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6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问,问了才知道。我也是‘病急乱投医’,先救急吧。这武汉多出来的十数万精壮汉子,总不能真个让他们玩甚么男风,或是只能去寻‘螺娘’泄火吧?这两年得了隐疾的还少么?”

    事关人口卫生安全,老张也没那么多医生跑去给娼妓做体检。私娼打击再怎么严厉,还是有漏网之鱼,还是有“黑白通吃”的,利润丰厚,打杀怎么可能让它们绝迹?

    就这么一恍惚,老张差点动了“来武汉上班送老婆”的念头。

    “宗长,朝鲜道如今皇帝在侧,哪敢有这般动静。李大志区区一个义从将军,别说跟牛总管比,连王东海都不如。说不定,眼下宗长焦灼处,杜南海都比他们能解决。”

    嘿……

    原本老张没怎么在意,可这话是张利说出来的啊。

    由不得老张不重视。

第三十八章 钱老板故智() 
    “emmmm……”

    看着一群身材矮小,唇丰肤暗的女子,在船舱中蜷缩在一起,然后露出一幅幅惊恐眼神的时候,老张陷入了沉思。

    然后扭头看向了张利。

    “看我作甚么!”

    冥冥中自有巴意……不是,天意。

    张三郎带着点情绪,起脚就把一颗小石子踢了出去,“啪”的一声,石子竟然击中一只正要扎猛子的水鸭。武汉的水鸭和大多数的野鸭一样,个头不大,但是极为机灵,一般猎手,不用网,射到死都射不中一只。

    “……”

    “……”

    “宗长,我请半天假。”

    “好。”

    卷起衣袖,小跑到了栈桥上,冲一个河道大使喊道:“老花,把那鸭子捡来。”

    “好嘞!”

    花大使是木兰村出来的,跟张利也是老交情,水鸭捞起来之后,还送了一条半死不活的翘嘴白。

    “三郎,水鸭腥臊,拿白鱼一起炖,多放花椒鲁葱,便成美味。”

    “谢了,回头把河上兄弟叫来,一起喝一盅。”

    “那落班后就叨唠了。”

    花大使拱拱手,笑的美滋滋,水鸭做得好,那是真好味,多吃二斤米酒不成问题。

    然后张利一声不响,低着脑袋左手拎着鸭,右手提着鱼,从张德面前默默地走开。

    这也行啊……

    所以人和人的运气是不同的,命数很难讲的嘛。

    有道是“玄不救非,氪不改命”,挣扎是无用的。

    “诶?观察,怎么张主事走了?”

    “噢,他有点事情要去处理。”

    言罢,张德带人到了栈桥上,身旁还有戴着口罩的大夫,正带着人给这些船舱内的女子做体检。

    一旁有个绿袍小官更是躬身道:“禀观察使,这些女子,都是宣慰南海时,交换来的。”

    “听闻南海女郎多衣不蔽体,这些女子身披丝麻,是怎么回事?”

    “南海蛮夷互不统属,时常厮杀,这些女子,是北岸一支土邦的。原本是要被掳掠走,只是战胜的土邦豪帅喜好丝绢红绸,便用这些女子来淘换。”

    杜正伦带了不少东西南下,其中的确有丝绸,但品质不高,大多都是武汉本地货,还有就是广州货。要说差,那也是跟苏丝蜀锦比,实际上还是相当不错的。对蛮夷来说,用蜀锦苏丝怎么可能,这玩意儿洛阳一天的消耗,抵得上这些小部落一年的量。

    最重要的是,眼下的洛阳掏钱的多啊。就算不掏钱,贵族的欠条那也是大有用场的。

    这几年不少淮扬商贾,就是靠着欠条,然后一把火烧了,才能借个马甲洗白上岸。

    落拓贵族的几种用法,其中就包括欠钱不还重金求子……

    “这南海之南,不是人烟稀少,山多林密吗?”

