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7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师兄把这么个玩意成文成法,虽然只是地方规章,可这是很有标志性的东西。这等于是告诉天下,武汉对商业是鼓励的是支持的,对那些个有些小憋屈的二等废柴们而言,自然而然地就有倾向性。

    用脚投票么,想要让皇帝说鼓励商业,那是万万不可的。就算要这么干,也得拐弯抹角,披上这样那样的马甲,比如“皇商”,比如“怀化校尉”之类。

    都是啪啪啪,但带套还是不带套,还是有区别的,哪怕区别很小,至少心理上的区别很大……

    而且武汉并没有明文规定,说要支持商贾如何如何,只说唐人可自行通商。

    这里面的意思可以有很多种解读,但有一点,只说唐人没说胡人,在李皇帝那里,也是挑不出大错的。至于自行通商,行脚商也是自行,扬州大户百船过江也是自行。通往武汉行商是通商,武汉外出也是通商。

    反正只要李董没直接嘴炮说这特么违反了帝国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那最终解释权归武汉所有。

    孙家老哥表示这种业务在大理寺都玩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刑部批复改个字就能让案子颠倒乾坤的时代,不过是基本操作。

    针对商贸自由的权利,还有一个非常不起眼但其实很嚣张的一条。

    因为大量的新式生产设备、工业手工业装备都诞生在武汉,这就使得武汉的标准成为了新兴行业的行业标准,而外地的“山寨货”,不可能真的就照着标准来,而是自己怎么习惯怎么来。

    孙师兄干的事情,就是把“统一标准”,落实成了文法。

    轨距是多少宽,钟表是多少刻度……武汉的商业贸易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共同认可的标准,一切货物的生产和交易,都是基于这个“武汉标准”来操作。

    要是随便乱搞,民部头一个要和武汉打嘴仗,然而很多装备、设备、商品都是武汉先发,这就使得这些标准都不得不“约定成俗”照着武汉的“惯例”来。

    至于旧时斤两,该怎么转换就怎么转换。

    实际上因为武汉的贸易量占据全国的份额实在是惊人,这就使得如果照市场来说话,根本没可能跟武汉争。长此以往下去,在大量商品领域,朝廷就会失去判断,更不要说话语权。

    比如某一天,武汉发明了一种混纺,明明是个蹩脚货是个次品,但因为掌握着话语权,武汉方面就能定一个合格的标准,而这个次品刚好“合格”……

    说到底,没人知道一样东西到底是合格了还是不合格,好坏都是武汉方面一张嘴。甚至可能别家跟进之后,武汉就提高了“合格”的标准,尽管提高的原因,可能是武汉自己改进了加工工艺或者材料选择。

    而只要这么一改,凡是按照旧标准生产的单位,小一点的直接血本无归,大一点的也会大伤元气。

    但凡智商上线的武汉巨商土豪,此时此刻都恨不得认孙伏伽做爹,从回报率来看,大部分商贾的亲爹是远不如孙伏伽这个“好爸爸”的。

    原本对前大理寺卿还有所顾虑的各路商海英豪,此时此刻面对孙爸爸,哪里还有顾虑,“吹风会”之后,立刻就是全面跪舔。

    仅仅是“记名弟子”,孙爸爸在短短几日之内,就收了三五百个。比当年张亮收假子收上瘾还夸张,然而张亮的干儿子都是坑爹货,孙爸爸的“记名弟子”那是真·孝敬。

    “这可是天竺蓝虎皮,天下只有三张!万万没想到,老娘竟然也有这么一天……”

    捂着嘴的孙夫人当时就哭了。

    天竺蓝虎是一种变异的孟加拉虎,在老张看来,大约就是白化病的二逼发展方向,说是蓝虎,更多的是像黑虎。但因为虎毛的特殊性,在太阳的直射下,就产生了偏蓝的感觉。

    也亏难某个北天竺XX王朝的君王毫无节操,这才把攒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三张虎皮给贡献了出来。

