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伐明-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简单的武器朝着寨墙冲了过来。

    王阁臣不敢再看,用沙哑的嗓子凄厉的喊道:“快射箭,让流贼冲进来,咱们谁也活不了。”

    条件反射之下,王李寨的家丁纷纷张弓搭箭,将箭矢弹丸朝着下面的签军射去。

    这些签军,都是寨中家丁的亲朋好友,随着签军越来越接近寨墙,来自寨墙的箭矢就越来越少。

    眼见王李寨的守兵意志越来越弱,王阁臣声嘶力竭的喊道:“大家不要心软,他们不愿意去死,甘愿充当流贼的先锋,这样的族人亲朋,就不是我们的亲友,而是我们的仇人。”

    王阁臣一边喊话,一边拿出一张强弓,搭上羽箭射杀了一名签军。

    就在王李寨出现混乱之时,刘勇马上察觉出来,他马上想出一条攻心计。让麾下的士兵大声喊道:“奉刘将军军令,此番攻寨,只杀王家嫡系,其余无辜百姓,一律秋毫无犯。寨中兵丁,务必安居家中,不得相助守寨。如果寨中百姓冥顽不灵,对抗天兵,破寨之后,寨中百姓鸡犬不留。”

    寨墙下的签军都是个守寨兵丁的亲朋好友,城寨之外还有刘勇麾下的兵丁连番不断地喊话,甚至第二营还临时制作了不少平安符射入王李寨中。

    面对这种连番不断地打击,王阁臣的表现终于更加疯狂,他马上狂乱的斩杀了一名拾起平安符的家丁。王阁臣的疯狂之举,马上引起了军心的骚乱,这名家丁的兄弟暴怒的抄起鸟铳,对着王阁臣当场点燃了火绳。

    只听砰地一声,王阁臣倒在了寨墙之上,寨墙上一片混乱,很快开始了内讧。

    面对这个难得的好机会,经验丰富的刘勇当然不容错过,他抓住机会,命令主力率兵登寨,没有花费多少力气,就攻破了易守难攻的王李寨。

第三十二章坚壁清野一() 
骑兵二营经过八日苦战,最后还是靠着攻心计攻破了王李寨。正当刘勇兴冲冲的清查缴获之时,王李寨内的溃兵忽然放起火来,现在正是秋高马壮、天气干燥的时候。大火熊熊燃起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靠着俘虏兵奋力救火,才保住了一多半的库房。

    这一次刘勇几乎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尽管王李寨中缴获了不少瓷器、木器,甚至还有王登库家七千余亩田庄的房契地契。但是相对于刘宣大军最要紧的粮食,却仅仅只有六百余石,还比不上山下小王寨的数目。

    这六百石粮食,大部分都是多年的陈粮,粮仓底部的粮食早已经发霉,看起来最少已经存放了十多年。这种发霉的粮食,居然占据了三分之一,超过了二百石。

    发霉如此厉害的粮食,人根本不能食用,就连战马大牲畜,只怕也消受不起,只能晒干以后喂猪。

    刘勇一脸晦气,让俘虏将粮食物资全部搬下山寨,然后分类存放在一起,与大军一同运回灵石县城。

    就在刘勇攻破王李寨回到灵石县城后,同时的赵鲁早在三天前就攻破了韩信岭老寨,还抓住了王家家主王登库。

    本来韩信岭地势险要,远比王李寨难以攻打,但是一来赵鲁所部都是步卒,更善于攻打城池。二来,赵鲁部下哨长高孝恭脑子灵活,他查探韩信岭的地形。想出了一条火攻的妙计。

    王登库修建的韩信岭老寨虽然地势险要,但是老寨的四周都是茂密的山林。高孝恭仔细挑选了点火的地点,他在寨墙百余步外燃起大火。大火借着顺风的优势,滚滚的浓烟热浪飘入寨中。

