恶意地想,是不是李唐皇族的祖宗真的是李耳,于是真的就暗中庇护了一下?

    而且安北都护府设立之后,乌堡前进政策加上青料塔的普及,直接绝了草原重新出现蛮族大酋长的可能性。草场分区置地,更是屠刀加财帛双重推动。仅仅是制革一项,河东当年是争着做汉奸走私物资到草原,现在颠倒过来,蛮子争着做蛮奸,走私皮革新种羊毛到河东。

    太原这个北都,当年就是草原走私贸易的大本营,也是汉奸速成培训中心。本地士族压根不关心蛮子会不会牛逼会不会强大,反正死的不是他们,是河北道的倒霉蛋……

    扪心自问,温彦博也不想看到温氏子弟专门搞走私到草原的事业,这压根就不是能够对人吹嘘的事情。

    所以,甭管皇帝怎么刚愎自用,眼下的河东,眼下的太原,那真是对李皇帝服服帖帖,以温彦博为首的河东世族,除太原王氏,那都是排着队过来准备拍马屁。

    魏征是直臣,他温彦博就是佞臣?为官生涯中最丢人的一次,也不过是某次被人称作“人奸”,骂他的还是李大亮,滚去凉州了。至于“温家堡的人都该死”,那江南小畜生寒门出身,有甚资格上桌?

    “诸王陆续成年赴任,独储君游离中国之外,天下焉有此等太子?!”魏征盯着温彦博,胡须都在颤动,“江阴张操之,如今为沔州长史,可是温大临,你可知道是谁都督沔州吗?”

    “张德居然做了长史?”

    本来他想说这世上哪有二十岁的长史,然后一想,妈的二十岁的长史好像还不少,于是有些抑郁地说道,“总不能是魏王吧?”

    皇帝“世袭封建”的推动,虽然温彦博知道,但因为病重,具体到升格大都督府这件事情上,他是不知道各亲王具体人事任命的。

    “吴王。”

    “吴王?”

    “蜀王改封吴王。”

    温彦博一愣,李恪是没什么机会的,不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子,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搞不好还要被镇压。

    “这又何妨?”

    “你有所不知,张德在沔鄂早有布置,为侍中以来,我查阅过荆襄、登莱、河套、辽东各等典册。自石城铁厂投产以来,幽冀以此为生者,几近十万。你可知去年此地有新生丁口几何?”

    “几何?”

    “五千有余。”

    “什么?!”

    温彦博猛地坐起来,然后剧烈地咳嗽起来,温挺连忙给他抚背:“大人!大人慢些言语。”

    作为帝国宰辅,这样的数据脑子里过一遍就知道意味着什么。

    虽然不想去琢磨,可温彦博还是开口问道:“夭折几何?”

    “不足四百,三百六十又五。此详尽之数,乃是石城铁厂收录,为同仁堂特有学习之典册。”

    夭折率这个事情涉及到很多事情,有时候孩子夭折,而女子可能在这个孩子之后,就已经不能生育。还有怀胎成型流产的,也有算夭折的,这种情况,女子能活下来的其实很少,更多的是孕妇也随之而去。

    而一旦女子不能生产,其命运相当的悲惨。

    “汉阳去年新增丁口六百多,一地在籍之民不过三万不到,多余丁口,多是河工工地所出。如今荆襄有能工巧匠收入颇丰,于城中置办物业,屋中多有女婢服侍,皆为倭女新罗婢百济奴,三千奴女,若在寒门,只怕不得生产之机。工匠之流,何惧其礼?”

    寒门到底也是门第,他们是不敢让新罗婢添丁进口的,一旦生产,就是“卑贱”之名伴随,进而有辱门庭。

    但是工匠之流根本不怕,反正他们也不是纳妾,就是买来女奴为了爽,不行吗?至于女奴生了儿子女儿,对工匠之流而言,这又有什么关系?不都是自己的种?根本不存在什么有辱门庭,反而因为子孙兴旺,为同僚所羡慕。

    更重要的一点,这些工匠之流,能够这样日子爽利,是因为华润号这个奇葩的存在,当他们增加丁口的同时,会有同步跟进的奖励。

    这样的鼓励生产,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因为工匠们的这种做法,会和“礼法”发生剧烈的冲突,可又因为工匠近似游离在“礼法”之外,面对这种情况,当地士族根本不会去改正。

    因为,士族和工匠根本就天壤之别。

    可作为宰辅,居高临下的人物,魏征怎么可能装瞎?只可惜,他去找“房谋杜断”,只不过是自取其辱,两大天王不说推波助澜,乐见其成是肯定的。

    且不说房玄龄如何,杜如晦儿子杜构在登莱,就只会为此欢呼,怎可能去阻止?

    长孙无忌虽然也是天王,可他下岗待业,屁也不是,只能皇帝私人问对,公事上半点力也不可能出。李靖更不要说了,现在就在家里修仙。尉迟恭可以找,不过找上尉迟恭恐怕只会被老魔头一耳光抽出来。尉迟恭和张公谨是什么关系?

    思来想去,魏征只好寻这个快死的温彦博。

    毕竟,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死之前温大临咬一口,皇帝也不会怪罪吧?

