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4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因楚州扬州润州乃是江北要冲,运河两岸的工坊越趋增多,人口也和沔州类似,开始了集群效应,于是盐商的利润可能没有别处高,但是薄利多销,又销的快,反而财富积累比别处迅速的多。

    几年下来,南运河沿岸,多是鱼龙混杂,工商农兵交织在一起,诞生出大量寄生虫。香堂会水之流,乘势兴起,成为大商人、大贵族、大官僚的走狗爪牙。

    而钱谷,作为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使得淮南道地面上,居然没有人敢挑战他地位的人。

    官商诸流,都要在他面前服软。

    然而钱谷本身却很清楚,这些人不是对他服软,而是对他背后的皇帝服软。

    但,哪怕只是形势上的恭谦,也让钱谷极为受用。

    因为南北汇聚,也就有了南北的美人汇合,不仅仅是南北的美人,新罗婢、倭奴、契丹奴……异种风情的女子,同样能够在这里看到。

    尽管是非法的营生,但因为需求量实在是太大,安宜县在南运河津口的东莞镇,彻底成了一个销金窟。

    只盘踞苦力码头的暗娼宅邸,就有四百多座,每个宅邸,多有三五个年龄各异的妓女。这些廉价妓女,多是被贩卖到淮南道、江南道的倭女、新罗婢,身材矮小皮肤略黑,但对于苦力、纤夫、船工、打手、青皮们来说,十几二十文操弄一回,倒也不贵。

    这一二千廉价妓女,因为多在河畔营生,时人便将她们比作河畔偷生的螺蛳,于是称呼为“螺娘”。

    若有外地来的客商,到了安宜县,打问消遣的地方,本地人见对方穿戴谈吐不甚体面,就会说道:“东莞镇西临河处,去说要吃个螺儿,自有人指点。”

    于是乎,久而久之,“吃螺儿”变成了嫖个暗娼的黑话。

    但凡有点小钱,又或是家底还算清爽的,就不会去寻“螺娘”,便要往镇东走一走,到那里,就不是什么暗娼,当然也有做半掩门生意的,不过但凡出来做半掩门生意,都有一个令嫖客感慨万千的故事。

    甚么幼年父母双亡;甚么卖身助阿弟求学;甚么婆婆双目失明卧病在床……

    总之,每个半掩门生意的娇娘,都能眼泪婆娑地说出一个让上她的人同样眼泪直流的凄惨故事。

    说来也是好笑,早年扬州多爱听长安诗作,唱诗自然也是为人追捧。但诗句到底也只是文士门第的把戏,到后来,“诗余”因邹国公张公谨之故,逐渐东传,加上行商大兴,商人便喜欢唱词。

    而随着商贸进一步的发展,工坊遍开又使得工人劳力大增,工人们一是听不懂二是听不起,于是便爱听传奇,诸如“香帅楚留香”之类,最是得他们欢喜。

    也因为此,加上“雅俗之争”,倒是又诞生了一批杜撰传奇的人儿,其中就有编排卫公李靖的一段“风尘三侠”,气的李靖在长安都破口大骂。

    几近加工,巧妙的故事越发紧俏,又有纸张和印刷术的帮助,这些成文成书的传奇,便正式成了相当通俗易懂的“小说家言”。

    正是这一批“小说家”,每每文思枯竭,实在是想不出精妙哀怨故事的时候,便去东莞镇“采风”。这“采风”,自然不是去寻胡女倭女,“螺娘”是决计不会碰的,便是要寻那些做半掩门生意的娘们儿,一进门,便假装是个刚出道的嫩嫖客,等听完了美娇娘的故事,这才脱了裤子操劳一番,然后提上裤子,赶紧回去把这故事抄录下来。

    久而久之,便是外地新来的,受友朋介绍,去了有名的半掩门那里消费,一听故事,竟是击掌叫道:“啊吔!娘子,你这身世当真凄惨,我在苏州茶馆听的消遣传奇,那里头有个小娘,偏和娘子一半苦哩。”

    这便是漏了那帮“小说家”的底,顿时引来无数嘲讽,大约就是嫖了人给钱,嫖了故事不给钱,还是白嫖,不要脸!

    于是有些个好事鬼,偏把剽窃说成嫖窃,又成了淮扬地界的一桩笑谈。

    但要说白嫖,这些“小说家”还是不如钱谷。

    钱大使也瞧不上那些半掩门生意的,只听说哪处有个诗社,何方有个文会,便要去瞧一瞧。他也是知道的,那些诗社、文会的女郎,多也是落魄的小家,祖上兴许也是有些门道,但到底还是落魄了。

    这些个小家女子,能读书识字,便用“以文会友”的名头,效仿洛阳两位公主,拿了个“才女”头衔,和士子、商贾们玩些花活。

    当然了,这些女子又多是“卖艺不卖身”,姑且也是“冰清玉洁”,只是钱大使是什么人?连老奸巨猾的奸商都不能从他手上偷税漏税,何况这等小女子?

    于是,只要有人牵线搭桥,钱大使一向来者不拒,只要不是太丑,便要留宿。

    倘使女子说甚么“不愿以身事权贵”,钱大使一定大喜:“如此便好,你我欢好一番,天明之后,各走各的,便是一场露水缘分,绝不会损了娘子名声……”

    假如女子非常直接,说“妾非秦楼楚馆之人,不卖身”,那钱大使更爽了:“俺睡了不给钱,娘子就不算卖啊……”

    只这几招,便把这镇上的“才女”,统统玩了个遍,偏还落了个“铁面无私”的名声,着实让“小说家”们羡慕无比,也只好在自家的本子中,杜撰了一个姓钱的人儿,拿来编排出气。

    而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儿事儿,便把这安宜县原本一个寂寥小镇,名声传到了边陲之地,连修建敦煌宫的工人,每逢休息,便要赌咒发誓一番,待争了工钱,定要去安宜县东莞镇嫖上一回……

第五章 需求() 
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就会有应运而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当然,这是高大上的说法,接地气点讲,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在这个基本面上,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可以弄个十年大课题,养活最少十几万徒子徒孙。兴许还能成立一个课目,印刷几百万册图书,最后成为一门学科,然后他们就已成佛道祖,修成无上正果。

    但对某些不上道的土狗来说,大概就是直接狂喷:社科学都特么是伪科学,滚犊子去!

