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星临诸天-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侥幸逃回一条性命。

    “这位大人,我家大帅的确是有意归降,只是贵方也应该体现出应有的诚意才是,让节度使亲自入城受降,以示对城中军民既往不咎,下官以为这要求并不过分。”使者不卑不亢地对秦烽说道。

    回过神来的赵元谨冷笑一声:“你当本帅就这般好糊弄不成?于化隆真有诚意,就让他亲自来吧!放心,本帅肯定不屑于跟他玩什么花样,还让他官居原职。”

    最终使者讪讪而回,于化隆获悉后面无表情,只是令全军继续死战。

    然而到了此刻,城中守军早已是疲惫不堪,回回炮连日轰击,几处城墙的损坏程度越来越严重,加上秦烽没完没了地袭扰破坏,防不胜防。

    终于,在三天之后的正午时分,随着十余块巨岩相继落下,一段伤痕累累的城墙终于承受不住,在漫天烟尘碎石中轰然坍塌,露出了一处宽约十余米的缺口。

    顿时城上城下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惊呆了。

    然后最先反应过来的赵军,猛地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不等主将下令,便如潮水般涌上,发疯似地扑向缺口。

    面对开挂的赵元谨,这座号称天下第一雄城的襄阳,仅仅守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被攻破了。

第五十三章 国公() 
城头上,见到那处骤然崩塌的城墙,以及如潮水般源源不断涌入城中的赵军,于化隆只觉得眼前一黑,一口逆血涌上喉头,整个人往后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心里一个声音在反复回响:完了,全完了!

    襄阳城破,丢掉的可不仅仅是一座城,而是意味着整个荆州、乃至南方战略形势的重大变化。意味着赵元谨的根基真正稳固,崛起为新的潜龙,与朝廷和吴振策分庭抗礼,有资格参与这场逐鹿天下的游戏了。

    “陛下,老臣无能……”

    于化隆喃喃自语道,脸色灰败,一个吴振策就已经让朝廷大军竭尽全力,如今因为自己抗击不力,又放出了一条更危险的潜龙,这南方的局面或许再难挽回。此消彼长之下,朝廷的气数怕是真的所余无多。

    于化隆茫然的眼神扫过城上城下,眸底一抹刚毅决绝的神色慢慢浮现,沉声道:“城池已破,老夫唯有战死以报效朝廷,各位可愿与我同往?”

    众将轰然应诺,决意死战到底。

    就算城被攻破,城中剩下的守军仍超过两万有余,加上于化隆平素治军有方,威望甚重,激烈反抗是必然的,所以想要完全控制这座巨城,双方依旧少不了一场恶战。

    当然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大局已定,接下来无论怎样都不会有更麻烦的问题出现了,是以赵军全军上下士气高涨,大群的兵卒欢呼着涌进城中,以百人为一队,继续追杀城中守军。

    没多久的功夫,临近城墙缺口的城门便被赵军控制,厚重的城门隆隆开启,赵军迅速分流,更多的兵卒冲进城去,快速改变着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襄阳作为南方少有的巨城,城中自然有不少坚固的建筑与据点,只要有敌兵据险而守,一时半会还难以平定。

    秦烽此刻不再出手,而是选择陪同在赵元谨身边,直到冲进城的军队超过了两万,亲卫营才簇拥着节度使大人向城门而来。

    随着势力一路急剧壮大,亲卫营的规模经过几度扩充,如今已达七千人,所有准备均是秦烽提供的精良货色,统一制式的玄黑全身甲胄,刀枪剑戟寒光闪烁,望之震撼心神。

    赵元谨已经准备在此基础上组建自己的王家亲军,规模至少要扩充到三万人,直接听命于自己。话说有事时,也只有亲军才是拱卫王座的本钱,自己最可信赖倚重的力量。

    “……主公,襄阳是大城,如今已为我军所得,正好可以用来当做国都,”

    孙向青看看赵元谨的表情,开口提议道:“主公已经据有整个荆州之地,麾下精兵十余万,沧水节度使的名号已不再适合。为号令百万军民,宜尽快筹备称王事宜,以正名分。”

    周围众将神色都有几分激动,主公若是正式称王,必定会大规模加封功臣,届时他们都算是开国元勋,这样的荣耀非同小可,数百年才有一次的盛事。

    赵元谨沉吟一下,眼神望向了身边的秦烽:“先生以为如何?”

    秦烽笑了笑道:“大帅如今的实力已不逊色于那个吴振策,称王建国是应有之义,只是朝廷正统仍在,天下众多诸侯如今都不曾称王,或可再缓上一缓,等到基业更加稳固之后,再考虑此事岂不更好?”

    遍观主世界的历史,急于称王是历代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通病,只有少数头脑冷静的人是例外。秦朝末年,陈胜不听张耳、陈余的忠言,过早称王,结果导致内部分裂,将领不服从命令,最终被秦军各个击破,陈胜也兵败身死。

    元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也大多犯了这个错误。刘福通把自称是宋徽宗第八代子孙的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推上皇帝宝座,固然有利于号召天下汉人反抗元朝,但同时也使元朝统治者把矛头指向北方红巾军。

    元朝的军事实力虽不如建国之初,蒙古铁骑却依然很有战斗力,加上北方红巾军活跃在中原和北方地区,对元大都产生直接的威胁,元朝统治者不得不全力对付北方红巾军,使刘福通的红巾军几乎独力承受元军的重压。