    “正是如此。”那绿袍小官点点头,“不过杜公此行,民船随行极多。早先察觉南海之南那块陆地,不过是个稍大的岛,只是环岛航行,费了不少辰光。如今海图重置,岛东北多有平缓之地,有几处地方,原本也住着土著,只是被灭了族,便显得荒芜。如今重新开辟,田亩估算也有七八万亩,养个三四百户人,肯定不成问题。”

    老张细细地琢磨了一番,便微微皱眉,心想不至于吧,还正要开疆南海之南?这么远的距离,管个鸟啊,老子又没打算把无线电弄出来。

    内内默默地吐槽,不过老张忽然又想起来,南海现在的航线,用特种快船的话,传递消息还真未必就慢。至少从占城南下,半天功夫就能靠岸。往来一天不到,随后在陆地上的消息传递,建一串信号机就是。

    真要是这么干,帝国的传统边疆区,至少还要扩充个六七百万平方公里。

    贪多嚼不烂,这是贞观朝无数精英跟老板提过的一句话。但老板的回复从来就只有一个:朕嘴大胃口大,牙口好关你们屁事,吃你们家米了?

    虽说“赤道岛”是个政治工程,但老张是很愿意去煽风点火从旁推一把的,数学、天文、历法、航海、地理……这是个大工程,眼下的回报可能只有掠夺红利。但时间跨度放大到百年,那回报就有些恐怖了。

    “本府听闻准备开矿?”

    “工部派了人过去的,还有内府局。”

    “那人手有些紧啊。”

    “苦力不缺,缺的还是各色作坊。禀观察,南海不比占城或是骠国,这地界虽说物产也算丰饶,但也着实困苦。每逢雨季,几无收获,想要饱腹是很难的。雨季之外贮藏食物若是得法,倒还可以。只是多数部族,鲜有下海捕鱼的,多在山林中隐匿,盖因仇杀极多,每有靠海聚落,多被攻击劫掠,随后灭族。周而复始,杜公粗算,怕不是一二百年有了。”

    “南海夷人寿数如何?”

    “三十而老,四十而亡。”

    “唔……”

    虽说眼下贞观朝的平均寿命在老张那个眼中也不怎么样,但“三十而老,四十而亡”的话,这说明不但要争夺食物,还处于不断的战争中。

    当然了,战争的规模可能就是村长级械斗,但对活动范围不大的土著来说,这已经有些致命。

    唐朝的到来,对这些部族而言,其实是一种希望。

    安定和平的希望,因为唐朝的到来,会带来制度,不管什么制度,都会带来秩序,直到秩序崩塌,制度也随之而亡。

    “这些女子……价钱如何?”

    “匹绢而已。”

    小官微微一笑,“眼下岛西北有个大族,约莫有战兵千余,杜公宣慰南海,岂能做事‘恃强凌弱’?如今正要好好劝说一番。”

    “劝说?”

    老张一愣,这不能啊,那地方有没有“南霸天”冯氏这样的地方巨头,怎么会劝说?

    “观察容禀,这些女子,也是几经劝说,才拿匹绢交易而至。”

    懂了,懂了懂了。这是杜秀才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啊,弓弩为理,干戈为情,真特么有情怀。

    见老张一听就动,绿袍小官便好说话了,直接道:“杜公吩咐过,抓大放小,乃是钱老板故智,何乐而不为?”

    “……”

    嗯,你们高兴就好。

第三十九章 万里海角() 
    碛西州,一批板印“西京”字样的大车在一处仓库排队。车把式在吆喝声中,手脚麻利地解套挽马和大车,平整的路面用了石板,而且形制比照工部在长安的定制局。尺寸都是二尺,纵然有误差,其间也是用砖石填充,控制了“热胀冷缩”的变量。

