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州女都专门请了过去,只为采桑。”

    崔珏也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有那么多人,可还是人手不足呢?要知道像沔州治下,她亲眼所见本地人口增加之迅速,新生儿连续两年远超同等下州。只是她以为沔州和别处州县至少在生儿育女上是一样的,哪里想到,这里鼓励生育的方式,着实大为不同。

    “人手哪有足够的时候。”张德将手中的笔放下,倒也难得和这个女郎说起政事民事,“炎汉时天下丁口最高约六千万,便是如此,于当下诸业,亦远远不足。如徐州吧,明月你也熟悉一些。”

    崔珏给他倒了一杯茶,张德拿起茶杯喝了一口:“今年不论西域,只以千里石塘诸国及南天竺狮子国,生丝缺额……明月你猜有多少?”

    “十万匹?”

    眨眨眼的崔珏没这个概念,随口说道。

    “一百二十万匹。”

    “一……”

    半晌,崔珏都没说出话来。

    “徐州老式织机,三工一机,大户应该是五百张。就是你徐州房。”

    说到这个,崔珏脸色一红,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这就是一千五百工人。”张德看着窗棱外的青竹,“便是此种,就是有一千五百人不操持田产。而徐州又有多少织户呢?徐州如此,楚州泗州又如何?常州苏州又如何?”

    “总不能无穷无尽吧。”

    “虽不能说无穷无尽,不过如今天下绢布产出,连五百万匹都没有,说来又有甚么意思?你要知道,天下不是只有大唐一国,外邦不拘大小,并非如大唐一般四季分明。中原一年三服,如交州岭南,一年不过二服。千里石塘之南,更是一年到头,不过是一件薄衫罢了。除非是无礼部落,否则,只要知礼有制度,如何穷困,也需中原丝绸。”

    “可如此一来,种地的人少了,岂不是要饿肚子?”

    张德笑了笑,问道:“明月没见过八牛犁吧?”

    崔珏点点头。

    “中原、关中、江南、辽东……若用八牛犁,原先若用十个农人,如此只需两人。剩下八个人,坐着等吃就是。”

    “天下哪有坐着等吃的道理。”

    “所以喽,与其坐着等吃,不若再寻些活计来做。比如开个碾米作坊,比如养上几头牛,比如把家中米粮贩卖出去……再比如,去做个织工,一天最高工钱可以拿到一贯也未可知啊。”

    简单的道理串起来,崔珏瞬间就明了,突然道:“莫非阿郎十年前就在布置此等伟业?”

    “……”

    还好没喝茶,不然得呛死。

    老张冲崔珏眨眨眼:“娘子怎么这般说,我何曾有甚伟业。”

    “可是……”

    “没甚可是的,去换身衣裳,咱们去临漳山。”

    “噢,好。”

    目送崔娘子那窈窕身姿消失在门帘处,老张才长长地吐了口气:“伟业,伟业个鸟蛋啊。”

    小霸王学习机遥遥无期,临死之前能不能看到通用型蒸汽机车都两说呢。

    老张其实觉得自己的时间有点不够用,教书、育人、编撰教材、办公、施政、泡妞、撩妹、带孩子……

    到了临漳山,就见坦叔带着张沧在教书院的学生舞剑。木剑竹剑一板一眼,毫无美感可言,不过却整齐划一,倒是颇有气势。

    宅院中安平正在安排人手布置新的玻璃蒸馏器,专用制备香精的房间也划了出来,萧姝一半兴奋一半好奇地帮忙,忙的脚不沾地,倒是和以往大不一样。

    “姐姐这是甚么?”

    “冷凝管。”

    安平正说着,却见门口来了两人,瞥了一眼,便道:“舅父托人来问我,说是今年河南棉花能得种子几何。”

    “甚么时候的事情?”

    “有几日了。”

    “河南河北的棉种,你不是知道么?”

    “清河崔氏要扩产。”

    “他们要恁多棉花作甚?”

    “办养济院,逃税。”

    “……”

    老张突然一个激灵,觉得这里面有鬼,清河崔氏也要办养济院?啥意思?给李承乾那暖男摇旗呐喊?跟李二对着干?

第四十九章 沔州景象() 
咔!

    嗤嗤嗤嗤……

    泄压阀连续排了七天废气,沔州马场作为“北马南养”的试点,除了模式相当有特点之外,马粪也不是当作肥料就用掉。而是作为培养基,来培养沼气生成的菌种。经过几次实验,管道从无花果胶管、陶瓷管、玻璃管、熟铁皮管,最终采用铁皮管和陶瓷管配套的使用方法。

    最新成功的一批沼气池,总结出了“圆、大、浅”的经验特点,虽然主要用途只是大食堂做饭,但已经相当的令人满意。

    临漳山附近除码头之外,新型马场离得也不远,两岁口是随时要通过汉水,运送到北方去的。

    “点火试试。”

    蹭!

    莲花一般的火苗,在灶台上形成,膀大腰圆的伙夫眼睛一亮,笑得合不拢嘴,连连攥着围裙搓手。

    “长史,这可省钱了,省钱了。”

    “也就这地界能用用。”

    马场附近还有一个居住区,主要是工人,还有相当数量的下山獠人。不管是男宿舍还是女宿舍,食物供应都是个相当考究的问题,管理上来说,凡是统一采购,总归要省一些。

    “上次十个立方的池子,摊下来,也就供应十个人。”

    学生算了一笔账,眉头微皱:“池子不够啊。”

    “怎么可能够,不能全靠这些沼气池。煤球煤饼还是要用的,新建的大食堂,就要男女分开,不能织女和苦工全在一个地方用餐。”

    “沼气池这里是女工吗?”

