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9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两下,堵在里面的汉子就被戳死一半,那少年想要冲过来,直接被张沧一箭射爆脑袋,箭矢没有对穿而过,不过因为力道太大,箭杆居然被震断了。

    几个呼吸,整个大通铺都安静了下来,这时张沧才出去笑呵呵道:“明府,幸不辱命,这几个藏匿在此的盗匪,已经伏诛。”

    一言既出,四方俱静。

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 
“这大郎君……”

    临河大通铺二号楼内,比隔壁正在清洗的一号楼还要安静,几个面貌朴素的老汉在这里做临时工,自带干粮,自带马匹,一副和气生财与世无争的模样。

    “坦叔那里怎么说?”

    “老叔知道了豫州的事体,前头差人回报了,说是写信给了江阴,老板娘那里……不知道是否知晓大郎君的境况……”

    “最好还是不要知道,若是被知道了前因后果,我这人到中年,难不成还要被捶打一通?”

    “老板娘心善,不至……咱们还是跟老叔说一声,换个班吧。”

    悻悻然地缩了回去,原本想要辩解的话,一想起江阴老板娘的狠辣,什么自己人,听话的就是自己人,不听话的就应该扔长江里喂“长江三鲜”。

    一时间,几个中年老汉寻思着,这大郎君性子,应该是随了他娘。

    宗长多好哇!

    而在武汉主持“汉安线”工程的张德,这光景也顾不得乱七八糟的事情。他也不知道自己儿子到底去宣州买狼毫笔到底要买到什么时候,反正宣州颜师古会照看着,倒也不用担心。

    只是他哪里知道,颜师古压根连他两个儿子的照面都没打过,这光景正琢磨着宣纸扩大再生产呢。

    “阿公,怎么这几日都在外面住?”

    “府里人太多,我不喜欢热闹。”

    坦叔应了一声,见了进门的小郎,有些奇怪地问道,“三郎,你不是带着辽哥去店里么?怎地来老夫这里?”

    “我本是去曹夫子那里练字,阿娘说炖了银耳莲子羹,让我分了三份,先给阿公送来,少待送去曹夫子和李先生那里。”

    “放下吧,老夫甚是不喜甜食,只是又觉得金贵,年轻时那陈皇帝想吃蜜糖,我便去福建给他弄了蜜糖和石蜜……那时候,倒是觉得甜食当真无上美味。”

    坦叔实际上很喜欢甜食,但……吃腻了,吃怕了。

    辈分高有好有坏啊。

    说起来,如今何氏的人跟麦氏的人常年在铁杖庙、麦公祠做事,其中有个进项,就是养蜂。

    旁人赶花期很难,但铁杖庙和麦公祠遍布各地,这就等于到处都有据点,赶花期也不怕得罪当地人,取蜜也就容易。

    这个进项,可以说是累世富贵,谁上台都不会作弄他们。看似“低贱”,实则旱涝保丰收。

    再者,铁杖庙和麦公祠是有朝野各种力量加持的,只要何氏和麦氏不作死,大抵上这个富贵能一直做下去。

    “阿公,许久不见大哥、二哥,说是去宣州买狼毫笔,可怎地一去一二月的?不会是有甚麻烦吧?”

    “三郎有心了,且宽心罢,颜公正带着他们二人四处游历,认识认识宣州名流,互相走动,也是应该的。”

    “哦。”

    张鄂不疑有他,将银耳莲子羹放下之后,冲何坦之行了个礼,这才告退。

    等走到外间,坦叔似乎是想起什么,喊了一声:“三郎,辽哥让你去李善那里借用玩偶,切不要答应了他。”

    “呃……”

    “……”

    祖孙二人隔着老远四目相对,半晌,坦叔无奈地挥挥手:“你走吧。”

    而此时,汉阳朱雀街的一家店铺门口,一个跨越时空的钢铁侠正一手持着一个烟火棒,火光正从筒子里往外滋,钢铁侠威风凛凛,霸气的不要不要的……

    一群熊孩子围了老大的一圈,第一排是趴着的,第二排是蹲着的,第三排是半蹲着的,第四排支着膝盖,第五排站着的,第六排踮着脚……

    “嘿!嘿!这物事真厉害!往外蹿火苗呢!”

    “爷!爷!给俺买一个,买一个嘛,就买一个,买一个我保证读书认真。爷!爷……”

    “这是个甚么店,太黑了!太黑了!”

    “就这么个东西,要一百文?!”

    拿着个钢铁侠面具,有个当爹的在那里怀疑人生,一百文……一百文够买多少东西了?能买多少米啊!

    “整个武汉,这形制的只有本店才有。你莫要以为旁地能买着,这是在府内报备,乃是专卖。”

    版权谈不上,但专利是有的。

    店内的经理也是老江湖了,原先他还奇怪,这破烂玩意儿还去官府折腾一番是作甚,结果张三郎帮他一番操作,小少爷这个店……嘿,档次还真是高,连长安人都来这里专门进了一批送往隆庆宫。

    实际上,唐人并非没有版权概念,但没有规范的条件和市场。现在执行力强的官府有了,两百万人口规模的消费市场也有了,自然而然地,文化人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知识产权”,但不妨碍文化人为了吃肉拼上老命。

    再说了,这事儿吧,看着是张三郎忙活,可他打的旗号,是曹夫子和李博士啊。

    曹夫子的《音训正本》,那可是正儿八经罕有人敢盗版的东西,虽说曹夫子也无所你盗版不盗版。

    他都一百多岁了,赚再多钱不还是至多吃两块红烧肉。

    “一百文……嘿!一百文!”

    当爹的咬牙切齿,但还是扭头问一个熊孩子,“你得了这玩意,当真愿意好好读书,听先生的话?”

