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真金还真。”

    张德简直快崩溃了,这小家伙一想起自己的“损失”,当时哭的那叫一个撕心裂肺,然而他爹却半文钱也没多给他。

    务本坊的保护费在赔了一圈《极品飞马1》造成的苦主后,还剩下三贯多,也算是不菲的一笔资产。

    然而因为无限胡饼梦破灭的张大安,张德最终还是把这剩下的开元通宝全给了他。

    毕竟,江水张家,有的是钱!

    忍痛闭眼,艰难地把这钱让给了张大安之后,张德内心不由得苦逼起来:这破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但是,终于有了光明正大去平康坊溜一圈的好日子啦!

    再有半个月,皇帝陛下就该正式下诏,封他老张为梁丰县男,到时候,他怎么地也能混个万金赏赐吧?

    有了这笔钱,个人财政上说,那肯定要宽裕不少。

    “这就是平康坊么?”

    骑着黑风骝,兄弟三人过了漕渠,自北门而入,就看见扎堆的青衫选人在进奏院门口发呆。

    就这么个地界儿,北边隔着一条街的崇仁坊明明有二十五个进奏院,结果反而只有十五个的平康坊人多如狗。

    这些个选人明明想做官想的要死,偏偏在勾栏里装逼,写什么无心仕途不如归去的酸诗。

    想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可特么南山离得又不远,你倒是去呀。

    还有一些来长安活动的地方官,出门在外那是真金白银带着,那些个家当,让烟花巷的姑娘们瞧见了,一身软肉当场就燃烧的跟木炭似的,恨不得直接揉进那些地方官的嘴里去。

    “哥哥,为什么那些姐姐穿的那么少?”

    已经抓了一把铜钱换了不少胡饼的张大安小朋友十分好奇,一旁跃跃欲试的张老二无比兴奋:“三郎,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懂了。”

    张德斜眼看着张大素。

    这小子叫屈道:“哥哥,我马上十岁了!”

    操,老子马上十一岁了,但特么也还是没那功能啊。你叫什么叫!

    派发娇耳汤圆的地方在红笺巷,大多都是民营企业,技工的水平久经考验,深受广大父母官喜爱。

    而且七月份的时候,李大亮从交州回来,还专门请了李靖和尉迟恭。当然,李靖没来,尉迟恭是来了,一开口就是俺要十个,李大亮这个穷鬼哪来那么多钱?若是请几个过来陪酒,倒也不是支应不起。

    这特么一口气就是要十个,而且直接往楼里面走,你这是要作甚?!

    后来还是程知节视察民情,来了个江湖救急,这才让李大亮松了口气。

    其实也不能说李世民不喜欢李大亮,实在是他的出身不好。他爹李充节当年就是朔州总管武阳郡公,地位上来说,绝对算前朝遗老。

    而李大亮倒霉催的还在庞玉手下当过兵,又是被李密俘获过。这其实也不算大问题,可特么他跟李密的大将成了好朋友,这是什么鬼?

    所以后来他虽然降了李渊,也做了土门县令,但李世民绝对不放心他,不是自己人啊。

    就算李大亮说自个儿降了唐朝绝无二心,可他怎么算都是太上皇的人……

    所以喽,命不好。

    说白了,李世民要用李大亮,是因为他的确文武双全有才能。但绝不当心腹,也不重赏,口头上的表扬另算。

    做人比较有原则的李大亮,混的无比苦逼的原因之一,就是被人当君子来欺负。

    从张公谨那里听说过一鳞半爪的张德,看了一眼红笺巷打头的,心中暗道:李大亮可真是够胆色,没钱也敢请尉迟恭来这地方消费。

    他正打量着,忽地听到一阵银铃轻笑。

    “哪儿来的小郎,竟是这般俊俏。”

    “小郎君,来早了些吧?”

    便是一阵哄笑,临道的二三楼上,那些个云髻未盘的小娘也在调戏着路上的张家兄弟。

    老张坦然的很,就这个水平,比厚码都不如。

    就这么催着黑风骝,往前边人头攒动领免费娇耳汤圆的地方去了。

    倒是张大素面红耳赤,在牛车上讷讷不敢言,张大安小朋友睁大了眼珠子,好奇地看着楼阁之间的灯红酒绿,眼睛都看直了。

    “三郎别看!”

    张老二一把拉住张大安,捂住了他的眼睛。

    逗弄张德不成,那些个小娘顿时无趣,有人便道:“那小郎骑了一匹好马儿。”

    “果是好马,乌云盖地,踢云乌骓,这是罕见的乌骓马。自古只有二人曾有。”

    “是哪二人?”

    “楚霸王和张桓侯。”

    那些个少女这才停了嬉笑,讶异地看着张德背影:“那小郎好大的来头。”

    忽地一个年轻郎君攥着酒杯,调笑着怀中美人说道:“当然好大的来头,那小黑马名叫黑风骝,是莱国公取的名字。牛车上的两个小子,乃是定远郡公的两位公子。”

    “咦?莫非那个小郎,是之前沸沸扬扬的‘小张飞’?”

    “就是那个和吴国公打赌,让吴国公输了光身遛街的张大郎?”

    “哈哈哈哈……”

    众人说的有趣,楼里也洋溢着欢快的气息。只是不少人看着张德,眼眸流露出了几分羡慕。

    老张进了红笺巷,四大保镖拨开人群,然后让公子们上。

    张大安小朋友一马当先:“我要肉的,肉的,娇耳肉的才好吃!”

    盘篮里,包好的饺子码放的整整齐齐。张大安两只手狂搂,顿时装了不少,然后抬头冲一小姑娘说道:“这些娇耳能拿多少?”

