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星空统治者-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便利,只能在难民面前显摆,大部分人眼里当然一文不值。
偶尔几个流浪汉般的角色来东线做些任务,帮不上什么忙。
而军方则因内部派系角力,也不能再缓冲地带维持有效的排查工作。
因而整个东线警戒体系,是有不少疏漏之处的。
总之,K12以外地区的侦察活动几乎全依赖联军转售的一类侦察舰。NPC和玩家的活动量过低,为降低成本一类侦察舰的出勤率也不够,造成的结果就是无法对渗透到缓冲区的虫群进行精确评估,当虫子故意引导这种误差,当然可能在整个缓冲地区藏起一支足以完成正面突袭的虫群!
难道这是虫群精心策划的一场调虎离山之计?
不,战火烧到K11东部战线,距离人类通过一类侦察舰在K14后方接到远程通讯,已经过去三十小时。若这是个预定结果,它应该发生的更早一点才对。
和东线那不太成熟的体系相比,西线在接到战况反馈后的反应得体的多。
西线指挥部第一反应不是追加增援,而是在确定东线状况后,启动备用高速无人警报舰,第一时间完成对MR243的紧急预警动作。
高速无人警报舰也属于非民用舰型,实际上只要了解其工作方式,根本不会有民间人士敢用这玩意。
和常规的高速联络舰有不小区别,加速度更快是无人舰标配不提,它会装备四到八个不等的大功率警戒发报机用于投放动作,投完后顶面形状近似“工”。这些大功率警戒发报机会连续十多分钟,发出恒星另一面居民星上民用通讯器材都能接收到的战争警报,突破恒星、大气干扰的过程甚至不需要中继站、轨道站的帮助。这船是只有帝国和联邦这种超大国土面积的家伙才有的,用于启动全面战争状态的专用工具船。
会用到高速无人警报舰,而不是一类侦察舰为后方送信,恰好是左翼星区反占领战的打响K11的各种工具船了全面战备状态。全面战备状态中各种用途的工具船都会高速巡航状态,其中的无人舰完成相邻星系的通讯,并不比运行中的一类侦察舰改变任务更慢多少,更的原因是一类侦察舰另有任务。
增援不及的情况下,西线指挥部担心东线顶不住,临时调用了从左翼星区回传情报的部分一类侦察舰先行帮忙,主要负责K12…K17地区的警戒。不过K11东线大面积战火的关系,这些一类侦察舰回K11可能把东线部队和虫子一起卷进湮灭,所以还转派了一支原本用于增援东线的舰队到K12控制行动。
控制一类侦察舰行动的舰队,主舰队只负责K12地区的K11对应跳跃圈安全,完成跳跃后平均每十分钟都会有通讯船完成跳跃,通报东线战况,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或确认虫子有新增部队K11,指挥官也不会吝啬从虫子的后方送几艘一类侦察舰给它们“开心”下。
用于增援东线的舰队本来就在行动中已经达到高巡航速度,转到跳跃动作并完成跳跃,大致能在一小时内完成。不过这舰队里有采用传统外部甬道构件跳跃式的后勤船没有全部汰换,实际立刻就能完成跳跃并与一类侦察舰的工作对接开始情报准备工作。
而此刻的东线,已经一片混乱。
肉眼可见的满太空里随时出现的亮光还好,具备主场优势、射程优势的东线部队不至于瞬间就跨,或许战斗下去,随着损失增加存在崩盘的风险,可是现在需要关心的,是随着虫群冲突范围增加,东线控制的机构内部出了点问题。
暴_动,变异!
开战三十分钟不到,已经有三个难民收容所,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暴_动,依据流出的监视画面,里面居然出现了虫子!
这种状况,也从侧面反映出虫群经过对峙阶段的持续发展,对非军事设施的侵蚀力,已经远高于之前的预估。
本次执行侵蚀任务的,是一种全新的虫子,考虑到它是由幻影虫进化而来,暂且称之为幻影渗透虫。
幻影渗透虫取消了攻击器官,无需负责太空攻击的它,外部诸如散热、电浆束缚器官都没有,却多了条尾巴,可以说在外形方面与幻影虫已经没有相似之处,唯一相同的就是仍然保留了超能力型的突发变速能力。
幻影渗透虫的工作很单一——找到目标,扑过去,用尾巴扎入目标外壳。
它的渗透能力,都来自同一条尾巴,这条尾巴集中了几位魔王的衍生力量。
太空虫群虽然很厉害,但甲壳的强度并没有很离谱,毕竟面对高能武器作战,需要的是复合型的缓冲、散热甚至折/反射能力,这种情况下虫群也不需要强调外壳强度。
幻影渗透虫的尾巴最末端是结构非常复杂的合金结构,从微观层就是面向六个方向的低周波锯齿,几乎能贯穿类型涂料。
……是涂料,不是装甲本身,太空时代的防碰撞涂料是个很大的类别,它们是面对不可拦截的微型天体的第一层保护,凭借人力小刀小钻的根本不能造成破损。
此外,渗透虫用于配合突破的还有生物手段,尾尖完成固定后,会为接触点增温,释放强腐蚀物,同时还会对强腐蚀物接触区喷纯氧。通过复合方式,会连尾巴尖端的金属结构和目标表层装甲一起瓦解。
接下来就是渗透第二阶段,建设入侵巢。
魔王们与人类的僵持不止是蓄积力量,也从未停止过情报的搜集与利用。
人类太空设施的涂料、最外层装甲下面是什么?往往是隔离区和缓冲区,其中的区别在于隔离区是惰性气体,缓冲区为液体填充。这里距离设施的内部,还有一层强度很高的结构体。
渗透虫第二阶段的工作就是在隔离区建造生物壁,产下卵囊,注射专为此项所囤积的营养液,然后就没它的事儿了。
后面的事儿就是小虫子们的活了,释放三寄生虫所需的二型空气触酶自然也是其中一项。
其实从某位魔王从左翼带来的技术,渗透虫也获得了潜行能力。
可惜的是它们在单独行动时,因体型关系无法搭载更复杂的能力组合,很难在二十万公里以上的距离捕捉到战舰动向。而动用速度时,自身产生的热量会使潜行短暂失效,很难避开拦截系统完成对运动作战中的战舰接触动作。
整体来看,只是初次少量投入行动的渗透虫,还很难对战舰部队造成实质威胁,可若魔王们因为渗透虫对后方体系的破坏形成了其他想法,说不定就会让防线构建成本再次增加。
回到东线的战斗。
虫子的突袭表现出要直接把东线体系整个碾坏的气势乱糟糟的东线指挥部不得不放弃一直以来想要保持实力与西线联军分庭抗礼的幻想,拿出可用的储备物资、武器跟虫子拼了。
在这种背景下,本次东线防御战,刷新了支援武器持续投放量的最大数量记录!
