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7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汉阳造船厂的实验数据,木制龙骨的木制大帆船,上限可能就是六千吨来去。然而这年头海上漂,不是越大越好,大了说不定会扯到蛋……

    “要不是再摆几头狮子老虎什么的?”

    “你要是弄个三丈高的宪章,那老夫倒是要的。”

    “三丈的不够霸气,师兄这样的,起码五六七八丈。”

    大理寺衙门的门头,就是宪章头像,宪章是龙子,也叫狴犴,跟官司律法打交道的,自然是亲近一些。

    “这么一条船在门口漂着,实在是与有荣焉啊。”

    孙伏伽依然感慨万千,如此巨舰,犹如重器,放在那里就是实力的象征。别处那些个做小打小闹的港口码头,只要一看到这条船,别说争锋了,连跟武汉比一比的心都彻底散了。

    这种打击是毁灭性的,再如何一个昂扬向上的人,在贞观朝有心跟武汉在江湖较量,可一看到这条船,什么雄心壮志,都是瞬间消亡。

    一条巨舰,不仅仅是巨舰,更是让人绝望的重器。

    过去有人看到九鼎,想要称量一下,现在贞观朝的人看到这条巨舰,要是谁有种说问船之大小轻重……他孙伏伽当真是想要看看哪个失心疯的这么不自量力。

    “人定则胜天,一条船而已,终究只是死物,真要是铁了心要往大里造,也不是不能再翻一倍。”

    老张心中清楚这条破船对贞观朝武汉之外人的震撼,但人是有梦想的,没梦想不如做咸鱼啊。

    “还能造就好,还能造就好,他日旁处倘使也能造出,武汉再造一条更大的就是,还摆老夫门口。”

    看着江畔“巨舰”,孙师兄一脸的兴奋,神采飞扬。

    :。:

第三十三章 东海共识() 
“这些扶桑‘遣唐使’,倒也沉得住气。”

    王万岁发回来的消息,老张分享给了孙伏伽过目。孙师兄看完之后,对扶桑的局势顿时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尽管苏我氏依然是日本小朝廷的一等权臣,但这种“盛极而衰”的迹象,实在是太明显不过。

    而这几年因为摄于大唐帝国的威势,“遣唐使”泰半都是苏我氏一党,早年的物部一族,凡是归国的,无一例外,都被尽数斩杀。可以说学来的一肚子知识,在政治斗争面前,根本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即便想要御前控诉,也得想法子前往辽东。可这朝鲜道……舆图上看着近,想要过去,可不容易。”

    “操之,这苏我氏‘权倾朝野’,甚至已经到了公器私用的地步。自败之相如此明显,又何必为日本小朝廷分忧呢?”

    “分忧?”

    老张笑了笑,“师兄以为这是我会有这等好心肠?”

    “你没有,所以老夫才有此一问,想来是有深意……”

    “……”

    大概是回答“你没有”的时候太直接太没有思考,对话一时间有点尴尬。老张觉得这都是世人对他的误解,真实的他,心肠还是不错的。

    “江东多有舟船入东海,扶桑诸县扶持傀儡者不知几人。那个甚么扶桑小朝廷的宝皇女还是宝女王,也是了得,居然搭上了越州人。彼处王族乃是扶余种,旧年百济、高句丽之余孽,多有流窜扶桑,为其王族中人庇护。”

    “噢?怪不得启年来信说是扶桑流浪刀客日渐增多,想来和辽东诸国诸部覆灭,不无干系。”

    张德点点头,孙伏伽的推测是完全正确的。航线开辟之后,大量的辽东蛮夷为了躲避唐军追杀,都在高句丽和百济的残党裹挟下,南渡鲸海,前往扶桑。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高句丽和百济的军人或者贵族,专业技能毫无疑问是作战。对付唐军虽然连战连败,但在扶桑,对付那些个看家护院的家犬,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又因为扶桑王族以及大量贵族都是扶余种出身,这就导致这些人被迅速吸收进入扶桑上层贵族圈。在苏我氏“权倾朝野”的环境下,新任倭王虽然是被扶持出来的,但她毕竟是上代倭王的合法妻子。