    “不错,离得近。再一个,茶女馆舍也盖好了,都会集中在这里。库区那条轨道已经通了码头,你们再看看能不能加装一些路灯。”

    沼气灯也可以做,但没意义,用得起沼气灯的人家,也不介意多用鲸油,甚至还有用蜡烛扣玻璃灯罩的。而一个十立方的沼气池,水泥砂浆绝对不便宜,加上管道和泄压装置,保养维护没有专人定期处理,时间久了还有风险。

    所以这种东西,暂时也只适合生产区,集中管理统一供应,成本降低不说,还能给学生练练手,当作技术储备。

    去年布置的课业,主要就是利用水力和风力。如今江汉平原上,不仅仅是沔州地区能见到各种式样的风车,鄂州黄州复州同样如此。

    对一个家有几百亩良田的小地主而言,咬咬牙凑出一台风车专做碾米,都能半年回本。小地主周围的农户,舂米费时费力不说,损耗也不小。而交由风车或者水车作坊来做,青糠都能留一下不少,而且往往人力舂米需要五天的量,一天就能做完,这差距,四天功夫足够让农民刨两分地出来种好豆子盖上草铺浇上水……

    事关农事,又有沔州长史大力宣传,学生们自己组建的“风车社”,除了下乡设计制造风车收取设计费之外,也是作为“售后”而存在于沔州。

    一江之隔的鄂州,獠人多风山地修建风车,除了给钱之外,还捎带了两个美少女。此时还被“苦聊生”专门写了一篇,流传甚广。

    针对獠人下山一事,虽然朝廷鼓励归化,还专门会准备一些校尉勋阶给蛮夷头领以资鼓励,但如果玩猫腻打马虎眼,在王朝上升期,往往都会伙同狠角色一起下黑手。

    至于华润系,要的从来不是什么民族特色地方属性,要的只是一颗螺丝钉,一滴润滑油。沔州治下的獠人,举凡不服帖的洞寨,都被他们的同类攻杀干净。然后打包作了奴工,成了工业生产活动中的一份子。

    无关贵贱高低,只是恰好用到了他们。

    以往需要朝廷几十年“恩威并举”的方式,扔到沔州,不过是一年半两年的光景,这些在岗位上重复劳动的獠人,已经和那些同样重复劳动的汉人没有任何区别。工业生产就是个大熔炉,最终不仅仅产品稳定,然生产它们的人,都变得简单统一起来。

    嘀——

    一声尖锐的哨声,接着又是一声,随后就是当当当的鸣钟声音传递开来。远处,整齐划一的工棚围栏,突然大门打开,接着,一个个身穿颜色统一款式统一的织女,三五成群或是七八为组,或是说笑或是严肃,一个个都是朝着大食堂而去。

    “排好队——”

    庞大仆妇叉着腰,脖颈上挂着值班牌,手中拎着一根大勺。所有的织女很快就在两排栅栏前规规矩矩地排队,虽然还是有交头接耳,但整个秩序,只在一刹那,就能让老牌行伍目瞪口呆。

    沔州这里常有“新四军”前来蹭饭,朝廷虽然新设“南四军”,但基本不管,放弃治疗的样子。舟船作战,“南四军”得不到长安的支持,只能维持在汉水剿匪的样子。这“南四军”的军纪,是远不如这些女工的。

    哐!

    一个织女拿起一只木碗,然后半碗夹杂豆子菜干而成的米饭盛好,到长台处,又有一碗汤,汤中有海带、螺肉,稍微有些油花飘着,还洒了葱。

    “七娘,怎么又买了一碗肉。”

    “家里小郎这几日不爱吃饭,夜里留着带回去。”

    “啧,怕不是又给你家那好赌的懒汉。”

    “甚么懒汉……我家那个……”

    那织女低着头,显然是相当的羞臊,不过拿着饭票买了一碗肉之后,就让人放在盘篮中,再吊在井中。到晚上,也是能吃的。

    女工吃完之后,便是男工像鸭舍开了圈栏,一窝蜂地往大食堂冲,宛若隋末大战的那些农民军,每次长史府幕僚过来观看,都觉得心惊胆颤。

    不过更加心惊胆颤的,是这些男工的食量。

    “排队!排队!入娘的排队——”

    嘭!嘭!嘭!

    和女工不同,监督男工的绝非善类,一个个膀大腰圆,手中握着的也不是什么大勺,而是粗大的木棒,看见要翻栅栏的,直接就是几棒下去,打的男工嗷嗷叫。

    “不许抢!洗手——”

    有些男工眼尖,准备直接伸手拿碗,又遭了一通乱打。这些人多有獠人,可如今早早取了汉名,和汉人苦工没什么区别。

    一阵哄笑喧哗,又是更加猛烈的抢食,宛若一只只恶狗。

    此时的消耗主力,已经不是米饭,而是肉,大块大块的肉,大量的骨头汤。倘使是重体力的男工,一吨吃掉两斤饭都不在话下,还能塞下去半斤肉,半斤汤。

    如果换成别处,别说这样养工人,就是养军队,都养不起。但这种成本放在沔州,却是可以接受的。这些男工创造的价值,远超这些肉食。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工钱是远不如女工的。

    “熊九,你头发也剪短了?”

    “哈哈哈哈,上个月你不还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吗?怎么,怕了吧?瞧见雷三郎的惨样没,那头发卷进去,半块头皮都没啦。还算运气好,居然挺了过来,要不然,可就只有死雷三,没有‘癞头雷’啦!”

    “笑笑笑,笑个甚!后天休工,去不去江夏耍子?”

    “江夏的婊子玩不起,老子还是攒钱买个新罗婢算了。”

    “你有大哥,又不需要你传宗接代开枝散叶,急个甚。”

    “呸!你懂个鸟!”那男工赤膊着上身,皮肤黝黑筋肉有力,手中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