    其他起义军领袖如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等也纷纷称王建立自己的政权,在强敌如林,称王条件尚不具备的前提下,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称王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对手。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先后被杀或被灭,明玉珍占据偏远的四川,也只能偏安一时,明玉珍死后,他的继承者虽负隅顽抗,但无力抵抗强大的明军,只好投降。

    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当时是富有远见的战略思想,尤其是“缓称王”的建议被朱元璋采纳后,对朱元璋势力的生存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韩林儿、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当时实力最强,他们在朱元璋的北边,朱元璋在政治上臣属于小明王,没有独树一帜,避免了树大招风,四面受敌。由于有北方的红巾军对元军进行阻挡,朱元璋才有时间和力量对付东、西两面的张士诚和陈友谅。

    遵循“缓称王”的原则,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后才自称吴王,推翻元朝统治后才称帝,建立大明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开国之君。在这场逐鹿天下的游戏中笑到了最后。

    赵元谨如今面临的情况虽有所不同,不过他这时候若是过早称王,必定会引来朝廷的全力针对,北方的那几家大诸侯,甚至胡人部落和某些隐世门派都会盯上他,由此引发的后果实在难以预料。

    “先生所言不错,这称王之事就缓一缓也无妨。”

    听完秦烽的分析,赵元谨当即改变了主意,身边的众将虽有些遗憾,也不再说什么。话说他们都不是笨人,想通这一层利害关系并不难。

    “不过,虽不能称王,称国公却是可以的,”

    秦烽又道:“荆楚之地为大帅所得,将来还要图谋东、西益州,交州,扬州,等到这些地方尽数到手,统一南方,就可名正言顺称王了。”

    赵元谨颔首道:“先生所言甚好,那就先称国公吧。”

    此事议毕,众将心里大定,开始专注城内厮杀战事。此刻东门以及周边居民区域都已是赵军的势力范围,并且仍在稳步推进中。

    城内百姓早就家家紧闭门户,无人敢在这时候外出露面。

    哪怕赵元谨有严令,所有军卒进城后不得滋扰民居、掳掠百姓,可是在城破之初的混乱阶段,谁都没法完全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大街小巷喝骂喊杀声不绝,不时可见成堆的尸体,血流满地。成群结队的赵军士兵与负隅顽抗的守军在不同地域激战,赵军的体能与装备优势开始体现出来,加上士气高昂,因此清理行动进行得很是顺利。

    在孙向青看来,只要能够顺利夺下此城,就是死上个两三万人都是值得的,毕竟慈不掌兵。

    夕阳西下,夜幕渐渐降临,然后又是一整夜的厮杀,直到天亮时分,城里的厮杀声才消停下来。

    于化隆领着两千余残兵退到内城区,继续顽抗,赵元谨又派人招降了一回,被这老将军严词拒绝。

    于是大军围城,又调来一架回回炮,轻而易举地轰开了并不算高的城墙,数千精兵涌入,然后便是一场血腥杀戮。

    最后于化隆吞剑自尽,内城中仅剩的一位武道宗师试图逃离,被秦烽截住激战上百回合,然后一剑枭首,这是他首次单凭自身力量击杀的先天境界强者。

    至此,襄阳城大局已定。

第五十四章 财力() 
帝都洛京。

    府邸书房外,一众仆役侍女默默地站在旁边,面有惧色,空气中弥漫着着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首辅大人的心情不好,今天清晨到现在,已经有两个下人因为小过失,而被下令拖出去活活打死了。

    当然了,似乎从去年年初开始,首辅大人的心情就没怎么好过。天下已是多事之秋,各地烽烟四起,朝廷大军围剿不力,四海宇内日渐糜烂,感觉压力越来越大的张敏衷,能有好心情才怪了。

    片刻之后曹昀匆匆而来,在门口和侍卫首领说了声,便径自进了书房。

    房间里烛光通明,书案后的张敏衷正在写字,神色尚算平静,只是额间的皱纹多了些许,淡淡的忧色挥之不去。

    见到曹昀进来行礼,他也没有什么表示,只是随意点了点头,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面前的字帖上。

    曹昀眸色幽深,静静地立在一旁等候。

    良久,张敏衷才放下手中的毛笔,面无表情地道:“靖城司那边传来的消息,南方战局不容乐观。于化隆指挥不力,诺大一座襄阳城,三万余精兵,竟然连一个月都没能守住,实是可恨!”

    语气中透着森森寒意,让曹昀都不禁动容。

    张敏衷取过放在旁边的一摞奏折丢给他,道:“你也看看吧,北边和南边都不消停,还有草原上那群狼子野心的家伙,真是不让人省心。”

    曹昀接过来一一看完,心越发沉了下去。

    赵元谨占据整个荆州,自称楚国公,大肆加封属下,并建立了严密而完整的军制与文官制度。又在各郡大规模征集新兵予以训练,人数据传多达十五万之众。

    身为这个时代有数的一流谋臣,曹昀自然能看出赵元谨的可怕。完善的体制、是一个政权必不可少的成事条件,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之所以难成正果,就是因为主事者眼界有限,难以及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严密制度,因此内部组织管理混乱无序、政出多门、始终消弭不了草头王的烙印,时间一长必定分崩离析。

    赵元谨的所作所为,意味着他真正摆脱了过去普通流民义军的身份局限,开始蜕化成一个成熟而稳定的政权。这样的对手,已基本不能指望其内部出问题而自行崩溃,只能凭借强大的军力予以摧毁。

    而扩编新军十五万,则是让曹昀惊讶的同时又感到疑惑不解。赵元谨收纳整编襄阳城中降军之后,连同各郡的留守力量,麾下总军力已经接近十五万的关口,若是算上这新招募的十五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