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星空统治者-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BOSS,要不要把MR241的情况公布出去?它说不定能回到早期的状态。”对MR241进行策略分析时,老学员中的海港舰长肖春提出这样的建议。
“不,MR241不能回到从前,我担心帝国和联邦会趁机重启雇佣军,那样更危险。”潘文拒绝了建议,并解释道,“就算要变化,也不会是由我们来做。”
对于其他曾经参与过MR241星晶开发的势力而言,大半年的星晶停产,肯定已经导致的船主、企业转行甚至破产。就算消息公开出去且不被帝国和联邦官方武力驱逐,一年半载之内MR241也无法回到早期的采集效率。而一旦玩家再次拥有雇佣军的身份,必然会抓紧机会搜刮,而不会像之前简单的就把其他势力都逼的不去了,那样就会给他们进行其他活动强大的后勤保障,局面会变得更难以判断。
……
伊斯帝国,MR235,小行星开发区。
“林桑,超级工业舰的分离注册已经全部完成,它们现在已经是合法商业公司的品了,您确定真的要把大型重工部交出去?”
超级工业舰就是前些天日暮王朝攻击赛格伊斯最大的收获。超级工业舰不能靠港,本身也不是战斗型舰船,在战斗中没受到半点损毁,俘获之时完好无损。在意识到这是个什么东西之后,日暮王朝立刻组织人员将工业舰解体送走。
折腾超级工业舰导致的人员缺乏,在后续的战力品瓜分中尤其是因爆破被抛出港口的战舰部分,王朝出让了大部分利益给后来抢食的玩家组织。即便如此,王朝的高层仍旧心满意足,毕竟他们是属于帝国方的,帝国的制度决定对私有舰船的更为严格,不符合标准的舰船是不能私人化的,有的船抢回来最后还是会被充公,而超级工业舰解体后的貌似常规工业舰的舰船并不属于武装舰,上就宽松很多,在必要的时刻还能为组织带来超强的战力再生能力。
问话的人口中所谓大型重工部,就是组合成超级工业舰时,负责大型舰船轻型巡星舰框架与主炮主体构件制造的部分,和动力制造部一样属于整个超级工业舰中最具战略意义的分体舰。
“这是会社的决定,现在的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获取政治话语权迫在眉睫,只有大型工业部才能有足够的价值。”被叫做林桑的人看到提问人想再次说话的模样,伸手制止,“框架和主炮可以平时储存一部分,这样也避免战利品充公,你明白了吗?”
“哈伊!”来人用力点头。
日暮王朝除了是最大的玩家组织,同时层素质也是非常高的,在帝国和联邦相继叫停雇佣军制度后,忙着组织转型的同时,他们也意识到留给想参与太空战玩家的,只剩下很少的选择。
参军,对于思绪天马行空,行动不愿受太多拘束的玩家肯定是不行的,即便日暮王朝本身就是个较为严格的组织,也并不会限制成员在大行动外的行为,选择参军必然导致这个苦苦经营了几个纪元的庞大组织解体。
第二条路,建立自己的势力,成为第二个赛格伊斯。经过王朝层偏谨慎的讨论,对该选择的未来很不看好。在K30冒头的虫子给他们提了个醒,纪元BOSS最终必然是个力量堪比帝国或联邦的东西,而赛格伊斯这种自发武装组织明显力量不太够,再说赛格伊斯能走到昨天的位置,也不是几年能弄起来的。
最后的选择,就是强化自身的政治话语权,保留自身力量至少不削减,最好的结果是干脆获取MR235星系行政长官的职位,不行的话也至少要对该职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以保障原雇佣军的已有利益不因新法令受到影响。
MR235也是经过了一番挑选的,边境港口现在不为私人武装补给,边境地区的武官官职又大,就算有良好的政治环境,也很难在他们眼皮底下公然违抗法令,就算跳跃到作战区域的中继点少一个也很难列入考虑。MR235不能直接跳到边境星系M240,也并不与联邦的MR234、237接壤,是帝国靠近MR241中常备武装力量最低的星系,行政不太受军方影响,自然建立人际渠道的成本与维持就低。
一旦能控制或间接控制MR235的政策,就有可能推出地方法案,为原雇佣军一定的战损补贴,单星系的经济量虽然无法高的战损补贴,却不失为一条恢复原有战斗意志的良方。
……
相比伊斯帝国拥有日暮王朝那样有庞大人力物力财力,且愿意负责的大型玩家组织为玩家们找出路,联邦玩家虽面对国家的限制更少,却过的更难。
“布朗先生,我们很抱歉,您的武装力量超标,我们不能MR241入境许可。”
“那我要去MR243,或者244、245都行。”
接待员抬头看了眼棕发男子,低头看了看显示屏上的表格,再次摇头:“您说的几个星系前天通告了新规,241、242该地区的舰队通过该区,武装程度必须低于二级,该条例不适用于已经在星际桥注册的商队。”
“You_f*g_kiding_me?”棕发男听到接待员的话,土语都彪出来了,情绪明显不好。
所谓武装二级,是太空贸易中对威胁程度的分级方式,以一个三艘中型护卫舰改造的武装商船为标准商队模板,三级武装属于打劫不一定成功的,二级武装则是有很强威胁的,一级武装根本不会因商队反击产生损失。
总之,因武装商船的护盾系统是低配版,三级武装对应的武器基本就是一两艘巡逻舰,三艘都可能被定到二级。