    一场求雨祭祀中,因为连降大雨,使得这个女王带上了神秘色彩,被宣传成了“至德天皇”。而苏我氏求雨失败,这就更加带有一点点“天命”的意味。

    政治斗争在如此微妙的“玄幻”背景下,自然是会出现更大的偏差。圣德太子一脉的上宫王族,遭受到了苏我氏的全面逼迫,但因为接触到了越州商团,加上扶余种武士的帮助,上宫王族在山背大兄王的带领下,居然寻得一线生机,前往“东土”站稳了脚跟。

    山背大兄王的亲信以“东土”几个岛矿、海湾、土地、部落作为条件,从越州商团那里借来了大量的资金。此时扶桑虽然高产金银,但金银被外国势力掌控,整个疆域中最为世人认可的硬通货,反而是开元通宝。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微妙的局面,越州人大量地换购开元通宝,然后出口到扶桑“东土”,再从扶桑“东土”大量进口木材、人口、贵金属、玉石、海产、皮革甚至还有粮食。

    有了越州的大笔资金,山背大兄王迅速地站稳了脚跟,控制住“东土”几个国家之后,凭借雄厚的资本,大量招募高句丽和百济的流浪武士。而原本并不愿意前往扶桑“东土”的扶余武士和贵族,在“英雄”渊盖苏文的号召下,竟是前往“东土”,为山背大兄王说雇佣。

    忙于“复国”的渊盖苏文,也从“出口”雇佣兵的贸易中,获得了宝贵的资金用于周转,维持着已经相当脆弱的“义军”。

    于是整个扶桑进入了一种非常混乱的斗争中,除了内部的剧烈斗争,还有大量的外部势力渗透介入。仅仅是唐朝的力量,就分成了华润系、中原世族、江东世族、皇族、新贵……

    而除了唐朝的力量,辽东诸国诸部的残党,在发现扶桑有着还算可观的耕地和丁口之后,都咬牙前来冒险。

    旧年在新罗故土四处劫掠的突厥、契丹马贼,通过黑齿部的操作,进入了扶桑,然后再度捡起自己的老本行,整个扶桑“西疆”,马贼山贼“泛滥”,让苏我氏不得不疲于应付这种“千疮百孔”的局面。

    只是事物的发展,有时候可能因为一个小意外,就会发生极大的差别。

    谁能想到山背大兄王“入主”扶桑东国之后,居然会有“东风氏”突然崛起,然后将扶桑东国抢了个遍?

    已然事实分裂的日本小朝廷,对华润系、中原世族、江东世族等外部势力而言,才是最符合共同利益的。

    各方有争斗有争议,但这并不妨碍在掐死扶桑朝廷体制这件事情上,有着共识。

    山背大兄王还没有被越州人彻底奶起来,面对苏我氏的力量,只会不堪一击,现在再受“东风氏”的一波洗劫,情况自然更加糟糕。

    那么各方的共识就是:我们一起来来削弱“西日本”这个版本吧。

    “苏我氏一旦覆灭,扶桑西域必定大乱,想来到那时,朝鲜道怕是千帆避日过鲸海,要狠狠地从扶桑身上割一刀。”

    “我们能看出来,那些‘遣唐使’又何尝看不出来?到那时,这些‘遣唐使’纵然归国,又是甚么待遇?监下囚还是亡国奴?如今在唐朝能入仕为官为吏,又何必去回国趟浑水?”

