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工科生-第9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承蒙殿下厚爱,只是大丈夫既要开拓眼界,岂能逗留一地贪图享乐?”

    “大郎既有雄心壮志,本王也不能阻拦。倘使将来有意仕途,若缺个行卷知己……大郎记住,本王就是大郎的知己!”

    “殿下之言,某记下了。”

    言罢,张沧拿起酒杯,“今日,某愿以‘桃花酿’,敬殿下一爵!”

    “请!”

    “请!”

    陪同的张沔和卓一航都是无话可说,张二郎更是暗中吐槽:这李恽真是胆大,酒宴上竟然说这等话,真要是传出去,参他一个混乱科举,简直是铁板钉钉。

    而卓一航则是目瞪狗呆,寻思着他们卓氏要有这样的机会,那还去个屁的京城,直接等着行卷蒋王,然后参加科举啊。

    甭管有没有后遗症,反正有权贵背书,这仕途经济还能差了?

    可偏偏,武汉张大郎还是要进京。

    卓一航不由得又一次怀疑人生:难道搓澡真的有甚么玄机不成?搓的其实不是澡,而是人生?

    。

第六十九章 抵京() 
京城,张沧和张沔的车马队没有走洛阳东,而是走了洛阳南,因为李恽赠送的房产在定鼎门附近。

    快到甘泉渠的时候,已经能够看到洛阳新南市的西大门,是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巨大“牌坊”,上面刻着褚遂良的字:西大门。

    当年新南市设置的时候,朝廷也没怎么高看它,乃至后来越来越发达,倒是不少达官贵人有点后悔没有早早题字。

    这时候再去题字,就有点“蹭流量”的意思,顶级权贵多少还是要点脸的。

    于是乎,整个新南市,真正有牌面的,反而是褚遂良这个随处卖书法的“老实人”。

    “这洛阳怎么恁多槐树?”

    “秦汉时便有这风俗,中国自来爱槐,不拘衣食住行,多有交结。”

    开春吃槐花,便是叶子也能吃,而且因为李董的缘故,搬迁过来的除了一干帝王将相,还有关中的老槐树。

    整个官道道旁,随处可见官有的槐树。每年仅仅是做槐花饭,洛阳县就能有一大笔进账,不比卖酒水差多少。

    槐树算是抵抗饥荒的一大法宝,中原大地,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没有说没吃过槐树身上的花叶。

    汉时有个狂人东方朔,他便爱吃两种饭,一种叫“蔓菁烧饭”,另一种,就是“槐叶烧饭”。

    这二种,都是美味,相交吞咽时恨不得眼珠子瞪出来的麦饭还有咸菜疙瘩,这是长久以来为数不多可以让主食变得精致的物事。

    于是乎,纵使现在京中多富户,但大多数中老年人,还是从苦日子过来的。

    谷雨时节,正是槐花香。

    “楚地到底还是有些分别。”

    张二郎说着,就看到官道旁有几个白役在那里忙碌,手中有个长钩,正在钩槐花,然后用剪子剪下槐花来。

    一串串的槐花,跟铃铛似的,码放的整整齐齐,几个板车的箩筐中,早就装满了。

    “几位太尉,怎地要收恁多槐花?”

    “不敢当太尉称呼。”

    虽是京中官场中人,但地位不高,所以见了外地身穿锦袍的年轻人,还是恭恭敬敬还礼道,“好叫郎君知晓,这些都是要做‘槐花饭’用的,今年‘槐花大使’忙得很,散布京畿,谁叫槐花今年开得好呢?”

    “这槐花,还有大使的么?”

    “每年做了槐花饭,还是要奉送乡老、官吏的,此乃天恩,自是有中使外出。”

    听了稀奇,张沔连连赞叹,“若是不来京城,还不知道有这等奇事。”

    “久居中国,自然不以为奇,小郎是南方来的?”