    按照皇帝现在的政策,“世袭封建”是为了巩固李唐江山,加强了子孙的影响力,可特么的李恪那边有个沔州张德,那问题就大了。别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五年之后李恪治下的人口直接暴涨到让人菊花一紧。

    李董一时半会儿不会死,万一临死之前都没废除这个政策,那么十年之后,李恪治下得多出多少适龄从军男丁?一想到这个,魏征就浑身难受。

第七十五章 崇道() 


    印绶到手,老张摇身一变,直接从过江龙变成了地头蛇。汉阳城中那些个大户,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前往长史府的队伍,排的老长。

    “二十岁长史,当真少见。”

    一听说张德混了这么个差事,不知深浅的萧姝与有荣焉,兴致高涨,拉着张德放肆了三五天,这才让老张有喘息之机。

    “后汉以来,至前隋,此等人物并不少,只是如我这等寒门出身的,才显得稀罕罢了。”

    五月,荆襄的樱桃如莲子般大小,甜中带酸,极为的可口。萧姝最喜樱桃,老张便让人用嫁接一些罗马来的品种。万里迢迢过来,原种死了有几百棵,最后也就活了七八棵。

    除了地中海樱桃,还有一种波斯商人为了巴结维瑟尔,从北方高地黑海更北弄来的原生种。这一种樱桃,死的更惨,前后苗种死了两千多棵,就活了一棵。

    多少也是为了取悦一下萧二娘子,这近三千棵樱桃原生种,差不多砸了有两万多贯。

    等长出来了,老张准备再嫁接出来,然后跑去沧州登莱种一些。

    “世间焉有张郎这般的寒门?”

    “你去长安洛阳问一问,可会高看我江水张氏一眼?”

    张德笑了笑,萧二娘子虽然聪明,可终究是个小女子,哪里晓得世家的深浅。便是萧氏,别人敬的也不是你萧梁萧齐皇族身份,而是汉朝萧何。

    “唉,天下若无门户之见,那该多好?”

    “只怕有那一日,你这小娘便瞧不上我了。”

    “去去去……”

    瞪了张德一眼,萧姝赤足晃荡,倚靠着张德坐在凉亭栏杆处,一边吃着樱桃一边看着池中的红鲤,“张郎。”

    “嗯?”

    老张伸手接住了她吐出来的樱桃核,然后又塞了一颗过去。

    许久没听见萧姝继续说话,张德不由得看了过去,却见这女子竟然有些失神,盯着红鲤发呆。

    “魔症了?”

    “嗯?呸呸呸,你才魔症。”

    萧二娘子吐着舌头,将那小小的樱桃核吐到了池水中,叮咚一下,一条鲤鱼翻了个身,将那樱桃核吞了下去。

    “是有心事?”

    “是有一事,只是……只是不知从何说起。”萧二娘子咬了咬嘴唇,面色微红,欲言又止,显然是难以启齿的事情。

    见她不好意思说,张德也没有追问,寻了个话题问道:“我在临漳山修了一个道观,挂的李淳风名字,你既然是他弟子,若是觉得天热,可以去那里修道。”

    说是修道,其实就是避暑。荆襄到了夏天,就是一个大蒸笼,北方人要是身体不那么强健,到了这等地方,一个不小心,送去半条命也不是没有。

    加上附近沼泽密布,毒蚊子一个赛一个的狠,能把最会养气的士大夫都气的暴跳如驴。

    临漳山除了学社书院之外,张德还布置了别墅之类,加上汉阳的造纸厂马上就要开工,竹纸的原材料当然需要大量的竹林,离临漳山太远的话,原材料供应也不方便。

    “阿姊这几日就要从江夏过来,不若一起去观里休沐采风?”

    萧姝突然眼珠子一转,如是说道。

    “大娘子不是在和崔娘子叙旧吗?这几日游山玩水,还写了不少诗,怎会去甚道观?”

    “我是她妹妹,怎会舍得弃了妹妹,去自行玩耍?”

    “这有什么?我十年都不曾返回江阴,两个弟弟长什么模样,都快不记得了。要不是坦叔把他们接来长安几次,我真是想不起还有两个弟弟。”

    “薄情寡义,活该为人所知‘有才无德’。”

    “你以为我取名德,是为何?”

    实际上张德和两个弟弟一直有联系,而且还让他们拜在了虞昶门下,十年来,信是不会断的,但是要让张德表演一下兄友弟恭,他哪来那个闲工夫。

    更何况,因为身负宗长之责,他也不可能对两个未成年弟弟耳提面命。长安的水有那么深,纵然是要锤炼,他也不会让两个兄弟跑来长安受那个操练。

    “那便说好日子,待张郎你休沐,这就去临漳山的别墅。”

    “是道观。”

    张德横了她一眼,“我乃安州都督府麾下沔州长史,哪能跑去甚么别墅。不过姝娘你也是知道的,我素来崇道,又和‘黄冠子’真人颇有交情,去他洞府拜访一下,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你不但薄情寡义,更是寡廉鲜耻。”

    “吃你的樱桃吧。”

    抓起一把金黄色的樱桃,塞到了萧姝的樱桃小口里。

    五月初十,正好视察完临漳山以东的一片沼泽,这里靠近汉水,如果可以把沼泽地的水排到汉水,等于平白多了一片方圆二十里的良田。

    围圩造田之法已经推行了几年,如今荆襄地区的地方主官,都喜欢拿这个办法来刷政绩。

    没办法,好用。尽管全国来说是地多人少的状态,但楚地并非如此,耕地颇为碎片,因此能够让耕地连成一片,这对于减少粮食生产损耗,是相当有帮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