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6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不是我说了算,再者,我来湘乡,乃是奉命‘屯油’,这砖窑厂,与我无用啊。”

    蒋氏和刘氏一听,都是面带微笑,蒋爽更是笑呵呵道:“四公子岂不知各取所需?”

    忽地,程处寸想起了自己的“职责”,正琢磨该如何展示一下“演技”,却因为紧张,整张脸跟面瘫似的,面皮小幅度地抖动。

    换做旁人,自然是露怯的模样,可在蒋氏和刘氏看来,大约是这个程四公子,正经历着“天人交战”呢。

    “嗳……四公子不必多虑,此间言语,定不会为外人知晓。”

    “呃……”

    程处寸脸皮终于不抖了,可一脸懵逼的模样,却让蒋氏和刘氏大喜,毫无疑问,这位程四公子很上道嘛。

    夜里留宿蒋氏,两个美娇娘使出浑身解数,让程处寸爽的飞起,一夜睡死到第二天中午,而蒋氏早早就准备好了饭食,静候他用餐。

    离开蒋氏的时候,晕晕乎乎的程处寸望着马车内的两个美娇娘,还是有些懵逼:我这又收了两个小娘?太容易了吧。

    而返回“湘乡油仓”的临时衙署之后,稍作安顿昨晚上收来的蒋氏所赠美娇娘,心里总算还揣着正事的程处寸,赶紧去找端木原商量。

    “呐!这就是跟蒋氏、刘氏合作的红白双契,一应流程,皆在其中。老夫呢,已经吩咐了几个车把式,出去喝喝酒吃吃肉,跟别家的车把式聊上几句。”

    “聊甚么?”

    “聊你跟蒋氏和刘氏的砖窑厂啊?”

    “跟车夫有甚聊的?”

    “废物,你这是小瞧了车夫!‘掌御’之辈,皆是恩主心腹,你莫要以为真个就是低贱俗物。”

    “还有这种说法?”

    “给你爸爸驾车的,能不是卢国公心腹?”

    “……”

    猛地一个急转弯,让程处寸无比的别扭,但毫无疑问,端木原说的是对的。

    “若是车夫消息穿不出去呢?”

    “那自己办个宴会,以答谢厚待之谊,邀请湘乡名流,再顺口说一句,不就可以了?”

    程处寸木讷地点点头,他还是没有习惯不要脸皮张口就来谎话连篇的做派。

第六十五章 一点小偏差() 
    有道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这年头的湘乡县虽说城里人加起来也就几千,可大大小小的“寒门”“世家”,假假的也有一二十家。

    这一二十家,就彻底瓜分了整个湘乡县的土地、山林、水泽、丁口,典型的山高皇帝远。汉时封了长沙王的儿子为湘乡侯,但也就是到此为止,正经开始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环境,要等到老实人玄德公登上历史舞台,这里才陆续“人丁兴旺”。

    汉末几个搞创业的老板,刘备是最为宽厚的,而“荆舒是惩”的传统,这地界出来的,长沙往北才算“可造之才”,其余地方,也就随波逐流了。

    但因为相对良心的刘备登上历史舞台,让湘南湘西地区“颇有蛮风”的“有特色”人才,得到了一个“晋升”的机会。至少不用跟东吴的世家斗心眼不是?也谈不上寄人篱下,而是跟着刘老板一起创业,创业热情高涨,给玄德公的事业添了砖加了瓦。

    时过境迁,世道变化又是讲不清楚的,旧年吴蜀遗族,三四百年折腾,没了老板领头,也就是失了势,最终又回归到了本来的历史地位。在湘南湘西常年务农,偶尔读本书,谁当老板就给谁交点保护费,得过且过也还算小日子过得去。

    只是没曾想贞观朝动静有点大,大的让人一哆嗦……

    “志清兄,蒋、周两家,累世交情,旧年长沙缺粮,米价甚高,难道不是我周家出船,帮你们蒋家贩运米粮至长沙?可曾收你半个铜钱?”

