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6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被发觉了,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这篇文章主要是表现出的不分地域、国籍,任人唯贤的思想。

    李斯虽然功过皆有,但是李斯妙就妙在,不管是对,还是错,他的每一项建议,都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他的这片文章,除了任人唯贤,还反复提到了一个主张,就是大统一。

    其实后世美帝的主张也是如此,从各国招纳人才,从而成就美帝的霸业,走的其实是一个路数。

    但凡饱读经书之人,都看过这篇文章,倒背如流,不稀奇了,谁都知道。

    令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后面半段,咱们现在老是批评秦始皇淫侈暴虐,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但是你看看人家用人,可以连国籍都不分,说到做到,坚决贯彻任人唯贤的思想,并且列举一大串当时投奔秦国的六国人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秦始皇才统一六国的。

    而我们呢?我们连从本国的臣民中选拔人才,都还得分士庶,区别对待,只会喊喊口,弄几个寒门上来做个表率,虚有其表,人家可是说到做到。

    你好意思去批评人家秦始皇,人家的胸怀远胜于今,就咱们朝廷这种狭隘、扭曲的心理,你拿什么去超越秦王朝,人家有着海纳百川的大国风范,咱们只有那小肚鸡肠的妇人姿态。

    咱们真的做到了以古为镜吗?

    整个后半段将大唐王朝批评的是不堪入目啊!

    但却没有标注是谁写的。

    大臣们看得是一个劲流汗,这是哪个不要命的,上这么一道奏章,难怪李治一夜未眠,估计是在想如何折磨对方他生不如死。

    渐渐地,大家都看向一人。

    这个人就是韩艺。

    这很像韩艺的风格,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什么都敢说,烂命一条,说错了,我只是一个田舍儿,你不能跟田舍儿较真,万一蒙对了,你还得夸奖他。

    就这小子最坏。

    韩艺见大家都看向他,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你们看我干什么,上奏这么复杂的事情,我可从不做,我也不会写啥奏章,我一般只会写在那大唐日报上面写写自己心路历程,你们真是太不了解我的为人了。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

第八百九十三章 反串() 
“你们先别管这份奏章是谁щāΩ┡⒈Z”

    李治似乎也不打算立刻帮韩艺澄清,道“朕如今想知道各位爱卿对这份奏章有何看法?”

    “老臣以为这份奏章言过其实。”

    许敬宗站出来道“先帝曾说过,‘自古皆贵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此等胸襟,始皇可不曾有,而且,那阿史那思摩将军便是最好的证明。”

    不少大臣纷纷点头,他们其还有些人就是嫌唐朝太开明了。

    “许学士此言差矣!”

    个须黑白掺杂的老者走了出来。

    许敬宗见得此人,不禁愣,但却非常和气的说道“还请光禄卿赐教。”

    此人名叫卢承庆,出身范阳卢氏,不用说肯定是卢师卦堂伯或者族叔之类的,目前任职光禄卿,不过此人直以来都是非常低调的,几乎没有存在感。历史上“宠辱不惊”这个成语说得就是他,他当官真的就是为国出力,官职大小,是升是降,他都无所谓,因此才用宠辱不惊来评价他。另外,许敬宗也不是人人都看不起,有名之士,他就能以礼相待,但无名之人,他都不拢边的。

    但是许敬宗对于卢承庆的出现,感到非常诧异,那道奏章摆明就是反对士庶阶级观念的,我这是在帮你,你们还跟我唱反调,你应该我才是。

    卢承庆不急不慢的说道“阿史那思摩只是个别例子,不能概而论。在我朝选拔官员,不管是举荐,还是科考,都还是以世族大家为先,才能、品德次之,只是比起魏晋时期来,这在我大唐是不成的规定,而魏晋时期是成的规定,但是成也好,不成也好,这种风气也阻碍了国家选拔人才,不利于国家展。”

    他的话很简单,也很普通,但是却引起武大臣震惊不已,你山东士族怎………怎么开始挖自己的根了。

    又有人站出来,道“启禀陛下,微臣赞成光禄卿之言。”

    此人名叫王崇基,出身太原王氏,乃是唐初四大宰相之王珪的长子,官至主爵郎,袭封永宁郡公。

    崔义也站了出来,道“陛下,无规矩不成方圆,朝廷应该统制定选拔人才的标准,避免有些人任人唯亲,结党营私,滋生**和党羽之争。”

    大家是彻底傻眼了,搞什么东西,向最为维护士族利益的山东士族,竟然要求废除士族的优待,这真是太诡异了。

    哦………我知道这道奏章是谁上的了。韩艺微微笑,这下好玩了。

    李治瞧了眼目瞪口呆的大臣们,嘴角露出抹笑意,轻咳声,道“几位爱卿言之有理呀,选拔官员,直以来都是朝廷的头等大事,个好的官员可以造福方百姓,而个坏的官员,也可以祸害方百姓,国家的兴亡在于百姓,百姓的兴亡在于官员,而官员的任免,又在于朝廷,因此人才选拔,直接影响国家的兴亡。自先帝以来,朝廷就直非常重视官员的选拔,但似乎做得还不够。这道奏章真如醍醐灌顶,令朕幡然醒悟,关于人才的选拔,已经是迫在眉睫,朕想听听各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群臣沉默,事能这么做,但话不能这么说,任你怎么说,反正实际操作还得由人来决定,是人就免不了人情。

    崔义玄突然站出来,道“回禀陛下,老臣认为朝廷当全面推行科举制,将科举制视为入仕的唯途径,如此来,在选拔官员上面,便可做到人人平等,而且也能够提拔更多的人才上来。”

    疯了!疯了!