或许内部有矛盾,或许部队也不够精锐,但是掏出家底的结果,是东线居然在西线对K12以外地区完成警戒部署之前,把战损率控制在11%不到,远远不到战线崩溃所需的18%最低值。
等警戒舰队的一类侦察舰回冲K11对虫群的增援群落造成几次毁灭,西线联军的首支舰队加入到防御中,局面终于被渐渐控制下来。
可是还没等战火完全平息,刚刚出去不久的警戒舰队传回更糟的消息,缓冲区各地出现无数规模大小不一的虫群,似乎是慢一步完成调集的部队,初步估算整个缓冲区堆集的总质量已经是前一波的三倍!
三倍!还在增加!
东线消灭掉前面的波次,就消耗了超过七成的支援武器库存,假如不计算支援武器,东线部队决战到底,也就能勉强消灭掉两倍于之前的袭击。
一类侦察舰在虫群大规模扎堆时能通过反向冲回帮忙消灭一点点虫子,然而根据多次交手的经验,虫群不会一次投入的力量,给一类侦察舰太好的机会。严重的是,整个K11,除了执行任务中的部分,待机的一类侦察舰只有不到十艘!
能称得上好消息的,大概只有缓冲区足够大。它大到其中一半的地方根本无法一次跳到K11,虫群至少还需要两三个小时来才能启动战场所需的跳跃动作,即使虫群真的打算拿下K11,至少还给防御方留下了五小时以上的空挡,足以让西线联军赶到东线完成布置,甚至通过跨星系通讯手段,从本土再调集少量一类侦察舰进来。
可是,够吗?虫子的规模不会扩大吗?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 六()
接到紧急通报的时候,潘文、雇佣军杂牌军团和负责左翼星区反占领战的联军部队正在K5收拾残局。
也许觉得这支舰队往回赶少说要八九个小时才能接近K11东线,西线指挥部没有随紧急通报发出召回指令,反而给了前方指挥官更大的自由行动权,以解除后顾之忧。
可惜虽然有了行动自由权,联军指挥官的大公无私还是让众人很无语。
借口K11战况紧急,联军指挥官配合指挥部,将左翼星区的一类侦察舰进行调拨,只留下最低限度侦察、联络所需。
没有足够的一类侦察舰,大集团行动的各种问题都会更为凸显,需要投入更多的协调舰队本身的侦察小队,同时整个舰队也需要承担更大的战斗风险。
联军指挥官作出决定,按照雇佣军的性子,本该一拍两散的,不过现场有些小状况他们暂时没能把精力放在斗嘴上。
托某艘幸运的一类侦察舰的福,K5居民星夺回战的舰队损失控制在较低的程度,雇佣军忙的倒不是虫子,而是精华。
当时趁着虫群正面主群出现空洞,潘文命令连续将临时调运到钻石的反活体武器版原型投放出去近九成。
虫群的对支援武器拦截体系和人类截然不同,主要通过投送能量级中等的等离子束或者叫等离子弹执行拦截,追求的并非精度而是密度。
可惜专门高密度拦截能力的大虫子在中远距离的打击能力几乎能忽略不计,这种拦截体系的缺陷就是分工过于明确,面对人类舰队必须有一定的阵线结构,当这个阵线结构被咬下个足以支援武器突防的空间时,某个部分就会显得特别脆弱。
于是,携带者试验各种编码波的导弹展开推进式爆破后,只制造了剩余虫群总量约2%的损伤,却在现场留下了超过六千颗大小不一的精华!
到底是其中哪几种信息模式在其中发挥作用,还需要搜集现场信息,配合舰队搜集到的数据,回BU计划做进一步分析。然而现场却因这数千颗精华的出现被引爆。
也不知是不是魔王或高阶虫子指挥官在一类侦察舰的湮灭或反活体武器攻击中跪了,亦或是放弃了抵抗,之后的战斗基本就围绕着精华掉落点附近执行的争夺战。
在此前的战斗人们对精华大多数认识不足,可是上回武器测试后,BU计划中心一直在公布相关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精华到底有多值钱。
简单概论,精华相当于聚变能源核心,却拥有比正常装置更轻质、安全、小型的优点,十分适合替代各种中型战舰的副引擎,为舰船的非航行作业、生活更安全、保养维护费用更低的能源。
说道替代副引擎,就不得不提一下,现有的轻量护卫舰约有三分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