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巢城-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才他二人说到‘庙产承嗣’,说的其实就是,既然小庙的所有财产都是师父的,若是师父故去,这庙产又该归谁所有?按照全真道的规矩,小庙里的师父故去时,会有徒弟继承他的法嗣,而这小庙的庙产,自然也就是由这继承法嗣的徒弟接管。这样一来,这子孙庙的庙产,就是在师徒之间,代代相传。

    “那么,若是说到十方丛林,情况又是如何?你要知道,这十方丛林,其实就是专供全真教弟子‘清居’之用的一整套制度。‘清居’,又叫‘出家’,说的就是清心寡欲、刻苦修行,道士受戒之后,就是要在这十方丛林之内出家修行。

    “既然如此,那十方丛林的庙产,就不是只属于师父一人,更不是属于其他任何一人,而是属于某派教众共同所有。只有这样,才能与全真教‘去物欲,简尘事’的清修之法相合,也才能引导教众们‘与物无争,心不着物’……”

    “哦……”萧洪听到这里,想想刚才何庆山讲到子孙庙对于收徒和“挂单”的态度,便有些明白过来,“难怪十方丛林要接纳各方道众‘挂单’,这是因为,这十方丛林的庙产,其实是所有道众共有的……”

    “不错。”何庆山说,“前来十方丛林‘挂单’的道士,只要符合了一定的规矩,又能通过十方丛林的考核,就有在此挂单居留的权力。当然,在十方丛林内,管理也很严格,说到‘挂单’,那也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师兄,既然十方丛林是全真某派教众共有,这玉虚宫又是全真道观……那么,对待前来的正一道士,玉虚宫又是什么态度?”

    “这你还不明白?对于正一道士,师父当然是礼遇有加。这才使得周围一些全真教的子孙庙心怀不满……”

    “哦……”

    “还有,刚才他二人说到‘庙产承嗣’,说的可不只是‘挂单’的问题!”何庆山说着,皱了皱眉头,“唉,要我说,他们这样说法,纯粹是造谣生事……”

    萧洪听了一愣,接着又听到何庆山解释道:“你要知道,对于正一道来说,在庙产传嗣的问题上,与全真教的做法有着很大区别。你也知道,正一道士是可以娶妻生子的。所以,既然可以有子嗣,那么,不止小庙的庙产可以传给后代,就连那些较大的宫观,一样也可以靠着血脉,代代传承。实行这样做法的正一各派当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龙虎山天师道。这龙虎山天师道的张天师,那可都是张道陵的后代,每一代的张天师,必然都是张家子嗣……”

    “那刚才二位道长说到‘庙产承嗣’,他们的意思是……?”

    “他们的意思是说,既然方丈与正一派联系密切,说不定有一天,他会像那龙虎山天师道一样,把自己的法嗣和这玉虚宫的庙产,传给他自己的血脉……”

    “哦……”萧洪这才明白,何庆山说的“造谣生事”是什么意思。

    何庆山又说:“他们哪里知道,师父对正一派道士礼遇有加,也是因为这玉虚宫本来就处在两派交汇之地,不得不兼顾两派利益……其实,就我们几位弟子来说,要是都能修习全真之法,那才是最好不过……”

    萧洪想起自己闭关醒来的那次斋饭,想起魏凌峰与韩彰韩显对待“清修”与“出家”不同的态度。

    他心中暗想,看来,那魏凌峰应是与何庆山一样,也是向往全真之法;而要说到韩彰韩显兄弟,他们的态度到底如何,却还两说。即使是何庆山本人,虽然嘴上强调全真的‘清修’,但是毕竟还有何妻这一层关系存在……

    “再说了,师父这些年一心修道,又哪有子嗣可传?说他会有这样的念头,那可真的是无中生有!”何庆山本来还有些生气,但他看了看走在前面的那几名道士,忽然又叹了口气,说道,“不过,我也有些理解他们……他们遇到难处,却看到方丈是这样反应,难免心中有些不平,甚至是口无遮拦,倒也并不让人意外……只是,大家都是修行之人,这样恶意揣测,也实在是……唉,说来说去,方丈到底在那老君洞里修行些什么,连我也觉得困惑……”

    (本章完)

第119章 老君洞:道派() 
这天晚上用斋时,萧洪又碰到了鲁道士。

    鲁道士本来与其他人坐在一处,见到萧洪,先是冲着他点了点头,接着干脆起身过来,与萧洪面对面坐下。

    萧洪大概也猜到鲁道士的心思,只是他自己也没见到师父,所以,对于鲁老道想从他这里探听的信息,他其实是一问三不知。

    鲁老道同萧洪聊了一会儿,渐渐觉得心中奇怪。

    鲁道士发现,他想问的老君洞与方丈的情况,萧洪一概都说不知,而且,攀谈之间说起其他事情,萧洪也是茫然。看他的神情,对那些答不上来的问题,萧洪并不像是故意回避。

    萧洪也发现,这鲁道士虽然总在套自己的话,但是闲谈之间可以看出,他确实是见多识广。所以慢慢地,本来是鲁道士想探听些信息,现在变成了萧洪向这鲁道士请教问题。

    鲁道士最喜欢卖弄学识,现在知道萧洪闭关失去了记忆,所以真心向自己求教,心中得意,说起话来,也是滔滔不绝。往往是,萧洪只要问上个一句半句,鲁道士就把自己知道的内容事无巨细地讲了一大篇。