    好在国朝法度很微妙,白虎很光滑……不是,很珍贵,它是祥瑞,得皇帝老子先享用。黑虎就两说了,没瞧见秦琼入秋就披个黑熊皮的大氅么?白熊皮就见着李董和老板娘披着玩。

    于是三张所谓的天竺蓝虎虎皮,一张落到了老张手里,那是李淳风李仙长专门拖人送来的,老张一看不是白虎皮,毫无疑问不是祥瑞,肯定不逾制,就收下了;还有一张也落到了老张手里,派人送到了江阴,给了看家的贼婆娘,只是李芷儿这个娘们儿有想法,转手就送到了长安,给自己爸爸送了温暖。

    事情坏就坏在这里,老董事长是个寂寞的老人,他秋天披个黑老虎的毛皮御寒挡风怎么了?长安的广大人民群众就这么看不过去,到处在传扬?

    传着传着,这黑老虎的虎皮,居然求购者甚多。可惜,白虎很多,黑虎就只能看老天爷赏不赏脸了。

    结果自然是悲催的,于是洛阳有豪客一咬牙,出资五万贯,表示只要黑老虎的皮弄到手,这五万贯就是他的了!

    斥资五万贯的老铁也是有想法的,这黑虎皮明显比白虎皮更加稀少啊。物以稀为贵,这要是给皇后麻麻上了贡,安利号XX总代理的机会,总归是有的吧?也不琢磨啥简在帝心还是简在后心了,反正又不是做官。

    可惜,一听说还有一张在老张那里,事情就算黄了。

    武汉的老铁们心情很激动,哎哟卧槽,这玩意儿有点意思啊,孙爸爸的老婆很喜欢名贵包包,要不凑钱盘一个?别人不知道,武汉本地老哥还能不知道黑老虎的虎皮一共有三张吗?

    孙爸爸的老婆表示很感动,感动的当时就哭了。

    “老夫还是觉得,这物事收了烫手啊,这万一要是被洛阳知晓,天下奇珍,皇后都没有,偏你个粗大妇人有,这是一等的大祸。”

    孙爸爸对于“名贵包包”走火入魔的老婆有点吃不准,这娘们儿最近沉迷败家不能自拔,鳄鱼皮居然能区分出扬子鳄、骠国鳄、天竺鳄……网瘾少年想要痊愈全靠电,然而张师弟又没打算伏特、安培、欧姆灵魂附体,把老婆电死是没可能的,电爽倒是很有希望。

    “老娘就是死!从这里跳下去,跳长江里喂鱼,我也不会把这张虎皮让出去的——”

    “老夫就是这么一说,你怎么还当真了?”

    一看老婆“瘾头”不低,孙爸爸当时就转换了一个策略,“新到的南海货,听说是赤道岛所产大鳄的皮子,老夫知道你喜欢,就收了下来。”

    “记名弟子”那么多,有一两个在南海胡混怎么了?杀几条湾鳄怎么了?海水里泡着的鳄鱼又不是灭绝了。

    真要是哪天要灭绝了,作为专业人士,立法保护一下嘛。

第三十二章 重器() 
前大理寺卿来做江汉观察使的“掌书记”,张德给的办公条件自然不可能太矬。而且孙伏伽也不是没跟脚的,跟河北世族也有关系,他那个爱真皮包包的老婆,往上数三代,也是正经清河崔氏武城房出身。

    皇帝全面打击清河崔氏,重整河北,那些原本依附在清河崔氏身上的中下层,就不得不转而寻找“亲近”的靠山。

    即便不是所有人都找上孙伏伽,但至少贝州地面上,寻“乡党”帮忙的绝对不会在少数。

    而这些人,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圈子”,投身到武汉,就不得不“寄人篱下”。人离乡贱,再着有求于人,想要再摆原先的贵种架势,就殊为不易。