    在赵鲁部千余人连续不断的添柴加火下,火势越来越大,浓烟越来越密。随着浓烟笼罩了整个韩信岭老寨,寨中的守兵终于忍受不住,只能冒死突围。

    一番激烈的战斗之后,王登库麾下的家丁被赵鲁击溃。王登库本人也被赵鲁当场俘虏。这一仗,除了王登库十几个族人家丁带着两个幼子逃出重围外。整个王家的骨干也被赵鲁一网打尽。

    赵鲁清点了韩信岭老寨的库房,缴获了千余石粮草,然后压着俘虏回到了灵石县城。

    刘宣站在城楼上,看着刘勇部回到县城。他指了指刘勇运粮的粮队说道:“从骑二营运粮的规模看,骑二营几乎没有多少收获,最多也就五百石粮食,这可是大大少于我们以前的估计。”

    随身在侧郭文斌脸色发白,正是因为他的建议,刘宣才下定决心在灵石县内决战。没想到灵石县首富王登库,家中粮仓的粮草还不足三千石,只有预估数目的十分之一。

    现在灵石县城,刘宣大索全城才缴获了三千石粮草。加上王家的存粮也只有六千石。再加上各营查获反叛士绅的田庄。也只有不到八千石粮食。

    八千石粮食虽然不少,但是刘宣麾下上万大军的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的粮食最少也要二百石。八千石粮草仅仅能够大军吃上四十天。

    现在敌强我弱,如果官军长时间围城,那么四十天后,刘宣就会面临最凶险的局面。

    郭文斌脸上发白,身体还有轻微发抖,他面带愧疚的低下了头颅。面对刘宣的叹息不知道如何开口。

    最后还是同僚赵瑨说道:“这几天杂七杂八的缴获的粮草,大约只有八千石。现在我们也应该做好双手准备了。第一要坚壁清野,继续收缴城外士绅的粮草。第二加大从霍州城运粮的力度,趁着官军主力未至,从霍州城抓紧时间运送一部分军粮。”

    听了赵瑨这番话,刘宣颔首笑道:“良璧说的不错,但是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何灵石县的缙绅都没有多少余粮?按理说灵石县远比陕北富庶,但是从灵石县缴获的粮食还不如陕北的县城。”

    郭文兵是山西本地人,对灵石县也比较熟悉,听了刘宣这番话,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回禀将军,不仅灵石县,整个三晋之地,士绅家都是没有存粮的习惯的。”

    “众所周知,晋地商人,大部分都是盐商。这些盐商为了换取盐引,只能将大量的粮草运送到边关。西北的甘肃、陕西、延绥、宁夏四镇,到宣府、山西、大同三镇,这七镇的军粮几乎都途径晋省运送。”

    “这些大盐商为了节省银两,都是就近征集购买粮草,三番几次搜刮之下,晋省的余粮几乎都被搜刮一空了。剩下的一部分贸易商人,运往塞外辽东的货物也都是盐铁粮等违禁物品,这样一里一外,就弄得山西的粮价居高不下,现在太原府内,每石粮食的价格就不下于三两白银。”

    听了郭文斌的这番话,刘宣马上就明白了过来,这是因为开中法的缘故。从洪武四年开始,朱元璋制定中盐例,根据里程远近﹐一至五石粮食可向朝廷换取一小引盐引。

    如今正是小冰河时期,整个北方的粮食都大规模减产,九边大军的粮荒也越来越严重。而晋省的盐商都非常善于发这种国难财,他们在家乡都有大量的土地,生产的粮食也全部囤积居奇,用来换取大量的盐引。

    对于这种全省缺粮的情况,刘宣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只能狠下心来,狠狠地搜刮灵石县的百姓。

    刘宣知道,明末这个时代,即是比烂的时代,也是比狠的时代。历史上的满清,就因为远比农民军对待百姓凶狠,才能打败对手,高高在上的坐上了龙庭。

    到了危急关头,刘宣也不会有一点儿妇人之仁,该手狠的时候刘宣也不会心软,更不会像历史上田见秀一样因为妇人之仁,给八旗军留下了大量的粮草,让阿济格没有缺粮的隐患,轻易的追上了李自成大军。