    两人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各个教派之间的关系。

    这鲁道士说的情况,与之前何庆山所说的,就有几分相似。

    鲁老道也说,如果能对凡间的教派有所了解,就能看透“洞天福地”内各个教派的关系。

    因为那些先出现的教派,免不了要说自己正宗,强调自己代表着“道”之本义;而那些后出现的派别,又常会说自己“合流诸派”,强调自己博采众长。

    这些特点,在各派的经笈中,甚至是在他们各自的修行方法中,都会有所反映。这自然也会影响这些派别之间的关系。

    依照鲁道士的说法,道教最早期的派别,一是太平道,另一个,就是五斗米道。二者均是创立于东汉年间。

    这两个派别,和后来出现的道教各派比起来,差别还真是不小。

    据说,这太平道,是由张角所创。太平道的经书,是《太平经》;太平道敬奉的天神,叫做“黄天”,也信奉黄帝和老子。所以,太平道其实是汉代以来的“黄老道”之中,分出的一支。

    比起与道教其他各派的关系,这太平道最为令人记住的,其实还是它与“黄巾之乱”的联系。

    张角和张梁、张宝兄弟三人,将太平道的教众组织起来,以“方”为单位,设为教区。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每“方”之下,又各设“渠帅”统领。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而张梁、张宝称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率领各“方”教徒起事,最终导致汉室倾覆,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黄巾之乱”。之所以将其称为“黄巾”,是因为起事的教徒头戴黄巾为标志。

    也正是因为与“黄巾之乱”有这样的联系,在后世正统道教的眼中,太平道一直不受认可。

    “你要知道,既然如此,为何我还要专门说起太平道?”鲁道士眯着眼睛,手捋胡须,缓缓说道,“这是因为,这黄巾军被剿灭之后,太平道虽已不复存在,但是,它却变换成各种形式,在民间秘密流传。所以,后世所谓的‘旁门左道’,其中有很多,都与这太平道相似。可以说,在正统道派眼中,太平道是一切‘邪道’的始祖……”

    鲁道士说到的另一早期派别,就是“五斗米道”。这五斗米道,创立时间与太平道相近,据传是张道陵在鹤鸣山所创。

    据说,欲信该道者,须出五斗米,方可正式入道,所以,它就被道外之人称为“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与太平道有不少相似之处。

    比如,太平道下设教区,称为“方”;而五斗米道也设有二十四个传道教区,称为“二十四治”。

    再比如,太平道以符水为人治病,以此招揽信徒,并且强调,加入太平道的教众,要时常“叩头思过”;而五斗米道也常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且对于奉道悔过,也是格外重视。

    但是,与那太平道不同,五斗米道并不信奉“黄天”神,而直接将老子奉为教主。而且,五斗米道的主要经典,也不是《太平经》,而是《老子五千文》,也就是《道德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张道陵,其孙名为张鲁。张鲁把这传道的“二十四治”,管理得井井有条,不仅避过了战乱,而且将其据守的巴蜀、汉中一带,变成了世外乐土。

    然而,后来曹操大军西征,张鲁只好投降了曹操。他被曹操拜为镇南将军,同时率领道中部众,随着曹操大军北迁,一直到了长安、洛阳、邺城一带,并且在此定居。

    在这之后,张鲁的儿子张盛,也就是张道陵的第四世孙,终于寻得机会,率部赴往龙虎山定居。

    这龙虎山,本来叫做“云锦山”。

    据说,张道陵曾在此地修炼,并且炼成了九天神丹。九天神丹炼成之时,那云锦山上,有龙虎显现,因而此山又得山名——“龙虎山”。

    张盛也是因为这个张道陵炼丹的传说,才率众寻至此地,并且定居下来。自此,原来的五斗米道,在其祖师张道陵的炼丹旧地——龙虎山,再次开始传教。

    因为张道陵曾得太上老君降命,称为“天师”;而张道陵之子,名为张衡,称为“嗣师”;张道陵之孙张鲁,为“系师”。此三人,被人尊为“三师”。自张道陵的第四世孙张盛往后,亦都称之为“张天师”。

    所以,这五斗米道流传至后世,也就被人称为“天师道”。

    而且,自那张盛之后,历代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这龙虎山,便成为了天师道的“祖庭”。

    鲁道士说:“若是说到‘天师道’,在最早的时候,其实就是‘五斗米道’。只是那‘五斗米道’的称呼,天师道的教众可不喜欢,甚至认为这是蔑称。你想,‘五斗米道’,那张道陵在创道时,又怎么可能起一个这样的名字?”

    (本章完)

第120章 老君洞:龙虎宗() 
鲁道士说这话的时候,两人已经用完斋饭,正沿着一条石板小路,缓步走回丹房。

    在鲁道士的身旁,另外还有一位年轻道士。他在用斋时听到鲁道士滔滔不绝地讲解,也有了兴趣,一直侧耳旁听,现在又不声不响地跟了过来。

    “嗯,五斗米道这个称呼,确实少了些威严之意,换作是我,恐怕也不喜欢……”这道士自言自语地说道。

    鲁道士似乎这才发现自己身旁竟然还有一位听众,连忙应道:“对啊……那个么,必然是外人对它的称呼啊!而且,当时还有‘米贼’之说……你说,那些教众听了,能喜欢么?”

    “难道没有个好点的名字?”

    “怎么没有?只是不太被人提到罢了……张道陵创教时,称其为‘正一盟威道’……”

    “正一盟威……听起来倒是有些耳熟……”那年轻道士挠了挠头,却没能想得起来。

    “咳,这个‘正一盟威’,说的不就是正一派么!”鲁道士笑道,“不过,要说起来,这四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