    “欸,代愚兄,听兄之言,似是蒋爽有得罪的地方?”

    “得罪的地方没有,不过志清兄明知油仓砖窑厂要让利出脱,怎地连知会某一声都不行?莫不是两家交情,在志清兄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

    “何止与此,何止与此啊!代愚兄,爽亦不曾真个妥帖此事,本想等到事成之后,再来和兄分说……”

    “事成之后?!事成之后,你蒋氏和刘氏早吃了个盆满钵满,还有半块砖头有我周家的份?!哼!”

    蒋爽一时语塞,心中暗道:不曾想居然泄露了消息?莫非是那程四郎?可奴婢禀报过,程四郎这几日都在油仓衙署,不成出动,想来是他们自己打听到的。

    只是蒋爽哪里晓得,车把式的消息,何尝知道的少了?跟东主路上偶尔闲聊,一个情报有没有价值,年轻时候不懂,年老的时候也分不清?这光景一听说砖窑厂居然要玩技术转让,甚至可能直接就把厂房转租转售,简直是激动不已。

    就这么一条情报,东主赏个十贯八贯,根本不心疼。

    除了蒋氏,刘氏同样遭受几个“合作伙伴”的诘问,大概就是指责蒋氏刘氏吃独食,想要撇开大家单干。

    可刘氏心想妈的老子吃独食怎么了?吃独食难道违法了?

    而且刘氏和别家不同,关起门吹逼就是“汉室宗亲”之后,当然是不是真的,那就是两说,就算是真的,“汉室宗亲”在汉末就不怎么值钱,能生的刘氏何其多,再说还过了四百多年,那还算个鸟啊。

    不过小地方的人,自然是要比一比“祖上谁最阔”,毫无疑问这个“汉室”的逼格尤为耀眼,于是在湘乡县,自然是“地位超然”。

    于是不用多想,各家虽然都没有撕破脸皮,但想要谈妥,大概是没什么希望。

    毕竟都是会算一笔帐的,湘乡县才多大规模?砖窑厂再能赚钱,也有个极限,你一家我一家的分了,那也不剩多少。

    “这车把式还真能传消息啊。”

    感觉自己又学到一招的程处寸感慨不已,对“老阴逼”端木原越发的佩服。

    只是端木原却也无所谓这个“笨蛋”的佩服,而是解释道:“‘掌御’‘掌印’之流,皆是机密心腹,事涉私密性命,你能随便挑个江湖人给你赶车?”

    “价钱合适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

    要不是这货不是自己儿子,端木原反手就是一个巴掌,正手就是一个耳光。这种废物的理想,居然还是当上大官好开门立户?

    “此种行事,于一地可一可二不可三,为人所察,便不灵光了。硬要说个道理,便是‘着眼细微’,旧年曲江文会,有诗云‘润物细无声’,就是如此了。”

    至于“润物细无声”的原作者要打死多少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那接下来,就是看他们互斗?”

    “不急不急,斗是要斗的,可要是这般磨磨蹭蹭,拖拉到春耕之后,还有甚意思?老夫已经写信给了长沙萧县令,萧县令会以‘修缮县库’的名义,问油仓砖窑厂采买一些砖头。”

    “这又有何用?长沙的事情,跟湘乡有甚干系?”

    “你要这头颅何用?”

    端木原都快要习惯狂喷程四郎了,但还是解释道,“你我知道,可湘乡县知道的才几个?他们会以为,莫不是长沙那里有了甚当口,萧县令都问你买砖,那说明什么?说明这砖窑厂的转头,供不应求订单量大啊。”

    “欸?”

    终于反应过来的程处寸顿时猛地击掌,“是了是了,有了这长沙来的订单,怕不是立刻就要开打。这算不算‘二桃杀三士’?”