    “正是。”张沔点点头,然后道,“多有叨扰,勿怪勿怪。”

    “无妨。”

    别过之后,张沔和张沧下马行路到了甘露渠边上的卡口,卡口有一座石桥,桥南有一座华表,哪怕离得远,也能看到上头横亘的“诽谤木”,只不过“诽谤木”不是木头做的,汉白玉的基石垒砌宽大,整个基座就是个小广场,附近也的确有小池塘,里头还种了莲藕,金鱼时有看到,却是没什么人来捞鱼。

    “这是华表么?”

    “当真高大。”

    几层楼那么高的华表,相当的有震撼力,用了大量的汉白玉,除此之外,华表基座下方,似乎还有用树脂包裹的“龙骸”。

    这东西在武汉的库房里有,基本上李淳风这个妖道在勃律装神弄鬼用的道具,都是出自武汉的设计。

    只是没想到,在京城也能看到。

    神龙骨骸用黄褐色的树脂包裹,时不时还有香味传来,有点蜂蜜的味道。这样的东西造价不菲,不管是树脂、蜂蜜、鲸鱼骨头、骨头铰链、骨制品加工……都不是普通人能够承担得起的。

    饶是张沧明知道这玩意儿是假货,可到了跟前,还是情不自禁被震慑了一下。

    这种不可名状的“神威”,对普通人显然更加有威力。

    “难怪旁边池塘有金鱼,也不见有人去偷上一两尾。”

    张沔一声感慨,这年头,任你什么样的贼,面对这种“神力”,没有敬畏之心也是有了。

    朝廷能杀龙,而且不是蛟龙,是苍龙、天龙……那就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

    张二郎的感慨让张大郎很是无所谓,他心中却暗暗想着:难怪京城贫贱之辈已经不堪重负,却还是无人敢煽动袭扰,想来这华表龙骸,也是有一份功劳的。

    江都被干死的杨皇帝,连高句丽都打不下来,那自然是凡夫俗子。

    洛阳的李皇帝,高句丽打了一半都当输,可谁也不认为输了。因为他不是凡夫俗子啊,不然怎么解释这华表龙骸?又怎么解释贞观一二三年还饿的前胸贴后背,贞观二十五年就已经迈入“盛世”行列?

    “大哥,想甚么?”

    “我在想,敬鬼神而远之……倘使圣人复生,立于‘诽谤木’前,怕是不敢再谈甚么仁。”

    “想恁多么。”

    张沔翻了翻眼皮,“还是赶紧过了午桥,去定鼎门看看。”

    “那宅子你打算住?”

    “不住怎地?难不成改成澡堂子?”见张沧说的奇怪,张沔随口吐了个槽,却猛地一愣,“大哥,你不会……真打算改成澡堂?”

    张沧点点头:“要甚院房,买了就是,只是这地界离通济渠恁近,乘船还能进洛水,用来住着实可惜了些。”

    “还真开澡堂啊。”

    “三教九流,形色人物都有,先看看京城风水再说。”

    张沧这般一说,张沔就知道,自己老哥是真打算把搓澡事业进行到底。

    不过他也是无所谓,搓澡的时候跟人聊天,还真是能涨不少见识。就算没长见识,那些个躺下搓澡的,就没有不吹牛逼的,仅仅是学习他们怎么吹牛逼,也是一种体验。

    决定之后,张家兄弟便把安排告诉了还在欣赏京城风景的卓氏小少爷。

    “卓老板,蒋王送的那套院子,我们不打算住,准备盖个汤室,这几日先打井,卓老板可有认识的打井人?”

    “大哥,真开澡堂啊……”

    卓一航还是不敢相信,这特么都到洛阳了,还是初心不改吗?

    春色如此的好,槐花盛开,一串串的多漂亮?空气中弥漫着槐花饭的香甜,这时候难道不是应该在良辰美景之中浪上三天三夜,然后再浪上一年半载吗?