    眼见官军的大队人马越来越靠近,留给刘宣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刘宣马上下达了严令,除了让后勤司从霍州全力运粮之外,还下令李旭升、刘勇、赵胜三个骑兵营四散而出到各处乡绅的田庄打粮,顺便执行坚壁清野的任务,将灵石县境内的百姓向南驱赶,免得他们被官军所用。

第三十三章坚壁清野二() 
红日当空、万里无云。八月的陕北已经非常凉爽,哪怕午时也没有感觉多少热浪。

    李旭升头上戴着斗笠,遮住了高悬的阳光。明亮的阳光晒在李旭升身上,他没有感觉到任何温暖,反而触摸到一丝丝血腥。

    踏、踏、踏。

    一阵阵马蹄声打乱了李旭升的遐想,只见右哨哨长邹风骑着一匹青花马,直奔李旭升而来。

    邹风跳下战马,恭敬地对李旭升说道:“禀告营官大人,前面五里就是张家庄,庄子里面的情况末将已经率部探明。这处村庄,共有百姓一百余户,看样子也没有多少油水。”

    李旭升听了邹风的报告,面无表情的说道:“大军即刻拔营,一刻钟之后,开始攻寨,破寨之后收缴粮草,驱赶百姓前往霍州城。”

    张家庄只有百余户百姓,村庄的四周只能简单的修建了低矮的寨墙。寨墙最高只有七尺,还有一部分居然没有修筑完成。面对如此虚弱的敌人,李旭升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入了村寨,李旭升麾下的骑兵破寨之后,马上分散开来,开始就地查抄粮食,驱赶百姓。

    只见一队队百姓被凶恶的骑兵驱赶而来,慢慢的汇集到一起。他们穿着破烂的衣衫,有的衣衫早已经不成形状,仿佛一团团破旧的布条。

    除了五六户百姓看上去过得不错,大部分百姓与陕北的饥民相差仿佛。看上去一样的面黄肌瘦、营养不良。

    这些百姓被凶暴的骑兵鞭打驱赶,一路之上哭爹喊娘,不情不愿的离开了家中。

    面对这残酷的景象。一些刚刚加入的新兵不由得抱有几分同情。李旭升也同样如此,但是他毕竟是一营统帅,他将这种柔软的情绪压在心里,狠下心来说道:“官军近日将要攻来,刘将军下达了坚壁清野的军令,大伙儿都在刘将军治下,全部需要配合这一道军令。”

    “刘将军严令。大家都要交出存粮,离开故居。前往霍州城。至于从大家手中征用的军粮,在这里我都给大家打一个凭条,拿着这张凭条,你们都可以在霍州官府兑换粮食。不过不能全额兑换。只能兑换凭条的七成,剩余的三成就当是今年的税赋。”

    李旭升口干舌燥的说了一通,只见下面的百姓一句话也没有听,他们面面相觑,仿佛听不懂李旭升带着陕北口音的官话。最后只见七八个年纪很大的老人,颤颤巍巍的跪倒在地上,喋喋不休的恳求李旭升收回成命。

    这种情况这三天来李旭升已经预见不下于三次,最开始他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他逐渐的知道。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很大的威望,就只能使用手中的刀剑。让他们明白强弱的道理。

    李旭升虽然骁勇,但是并不想让自己的刀剑面对弱小的百姓。但是他越软弱,刘宣交代的任务就越难以完成。

    李旭升这个人,平身最尊敬崇拜刘宣,他对刘宣的崇拜,还超过了养育他的李昭云。面对刘宣交代的任务。李旭升尽管心中不好受,但是却会拼命的完成。

    眼见李旭升面无表情。脸上还有几分红晕,这些跪倒在地上的老人顿时觉得李旭升比较好说话。他们上前几步,纷纷抱住一些骑兵的大腿,说什么也不肯交出粮食、离开故居。

    李旭升长叹了一口道:“大伙儿都是老人家,我不管大家听不听得懂我说的话,但是如果一刻钟之后大伙儿还不离开。我就将下令烧房子杀人。”

    “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