    即便只是地方以及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没有深入一线的具体人员,也是枉然。偏偏这一点,算是武汉的天然硬伤,根本无法和长安、洛阳相提并论。

    哪怕是李皇帝自己,也不过是直接把隋朝的法律拿过来撕了个封面就拉倒,帮忙撕封皮的,还是大舅哥长孙无忌。

    固然长此以往,这些人安定下来之后,必然会选择“夺权”。不管是话语权还是什么权,这是掌握知识的群体,自然而然要做的事情。

    将来面对这种状况,武汉的斗争显然会相当的“激烈”但又非常的“隐蔽”。张德对此可以预见的,就是某一天,自己也不得不选择“整风”,然后把武汉的牌面洗一回,正如李皇帝之前在河南河北干的一样。

    不过这个将来,毫无疑问会是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点到来之前,他能做的,也就是尽量把“衣钵”多传授几个人。广撒网才能多捕鱼,哪怕是庶民出身的学生弟子,一旦得势,也未必还能回望过去,背叛起自己的出身根本是轻而易举。

    这也是为什么张德在择选学生的时候,对于阶层的跨度如此之大。

    《老子》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中国如此之大,背叛自己阶级的人,总归是一直有的,或是向上,或是向下,不会停歇。

    “操之,这衙门……有点大啊。”

    “堂堂大理寺卿来我这里做事,要是门庭寒酸,是丢师兄的脸面还是丢我的脸面?再说了,衙门大办事才痛快,省得那些个船伙儿到处乱窜,惹了是非出来,当街打死了也不好看。”

    作为“掌书记”来说,孙师兄的办公单位做事有点阔气。除了临江的广大庭院之外,显眼的围墙之外,就是一路延伸到长江中去的石头台阶,而台阶一侧,是一艘“巨舰”,汉阳造船厂的“失败品”,能装八万石货物的“巨物”。

    可惜龙骨架设有问题,导致升帆之后,巨舰连“蠕行”都谈不上,满载之后只能依靠纤夫,原本的解决办法,是沿江铺设板轨,然后用牲口来拉。

    不过这个成本之巨,都够李皇帝再修几条“环渤海高速公路”的了。就为了拉一条大船,干这么多工程,这不是扯淡么?

    这个排水量四千吨的贞观巨舰,尽管糜费昂贵,但实际从回报率来看,不但没有亏损,反而额外的收益不少。

    尽管远航是放弃了,但是长江两岸往来运货,还是能跑跑的。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巨物除了在施工经验、设计理念上有积累,对于武汉之外的震慑,简直是无以复加。

    隔壁的张亮专门上禀辽东,希望造一条这样给老板当旗舰。

    这么个玩意儿摆在自己衙门门口,任你什么来路,看到这么个巨舰,也情不自禁地心头嘎登一下,见了孙伏伽,什么都脾气都没有了。

    连巴结孙伏伽的贝州乡党,原本还摆一点臭架子,此时此刻,那真是全面跪舔没有理由!

    “这船摆老夫门口,实在是太霸气了。”

    要说不得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武汉连这样的巨舰都能造出来,他孙伏伽跟外来户讲武汉的法律法规,嗓门大一点怎么了?肺活量大不行啊。

    然而老张是瞧不上这玩意儿的,这么个东西,连最矬的散装货轮的毛都比不上。非法穿越之前,老张在海上石油平台厮混那会儿,散货船的平均下限是三万吨,上限是十三万吨。老张跑西北吃沙子那会儿,上限已经飙到平均十六万吨去了。

    见识过真正“巨物”的老张,怎么可能对这种货色放在眼里。而且木制帆船的上限,别说触摸万吨,连七千吨都不可能。

    按照汉阳造船厂的实验数据,木制龙骨的木制大帆船,上限可能就是六千吨来去。然而这年头海上漂,不是越大越好,大了说不定会扯到蛋……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