    你们是少年郎啊,少年郎不是应该先去“风流薮泽”之地探探风,欣赏欣赏京城技工和地方技师的技术差别吗?

    怎么搞得好像……好像来京城是为了做技师一般?

    “这时节天气也不甚冷,想来暂时也用不上锅炉,做个温汤便可。”

    “汤不热还有甚么意思。”

    张沔撇撇嘴,“‘长久汤’要是温水,都有客人叫骂,还是弄个锅炉来算了。”

    “千里迢迢的,费时费力,又是何必,用人也是一样。”

    张沧摇摇头道,“再说了,汤不热也有汤不热的玩法,先打井,咱们在京城中转转,看看有甚门道,若是寻着机会,便也有卖点。”

    “那好吧。”

    一旁卓一航顿时无语,这兄弟二人哪怕没锅炉也要硬上么?搓澡就这么好玩?

    不过一听兄弟二人准备在京城中转转,当下来了精神:“嗨呀,就说嘛,这光景都到了京城,还不好好玩……考察考察?大哥放心,费用我交给我!”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都是笑了出来。

    。

第七十章 京城风华() 
“这个蒋王有点意思。更新最快”

    兄弟二人过了定鼎门,车马队早早换了京中规制货车,然后前往定鼎二街,也就是厚载大街。

    受武汉的影响,各地街坊的坊墙大多都有点“形同虚设”的意思,坊墙上凿壁偷光不至于,凿壁叫卖却是随处可见。

    到了大同坊,张沧看到坊市规模,才有点感慨李恽这种笨蛋亲王,就因为投了个好胎,在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居然有规模不小的院房。

    简直是浪费到了极点。

    换成别人,有这么大的院房,临街出租做门面,屋舍出租做库房,还能留个院子出来做客舍。一年下来,比卖酒水还要稳当不说,利钱还要多得多,最重要的是,实物税都不用考虑,做个假账就能对付过去,连王爷身份都不用亮出来。

    偏偏这么好的地方,居然就真是个院房。

    “大哥,我记得这大同坊,莫不是大业年间的大同市?”

    “就是货殖坊,这地界,我听阿娘说起过,打王世充时,还是寸土寸金。”

    “嬢嬢听谁说的?”

    张沔有些好奇,随口一问。

    “兴许是外祖父吧。”

    原本就是随口问答,只是冷不丁来了这么一下,兄弟二人冷汗都出来了。他们日常说的随意,有时候不注意,就把重要信息给透露出来。

    张二郎是知道江阴老板娘什么来头什么身份的,这光景两人说话,要是露了底,那真是脚底抹油赶紧走人。

    “……”

    “……”

    沉默了许久,张沧才道:“往后要注意了。”

    “小心无大错。”

    抹了一把汗,张沔有点心虚,还有点庆幸,对张沧道,“大哥说的是,还是开澡堂更加妥帖,便是胡吹两句,旁人也不会当真。”

    实际上往来客商随便“口嗨”的极多,什么“皇帝老儿”“睡他李家媳”等等,都是行脚商们张口就来的玩意儿。

    澡堂中吹牛也不太讲究,只要不是碰上死对头,随便“口嗨”也不会被报官。再一个,就算是报官,一般不是为了杀猪,也会当一个屁给放了。

    和“新南市”这种新兴市场相比,大同坊还是沾着点“贵气”,哪怕是在坊内的茶肆,也是各种遛鸟听曲。到了贞观二十五年,居然一个茶肆就能养活一个戏班子,当然这也就是京城,换作别处,哪怕是长安、扬州、苏州、杭州,那也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初到京城,换了一身行头,两人虽然依旧肤色黝黑,可是朗目星眸步履矫健,全然没有纨绔子弟的轻浮,这种社会历练过的沉稳,平素摸爬滚打的老江湖见了,也要道一声“好汉”。

    “噫嘻嘻,侬是哪里来的小郎君,是初到的大同坊还是京城?”

    别说卖相,只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