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4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你待怎地?温彦博反正就要死了,他什么都不怕!现在给皇帝出谋划策,福泽子孙,说不定太原王氏因王珪故还要被打压,到时候太原温氏就起来了。你当他没有盘算过吗?”

    “李大亮骂的好!他就是人奸!”

    宰辅们在纠结,老干部活动中心同样抑郁。要死要死没死成的陆德明当然没力气去骂皇帝,不过唐俭却潇洒的很,一边骂一边拿白糖泡茶,他就喜欢糟蹋东西!

    喝了口茶,唐俭看着所躺椅里面晒太阳的陆圆朗:“你那徒儿怎么说?”

    “嗯?”

    陆圆朗一脸很傻很天真的模样,唐俭大怒:“老货!莫要作怪!”

    “哎呀……”陆德明嫌弃地啧了一声,“眼下还能如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看这白糖,早晚姓李。还好老夫不喜甜食。”

    当年陆老头要种甘蔗,老张跟他说还是经营生丝,反正还有虞世南儿子顶着,苏州市舶司现在出口生丝是肯定不会亏的,一千年都不会亏。但盐铁糖丝茶,早晚都要控制,不是李世民就是房谋杜断。

    这跟个人利益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为了帝国的存续。

    尤其是盐和茶,安北都护府设立之时,乌堡政策就是围绕草场和盐池进行,绝不给草原余孽任何染指的可乘之机。这几年官定草场,分区游牧,加上青料塔的建设相当成功,游牧虽然还游牧,但每个牧民都要登记造册。

    新生的计吏很紧俏,华润号出来的学徒,都能轻易地在长安官署找一份计吏的活。但为了稳定北方局面,计吏被大量摊派到了草原,进一步细分草原势力,肢解其几千年来的经济结构。

    别的不敢说,但有一点,贞观朝开始,草原民族提前进入了历史垃圾堆。

    “我在李靖那里听说了一件事情。”

    原本因为陆德明的话有些安静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又被陆老头的一句话给吊其了胃口。

    竖起耳朵的唐俭斜眼看着陆德明:“有屁快放!”

    陆圆朗轻咳一声,有些严肃地说道:“中书门下有意在东都施行一法,以缓汹汹民意。”

    “何法?”

    “折算糖户规模,以其为本,两市交易多寡,皆以本为额。且糖市虽为官营,却止交易之权,期间市税定夺,可由糖户推举信重之辈监察,设糖市令史。”

    “呵,这糖市令史流外几等?”

    “总不能低于二等。”

    “虽是小吏,却是权重利大。若以糖户规模为本,只怕多沦为大户奴仆。”

    “故而次年以糖市令史之功,再议其职。”

    “噢?如此说来,倒是颇有玄机啊。”

    这是一个相对折中的方案,不管什么政策,房谋杜断执行之前,都会找个试点,不会直接推广。只是这一次,皇帝很明确地告诉重臣,朕缺钱,朕要杀猪,朕不管过程,只要结果。

    魏征难办,房谋杜断就好办了吗?于是房乔就建议,在洛阳试行一下,让渡给经营糖产的大户们一点点监督权。第一年要是监督工作搞得不好,那么这个糖市小吏,就可以下台了,换一个人上台。这对糖业小户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不然还能怎么办?造反吗?

    与其等着皇帝直接杀人,不如先杀一部分,然后再弄点钱出来,堂而皇之地交上去。糖业市税抽到了,皇帝也就不会杀鸡取卵,这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只是,这事儿让见多识广的唐俭沉默了许久,糖市令史虽然是个流外二等的玩意儿,可如果他现在才十八岁,眼前放一个县令位子一个糖市令史,他唐茂约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第四章 癫狂() 


    东都洛阳多了个新事物,叫做“产本”,属于试运行的新玩意儿,且只针对灰糖和白糖生产。

    根据大唐六百多军州上报的产糖规模,今年初步决定颁发六百张“产本”,此“产本”除洛阳两市令签押之外,还有民部和内府的印章。

    有了“产本”,就能合法生产灰糖和白糖。也就是说,从贞观十一年开始,全国生产灰糖和白糖,需要这个“产本”,也就是经营许可证。

    老张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房谋杜断也是蛮辛苦的,绞尽脑汁啊。

    但这还没完,产销并非一体化,而是产销分离。主要是华润号当初搞的分区销售效果不错,没道理扔掉,而且这也避免了不同州县的大族发生剧烈冲突。只是针对销售这一块,行销商必须从拥有生产经营许可证也就是“产本”的人手里采购。

    这个交易手续,是在洛阳完成的,然后凭借交易手续,就地交割。

    全国第一个大宗货物交易市场,就这么莫名其妙鬼使神差地诞生了。而且交易的地方,实物交易还不多,全靠凭证……

    张德心说老子弄出来的宣纸真是日了狗了。可这事儿也没办法,房谋杜断两头受气,上头皇帝逼得紧,下头文官紧得逼,差点把两大天王累死。

    “这在洛阳交易,倒也不差。”汉阳城中,李德胜披着一件棉大衣,还是军绿色的,翻领用了貂皮,远看像犀利哥,近看像犀利哥,仔细一看,确实很犀利。老张给他倒了一杯建州岩茶,老李嘬了一口,“冯盎不做白糖,眼下能吃进白糖的地方,多在中原,止多加个苏州常州广州之类。在洛阳交割,也不妨碍白糖入京出关。”

    “我估摸着,这糖业令史还会增员,糖市也不会只有洛阳一个。兴许广州也会增加一个,常州或者苏州也要增加一个。”

    “这是自然,若走千里石塘,绕道高达国,前往南天竺,这广州大有可为。白糖交易也是早晚的事情。”