    “差远了,不过是引诱上钩的小把戏,不过用来促成此事,绰绰有余。”

    然而实际上事情很快就超出了端木原的预判,他本以为,各家跟蒋氏刘氏干上一架,最终也就是坐下来讲和。

    他哪里晓得,荆襄“民风淳朴”是一贯的,十几家联手,直接说蒋氏刘氏故意截留了他们春耕要用的水,于是开始了“抢水”大战。

    蒋氏刘氏不但被干死一百多号人,因为已经撕破脸皮,另外十几家直接怂恿了湘乡县令,勾了一个“聚众不轨”的嫌疑,潭州那边过来查探,湘乡这里直接准备好了钱财美女,一番打点,居然就顺利过关,蒋氏刘氏被勾了个举族流放……

    “入娘的……”

    端木原千想万想,就是没想到这里“民风淳朴”的程度居然这么高,高的让人有点猝不及防。

    要不要这么狠啊,好几家还是百几十年的交情啊,翻起脸来,怎么比仇人还要凶残?

    “老夫也是为经验所累啊。”

    事后琢磨起来,才觉得还是要更加贴合地方思谋才行。湘乡到底不如中原,“穷”这个感触,比被的地方更加强烈。而“穷山恶水”的资源争夺,从来都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当资源还处于一个“大家一起过苦日子”的时候,一起熬就一起熬喽,穷开心么。

    可偏偏有人要在饿狗堆里扔骨头,这骨头不但滋油,上面还挂着三两肥肉五两精肉,这就出了大问题。

    原本相安无事的饿狗群,连一个眼神都不需要,直接开咬。而最倒霉的,便是那种个头虽然要大一些,却又不能完全碾压一众饿狗的“狗王”。

    要死“狗王”先死,狗群也是相当的社会,法则也是相当的残酷。

    饶是端木原不是没见过契丹各部杀起来也是人头滚滚,但也没有像这般凶残的,连“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的段子都没有上演,直接来个大结局。

    “也罢,总算结果也是满意的。”

    端木原感慨之余,轻轻地拍了拍知道消息之后,一脸震惊陷入沉思的程处寸。

第六十六章 技术强() 
    几百年的“世家”,在屁大点的地方,说灭就灭了。换做以往,大概还会留个“赵氏孤儿”啥的,可这光景,已经超出了“财帛动人心”的层面,在湘乡县一众冲蒋氏刘氏捅刀子的“世家”看来,这砖窑厂,它是“传世”的物业啊。

    谁还能不住房子不是?有了砖窑厂的技术,腾挪个地界,比如去大一点的城市改头换面,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凭他们在湘乡县的脸面,在长沙攀扯个小官小吏,又有什么难的?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就把蒋氏刘氏两家,直接弄成了大罪,然后就被流放。

    冬去春来的时节,半道上死多少人不知道,横竖这些个前来敲骨吸髓的主儿,也没有把“恻隐之心”扔两只败犬身上的。

    为数不多吃着狗肉还掉两滴眼泪的,还是外来户程四郎。

    不过湘乡县的老哥哥们说了,三一三十一,合该四公子拿大头。

    于是蒋氏、刘氏两家的田产物业,一并作了瓜分,四成归了油仓衙门,至少明面上看,是油仓衙门的;三成归了潭州都督府的上差,还有长沙县的老朋友;最后的三成,就是湘乡县的大家伙,一起吃吃喝喝……

    总之,拿到的数目,比端木原预想的要多得多。他也是小瞧了长沙萧县令的那个“采购单子”威力,长沙之于湘乡,大概就是武汉之于蒲圻,那必须是“大城市”亚克西啊!

    这多少也让端木原重新总结着自己的社会学姿势,光把裤腰带提到胸口,这点姿势看来还是不够的。

    人必须要时时刻刻保持学习的兴趣,艺多不压身,端木原准备先去学个活泼的乐器,好跟苗寨的姑娘们好好地唱和一番,否则就这样只身前往,将来出来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