    “一人二十个。”小姑娘到底是有眼色的,方才见张大安扫货,也不敢呵斥,知道这小郎是大户人家。

    “啊?才二十个?那是我拿多了。”

    于是这小子老老实实地退了许多回去,又数了二十个,才扭头冲张德道:“哥哥,才二十个,我们白跑一趟。”

    张德本来就无所谓,他又不是为了吃饺子才来平康坊的,他是过来增长见识的啊。

    这可是学识先进知识的好地方啊。

    “我那二十个,都给三郎好了。”

    张德笑了笑,也点了二十个饺子,给了张大安,小家伙顿时高兴起来,眼睛放光道:“这能吃饱了,能吃饱了。”

    “若要多拿一些,可以赋诗一首,除了娇耳,还有莲子糕桂花糕糖霜各有一包。若是写的好,还能得一角银子。”

    听到这话,老张扭头扫了扫,这才发现,领娇耳的,都是他们这种熊孩子。那些个选人,怪不得都特么站后边儿做背景,原来是想一鸣惊人装个逼啊。

    这种机会,像张德这种掌握了先进装逼技术的人,可以轻松引人注目。

    然而他绝对不会这么做的,他绝对不会在这种时候,背诵一首唐诗,来换一角银子外加三包零食。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才十一岁,还没有发育,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功能……

第十二章 小圆脸() 
写诗这么高雅的事情,张德是不会的,光“平平仄仄平平仄”怎么颠来倒去地搞个韵脚出来,张德就已经大脑当机。

    他是工科狗!

    当然了,当初在海上修机器,某个领导好这口,本科读的是文学,后来吧……就来管理工程运作了。

    万幸没死人,这位领导从来不管事,随你们工科狗撒欢去。

    于是众多工科狗纷纷表示,领导这么看得起,怎么也得拍马屁吧?来个人去和领导讨论一下唐诗宋词明清元杂曲。

    最后这光荣的使命,就落张德头上。

    海上那两年,光“海上生明月”这句子,他就念了八十回,简直就是折磨。

    但备不住老张穿越了啊,不会作诗没事儿,随便抄个李太白杜工部,立马儿让红笺巷的宫人们闭嘴。

    还有那些想当官想疯了的选人,一堆穷酸,浑身上下就剩那点儿不着调的墨水。特么砸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就能让他们全部羞愧的去跳漕渠。

    “哥哥,赋诗一首能有好多好吃的。”

    张大安眼巴巴地看着心目中的大英雄,渴望着大英雄赶紧化身曹子建,来把红笺巷的对手们全烧死。

    “别闹,一会儿请你吃醪糟冲蛋,西市董婆子那铺里的。”

    “好啊好啊好啊,哥哥我们赶紧去吧。去晚了董婆子要收摊了。”

    “急什么,你要是想吃,我让人走一遭先定下一锅。”

    张德冲四大保镖之一的张礼海道:“三郎胃口好,定下一锅,直接送回府上热着,和灶间说一声,留几个鸡子,回去吃。”

    “大郎,这儿人多,三个人怕看护不住。”

    张礼海有些担心地看着张大素和张大安,两位小公子可是很不靠谱的啊。

    “放心,有我在,二郎三郎不会乱走,他们不下牛车。”

    “那属下这就去了。”

    最终也没有赋诗一首,张德决定等自己有那功能之后,再来平康坊装逼。到时候,特么不让全长安只唱他张大郎的诗,他也学尉迟天王裸奔一回!

    心中豪情万丈,竟然让张德有一种大丈夫当如是的快感。

    脑补着将来的美好生活,老张嘿嘿一笑,很是意味深长。

    而苦瓜脸的张大素还在嘟囔着自己十岁了,能做好多事情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毕竟现在张大素要在学校里装逼,全靠有个义薄云天及时雨的哥哥。

    他亲大哥张大象可没那凶残能力,现如今张二郎靠张脸就能混饭,这是多大的面子?亲大哥都做不到!

    缓缓地在平康坊内转悠着,当真是风流薮泽之地,整个世界都是粉红色的,到处都充满了香气。

    男人到了这地界,铁打的汉子还软三分啊。

    “这么个地方,啧啧,怪不得死这儿的好汉多如狗。温柔乡是英雄冢,古人诚不欺我。”

    张德驾着黑风骝,在菩萨寺转角感慨万千。

    “这是哪个古人说的?温柔乡是英雄冢,是个好句。”

    小小的声音冒了出来,在那墙头挂着白绸,小脑袋扎着双丫髻,眉心一点红,眼睛大大的,望着张德。

    “哦,是汉朝时候一个胡人说的。”张德面不改色,冲小姑娘道。

    “还是个有见识的胡人,可是达摩一般的人物?”

    我擦,达摩你都知道?这让老子很难办啊。

    “不是,这个胡人来自天方国,叫默罕默德·完颜汤姆·巴普洛夫斯基,简称默完巴。听说是因为敬仰墨子,才前往东土取经。”

    这话有点儿耳熟啊。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精……

    墙头上的小圆脸眨了眨眼睛,然后瞪了张德一眼:“你骗人!”

    哼!

    她皱了皱鼻子:“适才你还说死这儿的好汉多如狗,可见是个粗鄙之徒,我竟寻你说什么温柔乡英雄冢。去去去,莫要碍着我做事!”

    “……”

    张德羞愧难当,被一最多九岁的小姑娘吐槽,简直丢人。

    坐黑风骝上,冲小姑娘拱了拱手:“是在下孟浪了,小娘莫要往心里去。告辞告辞,多有叨扰。”

    说罢,狼狈逃走。墙头上那小圆脸,顿时咯咯直笑,如银铃遇风一般的清爽。

    “郎君竟是个直人,倒也有担当。”

    抖了一下手中的白绸,小圆脸忙着挂晒,也没去理会张德那讶异的回望眼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