“您可以选择无视他们的通告,但联邦不会对结果负责。”
“我知道了。”
联邦玩家此刻面对的情况都差不多,原雇佣军的舰船哪怕注册成了私人公司物品,由于各种新条例,根本用不上,或者说可以强行使用,但联邦不再为结果负责。
仅仅是不对结果负责很多玩家并不太在乎,但这句话却隐含了很多收费项目。比如按星际条例遣回的战俘原雇主如果要拿回,原来不要钱全属于国家补贴,而现在额外要收钱,基本等于重新雇佣新船员;再比如玩家本身的人物复活原来是指定港口雇佣军刺激条款费用全免的,现在如果出行事项中有一条不符合现行制度或干脆没登记的,复活费也要自付,因为等级不低,最少都是一两百星币一次,基本上相当于巡逻舰三分之一船员的精英雇佣费了。
情况与帝国差不多,也许也有人想到要参与政治,然而联邦靠近边境的情况比帝国问题大多了,MR237和238是一个单一选区,MR234则是首都选区,首都选区不用想,二合一边境选区想要或影响区议会的费用……暂时还没有哪个玩家组织表态要负责的。
即使情况如此,其实大部分散户玩家与一些小组织并不操心,第二世界不会只照顾生活型玩家,它终究需要一个战斗舞台,现在的情况最多是个中场休息,对战斗型玩家的行为解禁是迟早的,现在趁机游玩修养一下也不错。
这个假期是长是短,则要看大魔王们的表现了。
第七十章 面粉()
K34星系,G2行星上空某矿业救{''lā}
“头儿,我们已经看到求救船了,预计三十分钟内对接。”船上的船员正在通过视讯向老板报告。
“眼睛都给我睁大点,最近普通事故和救援船事故很多,可能有什么不好的东西。”
如救援船老板所言,K34星系本月共接收到六十三起太空舰船求救信,其中超过半数都不是战斗损坏。更难让人理解的是,参与救援的船有三十艘的人员神秘失踪了!
这些情况救援人员心里都清楚,接驳状态前所!有要救援程序的人员和装备,都已经在隔离舱接受了全面检查与消毒。
救援舱盖被从外面打开,通道开启的第一时间,十二人的救援小组立刻就有两名戴着奇怪头盔的家伙上前两步观察密封驳口。这两人的头盔比队友们的大了两圈,并且有六个柱状设备在外,整个头盔甚至比旁边穿着动力装甲的队友都大。
“没有纳米生物侵迹象。”
这是专门的救援用纳米生物探测头盔,在大银河时代的历史中,非战斗型失事飞船且造成全员死亡的案例中,有7%左右是因为医疗纳米机器/生物泄露或发生突变导致,由此应运而生了非固定式便携纳米探测仪,它们戴在人的脑袋上,精度自然无法与固定式相比,却也能观察到三十米内哪怕最细微的纳米生物入侵迹象。
确认驳口安全之后,一行人才小心翼翼的通过驳口,从求救船侧封闭通道,开始检查求救船内情况。
由于接到求救到现在为止,救援船都没有接到人工通讯,救援队不敢掉以轻心,并不追求行动速度,先谨慎的将整个救援通道彻底检查了一遍。
“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逃生设备没有动过!”
救援通道分为两种,救援隔离室与逃生救援通道,区别主要看舰船大小。小船的救援隔离室是个完全封闭的空间,仅能从外部开启,舰上的人是无法从内部的。
而救援队现在所面对的救援通道属于一艘船上有好几条的救援管道,它同时连接着个人或小组逃生舱。救援通道与舰内人员的活动范围有所交叉,如果不是舰船直接爆炸,理论上无论如何也有船员能达到逃生通道的,然而现在救援队所到达的救援通道却没有使用的迹象。
拿到检测结果,救援队长与救援船舰桥控制室进行了对话。
“小美,你听到我们的结果吗?”
“听到了,控制室的检查结果舰船完好无损,这个型的救援程序要在控制室里开始才会开启救援设备的发射盖,我们在外面无法检查数量,还需要其他帮助吗?”
“生命特征扫描的结果呢?”
“现在返回的数据太少,暂时没有发现。”
救援船的生命特征扫描有三种,舰载扫描是从外部开始,面对眼前的战舰效果非常差;第二种是接驳舱附属设备,该型比人员携带的第三种便携型功率大的多,不过在战舰的层层隔离下,也需要通过人员活动范围扩大才能到更多特征。
没有办法,工作仍然得,救援队伍缓缓行动,逐渐扩大并在已经经过的地方留下贴片式侦查器,以帮助他们掌握求救战舰上的实时动态。
若不是最近的流言太凶,一般贴片式侦查器与动力装甲根本不会在这种矿业救援船上被动用,集成在救援太空服中的扫描/探测器足够应付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
小心谨慎且全副武装的救援队在行动时间半小时后,终于有了发现。
救援舰的各种设备通力合作,提前了三道墙为救援队标注了一个人形**。
发现活人,可此时救援队的十二名成员却没一个人高兴的起来,整件事实在是太诡异了。半个小时来他们已经检查了六条通道,涉及两层甲板,向核心区直线距离缩短了一百米,按设备的能力,范围应该波及到至少四分之一艘船。假如它是改造过的武装商船这种人员密度还勉强能说得过去,可脚下这艘船最后的出港记录显示载员有一百三十人!
不管心理活动如何,救援队还是要接触活人,不过战舰上的舱门在没有控制室的配合下,即便有专业的救援设备和对应的解除自动武器指令,也没办法跟陆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