    为什么土狗们会喷的这么狠?因为土狗们垂涎的漂亮母狗,大概都被社科狗给拐走了。这是一个失去交配权的悲惨故事,所以喷点口水,只要不是狂犬病发作,都是可以理解的。

    啪!

    安宜县东莞镇的某个茶肆中,只听一声脆响,身穿苏丝长衫,手握桃木折扇的一员文士,开口念道:“斩妖伏魔为谁功,黄冠真人显神通!上回说到,勃律国主受了淳风点拨,领了天子法旨,重振旗鼓,再战罗刹王……”

    噗——

    一口苏茶喷了出来,两个年轻后生满脸的尴尬,面红耳赤,连连掩面躲藏众看客的责备目光。要不是这两个后生带着一帮熊虎卫士,怕是要有人上前斥骂。

    “姑姑,怎么连黄冠子真人也有人编排?”

    “这算甚么?李药师夜追红拂女,这才叫厉害!”

    嗤嗤嗤嗤……

    李月憋着笑,差点憋出内伤。

    也难怪长安城的李靖气的跳脚,破口大骂,连修仙修神修畜生都不管不顾了。可备不住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实在是太过贫瘠,要不是某条工科狗还琢磨着小霸王学习机,否则为了开元通宝,怎么也得写部《少年阿炳》《门子秦老哥》出来。

    前几年还不怎样,这两人,随着工商聚集,人口交流越趋频繁,寻常把戏玩乐,根本不足以吸引“下里巴人”前去捧场。

    看不懂看不起的东西,捧个甚?

    就好比解决生理问题,既然没有“子弟兵”也似的自律,那么就只能走“上帝压狗”的路线,钱能解决的事情,那都不是事情!

    “螺娘”的诞生,是符合广大南运河地区工人阶层的生理需求的。这是物质上的,生理学上的享受,也可以说是一种劳动之后的补偿。

    但这种享受,来的快去的也快,最终也会进入“贤者模式”。那么,又有一部分的精神需要就诞生了,比如图册比如文字,以前春宫图多是唯美的形式的,但随着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变,专业素描的确立,使得写实、逼真的画面,更加受底层人民的欢迎。

    可这种愉悦,还是短暂的,且是断断续续,并不能够转化为物质追求动力的。

    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撸前淫如魔,撸后圣如佛”,这种冲动型的消费,姑且称之为原始兴趣爱好……

    更进一步的群众,他们开始接受文字的魅力,体会文字的力量,他们要从文字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和营养,可是,系统的培训,在他们的群体中,并不存在,而“小说家言”的一堆“编排”“杜撰”“胡诌”,却给予了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微妙途径。

    比如“李药师夜追红拂女”,原本并不能理解“爱情”这个概念的人,他们到这时候,就明白了,并且体会到了,还能从中得出一个现实结论。倘使自由、个性的女性,不是靠露出胸大肌和家中一千石粮食就能弄回家填正房的,这需要沟通,需要默契,需要磨合,需要慢条斯理不紧不慢,需要莽汉绣花……

    而“李真人西域伏魔记”,又简单明了地让他们明白“善恶”“正邪”。当然有的人不爱李真人伏魔,就看欣赏“李真人三戏白牡丹”,那可能就是纯粹的欣赏。

    故事,有趣的故事,勾引人心的故事,它们进一步把原本懵懂、无知的文盲,逐渐吸引着去改变自己的懵懂无知,他们会从文盲变成半文盲,兴许为了看懂南运河商人自建的小报上,连载的一段最精彩的“小李飞刀大战龙凤双环”,他们就因此能够读懂原本前几十年都完全弄不明白的“上大人孔乙己”。

    其中的一部分人,或许是很小的一部分人,突然就发现:咦?四月初二有一船苏丝被厘金衙门截留,要拿去扬州关扑,价钱居然这么低?

    他们因为某种不着调的兴趣,无意中就结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心果。

    当然,其中的另外一部分人,他们相当的朴素,或许还是在追着“小说家言”的那些“编排”“杜撰”,或许还要和人争论“排第三的飞刀打不过排第二的双环”,或许还会美滋滋地跟新来投奔的乡党介绍这些个物事,然后一脸的喜悦说道:东莞镇的说书茶肆比家里还好,里面的先生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在里面的……

    精神文明建设为什么困难?

    正是因为建设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方向,会有极大的偏差值。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子,当他离开土地离开家乡,在工坊中苦干如牛,赚的只是极为微薄的血汗钱,可要是让他从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世界脱离出去,重返故土,有九成九的农家子,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在那纷扰复杂的市面中咬牙坚持下去。

    这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

    楚扬交汇的一度繁华,兴许光怪陆离,兴许千奇百变,兴许龙蛇起舞清浊交汇,但不管是流血流汗流泪之辈,还是说锦衣玉食前呼后拥之人,都或小心或为难或激烈或温柔地维护着这种局面,不愿意也不想在此时此刻打破。

    一如茶肆中,那一身苏丝料子长衫的说书先生嘴中的故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