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史大人,寨子下面有个集市,做工的人多。仡芈寨去做苦力的也多,做工要吃肉,我们自己养猪,就能省点钱……”

    哇,好感动啊,省点钱。

    要不是老子知道你特么是属黄鼠狼的,老子差点就信了。

    张德没好气道:“要养猪,也不是不可以。你回去先问问,有没有愿意做侍妾的女子,有的话,凡是能进临漳山的女儿,都能养猪,汉水码头那里包销猪肉。而且怎么养怎么活,长史府幕僚亲自出马指点。”

    “长史大人当真?”

    “信不信由你。”

    “那……长史大人,这是仡芈寨满十四岁的女娃清单,大人过目一下。”

    “……”

    是在下输了。

    龙大兴是个有想法的人,他祖父是见过世面的,知道汉人江山有多大多富。中原的田地,没有山山坎坎,没有沟沟坝坝,一马平川,万亩良田。以往獠人同姓不禁婚姻,但是自从龙大兴的祖父去过大兴朝贡隋朝皇帝后,就明白了一些道理。

    于是和仡卡、仡莱寨子不同,他们现在同姓不婚。

    那么,适婚男子,怎么成家呢?

    买、换、抢。

    朝荆襄奴隶贩子买,朝实力相近的寨子换,朝弱小孱弱的寨子抢!

    隋唐两代对獠人的残酷镇压讨伐,将那些具备反抗精神的死硬分子彻底打垮,獠人丢失了大量已开发的熟地,人口锐减的同时,更是彻底放弃了继续对抗。

    这需要一点点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龙大兴有个佝偻的身躯,却有个挺直的灵魂。尽管永远透着一股子猥琐可怜的味道,但其本质,张德自认没有看错。

    龙大兴想要改头换面,想要三代人之后,不再是獠人,而是沔州治下一汉民。

    所以他从来行走时只说自己姓龙,当然跟脚来历没甚讲究,更遑论堂号。对于别的士族而言,这种货色就是垃圾,早点死了算了。最多就是养寇自重的时候,当作抹布拿来用用。

    而张德不同,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不会因为你是汉人机器就不坏,也不会因为你是獠人机器就不转。

    作为“消耗品”,汉人獠人没什么区别。

    这不因张德的意志发生转移,就好比长安那些煤球作坊的工厂主,十二岁的童工用起来,不会因为他们年少就会体谅。十二岁做工然后十八岁过劳死,长安的工厂主们不会有半点良心上的愧疚。

    因为他们会掏出一把开元通宝,找到下一个愿意每天做工五六个时辰的童工。

    李承乾这个暖男写过一封信给张德,当时他在淮南道东视察,皇帝迟迟没有下旨让他回京,于是暖男心塞的同时,又深入到了基层。去那些光鲜亮丽的地方豪门看了看,江东豪族没有让他失望。

    长安土豪用童工每天是六个时辰?我们江东土豪用童工六个时辰的同时,还能让他们一边流泪一边由母亲喂饭!

    新型织机扩展开来的那一年,不是只有缫丝倭奴的双手让人看了作呕……

    那一次,暖男太子信中有了一句感慨:古人云“君子远庖厨”,今日方知其意。

    张大安小朋友当年死缠烂打要看怎么做工,最后粉嫩的脸蛋出来时候惨白,三观被碾碎,也就是一个眼神的事情罢了。

    但是,这样残酷的事情,却因为地位的极大悬殊,却又引来了大量的贱籍子女,甚至是良家子,咬牙坚持着投入其中。

    只因为一样,再没有人性的工厂主,他掏出来的开元通宝,能够买他们在家中田亩一年产出的数倍粮食。

    而仡芈寨的头领龙大兴,就是在给寨子的族人,争取这么一个令暖男太子感慨的残酷机会。

第十一章 公关() 
“今年棉花苗涨价,沧州种比太原种还要贵一些。”

    “沧州二号苗什么价?”

    “甭管什么价,先来一顷地。都要入夏了,再不种来不及了!”

    “抢甚,抢甚?!再抢老子明年也去洛阳,跟那些做相公的说给皇帝上书,把棉花也拿去官营!”

    “入你娘的,放你娘的狗屁!打他!打死他!”

    春夏之交种棉花,今年的棉花苗多了不少,愿意种的人更是多。主要籽棉价钱就算低,卖出去也比种麦种糜子获利大。差不多能有三倍到五倍的利润,全看田伺候的好不好。

    最好的棉花苗是沧州二号,高产区在无棣沟附近,套种小麦亩产还能达到四石,这是籽棉产量。皮棉能有一石六,不过能加工的地方不多,还是薛大鼎主政时期办了一个棉花厂。

    好些地方直接就是手工撕,皮棉产量相当低,籽棉二十取三甚至更低的产量也有。但棉花真是好***白糖还要紧俏。

    可以说洛阳前脚糖市兴建,后脚那些没争夺到“产本”高门小户之流,立刻投钱到了棉花上。

    可惜这棉花苗也不是那么好培育的,怎么施肥补肥,都是华润号的人说了算。再一个,华润号从海外弄来的一种粉末,混合粪肥,棉花亩产最高居然爆到过十二石,简直是灵丹妙药,连精于农事的贾氏,都说闻所未闻。

    那粉末来自海外,只有登莱港可以进口,石城钢铁厂的码头也是不进的,于是五姓七望那些大户,也只能干瞪眼。

    一时间也有谣言传出来,不外是海外神仙的法术,域外高人的本领,和“苦聊生”的故事,大致上也是类似。

    “老客,对不住,今天的苗卖光了。改日,改日。”

    “哎,且住!改日是几日?我这可是从河东过来,太原都没去,一路奔来河北,要是买不到,我回去路过黄河就跳河寻死。你不能这样,华润号恁大铺面,怎地还要欺生的?”