    “以往局面还不曾如此糜烂,自是有些抱负心气。如今牛进达整军两年,兵强马壮,粮秣齐备,又有舟船大小数千……呵,设身处地,老夫若是‘遣唐使’,怕也是肝胆俱裂。”

    “所以,‘遣唐使’以往沉不住气,现在都沉得住气。哪怕明天得到消息,彼辈恩主苏我氏覆灭,也只能于京中酒肆之中饮酒笑谈。”

    孙伏伽连连点头,一时间也有些感慨,半晌道,“他日扶桑境地,必是各国争相贿赂,以求自保。”

    既然山背大兄王能借“外资”雇佣“境外武装人员”,然后顺顺当当地在“东土”站稳脚跟。那凭什么日本小朝廷以及扶桑数十国领主不能效仿?

    连山背大兄王的首席谋士三轮文屋君都能被“赐封”东国大名主,那只要找来资金人手,混个X国小名主应该也是可以的吧。

    上层分裂导致地方军阀化,对东海豪强来说,这样的扶桑诸国,才是最好的。

    至于扶桑冒出个雄主横扫天下一统扶桑……不存在的,尤其是在听说苏我氏的核心成员,被人连夜割走脑袋,扔到斑鸠寺之后,东海豪强们更加坚信这一点。

第三十四章 日常惊喜() 
“阿奴,怎地了这身衣裳?”

    见薛招奴换了一身男装,李丽质有些讶异,入秋之后,忙着录入新增幼儿入园,李丽质可以说一直没有停歇。如今武汉南北,多有官办幼儿园,只是资金名目来源多有不同。

    不过即便是商人筹措资金,兴建出来的幼儿园,也会专门邀请李丽质走一遭。哪怕来的可能性不大,但就算李丽质不来,薛招奴到场,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大部分人还不知道李丽质其实是长乐公主,整个观察使府中,也只有张德的心腹才知道个大概。例外之人,无非是李景仁、李元祥等皇族子弟。

    “今日秋季相扑大会决赛,我有票!”

    阿奴眼睛忽闪忽闪着,然后小声道,“听说这回秋季相扑大会是岭南人出钱办的,还带了好多荔枝……我这次去,要吃个嗓子说不出话来。”

    “……”

    李丽质眨眨眼,看着潇洒无比的阿奴,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文件,心想自己毕竟是公主毕竟是天家之后,到底是不能胡乱玩耍的。

    旧时少女不知愁的日子,大约是一去不复返了。

    满眼的羡慕,却听阿奴笑道:“殿下不去?我可是有好几张票啊!”

    说着,她像是变戏法似的,从兜囊里摸出来一叠纸片,手指一搓,竟是十几二十张高台贵宾票。

    “呀,是在江夏东城做的热闹?”

    “是哩,我可是大主顾。”

    阿奴一脸的骄傲,“一年在它那地界,开销三四百贯呢,还不算车马过江费……”

    “可是,予这里还有公务……”

    李丽质有些为难,咬着嘴唇很是纠结。她本就是个可人美丽的女郎,此时那为难的表情,更是增添数种滋味,饶是阿奴见了,也只觉得自家阿郎着实运道滔天。

    “圈几个童子,算甚么公务,且去玩耍了先。”

    “总要和张郎知会一声。”

    “和他说个甚么?这几日都在钢铁厂做实验,连个人影都见不着,跟府里打个招呼,让秘书走一遭就是。”

    “秘书也是要忙的嘛。”

    “殿下到底去不去?!”

    暴躁老姐顿时来了脾气,想当年,还给你偷过诗余呢……

    回想当年,阿奴顿时觉得当年一定是阿郎不安好心,白瞎了那一把阿月浑子,太可惜了。

    “走吧。”

    哗啦一声,李丽质把手里的公文随手一抛,挽着阿奴,欢快地朝外走去。雪花落地也似的纸片,在一群新罗婢的忙碌中,重新捡起来收回好,交到了机关幼儿园的秘书手中重新整理。

    二人上了马车,在外庭二楼办公的武二娘子隔着玻璃窗远远地瞧见了,捧着个茶杯奇怪问道:“长乐公主怎么跟换了男装的阿奴一起出去了?这是有甚事体?”

    “她们两个能有甚么事体?”

    崔珏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