    贵族们仿佛感觉到天崩地裂般,科举制可是隋帝弄出来埋葬士族的,你身为士族竟然科举制,这不是疯了又是什么。

    李治频频点头,道“爱卿之言,甚合朕意。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科举可以为朕求得更多的人才,朕也认为朝廷当大兴科举。”

    如果是科举是唯入仕的途径,那门第就彻底拜拜了。

    “陛下圣明。”

    李义府立刻站出来高呼道。

    干进士出身的寒门官员全部站出来,表示这决议。

    其余的贵族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只是寒门开口,他们当然会找出各种理由反驳,但是山东士族往这站,他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反击了,人家同样是士族,而且在名望上还是士族之,他们都赞成科举制,追求公平、公正、公开,这些人还能说什么。

    “微臣反对!”

    正当这些贵族感到焦虑不安的时候,声天籁之音在耳边响起,众人满含激动的泪水赶紧寻声望去,可看到那人,眼珠子差点没有掉出来。

    出声反对的不是别人,正是寒门的寒门,农夫的山泉………韩艺。

    科举制公平吗,根据历史的结果来看,也不是非常公平,但至少比九品正制要公平多了,它还是打破了贵族对于政治垄断寒门人士可以入仕,权力心。

    方才崔义玄他们推崇科举制,就已经让人呆若木鸡,如今韩艺站出来反对科举制,大臣们都感觉自己是在做梦,个劲的掐自己的大腿,但各个疼的是龇牙咧嘴。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崔义玄他们也纷纷皱眉不语,这小子真是个搅屎棍,甭管什么事,都得插上脚。

    方才还淡定的李治,看到韩艺突然站出来反对,不禁也变得跟那些大臣样,有些吃惊,纳闷道“爱卿不是直推崇尚贤之风么,兴科举不正是你所想,你为何又要反对?”

    韩艺拱手道“陛下,微臣不是反对兴科举,而是反对如此草率的兴科举。”

    李治听得有些迷糊,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回禀陛下,如今的科举制度还不是非常完善,如果贸然推行的话,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微臣建议陛下要三思后行。”

    崔义玄不屑道“你说科举不完善,那你倒是说过理由出来。”

    韩艺道“先点,我对于当今科考的是极其反对,而且是从骨子里面反对。”

    从骨子里反对?李治嘴角抽了抽,真想将这张嘴给封上,忍着怒气道“哦?不知韩爱卿为何对于这科考的有如此大意见,朕倒也想听听。”

    韩艺昂傲气道“回禀陛下,因为微臣觉得当下这种科考制度是不可能选出像微臣这样的人才来。”

    “噗!”

    不少官员当即笑喷了,而其余的官员也是忍俊不禁,气氛下就变得轻松起来,这个理由不得不服呀。

    许敬宗冷笑道“但是像皇家特派使这种人才,真是百年难遇,科考选不出也十分正常。”

    “许大学士过奖了。”

    韩艺微微笑,又道“科举是为朝廷选拔人才,朝廷的需要的是治国人才,科举的就应该跟治国有关系。前朝科举分明经和进士,而我朝制度虽然增加了许多的科目,但还是以明经和进士为主,以至于很多科目都是名存实亡,不受重视,这个待会再论。先说这明经,考明经的题目主要是默写和背诵经以,以及少量的策问时政的口答,但是读书不是让你背诵和默写,而是让你学以致用。”

    许敬宗道“可是你连背都背不出,那你如何学以致用。”

    韩艺道“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我们考的涉及到很多经书方方面面的,你如果都没有看过,那你就肯定答不出,何必又再去考什么明经呢?我大唐化博大精深,出题人得有出题的艺术,默写的题目,那简直就是丢朝廷的脸,只要认得字,都可以去出题,换我我也行啊。”

    少数的大臣纷纷点头,你考些涉及到这些经书的题目,何必去默写了,但多数的还是对此嗤之以鼻。

    许敬宗道“明经只是其,朝廷选拔官员,主要是看进士科。”

    “这进士科比明经稍微有趣些,主要诗赋和策问,是需要创造的,不是死记硬背,但是进士科主要还是以采为重,尤其是诗赋,是占有很大的比重,甚至要重于策问。朝廷确实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但只是小部分而已,这采好,跟宰相的职能没有关系,宰相只要将语句写得通顺,字写得好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非得做出千古佳句来,宰相的职责就是要辅助君主,治理好天下,写诗只算作兴趣,算作你个人学修养,你诗写得好,跟治理国家没有关系”

    这话出,几乎将臣都给得罪到了,气得是吹胡子瞪眼,立刻站出来指责韩艺,你这是侮辱读书人呀。

    但是武将欣赏韩艺的观点,降低采,就能够增加他们出将入相的希望,也纷纷站出来反驳这些臣。

    唐朝的武之争就没有断过,因为武是平等的,直到宋朝,就开始以臣为主了。

    这眼看场武斗又要上演了,李治赶忙喝止他们,又瞧向那罪魁祸,道“那你应该说考什么?”

    韩艺道“微臣认为应当先废明经,诗赋章另作为科,毕竟朝廷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但要说选拔能够辅助陛下治理天下贤臣,微臣觉得当以时政为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