    “不是欺生啊老客,这苗儿在苗圃里,也得长几天才行,不到辰光是不让出苗的。俺有心给老客便利,可俺现在干了这事,明天就要被辞工,老客也是有家小的,体谅难处则个。”

    “那你给个准信,我实在是等不住了,天未开光就起了身,这地界又是城外,不需甚么宵禁。可没曾想还有比我起的早的,这要是再没有苗种,我这回去,只怕是甚么都种不了,要是种不了,我跟钱庄举的债,当下就要了我的命。与其被人逼死,不如跳河死的干净……”

    “准信倒是没有,老客不如三天后再来打望。总计就是三天四天的光景。”

    “那成,我就三天后再来。”

    仿佛是互相体谅了一般,结果第二天凌晨,这河东人就到了苗园外候着。然后天一亮,他头一个跳将出来,开门的还是那个伙计,二人互相对视一眼,都觉得尴尬无比。

    “老客精到。”

    “承让。”

    拿着华润汇票,兑了十顷地的棉花苗,那河东人开心地去了。

    河东人租了顺丰号的车马,天不亮就往家里赶,又请了个“跑马”,先行去河东老家报信。

    “跑马”是骑马送信的人,顺丰号中有不少残疾的老卒或者刀客,由人作保,收入麾下。将消息传回河东,那边也组织了人手,先从太原请了华润号专管农业的大管事,调了贾氏张氏的好手,先行布置土地规划。

    八牛犁、曲辕犁、打坑机……有的家什要租,有的家什要买,什么时候灌溉浇水,什么时候施肥驱虫,都要花钱听贾氏的人安排。

    这两年贾飞的族兄弟,除开在某些州县混个从九品或者流外官之外,这些额外的收益,较之一州刺史也不差,可见棉花的利润何等厉害。

    “这棉纺和丝纺差别有点大。”

    “大兄,去年染的棉布,青色容易上色,黑布也还可以,就是这紫色,反不如丝绸好上色。”

    贾飞点点头,手中有一支玻璃试管,晃了晃里面的液体,慢慢地变成了孔雀绿。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这我也没甚办法,不过张公曾说青布用的人多,朱紫让长安人去印,我等不必掺合。”

    “对了大兄,我从太原听说一件事情。且末都尉斩突厥首级一千五百,拓地百里,那里欲建一新城。有个消息传来,说是棉花易种。”

    “玄奘法师倒是用过白叠布,张公也说西域棉花成色品相要更好,等‘黄冠子’真人今年的消息传来,要不要去种棉花,到时候再说。”

    “也是,听说那里汉胡杂居,若是成色好,只怕胡人要作反。”

    “怕甚,且末都尉是自己人。”

    “嗯?”

    “这话你当没听到,算我多嘴。”

    贾飞闭口不言,他那兄弟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我醒的。”

    棉花种植不是一个地方的事情,因为去年棉花大卖,今年本来就有很多人想要入手。加上糖市成立,“产本”争夺战又异常的残酷血腥,那些无力再战以及从未参战的,几乎一窝蜂地投钱到了棉花上。

    以黄陂县为例,不管小白师兄如何劝说,黄陂县都有十五万亩地要空出来种棉花。更让小白师兄郁闷的是,这些地主拿了一大笔钱来游说他,希望小白师兄作为黄陂县主官,帮忙去梁丰县男张德那里跑跑关系,弄十五万亩地的棉花苗来。

    本来陆飞白是不答应的,钱他又不缺,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小白师兄居然从了。

    “陆郎,你那师弟当真这般厉害?”

    黄陂县衙署,陆飞白一副圣贤附体的模样,搂着宛若白条一般光洁的妙龄女郎,然后失神地点点头:“何止是厉害,大人身体这几年都不好,若非京中名医维护……我告诉你,便是御医之流,在操之那里,也用之如奴仆。”

    “嘶……”

    女郎顿时哑然失神,久久说不出话来。

    陆飞白又道:“黄陂这里想要种棉花,不是我说了算,其实操之说了也不算。成与不成,要看地质如何。棉花不是什么地都能种,更不是种活了就算。就比如河北的沧州猪,其肉质鲜美,较之羊羔都要胜上三分,无牛羊腥膻,简直是极品。可为何河南土猪就贱如泥呢?”

    “此乃不传秘法?”

    “哪有甚么不传,操之光明正大让人看,又有几人学得会?”

    “陆郎所言,岂非夸大?”

    “夸大?你可知‘围圩造田’之法,早在贞观六七年就提了出来,可为何成效得见的地方甚少?而操之不过就任长史一年,沔州今年就多了二十万亩良田?你们不在京中,哪知道他的厉害。”

    说罢,陆飞白拍了拍女郎的雪白背脊,“莫要打听了,睡吧。”

第十二章 养猪县令() 
在实现养殖工业化之前,养殖业想要达到一定的收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农业收益达到一定程度。

    只有当农业产出富余,养殖户不会担心饿死的情况,才能大规模或者较大规模地从事养殖。富余的农产品,就能加工成饲料,给牲口提供能量。转化出来的牲口肉食,就能进一步获得更大利润。

    而在隋唐这个年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中原。此刻的罗马土地产出相当的低,二十斤种子,亩产可能也就六十斤左右,这也是为什么罗马人口始终无法和东方相提并论。至于波斯,碎片不连续的耕地,先天不足,仅有的新月地带,却因为肥沃,地区强国不断地争夺这块土地。

    “饲料麦豆可以占五成,贝壳粉、蛋壳粉占半成,豆粕、骨粉、醪糟、豆叶、豆杆,你们自己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