    “嗯嗯嗯,爹爹买了,我一定听话!”

    “好!信你一回!”当爹的摸了摸怀里,又咬了咬牙,“飞票收么?”

    “华润的么?”

    “对。”

    “华润的自然收。”

    这是一贯的飞票,店里柜台后面有个戴眼镜的老先生,收了飞票看了看,然后点点头,“找九百文。”

    九百文并非都是给九百个铜钱,此时武汉有几种规格的小银元,面额半贯五百文,还有面额两百文以及面额一百文,用的是银包铜或者夹银铜币,能生产这种类型银铜币的单位,只有武汉才有,土法根本不能作假。

    “是要铜钱还是银钱?”

    “劳烦银钱吧。”

    “好嘞。”

    找零之后,还手写了收据,说是收据,其实还有点发票的意思,因为整个票本上面,都有钦定征税司衙门的印章。

    那当爹的拿了收据,看了看之后,叹了口气,又恶狠狠地扭头对儿子道:“你他娘的要是不好好听先生的话,老子抽死你!入娘的……一百文呐!”

    不多时,当爹的咬牙切齿,当儿子的欢天喜地,一对夫子表情各异地走出了店门。

    只是这对父子,不过是一窝又一窝父子的一个缩影,前几年根本难以见到这等场景,便是有宠溺儿子的,也鲜有给儿子买这种毫无卵用的玩具,至多就是带着进城开开眼,游乐场里玩耍一通,再吃个一通美食,不拘牛羊肉汤面包子,只要孩子高兴,便是心满意足。

    这光景……一百文买个破烂,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啊。

第六十三章 点到为止() 
宰了一纲老小,“豫南物流”原本和气生财的气氛为之刷新,那些个早年混迹江湖的游侠儿,这光景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生怕自己太过跟张大郎关系密切。

    杀鸡儆猴也好,敲山震虎也罢,套路虽老,少年郎用起来也是有用的很。

    说起来,这也是江水张氏故智,当年张公义跟钱氏争夺太湖地面道上地位,把钱氏打下去之后,环太湖的官老爷们,这才正式把江水张氏当人看,有了给地方大佬做白手套的资格。

    钱谷这么厉害的角色,对张德那是又恨又怕,绝非张德自己太过疯狂,张德那个死鬼老爹乃至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祖父,同样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只是投胎技术差,才做了地方“豪强”。

    一介寒门,折腾到这个份上,也已经足慰生平。

    “这褒家纲,就算完了?”

    “不完怎地?那天你又不是没看到,张县令就在场,里头打杀了一通,外间两班皂隶,屁都不敢放。原本都道张县令是个外来户,没甚跟脚,这下好了,新息县这些坐地户,怕是要受一番罪。”

    对张展这个新息县令来说,张沧的出现……张沧的战斗力,简直是意外之喜。中原县令不好当,为什么?因为坐地户千丝万缕实力强横,动不动就是这个世家那个名门,想要在中原大地做官伸开手脚,没有王中的那种逆天气运,想都不要想。

    结果原本是打着别样主意,准备在本地刷个名声就点到为止的张展,寻思着有了武汉张大郎,这“脏活儿”干起来特别有意思哈。

    一个褒家纲小试牛刀,什么侠名远播的慎水褒家郎,还不是嘁哩喀喳被人一通乱戳给戳死了?可见有谁敢放个屁?以往县衙那些个欺瞒他的佐官皂隶,谁不是瑟瑟发抖动也不敢动?

    这种彻底掌控全局的感觉,前所未有的爽。

    真要是通过地方长官的权柄来压服一个两个地头蛇,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想要在地方上横行霸道,几无可能,通常闹大了,都是县令除职问罪,鲜有罪责乡老的。

    “所以说,还是外地人好用啊。”

    已经下乡的张展换了一身行头,粗布麻衣脚踩芒鞋,手中的锄头都是新出品的汉阳造。

    等到道王殿下先念一首诗,他也就可以跟着应和“锄禾日当午”了,至于会不会有“汗滴禾下土”……这还用想?当然没有了!

    装装样子就得了,万一真锄坏了麦苗,说不定还要赔青苗费,多不划算。

    “东翁,这张大郎……怕非善类啊,要不要去查查他?”

    幕僚有些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这张大郎怎么看也不像是个福神,倒是个瘟神。看他年纪也未必有自己儿子大,可这行事狠辣,简直不像正常人。而且从旁也能印证,那成天跟在张大郎张二郎屁股后头转悠掏钱的二世祖,还真是成都卓氏的小郎君。

    货真价实的卓氏,这等人物,居然就是个跟班?

    这说明什么?!

    不好惹啊。

    “管那许多,如今既有名声,又有实利,他是甚么人物,重要么?”

    “这……东翁,不重要么?”

    “重要么?”

    “……”

    道王殿下听说“豫南物流”到了汝阳,他立刻屁颠屁颠连夜去了新息县,就是不跟张沧打照面。

    真要是遇到了,那真是尴尬。

    “殿下,缘何这春耕去淮水之畔?”

    道王妃戴氏有些奇怪,以往不是在沱口就是在汝阳,从未去过别的县。这次倒是奇了,居然屡次三番跟新息县打了交道。

    “本王既为豫州刺史,自当四处走动,体恤民情啊。”

    李元庆扯了个谎,心中却道:那小子来个把月又杀了人,手头多少条人命了?这小子要不是十二姐的崽,那才有鬼。

    这光景他笃定就是安平生的,那就更加不能见面,到时候不管起冲突还是一家亲,横竖都是他这个倒霉王爷吃亏,还不如躲得远远的。

    “殿下可是避着谁?”

    戴氏毕竟是戴老板的女儿,素来聪慧,这光景一看老公的神色,就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