    李德胜很看好广州的前途,只是眼下涉及到冯冼世家的政治前途,所以只能放弃对白糖的染指,专做灰糖看上去利润低,可灰糖规模极大,还能靠这个压住岭南的山寨洞府,诸多獠人眼下都主动和汉人和解,世仇都能放下。

    开元通宝它意外的圆啊。

    “不过,为了争夺‘产本’,只怕今年要闹出点事端来。”

    当年河北羊吃人,形势和现在其实相似,都是追逐利润闹的,只是程度有些不同。再一个,李德胜和张德也揣测,糖市如果按照现在的章程运作,搞不好其它的大宗货物也会跟着上。

    润物细无声这种事情,朝廷的耐心显然要比大户强的多。

    产销分离如果放在盐上,朝廷的调控能力将会更强,到时候针对盐业抽税,就不需要再去管产还是销,认票不认人,官府只要拿到钱,管你怎么制盐卖盐。

    只是这样一来,眼下涉及盐场的五姓七望以及关陇高门,都要受到极大冲击。

    甚至不仅仅是盐业,按照现在的粮食累积,搞不好富余的粮食也能进行操作。

    “且看着吧,总之,不呲牙咧嘴,谁人知你厉害与否?”

    老张又给老李添了一杯茶,李德胜浅饮之后,不置可否。

    自洛阳新设糖市令史,因白糖交易,一时间竟然两市空前繁荣。牛马牲口栏中,都能听到散发着牲口气息的商户在那里嘀咕“产本”“赎买”“关扑”之类。

    “郑大郎!郑大郎!小弟淮南曹爽,愿租大郎‘产本’一千石!价格好商量!好商量啊!”

    “呸!一千石也来胡混!郑大郎,你家‘产本’额定不管多少,我会稽钱氏都包了!”

    “薛二!薛二!请留步,借一步说话……”

    “下走在上东门备了酒席,薛二哥,咱们移步详谈可好?”

    “吔!清崔的人也来了!”

    “那是崔弘道家中人,怎地从徐州过来了?”

    一时间,那些发卖白糖的商户铺面,都寻着那些已经到手“产本”的户头,就像是恶狗扑食一样,充满着疯狂。

    洛阳北城的富贵地,许久不来洛阳的柴令武黑着脸,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吼道:“放你娘的狗屁!我柴家居然连个‘产本’都拿不到?!”

    “二郎,此事实在不是脸面的事体,郑穗本族侄郑大郎,一口气拿出一百万贯,就为了争夺一万石定额的‘产本’,折算下来,一斤糖额差不多关扑了一贯。”

    “一、一百万贯!”

    柴令武眼珠子鼓在那里,“荥阳郑氏都拿不出去那么多钱!”

    “几家拼凑的,郑穗本那个侄女在沔州长史那里做小,苏州市舶司自然要给方便,郑家负责出面关扑‘产本’,其余合伙几家则是行销发卖,一万石白糖,到高达国能有五倍利,高达国王子又在千里石塘颇有人脉,沿海过去,过交州就能清掉一半。”

    “再一个,二郎,听说登莱苏州那里有了新船,能从筑紫岛直接来回,而且这两年已经没听说过这航路上的船只有甚损失。如今沉船,多是南下的。八年造大船,咱们手中没有啊。”

    “一百万贯糖,都能卖出去?高达国的人不怕甜死吗?!”

    柴令武咆哮道。

    “有销路,价钱再高都不怕啊二郎。高达国卖不掉,可以卖给南天竺东天竺。听说八年造大船,能直抵波斯,现在狮子国国主已经上表内附,若非狮子国离大唐万里海路,只怕长安人早就派了人过去。听说今年杜大公子准备上疏,求朝廷允许狮子国内附。”

    “什么狗屁狮子国,听都没听说过。”

    一脸抓狂的柴令武只知道,现在“产本”根本不是拼关系拼脸面,因为大家关系都差不多,最后拼的特么就是钱!钱!钱!

    一百万贯这种价都能喊出来,妈的智障……但是,五倍利啊,郑家能这样干,正式合伙人有销路啊,五百万贯回收,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高达国有个金矿,东天竺土邦也多金,这几年换来的黄金,有三四成是天竺从千里石塘过来的。广州治下甚至有个金银码头,专门有精于计算和称量的高手,去验收金银成色。而且,华润银元,二郎你也是知道的,一半用的是筑紫岛银,剩下的,可大多都是天竺银,长乐公主的丰州银矿,那是半点没有用的。”

    是啊,五百万贯,金银一船的事情……

    可这和柴令武不搭界啊。

    “去!去找人!凑钱!筹钱!入娘的,我就不信了!一万石的‘产本’老子拿不到,五千石的总行吧!”

第五章 跑官() 
洛阳南城某个僻静地,坊内养着十七八条土狗,车马多是板车独轮车,看样式都是南方木料,只是保养的极好,还涂了东西。

    “十九郎,谯国公二公子想要和咱们商议‘产本’租赁一事。”

    “不必理会,那是个夯货。”

    被称作十九郎的,大名陆飞鸟,是陆德明的族侄,小陆飞白几岁,因他父亲善鸟书,故而取名飞鸟。

    “十九郎,柴二公子这次倒是正经带了金银过来。”

    “噢?他居然不去巧取豪夺了?倒是令人惊讶。”

    笑了笑,陆飞鸟披上一件白袍,道,“那就见见他,免得让人以为我们陆家如何如何。”

    因为经济作物的流通,使得南北交流比朝廷的牵线搭桥强三条街。不需要李董这个老板出来做和事佬,南北士族自然而然地为了同一个梦想,走到了一起。

    “万万没想到啊,这‘产本’的价钱,竟然一日数变。郑使君家那一万石,现在有人喊出两百万贯的价码,直接翻了一倍。”

    “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