    仓库的一侧是个木栅栏围起来的坊墙,临街有许多开口,开口处多是坊内的人家,叫卖生意之类,多是自制的中国特产。

    诸如豆腐、醪糟之类,在中土虽然司空见惯,但在碛西,如今也还处于“新奇”阶段。尤其是豆腐脑,更是讨人喜欢,饶是对食物不甚讲究的僧侣,也会寻觅最好的豆腐脑,或是加盐,或是加糖。

    “崔娘子,来一碗,加糖,多加糖。”

    “浮屠少待,这便盛一碗。”

    河中鲜有吃虾米的,但这虾皮配合咸菜,大约是萝卜干或是笋干之类,加了虾皮,又撒了中土移栽过来的小葱,顿时咸香四溢。

    只是咸香的这一碗,不是光头要的,是个身材高大的糙汉。不说袒胸露乳,穿戴却也迥异旁人,便是同为汉人的商人贩夫,也和他大不一样。

    “太尉,这短衫料子,瞧着像是棉的?”

    有个细长胡子的商人,捋了一下鼠须,谄媚笑问。

    “俺这料子是棉的,本地棉。”

    言罢,唏哩呼噜灌了一口豆腐脑,“嘶哈”声不绝于耳,他摸了几个钱,拍在桌上,扭头冲一个小厮道,“小乙,去马五那里买几根油条。若是有果子,摊个煎饼过来,多加芫荽。”

    “郎君少待,俺区区就回。”

    那小厮是个少年,但却腿长人高,迈开步子,跑的飞也似。

    “本地棉?”

    商人眼珠子瞪着,“太尉,这图伦碛还有棉花的?”

    “怎么?想做这买卖?且等着吧。”

    “太尉,与小人说说?”说着,这商人连忙隔着一条街,冲对面围着一群车把式的烤肉摊位叫喊,“阿古尔!来一只腿——”

    对面摊位上的胡人瞄了一眼,立刻笑了笑,抖肩摇头。

    这却不是什么不答应,反而是应了下来。这阿古尔是个别处的胡人,那里乡风别致,摇头意思就是同意,点头反而是拒绝。

    “太尉,这是小人孝敬太尉的。”

    一只羊腿,对在图伦碛厮混的商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只要是关内商贾,哪怕是行脚商,能来西域,起码的家底还是有的。

    正在喝着豆腐脑的糙汉哈哈一笑:“你这夯货,这几日告示不去看,反来俺这里打探,俺还能比将军消息广?白赚你一只烤羊腿!”

    呲牙咧嘴间,糙汉见一个光头居然往豆腐脑里加糖,顿时叫道:“大和尚,加了糖,那还能吃么?”

    “小僧贪这一口甜味,罪过罪过……”

    啐!

    糙汉不去看那光头,看了想吐,居然吃个豆腐脑还加糖。

    “郎君,油条,煎饼。”

    适才出去的少年匀了一下气,就平复了下来。马五的油炸摊位离得远,因为马氏是油料商,而油料仓隔着一个坊,一来一回,寻常人都是骑马骑驴最不济也要搭个便车。像这种用两条腿跑的,反而不多见,而且还是为了买个早点。

    “煎饼带上,学堂快要上课了。”

    “是,郎君。”

    小厮嘿嘿一笑,拿起煎饼就开始啃,一边啃一边跑,糙汉见了,在摊位上嚷嚷着:“上学哪有叼着煎饼跑的——”

    话音刚落,旁边路上,又有个小郎,嘴里叼着个烤饼,看的糙汉一愣。还没回过神,又见一个胡种少年,嘴里叼着个馒头,同样狂奔。

    “这大早上的,都变了狗?”

    诸多少年都到了一处营寨,陆续已经能够听到童子的声音,念的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也有着急的中年先生,骑着快马背着行囊,一边把马交给门房,一边嘴里嚷嚷着:“入娘的,差点迟到!”

    到了门房处,披坚执锐的大兵共有三个,两个持矛一个仗剑,仗剑的有金属头盔,见了穿戴好的先生,拿出印章一一盖章。

    印章只有一个字,到。

    “总算签了到。”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